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渡心 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 關注“一葦渡心”和心理學者韋志中先生一起,每天學點心理學,讓生活更美好! “松緊咒”里都是愛,助子成才不放棄 “緊箍咒”是母親的一項權利,也是一種責任,它以一種監(jiān)督的方式為孩子的成長護航。但畢竟沒有一個孩子愿意經(jīng)常聽到它,孫悟空也一樣,他甚至相信世界上一定有另一種咒語叫“松箍咒”,作用剛好跟“緊箍咒”相反。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假猴王水簾洞譽文”,孫悟空又跑去求觀音給他“松箍咒”了。 行者噙淚叩頭道:“縱是弟子不善,也當將功折罪,不該這般逐我。萬望菩薩舍大慈悲,將松箍兒咒念念,褪下金箍,交還與你,放我仍往水簾洞逃生去罷!”菩薩笑道:“緊箍兒咒,本是如來傳我的。當年差我上東土尋取經(jīng)人,賜我三件寶貝,乃是錦斕袈裟、九環(huán)錫杖、金緊禁三個箍兒,秘授與咒語三篇,卻無甚么松緊兒咒。” 姑且認為“松箍咒”是一種緩解或者消除疼痛的咒語,雖然觀音明確地告訴孫悟空,她沒有“松箍咒”,但其實每個母親都有這種言語能力,當它發(fā)揮作用時,不僅能緩解疼痛而且可以制造快樂,甚至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語言是最好的回應方式,尤其是加上媽媽溫柔的聲線。“孩子,別怕,有媽媽在呢”,“媽媽知道你很傷心,不哭了,好嗎”。從小能聽到這樣的話長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安全感,他們敢于嘗試新事物,能夠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不會患得患失,因為他們腦海中有媽媽的聲音,而這種堅定、溫暖的聲音驅散了他們對未知的恐懼。相反,有些孩子在害怕、傷心、難過的時候,如果得不到母親的安慰和支持,很可能與母親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這種模式會遷移到他們的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他們或者情感冷漠,或者過度猜忌。 這一“說”一“聽”,一“脆弱”一“安慰”的母子相處法,可以用心理學兩個著名的心理規(guī)律來解釋。 01 第一個是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制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yī)療制度和養(yǎng)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nèi)匀粦崙嵅黄剑a(chǎn)狀況很不理想。后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余人次,規(guī)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chǎn)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母親,可以盡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并且在交談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 孩子在“說”過之后,會有一種發(fā)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松、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02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 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nèi)在需要。這種因啟發(fā)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理解和表揚,培養(yǎng)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媽媽的話是幼小孩子的護身符,因此,當孩子表現(xiàn)出各種情感上的需求時,媽媽不要吝嗇自己的言語,應該及時作出回應。
每個母親都有很高的語言天賦,相比父親而言,她們與孩子溝通起來更容易,但并不是每個母親都懂得溝通的藝術。要想和孩子發(fā)起一段愉快的對話,母親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學會孩子的語言,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像案例中的這位母親,她的女兒喜歡唱歌、運動、交朋友,這些信息已經(jīng)為母親準備好了足夠的談資了。如此,多一些溝通和情感交流,親子關系想不融洽都難。
父母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話其實對孩子還可以有預言作用,這也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于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fā),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fā)生在人的身上呢? 羅森塔爾教授通過調查分析解釋了其中的原因,老師們自己也承認,對于名單上的所謂“最有發(fā)展前途者”他們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回答問題的機會,并且將他們的錯誤理解為一時粗心。因此,那群孩子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他們也會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更加努力地學習,以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從而會在各方面都有異乎尋常的進步。 可見,家人的期望和鼓勵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一個家長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學業(yè)有成、身體健康。應該警覺的是,很多父母沒有注意到,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會無形中引領孩子的走向。對于孩子來說,母親的話也是權威的,“媽媽為你驕傲”,“你是個好孩子”,“你會成為一名科學家的,像你夢想的那樣”,“同學們會喜歡和你做朋友的”,這些話在當下也許是個“權威性謊言”,但孩子在這種暗示下,會對自己有更積極的認識,會為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也會努力成為一個受朋友歡迎的人,于是“羅森塔爾效應”就產(chǎn)生了。 母親利用自己的權威性,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多說一些激勵的話語,讓孩子知道他的未來是被期待的,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小宇宙,聚集成長的動力。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盡管我們前面談了很多母親的語言,有言辭犀利的“緊箍咒”,也有言近旨遠的“松箍咒”,但是,大愛往往是無聲的,它更像詩中描述的一樣,默默無聞地在瑣碎中忙碌,被母親一針一線地縫進孩子的生活,甚至來不及表達。母親的語言就是愛的語言,它需要智慧,需要技巧,更需要行動。
緊箍咒的主要作用,是在于給孩子立規(guī)矩,讓孩子遵守規(guī)矩,能很好地適應今后社會生活的需要,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而必要的過程。其實,給孩子立規(guī)矩,教育孩子遵守規(guī)矩,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第一,給孩子立規(guī)矩時,信號要明確。比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誰主動停過?先前我只是告訴女兒,“我要遲到了,你要快點!”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沒有對她表達出來。立規(guī)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我想最好這個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 第二,要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如果我們大人說些“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這樣的話,會使自己的孩子和壞孩子連同起來,從而喪失信心?!凹热晃疑聛砭瓦@樣,那我就只能這樣了,那還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擴大化。 第三,懲罰一定要及時。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早上吃飯慢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媽媽實際上也沒必要再說,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如果父母的話對孩子是個不切實際的“威脅”,這個威脅對孩子就起不到警告作用,立規(guī)矩的時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規(guī)矩的后果明確告訴她。比如,孩子吃飯磨蹭,媽媽一起床就要告訴她:30分鐘吃完,否則端走。吃飯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訴還有多長時間。還可以添加一些額外的條件,比如按時吃完,給點獎勵;不按時吃完,取消某個優(yōu)惠。 第四,給孩子樹立規(guī)矩,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復雜艱難的規(guī)矩,非但不能夠讓她遵守,反而會讓她糊涂;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孩子,更不要擺出強權嘴臉——“你聽我的!我說了算!”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講的道理也許她一時不能夠完全領會,但是你平和的語氣和尊重她的態(tài)度,卻會讓她信任你的判斷,順從你的要求。實在復雜或者講不明白的道理,應該和藹的告訴孩子:“這是這里的規(guī)定”或者“這是咱們家的規(guī)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規(guī)矩,無論任何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不能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只會讓孩子糊涂,無所適從。所有的規(guī)矩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父母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guī)律進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飯桌上舉止規(guī)范,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父母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語。 第六,規(guī)矩可適時適當打破,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爾“放寬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場電影、晚睡一個小時等,會減輕壓力,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guī)矩。相信孩子,不要以為偶然的一次“放縱”就會養(yǎng)成什么壞習慣(從數(shù)學角度來看,一次不足以稱為習慣;習慣是多次積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親子體會一下“放縱”的后果。有些事情,規(guī)勸不管用,就換另一種辦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孩子愛吃肉,不愛吃青菜。我們勸她吃青菜,告訴她吃青菜的好處,她就是咽不下去,我們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經(jīng)常做一些帶青菜餡兒的食品,比如包子、餃子等,以此種方式讓孩子進食青菜。每頓飯的青菜,我們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讓她看著眼饞。有時她會主動要求吃一些,還對我們講道理,“吃了這個菜,我就身體就健康了,沒病了,還長高了?!?/span> 第七,以孩子的行為準則來規(guī)范約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氣行為統(tǒng)統(tǒng)斥責為“犯錯誤”。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體會到在她看來,向你身上潑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兒的事情。這樣你就不會惱火,而是和緩地告訴她:“我知道這樣挺好玩兒的,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衣服濕了會讓我不舒服,不要再向我身上潑水了好嗎?”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時時緊繃著階段斗爭的弦,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規(guī)矩有了,小處不妨寬松一些??燎笸昝乐粫涯阕兂伤樽炱抛?,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心煩意亂,你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你對他的規(guī)范越精簡,起的作用越大。 這些規(guī)矩應該是適應于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異。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我們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不知怎么辦。不過也許讓孩子和我們漸漸建立有秩序的規(guī)則,對孩子和我們都有益處。 本文摘自韋志中《向<西游記>取育兒經(jīng)》 作者:韋志中 |
|
來自: yanrulu2004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