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本頑石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昨天,我參加的寫作打卡群里,有伙伴問,感覺沒有東西可寫了怎么辦?有建議說可以寫高考啊!確實,現(xiàn)在正好高考嘛,就如之前滿屏的歡樂頌、科比、楊降,拿時下熱點作為題材是普遍而有效的方法。 可是我卻覺得這種為了寫而寫有什么意思呢?如果是為了練筆,大有可寫的東西。最好的就是寫讀書筆記,既練了筆,又學了知識。但是我沒有發(fā)表意見,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很巧的是我剛好在看葉圣陶的《怎樣寫作》,這本書中恰好有對“寫什么”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也正好印證了我之前的看法。這讓我有些小激動,這也是學習的樂趣之一吧! 書中除了談論寫什么之外,還有關于寫作是什么,怎樣寫,怎樣修改,怎樣練習等等,總之關于寫作的方方面面都有談到,如果你也剛開始寫作,很有看看的必要。 1. 寫作的本質我覺得做一件事還是得從本質上搞清楚,知道個是什么?為什么?這樣才能在該用力處多多用力,不該費力處就不要去白費心思。 寫作是什么呢?無非是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固定下來。這些東西在腦子里的時候常常是朦朧的,不完整的,過些時也許就忘了。如果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忘了就忘了,可若是有意義的東西呢?那就非??上?。 所以說寫作是個將思想情感具體化的過程,其目的是儲存有意義、有價值的知識思想情感。 有這層認識,更堅定了我的寫作定位。我來簡書寫作是因為感到職業(yè)發(fā)展遇到瓶頸,想重新找到人生目標,寫作不是目的,學習才是。寫作不過是為了更好的記錄整理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只要我還在學,還想學,這個產出就不會停。 2. 寫什么?一定要有所為才寫 寫作原是語言的延伸,根本目的應該是表白自我或表達情緒。如果沒有什么體會,也不怎樣感動,就不用寫什么文字,即使這個題目很值得寫也是一樣。 自己的誠實的經驗 一定要寫自己的東西。必須是真誠的,不能以虛偽、浮夸、游戲的態(tài)度去寫字。寫作材料應以自己的經驗為范圍,且這經驗必須是經過積累和洗煉,是深切和正確的。 所謂經驗,不只是零零碎碎的接受的外界信息,而是要認清它們,看出它們之間的關系,使之成為我們自己所有的東西。想要經驗豐富,須有意地接觸外物,常持一種觀察的態(tài)度。 只有如此,說起來才能頭頭是道,沒有廢話瞎話。如果超出了自己的經驗,就成了空口說白話,可能好看但無實用。 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這樣一種習慣,非了解得比較確切不寫,非感受得比較深刻不寫,這才練習一回有一回的長進。 我目前為止寫得最好的一篇《想突破,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是完全以我自己的學習工作成長經歷為材料寫成的。即便最終總結的經驗的參考價值不那么大,但至少都是經過真實檢驗的。 寫作的源頭:充實的生活?? 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經驗,空喊口號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從源頭下功夫。那就是我們的充實的生活。生活充實,才會生出真實的深厚的思想和情感。 生活充實的含義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fā)現(xiàn)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性情豐厚、興趣富饒,內外合一,即知即行。 然而生活的充實是沒有止境的,并非要等到極度充實之后才去做文章。只要是在向著充實的路行進,同時也就不防寫作。寫作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實到何種程度,自然要說某種的話,也自然能說某種的話。 所以我們只須自問,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在向著求充實的路上?如果是,那就放心大膽的想寫就寫。 3. 怎樣寫?想清楚然后寫 所謂想清楚,就是為什么寫?該怎樣寫。還記得小時候寫作文老師要求列提綱嗎?這其實是一個良好的習慣。當然也有人先動筆,邊寫邊想,邊想邊寫,寫成后再增刪調整,這也未嘗不可。只是一般心理容易遷就已成之局,懶得做太大改動。 我就有這樣的體會,已經寫過的題目是不愿再寫一遍的,哪怕此刻的認識更深可以寫得更好。 組織,不離中心思想 寫一篇文章,預備給人家看,這和當眾演說很類似,須得有一個中心,然后對準這個中心下功夫,只有和中心有關系的材料才能放進去。 文中有把文章的組織結構比喻成一個圓球,圓球的中心對應著文章的中心思想。為了使各部分材料環(huán)拱于這個中心,就得致力于剪裁,為了要使各部分緊密銜接,就得致力于排次。 要實行這種辦法,最好把材料的各部分列舉出來,加以裁剪,再為之排次,制定一個全篇的綱要,然后依著寫作,同時再注意每節(jié)每句的組織。 尤其是我們這種讀書筆記干貨類的文章,在組織上更要多下功夫。不只是把書中的要點羅列下來,討論一下即完事,必須要重新裁剪和排次。就如讀《怎樣寫作》,它哪里只有4條,也完全不是我所寫的這個結構,只是我為了理解的方便,重新組織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再說它是一本書,我寫的只是一篇短文,有必要也弄上十幾二十條嗎? 怎么開頭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一部分,所以也必須是和中心有關的材料。 不同體裁的文章大體有一定的方式。如記述文記述一件事,必得先提出這件事,再把各部分分項寫下去。說明文的開頭往往把要說明的事物做一個詮釋,下一個定義。 議論文總是要提出一個主張,根據主張的提出方式有兩種開頭。如果討論的題目是大家周知的,開頭就把主張?zhí)岢鰜?。如果這個題目一般人并不怎么熟悉,就得先把它述說明白,再提出主張。 其它如抒情、感想、描寫、小說等文章,要么“冒頭法”要么“破題法”。冒頭法是開始不觸到本題,從旁展開,漸漸引到主題上,破題法就是馬上觸到本題。 我習慣開門見山式的,看到好多文章的開頭,洋洋灑灑的閑扯,就沒有興趣看下去了。 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是結尾最忌的卻是真的完了。這話的意思是要文字完了,意義還沒有盡。未盡的部分可以各種想象。好多電影的片尾就是這樣的,留個彩蛋,拍個續(xù)集什么的。 怎樣修改 都說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改比寫往往更花功夫,尤其是我們的基本功不夠扎實的時候。 “通”是寫作最低級的要求。一篇文章怎樣才算通?詞用得合適,篇章組織得調順,便是通。 寫完一篇文章,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梢詸z查是不是通篇上口,不通的地方,自然拗口。用詞盡量節(jié)約,盡量少用長句,務求干凈利落。特別要注意一些介詞、連詞、助詞的使用。 4. 練習!練習!再練習!語言習慣的鍛煉 語言習慣好,文章就通順,所以寫作最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要鍛煉語言習慣,并要隨時隨地當一件事去做。無論何時說話要完整,意思表達要明確,不亂用詞。 可以通過聽人家的語言,讀人家的文章來鍛煉語言習慣。從前的人講究誦讀,說白了也就是鍛煉語言習慣的意思。 你別說還真是這么回事,我這幾天看《文心》、《怎樣寫作》看多了,用語就有些文鄒鄒起來,可不是我故意的。 從短小文字開始起練 寫作訓練最好從一些短小文字開始,如小品、隨筆、雜感、速寫、特寫、雜文等等,共同特點是有什么說什么,不多啰嗦,少有枝葉,寫作起來比較便于照顧,借此訓練,最容易達到孰能生巧得境界。 就如美術生學畫畫,總是從素描學起,目的是先從一筆一畫鍛煉對線條的控制,做到畫什么像什么,能畫得像了,再來談什么藝術。 寫文章也是一樣,第一步至少得能把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給如實寫出來,不變形,能讓看的人明白。你洋洋灑灑寫了許多,但最終連自己都不知道表達的是什么,就成了無效的練習。 所以作為練習,不需要長篇大論,關鍵要寫得像。 |
|
來自: 易良義 > 《語言 學習 寫作 故事 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