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tǒng)設計思路 要設計一個突破的交易系統(tǒng),怎么設計? 建立框架,進場、持單、出場三大模塊,進場分為趨勢、回調、低周期突破進場,等等。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思維,因為之前一直這么討論。這種思維是自上而下的,先有框架后有細節(jié)。 做系統(tǒng)設計,當然不是只有這一種思路,還有另外一個完全反著的思路:自下而上的思路。 這個思路,是先有一個基礎的進場位,然后,我針對這個基礎的進場位設定各種篩選條件,最終組合可靠的篩選條件,形成交易系統(tǒng)。 這是先有基本的進場點,然后不斷尋找、測試、組合篩選思路,最終形成框架,所以是自下而上的。 這個我們聊得比較少,所以,這兩天聊突破的系統(tǒng),我們聊一下自下而上的思維。 當然,我們需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兩個思路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要綜合使用的。 比如說絕佳機會絕佳進場,我們在聊的時候,第一天聊內在邏輯,其實就是建立框架,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思維;第二天聊細節(jié)研討,挨個增加細節(jié),就是自下而上的思維。 為什么兩者要結合使用呢? 因為兩者有各自的優(yōu)勢:一:自上而下的思維,是把已經完全成熟、反復被驗證的思路拿來用,比較簡單;二:自下而上的思維,是嚴格把關,最終確定篩選條件,根基比較牢固。 因此,我們在基本不用擔心有效性的框架上,比如順勢而為,使用自上而下;而在具體的細節(jié)上,使用自下而上。 二:突破及其分類 所謂突破,就是向上突破前期高點買進股票,在我們有高低點指標的情況下,就是向上突破高低點指標買進: 看這些突破,我們很自然地把突破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向下跌破之后,第一次向上突破,就是圖中標注1的;第二大類,就是之后的向上突破,就是圖中標注2、3的。 嚴格定義的話,前者是趨勢反轉的買進,后者是趨勢延續(xù)的買進。很明顯,后者是前者的加倉。 我們今天聊一下,怎么把反轉的突破處理得更好。 三:反轉突破的處理 自下而上的思維,其實就是不斷觀察市場的走勢特征,看看有什么大概率的特征可以用于提高成功率和盈虧比。 然后,我們首先從邏輯上考慮,這種特征有沒有道理;其次,量化之后,通過復盤驗證一下,實際效果如何。 比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如果下跌還在加速,其實是沒大必要考慮進場的: 這個邏輯我們非常熟悉,就是背離。 我們之前專門聊過,背離最根本的思想,是時間和空間被壓縮,因此,根據價格本身,已經足夠判斷背離,如果市場的下跌還在加速,時間和空間還在放大,進場的必要就不大。 這是從提升成功率的方面。 從提升盈虧比的方面,我們自然希望可以在更低位置進場,比如,我們把參數(shù)改成3,就能夠優(yōu)化進場。 這個時候,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有效地利用一下這種思路,不能有效優(yōu)化的進場,就不操作了: 當我們對比這兩者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一個比較典型的是,前者是圓弧底,在底部有震蕩的過程;后者則是底部抬升的低,在底部停留時間比較短。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圓弧底、在底部停留較久、能夠有效優(yōu)化進場位,就是更佳的操作機會。 這樣,我們就能夠有效降低止損,進而提高盈虧比。 這是兩個思路,當然,還可以有其它思路,比如,在出場上,我們一波出,等回落,再按照趨勢延續(xù)的突破進場,這樣,就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成功率。 所有這些思路,當然可以通過學習經典理論先驗地得到,但也可以根據觀察市場自己總結,而后者,就是我們說的自下而上的思路。 |
|
來自: zhoubaifeng >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