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博物館,位于武昌東湖路156號,東湖之畔,占地122畝,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余件。博物館建筑具濃郁楚風,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鐘館三座仿古建筑鼎立,一主兩翼、中軸對稱,構(gòu)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
博物館現(xiàn)有《楚文化展》、《鄖縣人》、《屈家?guī)X》、《盤龍城》、《曾侯乙墓》、《九連墩紀事》、《書寫歷史》、《秦漢漆器藝術(shù)》、《梁莊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杰》等十多個展覽。
到武漢的第二天,早早去了博物館,盤桓一上午,足足4小時,仍意猶未盡。對博物館有濃厚興趣始于參觀法國盧浮宮,面對西方文明、精美藏品,忽然感到忽略了中華文明和國內(nèi)博物館。于是自徐州博物館(漢代文化)始,國內(nèi)行走,所到城市有著名博物館的都要前往。國內(nèi)博物館現(xiàn)在都免費參觀,長知識、怡性情,何樂不為,喜歡到處跑的驢友千萬別錯過。
湖北博物館有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zhèn)館之寶。
鎮(zhèn)館之寶一,越王勾踐劍:時期,春秋晚期,距今2000多年, 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身布滿規(guī)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拷鼊Ω竦牡胤接袃尚续B篆銘文,“越王鳩潛 自乍用劍”, 鳩淺是勾踐的通假,乍通作,鳥篆銘文意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該劍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毫無銹蝕,依然鋒利無比, 20多層的復(fù)印紙,劍從中間“唰”一劃全破。因為成語“臥薪嘗膽”緣故,越王勾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為人熟知的人物。
鎮(zhèn)館之寶二,曾侯乙編鐘:時期,戰(zhàn)國時期,距今2500多年,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鐘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鐘共65件,分3層、8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jié)構(gòu)鐘架上。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
曾侯乙編鐘演奏過三次,第一次1978年,考古人員及文化部音樂家在隨州一處修理廠,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1978年8月1日,編鐘演奏以《東方紅》開篇,接著是古曲《楚殤》、外國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最后以《國際歌》落幕,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向世人發(fā)出了浪漫的千古絕響;
第二次1984年,為慶祝建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使節(jié)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chuàng)作曲目《楚殤》以及《歡樂頌》等;
第三次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chuàng)作大型交響樂《交響曲1997:天·地·人》,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
早就知曉曾侯乙編鐘,但親眼所見依然被其巨大、精美震撼,因其出自2500多年前,中國古代文明何等輝煌!
鎮(zhèn)館之寶三,鄖縣人頭骨化石:時期,舊石器時代,距今100萬年前。1989年和1990年,在湖北省西北部的鄖縣漢江河畔先后出土了兩件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命名為“鄖縣人”,其中2號頭骨是中國唯一一塊人類祖先“直立人”階段保存最為完好的整塊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100多萬前。這一發(fā)現(xiàn),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博物館展出的是復(fù)制品。
鎮(zhèn)館之寶四,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時期,元代,2006年鐘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jīng)發(fā)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隨縣城郊擂鼓墩發(fā)掘,2400年前諸侯國君的墓葬,墓主人為戰(zhàn)國早期曾國國君乙。墓葬出土文物萬余件,其數(shù)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好,轟動海內(nèi)外。除青銅編鐘外,還有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的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等。曾侯乙墓外棺和內(nèi)棺保存完好,歷2400多年依然色彩鮮艷。
雖在博物館盤桓4小時,腰酸腿疼,但觀賞全部展品、閱讀所有說明文字是不可能的,只能詳看四大鎮(zhèn)館之寶和造型奇特的展品。大部份精力放在拍攝展品上,在照度非常低的環(huán)境拍展品非常不易,全靠ISO1600高速曝光+耐心。青銅器皿。
陶瓷器皿。
兵器。
戰(zhàn)車。
玉器、陶俑、木俑、藝術(shù)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