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拉《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 文/林鳳生 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用一塊三棱鏡把一縷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的光帶,揭示了我們見到的色彩原來來自于太陽光。100多年后,歐洲許多科學家對光和顏色產(chǎn)生了興趣,其中法國化學家謝弗雷爾的研究對繪畫最具指導意義。他在《色彩的對比與調(diào)和原理》一書中對自然光色的原理,以及各種顏料混合后或相鄰時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做了科學而詳細的闡述,從而使色彩科學成為一種通俗知識,引起了法國畫家們的極大興趣。受此啟發(fā),他們紛紛拋棄了傳統(tǒng)的涂色方法(用褐色打底),也不再潛心構思繪畫的宗教主題,而是走出畫室到大自然中去,用類似太陽光譜的純真色彩,直接涂抹在畫布上,只要是漂亮、美麗的景物都成了繪畫的對象和主題。 解讀色彩科學 那么,關于色彩的科學研究說了些什么呢?這里主要介紹3個概念:原色、補色和混合色。 牛頓和早期色彩理論把紅、黃、藍看作原色。近代科學發(fā)現(xiàn),視網(wǎng)膜里存在3種視錐細胞,其中對中波敏感的視覺錐細胞的敏感峰值在綠光(522納米),而不是黃光(580納米),所以現(xiàn)在把紅、綠、藍看作三種原色。任何其他顏色都可以通過它們混合、調(diào)配而成。圖1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畢沙羅的一次示范:在一塊調(diào)色板上用白色和幾種原色,通過調(diào)和畫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風景畫。畫板上方可以看到他使用的顏料的殘留(從右到左):白色、黃色、紅色和藍色。 黃色加藍色生成的綠色不含一丁點紅色,故綠色是紅色的補色。同理,橙色是藍色的補色,紫色是黃色的補色。你不妨做一個實驗:圖2是一個紅色和綠色正方形的組合,請你把目光盯住圖中的紅色中央的黑點,注視良久,再將目光轉(zhuǎn)視旁邊的白紙。此刻因視覺暫留的緣故,眼前會有小正方形的影暈,影中有瞬時的綠色可見,故補色的名稱也因此而來。同樣的道理,在外圍的大正方形的影暈里,呈現(xiàn)了瞬時的紅色。 色彩學還告訴我們,當原色和補色放在一起時,看起來格外賞心悅目。大畫家莫奈懂得了這個道理后,在物體的陰影部分不再涂黑,而是改用物體亮部顏色的補色,從而使畫面的色彩格外協(xié)調(diào)。 所謂混色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混合起來,產(chǎn)生一種新的顏色。它又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加法混色”,例如,用紅色的光源與藍色的光源照射同一個屏幕,那么在屏幕上紅、藍兩種顏色光斑的重疊處就會產(chǎn)生紫色,這種紫色是由兩種顏色光疊加而成,能保持其色彩強度,甚至顯得更亮。所以,也稱“加法混光”。 畢沙羅《農(nóng)場》 還有一種是“減法混色”。眾所周知,我們看到物體的顏色是物體反射太陽光所致。例如,看到一個紅蘋果,就是蘋果吸收了太陽光里除了紅色以外的全部顏色,只反射紅光的緣故。當畫家把紅、藍兩種顏色涂抹在畫板上混合時,原來被反射的紅色又被藍色吸收了一部分,同樣藍色也被紅色吸收了一部分,所以由此得到的混合紫色,顏色會失去一些強度,顯得比較暗,這就是“減法混色?!庇推峤秤貌煌伾耐苛现貜屯匡棄γ鏁r,會發(fā)現(xiàn)色澤越來越暗,就是這個道理。荷蘭畫家凡·高喜歡用明亮的顏色,他想要達到歌特式大教堂的窗戶中彩色玻璃產(chǎn)生的效果。通過彩色玻璃產(chǎn)生的混色顯然是加法混光,鮮艷奪目,光彩可人,畫家是做不到的。為此,他干脆不把兩種顏色混合起來,而是直接把鮮明的原色涂在彼此相鄰的位置上。圖3是他用這種技法創(chuàng)作的自畫像,由于畫中的用筆比較粗糙,所以眼睛并不能把相鄰的光融合起來,看到的還是各種不同顏色的短促的線段,但因其絢麗光亮,能讓人激情四溢。 凡·高《帶草帽的自畫像》 圖2 補色試驗圖 一絲不茍的點彩派 受謝弗雷爾的色彩科學理論影響最深的要算法國青年畫家修拉。他想,為了保持混合色彩的明亮光澤,可以在畫板上分開畫上各色的小圓點,只要縝密計算好圓點的大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這些圓點雖然在畫板上沒有得到混合,但觀者的大腦會把它們?nèi)诤掀饋?。于是,他刻苦鉆研,廢寢忘食,終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特的畫法——點彩派。例如,要畫一片綠葉,他并不是在調(diào)色板上將黃色和藍色顏料調(diào)和后涂在畫布上,而是在畫布上涂了數(shù)以百計的黃色小圓點和藍色小圓點。深綠處藍點多一些,淡綠處黃點多一些,當觀者在離畫作稍遠一點的地方欣賞畫時,這些色點就會在視網(wǎng)膜上連成一片,看起來與一片綠色一般無二,并且格外明亮和諧。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滲色。 《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是修拉點彩畫法的代表作,畫中成千上萬個小圓點——原色點、調(diào)和色點有條不紊地排列(在每個原色點的旁邊加了一個補色點,看起來格外養(yǎng)眼),沒有半點不規(guī)則的筆觸和倉促的痕跡,一絲不茍地再現(xiàn)了巴黎郊外塞納河邊陽光下的真實場景。無論是女士的衣裙、水中的游艇、黑色的小狗他都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如機械般的精確。請注意畫中央穿白色裙子的小女孩,觀者如果湊近去看,可見小女孩身上布滿了數(shù)千個紅、橙、黃、綠、青、藍、紫色的小圓點,逐步后退到某個距離時,女孩的衣服就變得潔白無瑕了。所以,修拉也被評論家稱為“分解主義”者。不過,觀看點彩畫法的作品時,觀者的距離有一個適當?shù)摹岸取?,如果離開畫太遠,這時原來分開的小圓點早已經(jīng)重疊起來了,畫面又會呈現(xiàn)朦朧的灰色。 修拉出生于富裕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在繪畫上受到過良好的基礎訓練,而本人又是聰慧過人,領悟能力極強,但天不佑人,他英年早逝,去世時才31歲,令人扼腕痛惜。許多書上說他是染上了傳染病,但筆者綜合了一些資料認為他是過勞死。確實,修拉是一位極其勤奮的畫家,而他創(chuàng)造的點彩畫法又可以算一種半體力話,那幅長2米、高3米的《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僅僅為了點這些圓點就整整花費了他一年多的時間,且不說在正式創(chuàng)作之前他還畫了50幅草圖呢!而另一位點彩派的創(chuàng)始者西涅克雖然才華稍遜于他,但活了72歲,不僅多畫了許多作品,還出版了《從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對他們創(chuàng)造的“有序的、科學的”技法做了系統(tǒng)的介紹,使人們更全面認識到點彩派的歷史價值和地位。 克洛斯《頭像照片》 光色混合的新畫派 當代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對修拉的點彩技法有了更多的嘗試。他通常選一張人的頭部照片,在照片上畫上斜線網(wǎng)格,然后在一塊大得多的畫布上畫上方格數(shù)量相同的網(wǎng)格。他按自己的理解描繪照片的每個方格,一次畫一個。事實上,每個方格就是一幅圖像,他還嘗試用不同的符號來填充方格。每個方格里都填入了用純色隨意涂抹的線、圓、點和方形。當近距離觀賞時,畫面就像一個由數(shù)百幅小幅的寫真繪畫組成的巨大蜂巢。如果觀者向后退,色彩就開始融合,一個三維形象似乎從平面里浮現(xiàn)出來。這種技法稱為視覺混色。美術史上評論家稱其為照相寫實主義。 (本文作者林鳳生為上海大學教授,《自然雜志》編審,近著有《畫中有話——解讀名畫中的科學元素》) ——選自《科學畫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