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魏晉以來佛像服飾特征,樣式有差異,基本分為三類:一是袒右肩式袈裟,二是通肩式袈裟,三是褒衣博帶式袈裟。 佛衣穿著樣式的淵源—— “通肩式'和'右袒式'是古印度佛像僅有的兩種袈裟披著樣式,這兩種樣式在古印度造像中交替出現(xiàn),隨后這兩種佛造像樣式隨同佛教傳入中國。 ●右袒式袈裟(或袒右式袈裟 或半披式袈裟) 常見的穿法主要有兩種 一 右肩固定 二 右肩裸露 一 右肩固定(多見于北朝時期) 右袒式佛衣是中國漢地早期佛衣樣式,北方早期石窟造像最常見的一種佛衣樣式。 佛像貼身著僧袛支,外層著袈裟,下身著長裙。 北朝最常見的穿法是左領(lǐng)襟的袈裟自然下垂,右領(lǐng)襟半披于右肩,順右手臂外側(cè)經(jīng)右手腕下面,搭于左肩。 僧袛支 佛像貼身著僧袛支(↓下圖貼身綠色衣),外層著袈裟,下身著長裙。僧袛支相當于穿在袈裟內(nèi)的內(nèi)衣,防止三衣滑落露出胸部。 二 右肩裸露 袈裟從右腋窩下通過(或從側(cè)腰部),袒露右肩,一直繞到左肩上。從正面看袈裟傾斜覆蓋前胸。 古印度早期右袒式↓
●通肩式袈裟 在古印度佛像多作集衣襞于左肩的“通肩式”袈裟(“通肩式”袈裟右上角搭于左肩)。 古印度通肩式袈裟一直都是佛陀著衣樣式,佛教自西域傳入中國后這樣的樣式也一直在中國存在,并成為早期造像的常用樣式。 西秦佛像(柄靈寺) 袈裟覆蓋右肩后,從正面頸下繞過到左肩后并固定, 兩肩均為袈裟所覆。 唐(龍門石窟) 這種樣式一般看不到袈裟里面的僧袛支,但也有少見的通肩式袈裟里面的僧袛支顯露?!?/p> 北魏(敦煌石窟) ●褒衣博帶式袈裟 褒衣博帶式佛衣,大約這是佛教東傳,在漢地形成的符合中國人審美標準的新方法,是袈裟披法的中國化。褒衣博帶,是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盛裝的形容語,“褒衣”可理解為寬襟或大袖之衣,“博帶”是用于束腰的大帶.。 最外層披僧加黎通肩式披著,深領(lǐng)下垂,袈裟搭左肘上固定。 按照佛教規(guī)定,袈裟由若干碎布補綴成條,并列縫制為衣,袈裟的形狀為長方形。共有三衣:僧伽黎 (大衣),用布9~25條;郁多羅僧 (上衣、七條衣),7條;安陀會 (內(nèi)衣、五條衣),5條。故而又稱百衲衣、田相衣。 這種屬于一種寬松的披著方法,衣下寬、衣袖闊、衣帶廣的袍裝,自漢代以來就已成為中原儒士喜尚的服裝。十六國南北朝時,中原士大夫竟因此而號稱 “衣冠華族”。 褒衣博帶式,從根本上講,沒有袖口的這類佛衣,平展開來應(yīng)與通肩衣、右袒衣一脈,為一塊長方形的大布,只是在披著方式上與士大夫的褒衣博帶裝甚為相似,外來服飾民族化的表現(xiàn)非常巧妙。 “褒衣博帶式”的名稱,主要是側(cè)重于此佛衣樣式的文化內(nèi)涵。 (提示:佛像袈裟穿法因時代而異,變化細微,這里整理一下脈絡(luò),日后詳細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