遇見 | 回復 6 加入東西堂全球社群
時間有限,我只能挑一些故事和大家分享。大體上希望能把一個輪廓勾勒出來。其余的我要是帶過了大家覺得不盡興,可以講完了再問我。 先打聲招呼,我盡量都用中文名來寫地點和人名,然后在括號里加希臘語或者英語。如果中文翻譯不準確,大家可以提出。因為我接觸的材料大多是英語,所以盡管我已經(jīng)盡量去查了,但采用中文翻譯可能仍不一定精確。 同時,我看的有些材料是用拉丁語的拼寫,有些是用希臘語的拼寫,所以名字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傊?,人名地名如果是os結尾的那就是希臘語,us結尾的就是拉丁語,是可以互相轉換。 具體人物的名字這里不會提太多,因為古時候大家喜歡同名。搞到后來,可能諸位都看得糊里糊涂,所以我盡量少提名字,只提重要的名字。如果大牛們有具體的問題我可以具體回答。 堂主告訴我他把這期的預告放出去之后,激動得睡不著覺。聽到這個我沒太意外,因為我覺得堂主是一個特別推崇文化交流的人,而希臘化時代又是一個東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的時代,所以這么興奮也在情理之中。 之前高小薇老師講佛造像的時候提到:印度西北的犍陀羅風格佛像受到希臘化的影響,也就是因為這一段時期的文化碰撞。高老師說佛教以前不造像,后來造像多少是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特別夸張極端一點說:沒有希臘化時代,我們生活中的佛像可能會晚出現(xiàn)很久很久。 希臘化時代在歷史上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大體上,可以算是從亞歷山大大帝過世(323BC)以后開始,但是什么時候結束的并沒有定論??梢运闶菑牧_馬滅托勒密王國那年。也有些人把伊斯蘭教興起作為一個節(jié)點,這里就不特別細究結束的時間了。我們就看到羅馬為止,也就是公元前100年左右吧。 為了幫助大家把亞歷山大大帝過世的年份和大家知道的希臘歷史人物的時代聯(lián)系起來,這里就提一位人物,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他居然還比亞歷山大多活了一年,因為亞歷山大死得太年輕了。所以大家大體可以想象諸位熟悉的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就是幾代之內(nèi)的事情。插張圖吧,制造點氣氛。這個是現(xiàn)土耳其西南的迪迪馬(Didyma)。 為什么不研究呢?因為古時候的人覺得這個時代是一個特別墮落的時代,從希臘的古典文明的黃金時期走出來,再到羅馬帝國興盛之前,中間就這段特別亂。追隨正統(tǒng)的人覺得當時希臘人和蠻族走得太近,還有很多大家族特別淫亂腐化,所以兩千年來沒人特別去研究它。因為感覺它不能指明什么方向。 1846-1856年有個英國的哥們兒寫了套史書就叫History of Greece,里面幾乎完全沒有具體提希臘化時代瓜分亞歷山大帝國的繼業(yè)者們(這個名詞后面解釋),就提了一句說亞歷山大的將軍們都要分帝國一杯羹,僅此而已。但是實際上希臘化時代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我那天突然想到一個比方,就是希臘文明本來是罐墨水,挺好地放在希臘本土,結果亞歷山大一來,故意把它潑翻了,潑了好遠,一直潑到中東,中亞,北南亞這一塊。他過世之后就算把墨水瓶拿起來了還是有很多小溪一樣的墨水慢慢地往外滲。 這里指的就是在亞歷山大東征以及后面他推行的對民族融合友好的政策下很多希臘人都遷居到了埃及中亞,帶來了自己的文化。就算在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后仍然在進行著文化傳播和交融的作用。 研究這一塊還有一個客觀的問題,就是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史料比較少。很不幸很多一手史料當年在亞歷山大港的圖書館被火燒沒了。 現(xiàn)在一般可以拿來用的就下面這點書: 公元2-3世紀羅馬史學家查士丁(Justin/Marcus Junianius Justinus)總結奧古斯都時期(公元前后)的史學家特洛古斯(Pompeius Trogus)所寫歷史的一套著作。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80-22 BC) (Diodorus Siculus/Δι?δωρο? Σικελι?τη?)寫的一部特洛伊戰(zhàn)爭到凱撒的歷史《歷史叢書》(Bibliotheca historica/?στορικ? Βιβλιοθ?κη)。40本里面只有15本保存,正好寫到很多繼業(yè)者(Diadochoi)的事情。 波利比烏斯 (c.220-120 BC) (Polybius/Πολ??ιο?) 寫的一本關于羅馬是如何崛起的書。 剩下就還有點人物傳記,關于猶太族群的,關于托勒密王朝的,關于繼業(yè)者的,亞歷山大等等。 我這里會提不少普魯塔克(Plutarch)和阿瑞安(Arrian)兩本書的選段,分別是Parellel lives和Anabasis Alexandrou,但是看的都已經(jīng)是翻譯成英語版的了。還有就是Michel Austin劍橋出版社出的一本翻譯古代石刻文獻的書和Graham Shipley寫的 另外提一下其它中亞地區(qū)的研究可能也有,但自己不了解。知道群里面有不少這方面的大咖,想到可以補充的就在自由談話環(huán)節(jié)補充好了。我的出發(fā)點可能還是偏以亞歐非交界處的周邊為中心的。 對于古籍大家都懂,經(jīng)常有不少讓現(xiàn)代歷史學家頭疼的問題,比如他們更加側重于政治軍事事件而非民生;更加側重于社會精英而非平民;喜歡不知道的就自己編。對于編年他們也不是很在意。有很多種表現(xiàn)時間的方法。還好現(xiàn)在還有很多石碑(他們特別喜歡豎這種),硬幣,紙莎草,以及很多歷史遺跡。下面是一張托勒密埃及時期的紙莎草殘存,上面在探討數(shù)學題。 進入正題前迅速給個大體的年表,找些大家大概耳熟能詳?shù)幕蛘邭v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幫助大家建立時間點的聯(lián)系。大體上今天關注的時代在中國就是春秋末年和戰(zhàn)國初年,一直到秦漢。 - 490 BC 希臘和波斯的馬拉松戰(zhàn)役 -305-30BC 托勒密埃及 (Ptolemy) 既然和中國做聯(lián)系了,那我就再做個比方:盡管不最準確,但我就隨意比一下,看看能不能稍微幫助大家理解一下。 亞歷山大即位當年,即前336年在中國是戰(zhàn)國,那就拿春秋戰(zhàn)國做個比方。希臘的小城邦打來打去,比如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這種,就像春秋戰(zhàn)國時東周的諸侯國互相聯(lián)盟互相征討。亞歷山大東征之后算是整個希臘乃至近東中東比較大一統(tǒng)的時候,就比作秦始皇吧。后來和秦國一樣亞歷山大的帝國也迅速分崩離析變成諸王割據(jù),像秦末一樣。最后羅馬大一統(tǒng)就像漢一樣。 當然里面區(qū)別大的地方很多,比如羅馬從來沒像亞歷山大一樣打到亞洲那么東面。再比如希臘一直有一個強大的外敵波斯影響著地緣政治,而春秋戰(zhàn)國時期蠻族并沒有這樣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這個比方大家就自己看看好了。 希臘化時代開始前希臘社會大體是城邦為主的民主社會,大家耳熟能詳?shù)南ED式的民主就在那時的城邦里產(chǎn)生,比如雅典(Athen)、德爾斐(Delphi)底比斯(Thebes)、米勒圖斯(Miletus)。到了羅馬帝國興起了以后又是中央集權的帝國。那中間這么多年的希臘化時代,一定起到了一個從分散城邦到中央集權帝國的一個漸變過程。 總體上可以總結一下當時的社會轉型有以下幾個特點,后面會討論不少具體的內(nèi)容: -政治中心從城邦向王國轉移 關于最后這一點大家也可以想象為什么:以前在城邦里一個普通的公民都有可能影響整個城邦乃至整個希臘世界的歷史進程,但在希臘化時代世界變大了,每個人的影響也就更渺小了。 我們總得從亞歷山大講起,他的故事本身也比較激動人心。先給大家看一張馬其頓崛起前的世界地圖。 我們要涉及的地理疆域上在亞歷山大東征之前大體是這樣的,希臘南部是各個城邦,現(xiàn)在的土耳其,埃及,中東北部,伊朗,中亞這些斯坦國的一部分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都名義上屬于波斯帝國的控制。歐洲的其它部分都是部落,比如凱爾特人或者日耳曼人的。我從網(wǎng)上找的這張地圖比較全,把世界上的各個地方當時的狀況都大致畫出來了。 馬其頓是在希臘諸城邦的北面。原來屬于邊緣地帶,希臘城邦一般都不大看得起他們。馬其頓算不算希臘世界的一員在當時都有諸多辯論。很多希臘人因為馬其頓的國王權力過大,不夠民主而質(zhì)疑他們根本不是希臘人。 這里所謂希臘不希臘不光是種族,還算上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我們講“華人”一樣。馬其頓人呢,特別想被承認自己的希臘人,經(jīng)常捐錢捐東西給希臘城邦。 雅典和斯巴達分別帶領兩派,在公元前5世紀打了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以后,希臘世界內(nèi)耗很大。馬其頓這個時候倒逐漸發(fā)展壯大起來了,到亞歷山大父親腓力二世的時候已經(jīng)成為非常重要的力量了。這個就是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參加了上面年表里提到的第三次神圣戰(zhàn)爭以后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開始時常以仲裁者的身份斡旋希臘城邦之間的矛盾,而他死之前已經(jīng)在考慮統(tǒng)領希臘的其它城邦和波斯打仗的事情了。他逐步完成了從希臘世界邊緣無足輕重的小國向統(tǒng)領希臘世界的大國轉型的過程。 講到這里不禁要想到另一軍事天才拿破侖也是法國邊遠地區(qū)來的,當時也被人看不起。 另外一個曾經(jīng)占領過歐洲大半版圖的希特勒也是奧地利人,在德國一上來也被人看不起。真是巧合。 C羅也是葡萄牙本土以外很遠的一個小島上的人。 亞歷山大的不同尋常從他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他名字就很大氣,是人類保護者的意思。 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亞歷山大馴馬的故事,之前有人提問的時候問過。他爸搞了一匹好馬叫布西發(fā)拉斯(Bucephalus),就是馴不服,結果13歲的小亞歷山大就說我來搞,大人就都笑他不自量力。沒想到他觀察得比較細致,發(fā)現(xiàn)這個馬是怕它自己的影子,所以他一上去就帶著馬迎著太陽跑。結果跑著跑著馬的自信就會來了,然后就被亞歷山大收了,跟了他一輩子。 這件事當年就非常有名。馬在現(xiàn)巴基斯坦那里戰(zhàn)死之后亞歷山大造了座城(Alexandria Bucephalous),以馬的名字命名,紀念它。塞琉古變成國王以后還幫這個馬造過紀念幣。會讀希臘語的同仁們應該可以讀出馬的名字。 亞歷山大從小就理想遠大。他一直看他老爸打勝仗,但每一次贏了他就不開心,因為他覺得他爸都打完了他還玩啥。腓力在小亞歷山大馴馬的那一年請了個好老師來教他兒子和他兒子的一群小哥們兒。這個老師就是亞里士多德。 亞歷山大的媽媽奧林匹亞絲是馬其頓西邊的伊庇魯斯王國的公主,原來不叫這個名字,但后來為了紀念腓力二世參加奧運會就改了這個名字。不過亞歷山大的少年時期父母關系就不大好了,老媽曾經(jīng)帶著她一起住回過伊庇魯斯一段時間。 后來腓力為了和伊庇魯斯繼續(xù)加強關系,決定把自己和奧林匹亞斯的女兒也就是亞歷山的姐姐嫁給奧林匹亞斯的弟弟,也就是新娘她叔叔(大家感受一下)。結果在婚禮上腓力被自己的衛(wèi)士刺殺了。推測的原因各種各樣,但總之二十歲的亞歷山大就變成國王了。
亞歷山大即位兩年以后,鞏固了后方,就帶著幾萬人從希臘東北也就是色雷斯那里跨到現(xiàn)在土耳其的境內(nèi)了。亞歷山大東征的歷史被記錄得比較完好,我這里就不太多贅述了,提幾個大的事件好了。這里放張從小c那里借來的圖片。 以前國王打仗都是身先士卒,出發(fā)不到一個月亞歷山大就在離邊境不遠的格拉尼庫斯河(Battle of Granicus)打了場大仗,差點被打死,還好被一個弟兄救了。但這好歹是第一場大勝仗,自己死了幾百人但打死了波斯幾千人。 接著他花了一年先鞏固了安納托利亞(Anatonlia),即當代土耳其西部的領土,然后隔年(333BC)在土耳其東南第一次和波斯的國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面對面打了一場大的,叫伊蘇斯戰(zhàn)役(Battle of Issus),擊敗了比自己多一倍人的波斯軍隊。 古時候打仗,人數(shù)固然重要,但是像亞歷山大這種特別會打仗的,主要就是抓時機。軍事我研究不多,但是阿瑞安(Arrian)的書里有不少解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在混亂發(fā)生的時候沖鋒,一波帶走對方,所以發(fā)現(xiàn)混亂或者找到可能讓對方產(chǎn)生混亂的方法就很重要。亞歷山大這方面特別擅長。 這場仗之后亞歷山大俘虜了大流士的媽媽和兩個女兒,自己娶了一個,給自己的哥們兒也娶了一個。這個讓希臘人自己不大爽,因為領袖在和蠻族通婚。這個矛盾后面再會提一下。 大流士輸了以后就逃回了現(xiàn)伊拉克境內(nèi),亞歷山大就抓緊去把埃及敘利亞什么的都清理干凈,然后兩年后也就是331BC在現(xiàn)在的伊拉克和大流士三世正面打了一場決定性的高加米拉戰(zhàn)役(battle of Gaugamela),自己死了幾千人但對面打死了幾萬人。波斯國王再輸再逃,后來過了幾個月就被部下刺殺了。 亞歷山大失去了這樣一個對手倒是挺難過的,所以他把大流士厚葬了,然后抓住了刺殺他的人并且處死。接下來幾年他把原來波斯的領地都征服了一遍,愿意臣服的地區(qū)總督就允許接著執(zhí)政。打到現(xiàn)阿富汗境內(nèi)巴克特里亞(Bactria)的時候他為了鞏固政權不顧幾乎所有希臘人的反對娶了當?shù)氐囊粋€小貴族的女兒羅克珊娜(Roxana)。 亞歷山大似乎對血統(tǒng)這個事情真的不是很在乎,盡管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教育他蠻族天生就是當奴隸的,但他似乎對亞洲人異常友好,叫很多他的下屬無法接受。 亞歷山大到了波斯以后盡可能地入鄉(xiāng)隨俗(這個詞的英文版'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當年肯定是沒有的)。他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有點像一個國際主義者,所以大量鼓勵希臘人與當?shù)厝送ɑ椴⑶也捎卯數(shù)氐牧曀住?/span> 不少希臘人抗拒,但也有不少真的娶了當?shù)嘏訛槠?,但是文化差異確實很大,而且大多數(shù)人不像亞歷山大那樣能夠聰明地學習當?shù)匚幕?,所以很少有婚姻能維持超過一年的。 亞歷山大自己現(xiàn)在宣稱自己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繼承人,所以順帶繼承了大流士三世之前的萬王之王的稱呼,還在自己的宮廷里加入了波斯服飾、跪拜禮和親手禮。在希臘跪拜禮是只能對神靈做的,所以很多希臘的將領對此強烈批評,亞歷山大只能在一段時間之后取消這個跪拜禮。 當然,他對于民族融和的努力是不會全部放棄的,所以一直有希臘將令對他對蠻族這么親近心存不滿。亞歷山大打到現(xiàn)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Samarkand)的時候,在Granicus救過他的那個哥們兒因為喝醉了酒在那里唧唧歪歪地數(shù)落亞歷山大忘本,結果被同樣喝醉了的亞歷山大親手刺死。這些芥蒂一直到亞歷山大過世都存在著。 波斯干完了以后他這個30歲的年輕人還沒盡興,盡管他的部下已經(jīng)想要回家了,他還是一路打到了現(xiàn)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犍陀羅那里。很多王啊首領的都答應臣服,就差兩個,亞歷山大就打過去了,把他們幾乎屠光。 他的最后一場大仗是在現(xiàn)巴基斯坦的旁遮普(Punjab)的海達斯佩斯河旁(Hydaspes river)和保拉瓦王國(Paurava)的波魯士(Porus)打的仗(Battle of the Hydaspes)。盡管對面動用了大象但是亞歷山大還是靠謀略取勝,而且因為欣賞對手的勇猛在戰(zhàn)后握手言歡,結成同盟。 到此處馬其頓希臘聯(lián)軍已經(jīng)再也不想打了,于是在現(xiàn)印度北部的比亞斯河邊(Beas)上亞歷山大的軍隊拒絕過河,無論亞歷山大如何命令都沒有用。亞歷山大只能悻悻而歸。 當然途中他還一路征服了許多部落,穿越了伊朗南部的沙漠,最后回到巴比倫??墒菦]過多久他就在巴比倫因為現(xiàn)在無法完全確認的原因病逝(有說傷寒有說下毒,沒有定論),享年32歲,一生一次敗仗都沒打過。 編年的事情歇一下,喘口氣,聊點別的。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幾千年來亞歷山大一直這么有名?這里有很多原因。 在短短九年里面他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就把波斯帝國徹底干掉了。這件豐功偉績肯定是首要原因。盡管波斯沒有原來那么牛了,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樣的成功充分體現(xiàn)了亞歷山大相當?shù)能娛虏拍堋?/span> 其次歷史上大家也比較喜歡以偉大人物作為時間上的坐標節(jié)點,而在那個節(jié)點上除了亞歷山大無人能出其右。當時波斯的文化里有一切勝利歸功于國王的傳統(tǒng),而從公元前四五世紀開始希臘也開始習慣于把一場戰(zhàn)爭的勝利歸功于將軍,這樣一來亞歷山大自然成為了這一切豐功偉績的唯一原因,被人傳誦。 再者亞歷山大過世以后,繼業(yè)者們(下半場會聊到)也紛紛開始打著亞歷山大的名號到處行事,托勒密和塞琉古甚至把亞歷山大加到了他們的族譜上。這也促使亞歷山大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幾代人的記憶中。 另外有很多史家也參與了亞歷山大的行軍。亞歷山大并沒有一定要史家把他的豐功偉績記下來,但是他們正好在,所以記下很多東西,使得傳誦他的事跡變得更容易。 從亞歷山大過世后到如今,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人出于各種目的翻出亞歷山大的英雄事跡,離他最近的比如漢尼拔,龐培,奧古斯都,到后來中世紀的傳奇性質(zhì)的亞歷山大小說(Alexander romances),以及后來的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話劇作品等等。所以亞歷山大這么有名也就不奇怪了。 Oliver Stone,2004年的電影。有人說它更像紀錄片而不是電影。無聊的時候看看挺好的。另外,課休時候發(fā)一張圖,里邊紀錄了四場大仗的地址: 因為亞歷山大過世得太突然,羅克珊娜(Roxana)的小孩還太小,所以根本沒有法定繼承人?,F(xiàn)在帝國這么大,他的所有的將軍和朋友都想要爭塊地盤。亞歷山大東征才十三年,但接下來為了這么大的地盤又打了起碼五十年才穩(wěn)定性下來。這段時間就叫繼業(yè)者戰(zhàn)爭,War of the Diadochoi (Δι?δοχοι),也就是現(xiàn)在所謂希臘化時代的開端。 這些繼業(yè)者是誰呢?都是一起和亞歷山大打江山的人,很多都是以前一起讀書的哥們兒,比如托勒密(Ptlomey),也有從腓力二世時期就跟著打的將軍們和他們的二代。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記錄說亞歷山大臨終前講自己的帝位會交給最出色的人,而他朋友之間的爭斗就是他的葬禮慶典(“To the best man, for I foresee that a great combat between my friends will be my funeral games.” ) 下面的敘述比較簡約,我就用三言兩語來提一下混戰(zhàn)的過程。 亞歷山大一過世將軍們就在巴比倫就地開了一個會,分了下地盤,結果可想而知,大家馬上又打了起來,從323BC打到了320BC,最先定的帝國攝政王(因為新的國王太?。┍粌蓚€下屬刺殺,其中一位就是塞琉古。在巴比倫分地盤的時候都沒輪到塞琉古,他只是個小將軍。 打了一通之后繼業(yè)者們在321BC在現(xiàn)在黎巴嫩境內(nèi)的特里帕拉迪蘇斯又簽了新的分封協(xié)議(Partition of Triparadisus),任命了僅剩的一位能夠服眾的將軍安提帕特(Antipater)做攝政王。沒想到過了兩年他就老死了,而且把攝政王的位置交給了他的一個下屬,結果安提帕特的兒子不爽,就和另外一個分配到亞洲一些行省的繼業(yè)者安提柯 (Antigonus)聯(lián)合起來去打安提帕特(Antipater)的下屬。三下兩下大家又混戰(zhàn)打起來了。 第二場繼業(yè)者戰(zhàn)爭從319BC打到了315BC,只消停了一會兒。這個時候大家一看,不對,安提柯怎么一下這么強大了,于是又聯(lián)合起來打安提柯。 從314到311BC,第三場繼業(yè)者戰(zhàn)爭又打了起來,最后打成了僵局,可是安提柯在愛琴海和埃及附近打的時候東部的行省被塞琉古趁機偷走了。與此同時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IV of Macedon)和羅克珊娜也在馬其頓被安提帕特的兒子卡山德(Cassander)殺害了,所以大帝國陷入了徹底沒有國王的狀況。 這是第三場繼業(yè)者戰(zhàn)爭打完之后的版圖情況。 安提柯其實是所有將軍里面最有野心統(tǒng)一全帝國的人,所以前308年他看到在馬其頓的卡山德和在埃及的托勒密有點勢弱,塞琉古又在整頓東部,于是他又決心在地中海周邊再打一仗,是為第四次繼業(yè)者戰(zhàn)爭。 前307年安提柯稱王,其他的繼業(yè)者也紛紛效仿。這個和三國時魏蜀吳紛紛稱帝感覺差不多。結果呢?結果在前301年安提柯在土耳其中部的伊普蘇斯(Ipsus)和利西馬科斯(Lysimchos)打一場決定性戰(zhàn)役的時候戰(zhàn)死沙場。此時距亞歷山大過世已經(jīng)二十二年了。 這個是第四次繼業(yè)者戰(zhàn)爭之后的版圖,繼續(xù)感謝維基百科,盡管是德語的(因為德國考古學家在研究希臘化時代的工作上絕對居功至偉)。
三年后的中國,屈原投江。 當時塞琉古的帝國已經(jīng)非常龐大了,這次獲勝他便可以收編了利西馬科斯的領土,也就是色雷斯王國和大部馬其頓本土,這樣除去托勒密的埃及之外他就幾乎同一了整個帝國。 可惜,他在還沒來得及收編的時候就被刺殺了,馬其頓的控制權又落入他人之手,接著高盧人又入侵馬其頓,直至幾年后德米特里的兒子終于在混戰(zhàn)中取得了馬其頓的控制權。于是當時的版圖就變成了馬其頓、塞琉古、托勒密,以及在塞琉古被刺殺之后迅速獨立出來的一個小國家帕加瑪(Pergamon)鼎立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基本上維持到羅馬崛起為止。當然期間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的局面沒有變化,只是大多是局部戰(zhàn)爭,沒有改變版圖。南部希臘城邦結成了很多聯(lián)盟,這個后面會提到。 在接著講希臘化時代政治社會變化之前呢,我們先來講點哲學文學藝術,也算稍微換下檔。
許多新的哲學流派發(fā)展起來了,比如哲學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伊壁鳩魯學派,比如斯多葛學派,和懷疑論學派。他們的特點都在于關注個人的發(fā)展,如何得到內(nèi)心的快樂。他們?nèi)菀锥惚墁F(xiàn)實,拒絕行動。我們應該可以想象當時的人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當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徒子徒孫們在這個年代也非?;钴S。他們的學院在雅典仍然非常受歡迎的。 從文學藝術的層面上來說,特點也比較類似。文學作品變得越來越寫實,開始關注個人感情,痛苦與歡樂。雕塑的對象開始涉及奴隸,小孩,動物等等更加日常的角色。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因為這些希臘化王國國王對紀念碑凱旋門一類的面子工程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型建筑開始出現(xiàn),比起幾百年前的城邦來說希臘化時代出現(xiàn)了更多的留存多年的龐大的建筑。 希臘化時代的戲劇也更多地關注公民的日常生活。當時最有名的一個劇作家叫米南德(Menander Μ?νανδρο?),他的新喜劇就是基于這個變化基礎之上的。 這些都和歐洲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的發(fā)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哲學思想和藝術流派在這個階段也不可避免地開始受到中東中亞思想和藝術流派的影響,產(chǎn)生了一些融合,比如神秘主義,東方的藝術形象和幾何線條等等。這里放張我當時研究過的小雕塑的圖。 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不知道這個是男的還是女的。這個神叫Hermaphroditus,就是赫馬佛洛狄忒斯,希臘神話中兩性同體的神。這尊像是在羅德島挖出來的。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希臘化時代的產(chǎn)物,因為古典時期一般只拜12個主神。拜赫馬佛洛狄忒斯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神代表了個體的復雜性,以及在這個復雜性下對個體統(tǒng)一的渴望。這么一聽,和希臘化時代的藝術風格就是非常接近了。 希臘人打到波斯以后發(fā)現(xiàn)東方的科學技術也很牛,所以他們通過交流學到了很多。但有人會問這樣大交流的時代為什么科學技術沒有跨越式的進步呢? 現(xiàn)在的看法大體上是當時社會上還不是很推崇科學家。光說不做的雄辯家在當時更受歡迎,而且在當時勞動力人口充沛的情況下沒有外部壓力促使科學技術幫助提高生產(chǎn)力。這樣的情況下盡管國王們?yōu)榱塑娛潞蛧Φ膹姶蠖枷胍苿涌茖W的發(fā)展,但是社會上并沒有動力來滿足科學革命的發(fā)生。 現(xiàn)在我們回頭來講講社會和政治。希臘化時代有好多對重要的概念,就像現(xiàn)在你在香港說你是大陸人還是香港人,就像你在美國說你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一樣。
下面來聊聊城邦的變化。 城邦(polis,復數(shù)poleis)這個名詞很多人可能以為就是一個城市,其實城邦這個概念不僅包括城也包括鄉(xiāng)村(chora)。希臘化時代城邦從數(shù)量上來說大量增加。普魯塔克說亞歷山大東征以后多建了70多個城邦,而且很多都是跟著他名字走的亞歷山德里亞(也有翻譯成亞歷山卓的, Alexandria)。
下面講一下Euergetism。
-城邦總體的經(jīng)濟沒有原來牛了,錢好多跑到了幾個人的手上,而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城邦還能正常運作,穩(wěn)定對他們有利。 -現(xiàn)在富人精英沒機會像原來那樣動不動就出錢打仗因為根本干不過那些王國,所以就在這種事情上撒錢攀比。 -當然也有就是愛國,或者希望死后流芳百世那種。
大體上因為:古典時期大家都比較牛,然后大家都想要一些特權。這個時候是反過來的,給了你特權你為了表示感謝要捐。 另外古典時期的一個概念叫λ?τουργ?α,liturgy,就是說你有錢是因為這個城邦你才有錢的,所以在城邦有事的時候你本來就有義務要捐錢。這些都是自愿的,但是要是你不自愿你在這個城邦就混不下去了。 后來事情開始變化,城邦的力量沒有那么強了,然后很多這個城邦的人發(fā)家根本和這個城邦沒啥關系,所以liturgy的觀點就越來越淡化了,變成了euergetism。 為什么這件事情很重要呢?因為在希臘化時代財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所以這也是一種重新分配財富,減少社會內(nèi)部對立情緒的方法,同時城邦也樂于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實際上已經(jīng)是某個國王附屬的事實。 回過頭來講城邦本身。城邦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辦法像原來那樣單獨行事了,于是紛紛組成了聯(lián)盟。在希臘化時代最大的兩個聯(lián)盟是伯羅奔尼撒半島中北部的亞該亞同盟(Achaean League)和希臘中部埃托利亞同盟(Aetolian League)。值得一提的是雅典和斯巴達并沒有加入這些聯(lián)盟。在鼎盛時期這兩個聯(lián)盟在地緣政治上有不小的影響力。 同時很多山區(qū)的村落也組成了自己的同盟。這些村落的希臘語是ethnos(?θνο?),是現(xiàn)在英語里民族ethnic的詞源。這些村落遍布于馬其頓北部的山區(qū)以及塞琉古王國所在的高原山區(qū),也包括猶太人族群的村落組成的ethnos聯(lián)盟。這些都反映了人們感受到外部威脅和不確定性的日益增大和對抱團的需求。
一件是公元前338年雅典和底比斯聯(lián)合反對馬其頓獨大,和腓力二世的馬其頓在喀羅尼亞(Chaeronea)打了一仗。
他可能沒古希臘其他人物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甚至伯里克利有名,但很多人認為他是古今第一牛逼的雄辯家。普魯塔克在寫他的比較傳記的時候拿羅馬最牛的雄辯家西塞羅和他作比較。
現(xiàn)在我們集中看看這幾個希臘化國家的特點。從托勒密王國(305-30BC)講起吧。 托勒密(Ptolemy)這哥們兒其實沒什么野心要占據(jù)整個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所以偏安一隅也挺開心,把埃及管制得不錯。不過偶爾他也搞點事兒出來,比如第一次繼業(yè)者打起來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托勒密想把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體帶到埃及而不是運回馬其頓。大家擔心他要挾天子(遺體)以令諸侯,就紛紛干起來了。 繼業(yè)者戰(zhàn)爭時期埃及打過好幾次,但是后方比較穩(wěn)固,不像亞洲和馬其頓,經(jīng)常腹背受敵。當然到了后來它也必須處理蘇丹當?shù)亓α浚ū热鐜焓┤耍┖桶<爱數(shù)氐钠鹆x,但是總體來說受戰(zhàn)爭的困擾不大。 因為尼羅河三角洲本來就比較富饒,而且托勒密一世上來消耗仗打得比較少,所以亞歷山大港逐漸成為了一個文化中心,造了一個被認為是古世界七大奇跡的燈塔和一個巨型的圖書館。本來尼羅河沿岸就盛產(chǎn)紙莎草,所以也幫助了文字記錄和圖書館的興建。 亞歷山大港的燈塔 因為埃及區(qū)域的文明本來就已經(jīng)相對比較高級,所以托勒密王國并沒有如同亞歷山大帝國的亞洲部分一樣興建很多新的城市。有記載的就兩座,這里就不提了。 托勒密一世在成立這個王國的時候托勒密順帶就把自己也說成法老了。王國到了第二第三代統(tǒng)治者開始跟著埃及的當?shù)亓曀赘闫鹦值芙忝猛ɑ?,共同統(tǒng)治。盡管這樣得到了埃及當?shù)鼐用竦淖鹬?,但卻影響了他們家族后面不少小孩的智商和戰(zhàn)斗力…… 在埃及的很多記錄中托勒密家族把自己的形象搞得非常埃及化,有的時候特別要把自己畫得棕色一點。在埃及當?shù)氐奈幕绊懴峦欣彰芗易逡彩菢O盡奢華,被很多希臘人不齒。 盡管如此,實際上托勒密埃及上流社會的語言還是單一的希臘語。在上流社會中甚至見不到任何非希臘人。不過如前面說的那樣,他們也需要依靠非希臘人的經(jīng)濟活動才能繼續(xù)自己的奢華生活,所以盡管希臘人對當?shù)厝擞行┛床黄?,但仍然保持著相當友好的態(tài)度。 托勒密(Ptolemy)家族里面男的大多數(shù)都叫托勒密,女的基本都叫克里奧帕特拉。埃及艷后其實是托勒密一世之后的第七個克里奧帕特拉(Cleopatra)。而且是希臘裔,不是埃及人。拿張劇照看看。 前面提到歷來托勒密家族是只說希臘語拒絕說埃及語的,不過挨到埃及艷后的時候她還是開始學埃及語了,并且聲稱自己是埃及宗教信仰里伊西斯女神的化身,在凱撒以及后來的安東尼面前突然變得特別有異域風情的感覺。當然到了最后還是被屋大維亡了國。 接著我們看看塞琉古王國(312-63BC ) 塞琉古王國和埃及和馬其頓很不一樣,因為他繼承了波斯帝國以及亞歷山大帝國非常多元化的亞洲部分。 這片廣大的領土上住了許多不同的民族,所以在統(tǒng)治的時候不能以單一的方式來管理。好在波斯之前的政治體系似乎運行得還可以,所以他們也繼續(xù)使用了這樣一種統(tǒng)治方式。 他們轄下的各個地區(qū)自治程度很高。中央王權的需求就是能夠有效地征稅征兵,只要下轄的地區(qū)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不公開對抗中央統(tǒng)治,塞琉古的中央王權就不會太來干涉地方。 因此像安息(Parthia),巴克特利亞(Bactria)等等區(qū)域都維持了高度的自治,保持了自己的文化。與埃及不一樣,塞琉古帝國并沒有強制使用希臘語作為單一官方語言,因為在這么多元化的一個地區(qū)強推一門語言不大現(xiàn)實。他們允許當?shù)氐膱?zhí)政官在希臘語的基礎上使用一些當?shù)氐恼Z言。當然,各地的社會精英還是都學習了希臘語,以方便直接和宮廷接觸。 亞歷山大和塞琉古都沒有強迫當?shù)厝烁挠孟ED人的生活方式,而是采用了開放的統(tǒng)治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亞洲希臘化的發(fā)生實際上是一種相對平等交流的產(chǎn)物,也可以說是殖民的一個自然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希臘文化滲入了當?shù)厝松畹脑S多小方面,但是從大方向上來說,希臘文明并沒有在亞洲起到大一統(tǒng)的效果,而塞琉古王國的國王們本來也沒有這樣的目的。 研究塞琉古帝國和研究托勒密王國和馬其頓的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在于這里遺留下來的史料非常少。托勒密王國的紙莎草提供了大量深入研究上至國王號令下至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帳單欠條的條件,而這些國家的石碑也非常好用。塞琉古王國中亞部分及國外周邊地區(qū)目前主要可以使用的考古證據(jù)是硬幣,在巴克特利亞(Batria)這一塊尤甚。現(xiàn)在這些硬幣最大的作用是幫助考古學家們理清不同區(qū)域統(tǒng)治者的族譜。 新的證據(jù)也在不斷地出現(xiàn),看看在未來幾十年里有沒有可能把頭緒厘得更清一點。當然石碑還是有的。塞琉古王國在靠近現(xiàn)敘利亞土耳其的區(qū)域有很多保留完好的石碑記載了議會決定和國王法令等等。阿育王在印度登基以后成為了佛教徒,也向希臘人的聚集區(qū)送了許多石碑,刻滿了佛教中的各種主張,這些為當時兩大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現(xiàn)在在坎大哈還能見到這樣的石碑。 之前好多人問大夏,我也專門去查了一下。帝國最東邊的巴克特利亞地區(qū)在塞琉古的統(tǒng)治下可能只有不到五十年的時間。他們之后就獨立了出來,成為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Greco-Batrian Kingdom)。這個可能就是后來漢使張騫遇到的大夏國,但這個到現(xiàn)在為止也沒有定論。目前來看這個王國應該起碼在巴克特利亞這個區(qū)域呆到公元前140年。之后月氏,安息,希臘-巴克特利亞在這里一片混亂,目前尚無任何史料能填補這塊空缺。 總之在前50年這個希臘化的王國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領土被當?shù)厝斯戏?。塞琉古帝國在加強統(tǒng)治的過程中和亞歷山大一樣,也造了非常多的城市,而且和亞歷山大一樣,也喜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比如安提阿和塞琉西亞等等。很多城市的實質(zhì)是士兵屯田,以這樣一種方式維持地區(qū)穩(wěn)定。有這樣特點的城邦叫Katoikiai一般的polis則是有原來就住在這里的居民遷入。 和托勒密王朝一樣,塞琉古家族的國王基本上不是叫安條克(Antioch)就是叫塞琉古(Seleucus),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是哪一個。到了后期塞琉古受到東北部安息國、北部亞美尼亞和西部羅馬共和國的擠壓,以及受困于內(nèi)戰(zhàn),疆域越來越小,最后終于在公元前一世紀亡國。 最后一個要提的希臘化王國是帕加瑪王國(Kingdom of Pergamon)。因為時間受限,就簡要說兩句。 這個王國的前身是現(xiàn)土耳其西部的城市(Bergama)旁一座在繼業(yè)者戰(zhàn)爭時期并不起眼的城市帕加瑪。這座城市的守將菲萊泰羅斯(Philetaerus/Φιλ?ταιρο?)原來在安提柯手下,后來轉投利西馬克斯靡下,最后由于和利西馬克斯的矛盾又倒向塞琉古。 塞琉古被刺殺以后菲萊泰羅斯就索性獨立出來了,成立了帕加瑪王國。整個一百五十多年帕加瑪一直和羅馬關系很好,成為羅馬在希臘世界的重要盟友。帕加瑪和塞琉古王國打過不少仗,但自己的政權很穩(wěn)固。前133年因為國王無嗣便把王國贈送給了羅馬(太土豪),自此不復存在。 上圖是帕加瑪圖書館遺址,可以看到衛(wèi)城是建在很高的山上的。當時帕加瑪?shù)膱D書館可以與亞歷山大港的圖書館媲美,結果安東尼為了討好埃及艷后把帕加瑪?shù)暮枚鄷\到埃及去了。 最后我們?nèi)鋬删涮嵋幌铝_馬崛起,用以結束希臘化時代。在希臘各個王國內(nèi)耗不斷的時候,羅馬即將戰(zhàn)勝當時它的心頭大患:北非的迦太基(Carthage)。 前204年托勒密王國的新國王即位,才6歲,馬其頓王國決心和塞琉古王國趁機吞并托勒密的一些領土,在過程中又擊敗了一些希臘南部的城邦。此時帕加瑪和另一個比較強大的希臘主體羅德島感到不妙就邀請羅馬介入。是為前200-197年的第二次馬其頓戰(zhàn)爭(Second Macdonian war)。(十年前的第一次戰(zhàn)爭就不提了)。 羅馬為什么想要參與這樣的戰(zhàn)爭呢?一方面它不希望看到馬其頓王國和塞琉古王國構建起強大的聯(lián)盟。其次在羅馬的文化中將軍需要不停地靠打勝仗來維持自己的地位,而新的一批將領還沒有能夠在布匿戰(zhàn)爭中得到太多的機會,希望能夠靠和馬其頓打仗建立自己的地位。對羅馬人有利的是他們和迦太基剛打完仗,所以有一大批軍隊隨時都可以調(diào)動。 羅馬參戰(zhàn)以后提出了解放全希臘城邦的口號。如果大家還記得上面講的,希臘化時代的國王都喜歡以解放者和保護者自居。羅馬也學會了這招。這一仗最后以羅馬大勝告終,最終迫使馬其頓王國撤出了希臘南部。羅馬自己并沒有保留任何領土,但戰(zhàn)后在希臘取得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自此開始羅馬開始更加積極地干涉希臘城邦之間的沖突,希臘城邦也樂于見到羅馬出來調(diào)停斡旋,當然也時不時地不滿意羅馬的做法。這樣的羅馬和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美國很像。 前189年前面提到的希臘中部城邦埃聯(lián)盟托利亞聯(lián)盟(Aetolian League)邀請塞琉古王國的軍隊入侵希臘,來從馬其頓和羅馬的影響中“解放希臘城邦”。帕加瑪表示擔心,又去告訴羅馬人。羅馬人自然不情愿,于是打了兩場大仗之后塞琉古被迫簽訂合約,放棄所有土耳其中部以西的領土。 看到這里可以感受到希臘化王國已經(jīng)干不過羅馬人了。而帕加瑪也作為攪局的三番兩次叫羅馬人直接派軍隊來。 前179年馬其頓王國最后一個國王珀爾修斯(Perseus)登基,決定和塞琉古王國聯(lián)姻,修好和南部城邦的關系,和周邊的色雷斯(Thrace)和伊庇魯斯(Epirus)結盟。帕加瑪一看不行,馬其頓又要強大了,于是以馬其頓破壞和羅馬的和平合約為名邀請羅馬人來處理馬其頓。 羅馬人于是在前171年入侵馬其頓,是為第三次馬其頓戰(zhàn)爭(Third Macedonian War)但是仗打得很辛苦,直到前168年才在一場大戰(zhàn)中最終戰(zhàn)勝了珀爾修斯。史學家一般認為這宣告了羅馬戰(zhàn)法對馬其頓長槍方陣的勝利。至此馬其頓亡國,被分成了四個小的羅馬下屬共和國。27年后在中國,漢武帝登基。 塞琉古王國之后內(nèi)亂不斷,還受到新興亞美尼亞王國的擠壓,于是羅馬人也不斷從操縱塞琉古內(nèi)戰(zhàn)的各個派別。到前63年龐培(Pompey)終于下決心徹底吞并塞琉古王朝僅剩的中東土地。公元前30年,屋大維打敗另一位羅馬巨頭安東尼之后滅托勒密王國。至此希臘化王國全滅,也可以說是希臘化時代至此終結。說到這里我的分享差不多也結束了。兩個小時之內(nèi)要涉及到這么許多方方面面確實比較困難,所以很多地方只能帶過了。 大家有興趣的話,就讀一本書,那普魯塔克的Parellel Lives(《比較列傳》)挺好看的,寫了里面很多希臘化時代人物的生平,包括亞歷山大,狄摩西尼,德米特里等等。但他自己也說他寫的是傳記而不是歷史,所以盡管他盡量不杜撰,但也不會像史學家那么嚴謹。 如果有什么具體問題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會盡量回答。謝謝大家! Kerfield 諸如希臘化時代各個王國的經(jīng)濟模式這樣的話題完全沒時間講,還有一些傳奇人物比如伊庇魯斯的皮洛士(Pyrrhus)也都沒來得及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英文版'Pyrrhus Victory'就出自他處。他是打仗的時候被老婦的花瓶砸死的)。但是我希望這樣一個大致的框架能夠幫助大家了解一下這一段文化大交匯的傳奇時代。
曹玉騫 太精彩了! 張健 潑墨的比喻非常好。同時,還可以用熟悉的事件做記憶的節(jié)點。好理解也便于記憶。 曹玉騫 亞歷山大那匹馬的名字中文意思是牛頭吧,記得有翻譯叫:牛首駿。是戰(zhàn)死還是病死的?亞里士多德和孟子算是一個時代的人,亞歷山大跟秦惠文王,他東征也正是秦國東向以征諸侯的時代。還有一個,亞歷山大娶大流士的女兒好像是在從印度回來以后,在波斯首都蘇薩。 Kerfield Buce就是牛Bous。病死戰(zhàn)死沒有定論,可能都有關系。曹大師說的沒錯,是在susa結的婚。 曹玉騫 帕加去年剛被評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按排名是第999處世界遺產(chǎn)。去年去貝爾加馬時一直沒有搞清楚他的歷史還有和羅馬的關系,這下終于豁然開朗了。還有一個,安納托利亞地中海沿岸似乎還有一個呂底亞,也是受希臘化影響的。
東西堂主 這些內(nèi)容我們慢慢分解,今后時間很長,這個舞臺永遠屬于大家。補充一點,黑海沿岸的希臘化國家本都,其國王是希臘化波斯裔,名米特拉達梯,而這個名字實際來自于波斯的神密特拉(mithra)。也是今天所講大希臘、大波斯之后,希臘化時代例證之一。其國后來敗于凱撒,亡于尼祿。 點擊回顧 Kerfield 專欄文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