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兩母”人工授精技術旨在避免線粒體遺傳病,但誕生的嬰兒擁有3個人的遺傳物質(zhì)。美國《細胞-干細胞》雜志當天發(fā)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這種技術存在一種潛在風險,可能無法避免線粒體遺傳病。 線粒體是獨立于細胞核的細胞器,它擁有自己的遺傳物質(zhì),并且只通過母親遺傳。線粒體變異會導致肌肉無力、腸道功能紊亂或心臟病等遺傳病。 為預防線粒體遺傳病,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父兩母”技術,其大體過程是,從線粒體有缺陷的女性的卵子中取出細胞核,植入到另一個線粒體健康、但細胞核已取出的捐贈卵子中。把這個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jié)合,可得到擁有健康線粒體的受精卵,從而誕生健康后代。 但美國紐約干細胞基金會的迪特爾·埃利等人發(fā)現(xiàn),在線粒體替代療法中,少量有缺陷的線粒體DNA(脫氧核糖核酸)會搭細胞核的“便車”,被移植入捐贈卵子中,并有可能取代后者的健康線粒體DNA。 “我們發(fā)現(xiàn)了影響線粒體替代療法安全性與有效性的一項挑戰(zhàn),”埃利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希望這項成果能為人體線粒體替代療法臨床應用開展的時間及方式提供決策信息。” 在利用健康人類卵細胞開展的研究中,埃利與同事把從“原始”卵細胞中取出的細胞核,移植入另一個未受精的“捐贈”卵細胞,結(jié)果所得到的卵細胞中約一半含有少量來自“原始”卵細胞的線粒體DNA。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絕大多數(shù)卵細胞中,移植的有缺陷線粒體DNA會消失不見,但也有少數(shù)細胞情況完全相反,所含線粒體DNA全部變成有缺陷線粒體的DNA。 對于這項發(fā)現(xiàn),科學家的看法分為兩類,一種是悲觀看法,認為“一父兩母”技術存在潛在風險,應審慎推進;另一種持樂觀態(tài)度,認為這項實驗說明線粒體替代療法在絕大多數(shù)病例中都能達到期望結(jié)果。 英國已于2015年批準實施“一父兩母”技術,是目前唯一批準實施這項技術的國家。今年2月,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yī)學學院也發(fā)表報告說,“一父兩母”技術符合倫理,美國政府應予以批準實施。
責編:李文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