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fā):第七章 隨時糾正孩子的錯誤——(33)(34)(35)(36)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美國]珍妮?艾里姆 33. 南風效應:贊美的力量 為了“脫掉”學生身上那無知無識的土氣、道德缺失的流氣、獨生子女的霸氣,父母會對孩子進行教育。然而教育的結果卻往往是大相徑庭。有的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改造”,終成社會棟梁;有的則陽奉陰違,伺機待發(fā),令人恐懼;還有的頑固不化,甚而變本加厲,其害無窮。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父母要尊重、關心、激勵自己的孩子。在處理與孩子的關系時,一味地要求或者命令孩子,有時效果反而不好;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體諒孩子,就能很容易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南風效應”的啟示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試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先來,他鼓起勁,呼呼地直吹著,直吹得冷風凜凜、寒冷刺骨,哪知道,風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 接下來是南風,南風徐徐吹動,輕柔溫暖,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春暖身熱,于是解開紐扣,繼而脫下了大衣。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 人們把這種以啟發(fā)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稱“南風效應”。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yōu)樽杂X。 “南風效應”給父母的啟示是:在處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時,寬容比懲戒更有效。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比簡單粗暴的呵斥更有效。 當孩子犯了錯誤后,很多父母都在扮演著“北風”的角色,卻忽視了教育有時也有負面作用,那就是當家長一味吹北風的時候,你的“不經意的嚴厲批評”和“恨鐵不成鋼似的指責”會讓孩子向你裹緊身上的大衣。引發(fā)一些心理問題,諸如自卑、孤僻自閉等,甚至產生報復心理,專門和父母作對。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先避開錯誤的實質,把孩子從錯誤的陰影中帶出來,帶他們走向溫暖的“陽光”,打開他們的心鎖。這就是說父母要給孩子用溫暖的“南風”逐步吹掉他們自我保護的厚厚的緊緊裹著心靈的大衣。 可見,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和關心孩子,多一些關懷,注重“南風”的巨大作用,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錯誤,以恰當?shù)姆椒ㄈヒ龑麄?、激勵他們,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知道——愛永遠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小寓言 廟里的小沙彌聰明伶俐,深得方丈寵愛。方丈見其頗有慧根,決定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希望他日后學有所成,繼承自己的衣缽。 一次下山,小沙彌被五光十色的紅塵迷住了心竅,從此沉浸在花街柳巷中,拒絕再回到寺廟專心向佛。 20年后,當年的小沙彌已人近中年,多年的紅塵俗世經歷使他開始明白事理,并深深懺悔自己這些年來的荒唐生活,他決定回到寺里,懇求方丈的原諒,希望能挽回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廟門前:昔日的小沙彌長跪不起。 方丈很是厭惡他昔日的行徑,拒絕了他的要求,說:“你罪過深重,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桌子也能開花。”方丈順手指著供桌。 桌子開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方丈連悔過的機會都不給他。傷心失望的昔日小沙彌心灰意冷地離開了寺廟。 第二天早上,踏進佛堂的方丈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但已經找不到了。 到了深夜,方丈發(fā)現(xiàn):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也凋零了,從頭到尾它們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當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是最罕有的奇跡,就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拯救還是制裁? 紐約地鐵站治安混亂,最嚴重的問題是地鐵里的小偷和搶劫現(xiàn)象。歷屆政府都采取很強硬的措施,但是無論懲罰措施多么嚴厲,犯罪率仍居高不下。 安東尼奧就任紐約市長后,他力主采取新的治理措施。他采取的辦法不是暴力,而是在地鐵站里不間斷地播放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其中《圣母頌》是播放次數(shù)最多的音樂。 結果,地鐵站內多發(fā)的搶劫、偷盜行為大為減少,發(fā)案率也創(chuàng)下歷屆政府中的最低,紐約市的地鐵秩序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拯救還是制裁?”對于執(zhí)行者來說,這只是選擇的方法不同而已。但對于被執(zhí)行者來說,兩種不同做法給他們的感覺是不同的。安東尼奧是智慧的。他選擇了拯救,因為拯救一個人的靈魂,要比任何手段都要高明有效。制裁的終極目標也應該是拯救一個人的靈魂。靈魂得救了,才是制裁的最終目的。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教育孩子,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單純的為懲罰而懲罰,更不是只為發(fā)泄父母的憤怒。 如果有一個6歲的小孩,他想要喝牛奶,卻不小心把牛奶打翻在地。父母這時應該怎么做呢? 媽媽可以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怒氣沖沖,大聲呵斥孩子:“你那么笨呀,連牛奶都不會拿?” 第二種:媽媽趕緊自己收拾殘局,告訴孩子:“沒關系,沒關系,你不要過來,不要踩到牛奶,讓媽媽來收拾?!?/P> 第三種:叫孩子一起來收拾,等收拾干凈后,教孩子怎么拿牛奶杯才不會把牛奶打翻。 顯然,一個優(yōu)秀的父母應該選擇第三種做法。因為對于小孩來說,他并不是故意要這樣做,而是因為對自己的控制能力不了解,才會給父母帶來麻煩。但是,孩子畢竟是做錯了事情,所以應該來收拾殘局,承擔不小心做錯事的后果。 父母這樣做產生的積極后果是,孩子以后做事就“不怕做錯事”,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嘗試,即使有時會出錯,但孩子會“心平氣和”地對待,并且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學會寬容、善待,以心平氣和的心境來對待。孩子的一個錯誤發(fā)生后,父母發(fā)再大的脾氣,也于事無補。大聲責罵小孩,只會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懼而已。而且,憤怒有可能造成更多、更嚴重的錯誤。因此,當孩子的錯誤發(fā)生后,父母應該避免歇斯底里的發(fā)脾氣,而應該教會孩子勇敢面對、勇敢承擔。 家長不應該把孩子所犯的錯誤看得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大,非要狠狠教訓一頓不可。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委屈的眼淚。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也不要當別人的面大聲訓斥孩子,重要的是讓孩子為自己犯的錯誤而悔悟。當孩子悔悟的時候,就不要再去責罰他了。 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曾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一日,他看到一名叫王友的男生正在用泥塊砸班上的學生,當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學后到校長室去。 放學后王友已經等在校長室準備挨訓了,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蓖跤洋@異地接過糖果。 隨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在他手上,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蓖跤迅@異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guī)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 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后悔的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的笑了,說:“你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獎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 懷揣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后學習認真,再也沒有在學校發(fā)生過打架的事情。 驅散早戀的迷霧 對于家庭教育來說,早戀是個十分敏感的問題,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在很多家長眼里,早戀是大逆不道,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傳出去還會讓人笑話。所以很多家長采取了“嚴防死守”的方法,私看孩子日記,偷聽電話,甚至偷偷“跟蹤”,但結果往往收效甚微,有些甚至會使問題更加嚴重,甚至釀成悲劇。曾在媒體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則報道:16歲的小李和15歲的小王是吉林省舒蘭市一所中學的學生,兩人產生了感情,但遭到家長們的一致反對,兩人為了捍衛(wèi)年輕的“愛情”,選擇了在拉濱鐵路線“長眠”。 當問題出現(xiàn)時,父母不如先冷靜下來,把握孩子內心的動向和需求,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之交流,因勢利導,采取適當?shù)姆绞綄ζ溥M行感情和心理上的疏導,有效解決孩子的早戀問題。 要提醒父母反思的是,孩子的“早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家長的失職造成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正常的情感需求,父母只有及時滿足子女的這些需求,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健康發(fā)展。但一些家長無法全面認知,甚至否定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能正視孩子的情感需要,更沒有采取必要的滿足措施,導致了彼此之間無話可說。很多專家也指出,目前獨生子女在未成年人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他們在沒有兄弟姐妹作為交流對象的時候,把目光轉移到父母身上,但很多家長由于工作關系,與孩子的交流越來越少。這些獨生子女在缺乏情感支撐的情況下,便渴望在異性同學身上找到情感寄托,發(fā)生“早戀”的幾率自然就大大增加。 與其采取“北風”的態(tài)度來杜絕孩子的“早戀”,不如在平時就用“南風”的方式來加大對孩子成長中的情感投資,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處理情感問題,科學地與異*往。情感投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深入到孩子的內心,與他們一起成長。切不可總以“忙”為借口,忽視了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 家教故事 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曾經向人們講起過自己年少時的一段經歷。 奧罕?帕慕克年少時,長相俊秀、氣質儒雅,在一所私立學校上學,與一位叫依絲米忒的女孩陷入了情網。依絲米忒是伊斯坦布爾赫赫有名的皮草大王的女兒,貌若天仙,伶俐可愛。 奧罕?帕慕克的異常舉止,使父親察覺到兒子一定有了心上人。 他并未急于“棒打鴛鴦”,而是挑選了一個晚上單獨與帕慕克進行了交流。父親直言不諱地問道:“告訴爸爸,你喜歡的那個女孩子叫什么?”帕慕克很意外,怔了片刻,隨即輕聲地交代了整件事。 父親聽了,說:“還是到此為止吧,聽爸爸的話?!?/P> “爸爸,是她主動……”帕慕克辯解。 “奧罕,你還太小?!?/P> “太小?爸爸,我已經是19歲的男子漢了,而你當年只有17歲不就和媽媽相愛了?”帕慕克反抓住了父親當年只有17歲就和媽媽戀愛的把柄,并得意地等著父親妥協(xié)。 “你說的沒錯??墒悄阒绬幔课?7歲的時候已經在葡萄酒作坊當釀酒師了,每月能拿二萬里拉。我是說,我當時已經能夠為愛情埋單。你呢,一個里拉都掙不到,憑什么心安理得地鐘愛自己心儀的女孩?” 帕慕克被說動了,一聲不吭。父親繼續(xù)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地說:“奧罕,你想想看,一個男人,如果沒有經濟基礎,不能為他的愛人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如果你是女孩,你會怎么看待這樣的男人?兒子,我告訴你,我一直認為,一個男人,如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歲甚至50歲,都不配談戀愛,談了,就是早戀……相反,只要他立業(yè)了,有了掙錢養(yǎng)家的本事,哪怕15歲戀愛也不算早戀。” 父親的話使帕慕克受到了很大觸動,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決定從這段虛幻飄渺的愛情中抽身而退。盡管他為此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但他牢記著父親的話,知道自己涉足愛情還太早,于是集中精力在學業(yè)上,最后一舉考上土耳其最好的國立大學——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 成名后的他多次提起當年這件事,并坦言感謝父親當年“溫柔地扼殺了一種愚蠢而羞赧的情緒”,讓自己沒有虛度青春年華。 34. 自然懲罰法則:給孩子失敗的機會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不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指責,而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直接造成的后果,給孩子以心理懲罰,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時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從而讓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進而自覺改正錯誤。 自然懲罰法則 18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在他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教育法則——“自然懲罰”。所謂“自然懲罰”,按照盧梭的說法就是:“應該使他們(孩子)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具體來說,就是當孩子在行為上發(fā)生過失或者犯了錯誤時,父母不給予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或者錯誤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時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懲罰,從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覺彌補過失,糾正錯誤。 “自然懲罰法”的關鍵是要讓孩子感到受懲罰是自作自受,是應該受懲罰的。簡單地說,自然懲罰法就是讓孩子在自作自受中體驗到痛苦的責罰,強化痛苦體驗,從而吸取教訓,改正錯誤。 如何運用自然懲罰法,專家有以下建議: ⑴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會在實踐中嘗到自己選擇的后果。如果父母總是不停地嘮叨、埋怨,孩子們就會轉移注意力,他們覺得保護自己不受譴責和維護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時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訓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懂得某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當孩子出現(xiàn)某種不良行為的時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訓他,因為過失所造成的后果將會給孩子適當?shù)慕逃枴?/P> ⑶父母要態(tài)度堅決,同時又要充滿愛心。有的父母在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只記得要懲罰孩子,因此常常放棄了父母應該具備的愛心。當孩子沒有按照事先說好的去做時,父母不是讓自然后果去懲罰孩子,而是過于嚴厲,對孩子大聲斥罵。這樣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懲罰法,而變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懲罰行為。 家教故事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足足可以買125只下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么多錢賠人家?”父親拿出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后要還我?!?/P> 從此,這個男孩在學習之余開始了艱難的打工生活,他送過報紙,替人擦皮鞋。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掙夠了美元,還給了父親。 這個孩子就是羅納德?威爾遜?里根,美國第40任總統(tǒng)。他在*中這樣寫到:“正是通過這樣一件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那就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讓孩子感受錯誤 有時候,父母的強迫、命令態(tài)度會給孩子帶來反感,從而無法達到自然懲罰的目的。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錯誤。例如,一個孩子不愛惜家里的東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壞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讓他連續(xù)幾天站著吃飯,讓他體驗體驗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勞累之苦。 一個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東西,莫要急于添補,讓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例如,當他打破了自己房間的玻璃窗,便讓風日夜吹向他,讓他體驗打破玻璃的后果。 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不由自主地運用自己的“權力”,強迫孩子做事。這種單純的命令,是在利用父母的權力,而這種權力無非是身份、年齡或體力的差別,孩子當然無法在這些方面去與大人抗爭。強迫孩子做事會導致他們用其他的方法來抗爭。在一個充滿權力之爭的環(huán)境里,很難想象會有好的教育效果。 運用“權力”教育孩子是一種很武斷的教育方法,孩子不聽你的話,并不是挑戰(zhàn)你的權力地位,他們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自主權。 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千萬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當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后果。例如,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犯了錯誤以后,不是打就是罵,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出口氣,才算是對孩子進行了教育;還有些父母則對孩子的懲罰沒完沒了,罰站動輒就是一上午,打孩子會把孩子的屁股打成青一塊紫一塊;還有一些父母則常會把自己犯下的錯誤推卸到孩子的身上。這種從身體和心理上無度地折磨孩子,不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不容易達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孩子犯了錯誤后,家長可以施加不是太過分的懲罰,而且這種懲罰也不是感情用事。只有在孩子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時,懲罰才有意義。例如,當孩子打傷了別人的孩子,他就要為打傷孩子賠禮道歉;如果孩子故意毀壞了東西,就得從他的零花錢中扣除損失,或者罰他額外干活,以抵償損失。父母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泄父母心中的惡氣,而是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要努力去改正這些錯誤,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家教故事 7歲的埃迪坐在靠近門邊的書桌前寫作業(yè),外面風很大,作業(yè)本被風吹得“啪啪”直響。埃迪不得不一次次跑去關門,每次關上沒多久,一陣猛烈的風就又把門吹開了。 這時,鄰居山姆叔叔來找埃迪爸爸,他沒有進門,和埃迪爸爸倆人就站在大門外閑聊起來。 沒多久,風又把門吹開了,埃迪又跑去關門。他猛地把門合上,然而大門卻因為碰到障礙物反彈了回來,與此同時,埃迪爸爸壓抑的叫喊聲響起。 埃迪驚恐地看到,門外的爸爸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頭發(fā)一根一根地豎著。而他的五根手指則怪異地纏來擰去……看到埃迪出來,爸爸暴怒地沖他揚起了手。原來,剛才爸爸的手放在門框上,埃迪突如其來的關門,差點把爸爸的手指夾斷。 埃迪嚇壞了,以為這次一定免不了一頓暴打。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沒有落下來,埃迪的臉頰,感受到的也僅僅是一陣掌風而已。 事后,爸爸對埃迪說:“當時我實在痛得厲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個耳光。但是,轉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門縫處的,錯誤在我,憑什么打你?!?/P> 父親的這句極為普通的話,卻給了埃迪一個畢生受用無窮的啟示: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后果,不可遷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責任,無論你是一個父親、老板,還是領袖,即使你受到了傷害。 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自然懲罰法”的另一層含義是:給機會去試試,例如孩子在天冷時一定要穿那好看但太單薄的衣裙,或在上體育課時一定要穿適合宴會穿的硬底皮鞋時,就讓他穿,結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不能在操場上跑,追不上同學”。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冬天要穿多一些衣服才不會冷,上體育課必須穿運動鞋。 很多年輕媽媽都有過這種經歷,媽媽想要制止小孩的某些行為,可小孩卻偏偏不聽,反而是“越制止越要去做”,讓媽媽很是苦惱。例如,有一杯開水放在桌子上,父母擔心它燙傷寶寶,會跟寶寶說:“別碰它,會燙傷的?!奔依镉谢馉t、暖壺、尖利的東西,父母也是格外小心,反復跟寶寶講:“別摸這個,會碰傷?!睂殞氈弥焕?,仍依然故我。這時,可以試試自然懲罰的方法。 如果寶寶執(zhí)意要拿盛開水的杯子,他根本不理解“燙傷”的含義,所以也不會理會父母的警告。那么,索性就讓寶寶拿一下,他感覺到疼痛,會很快縮回手去,這時再跟他說:“燙著了吧?燙傷是很疼的,下一次要小心。”這樣,寶寶會把“燙”和疼的感覺聯(lián)系起來,類似的盛著開水的杯子不會再去拿。當你再一次向他發(fā)出“會燙著”的警告時,他會想到“是很疼的”感覺。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當寶寶真正感受到某些東西對他的害處時,他會自行回避。 兒童有時不一定能聽明白大人講的道理,當犯了錯誤后,家長首先的教育方法應是“自然懲罰”,當然,這種懲罰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必須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大的傷害。 “自然懲罰”讓孩子在真實的感受中學習如何保護自己。這種方法可能比父母反復的警告更有效。在孩子自主的探索中,雖然也會有磕碰撞傷,但他谷會學到很多保護自己的經驗。因此,父母不要過度保護、限制他的活動,否則,只會剝奪了他發(fā)揮本能的機會,或壓抑了自我保護的欲望,時間長了,寶寶就更加不能分辨危險情況,完全依賴大人的保護。 孩子有時會受傷,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提醒、警告、指導、幫助孩子處理傷口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十分嚴重,千萬不要因此限制孩子的活動,也不要給孩子一種受傷很可怕的印象。 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長大了,這就叫成長,這就叫教育。自然后果懲罰法就是讓孩子去體驗,自己在體驗中進步。 家教故事 有個一個馬虎的小男孩,經常丟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們明天要去夏令營!” 媽媽說:“哦,是嗎?那你要把東西帶好呀!” 男孩說:“放心吧,我自己來準備,一定能準備好的?!?/P> 媽媽看到兒子開始把衣服、鞋子、水壺等東西收拾起來,當他收拾好了,他讓媽媽來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媽媽過來一看,發(fā)現(xiàn)兒子沒有準備手電,而且衣服帶的也不夠。但是媽媽很有智慧,她只是提醒了孩子:“兒子,夏令營可是有晚上的活動,而且可能出去會涼一點。你自己再考慮考慮帶的東西夠不夠?!眱鹤有判臐M滿地說:“你放心吧,我全都準備好啦!”媽媽不說話了。 兒子走了,過了幾天從夏令營回來了。媽媽問兒子:“玩得怎么樣?夏令營過的開心嗎?” 兒子說:“挺開心的,可就是衣服帶得不夠,凍得夠嗆。真沒想到山里面這么冷!我還忘了帶手電,想跟別人借可是別人都得用,我就只好跌跌撞撞的差一點出麻煩?!?/P> 媽媽說:“是嗎?這可以說是個教訓呀,以后如果再有這樣的活動你應該知道怎么辦了吧?” 兒子說:“以后我再出去活動就要像爸爸一樣先列一個清單,好好想想,再問問別人,到底需要什么東西,要準備充分一些才對?!?/P> 35. 超限效應:嘮叨容易使孩子膩煩 一個人的話無論如何動聽和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個不停,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滿似的,再耐心的人也會心生厭煩。 認識“超限效應”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一個媽媽三番五次地對孩子說“你要將你的屋子收拾干凈”,可孩子將媽媽的話當做耳旁風,屋子雜亂依舊;一個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該戒煙了”,可丈夫依然“惡習”不改,照樣“吞云吐霧”;一個銷售人員一遍又一遍地宣傳自己的產品,強迫式的導購,會讓顧客感到不愉快和反感,最后反而不會購買產品……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后發(fā)現(xiàn):人的機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的時候,會出現(xiàn)自然的逃避傾向。這是人類出于本能的一種自我保護性的心理反應。由于人的這個特征,在受到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的情況下,超過了合理的限度,就會引起人們心理極不耐煩或產生逆反情緒。心理學上將這一現(xiàn)象稱作“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例如,有的父母對孩子的健康過分擔心,如天氣冷了怕感冒,天氣熱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學,外面刮風了,父母就反復勸誡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時說,吃早飯時又說,孩子出門時還說。這讓孩子覺得很口羅唆。實際上父母過分的叮嚀,并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因為過于“嘮叨”而容易使孩子產生“超限效應”,感到膩煩而聽不進去,或者聽得太多感到麻木。 還有一些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過多的大而空的說教。孩子即使認為父母的話在理,也由于在短時間內遭遇“集中轟炸”,而感到難以承受。這也是許多青少年愛“頂?!钡脑颉?/P> 為避免這種超限效應的出現(xiàn)在,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時應注意“度”。如果“過度”,會產生“越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的目的。掌握好“火候”、“分寸”,做到“恰到好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小故事 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就準備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出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批評應該適度 父母批評孩子一定要注意度。一旦受到批評,孩子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對我?”如果父母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會使孩子從內疚不安轉變?yōu)椴荒蜔?,最后反感至極,甚至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做”的反抗心理。 為避免這種超限效應的出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同樣的錯誤被“窮追不舍”,也才不會感到厭煩。 對于孩子來說,更需要的是父母指點迷津的人生忠告,而不是重復的批評的口羅唆。尤其在當孩子遇到考驗、困難,或心情沮喪、情緒很壞時,如果父母嘮嘮叨叨、翻來覆去的用同樣的話來批評教育,只會讓孩子聽得不耐煩,父母也因此生一肚子氣。 重復批評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時甚至還會適得其反。有這樣一個心理學上的游戲: 讓一個人快速重復“老鼠”這個詞十遍。在他剛剛說完第十遍“老鼠”后,如果有人馬上提問:“貓怕什么?”要求他立即回答,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會回答“老鼠”! 這個游戲表明,當一個人在無度地重復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概念的時候,他的智力就在重復的過程中不斷下降,判斷力也在下降,從而造成錯誤的判斷。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沒有必要有錯必究。孩子身心發(fā)展水平較低,認知能力、思維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較差,犯一些小錯誤是難免的,也有情可原。如果對其要求過于苛刻,以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錯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問題,凡事上綱上線,搞“階級斗爭”,甚至不惜用謾罵體罰來糾錯,勢必造成負面影響,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 要提醒家長們的是,批評的目的是指出錯在哪里,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而不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也不是為發(fā)泄父母的憤怒。因此,父母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在批評的同時照顧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真正提高認識,主動改正錯誤。 在教育犯錯的孩子時,如果父母能放棄簡單粗暴的批評,換成用溫和的方式表達,或者讓孩子在平和輕松的氛圍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能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父母可以試著用下面的方法批評孩子,可能會起到比直接批評更好的效果: ⑴用贊揚代替批評。“數(shù)子十過,不如贊子一長”,孩子大多愛聽表揚話,不愛聽批評話,甚至一聽批評就逆反。父母在批評其不足之前,可以真誠地贊揚他的進步或者巧妙地用贊揚進步代替批評不足。例如,在批評孩子的淘氣時,媽媽可以先表揚他聰明、點子多、有能力等長處后,然后告誡孩子,如果能把聰明才智用在學習和團結同學上,一定會成為全班最受歡迎的學生。 ⑵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有些父母在批評孩子時也先用了贊揚的原則,但在贊揚后,卻使用“但是”來了一個明顯的轉折。這讓孩子產生反感,認為父母的表揚不真誠。對此,父母可以換“但是”為“如果”。比如:“你的學習成績很不錯,如果你能多團結同學,多關心別人,相信你會更受同學歡迎的?!边@樣的間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的直接批評,效果更好,孩子也更樂于接受。 當然,采用溫和的批評方式,不是說要父母放縱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提出批評時,一定要講究策略,當孩子犯錯時,既要指出其錯誤,又不致挫傷其自尊心。當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并且屢教不改時,父母就有必要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懲罰性措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嘮嘮叨叨,更不能馬馬虎虎。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嚴格,又必須對孩子表示關心,做到恰到好處。 小故事 梁啟超自幼聰穎,4歲開始學習四書五經,9歲即能寫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在他10歲時,有一次隨父親到朋友家做客,見院里的一棵杏樹花開得太漂亮了,就偷偷地折下了一枝,藏在寬大的袖筒內。這一舉動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父親很生氣,可當著眾人的面,又不好罵他,那樣不僅攪亂了做客的氣氛,也讓小啟超的臉面不好看。 到了吃飯的時候,客人們都安排坐下了,梁啟超最小,最后一個被安排。這時,父親忽然心生一計,當眾對兒子說:“你自小愛賣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聯(lián),你若對得好,得到在座的先生認可了,才可以坐下吃飯;如果不盡如人意,就站著吃?!备魑豢腿艘昌R聲附和。梁啟超對自己的才華充滿信心,滿口答應下來。父親略加思考,說道:“上聯(lián)是:袖里籠花,小子暗藏春色?!毙⒊宦牐標⒌丶t了,方知父親已發(fā)現(xiàn)了自己偷折杏花的行為,不好當眾揭穿,而是用上聯(lián)來批評他,讓他知錯改錯。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聯(lián)是: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睂β?lián)一出,眾人齊聲喝彩。 父親見兒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錯了,又對出這么好的下聯(lián),贏得大家的贊賞,就原諒了他的這種不體面的行為。小啟超既得到了教誨,又留住了面子,從此更加自律了。 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評 當孩子犯了錯誤以后,父母可以使用心理制裁代替直接的批評,比如對孩子不予注意、態(tài)度冷淡,或讓他們自己承擔錯誤的后果,等等。這樣會比嚴厲的批評取得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或闖了禍,常會產生一種內疚感或恐慌感。這兩種心態(tài)糾合在一起,會形成孩子做錯事后強大的心理壓力,促使他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父母加以嚴厲責備甚至痛打一頓,這會讓孩子原有的內疚感消失,孩子可能會想:“我犯了錯誤,但他們打了我一頓,互相抵消了,事情也就過去了?!?/P> 有人對小學生做過一個關于“犯錯后最怕什么”的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最怕的并不是“父母的責備和懲罰”,而是“犯錯后父母竟然不責備我一句?!边@個結果令人深思。 與體罰、物質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相比較,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更加有效。因為體罰是以高壓手段強制孩子服從,這種封建主義的棍棒教育是以孩子長期心理創(chuàng)傷換得暫時的教育效果,卻會在孩子的個性全面發(fā)展上造成缺陷;而物質刺激會誤導孩子,是以價值觀念為代價取得的短期行為,會在孩子的思想意識上投下可怕的陰影。 相比之下,心理制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暫時取消對犯錯誤的孩子的注意、關愛、贊揚、鼓勵,使孩子處于暫時被孤立的境地,失去心理上的滿足并且產生不安感,激發(fā)他們反思自己的錯誤,主動認識并改正錯誤。這種教育方式沒有體罰、物質刺激等方法的弊端,而且不容易引起逆反,是一種比較理智的教育手段。 “心理制裁”的方式很多,以下兩種是比較常見的: ⑴不予注意。對孩子的某些錯誤行為采取“不予注意”的態(tài)度,視若不見,聽而不聞,取消對其贊揚、鼓勵,使其情感上“被疏遠”,行為上“被輕視”。這會使孩子心理上由焦慮發(fā)展為對自己的動機、態(tài)度和行為的反省,進而醒悟自己的過錯。當然,“不予注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孩子開始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后,再順勢加以教育疏導。 ⑵“冷凍”處理。當孩子犯了錯誤卻任性嬌氣時,父母有意識地“冷凍”氣氛:表現(xiàn)出冷淡的神情,冷眼盯視,甚至連冷淡的話也不說。這種教育方式能使孩子的哭鬧變得無效,發(fā)脾氣受到冷遇,促使其心理緊張并開始“收斂”,為父母下一步施教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當有孩子哭鬧不停時,如果媽媽回身去愛憐他,他只會越鬧越兇。如果父母對他不予理睬,孩子見哭鬧無效,反而會停止哭鬧。 小故事 有個小男孩從小充滿好奇心,凡事總好尋根究底,不找到答案決不肯罷休。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想看看狗的內臟到底是什么樣的,于是便和幾個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將其宰殺后,把內臟一個一個割離,仔細觀察。沒想到,這只狗不是別人家的狗,而是校長家的愛犬。校長十分惱火,感到太不像話,如不嚴加懲罰,以后還不知會干出一些什么出格的事。但是,到底該如何處罰,經過反復考慮,權衡利弊得失,校長采取了一個十分巧妙的方法:罰這個小男孩畫出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幅人體血液循環(huán)圖。 小男孩知道自己惹下大禍,決心改正錯誤。于是他按照校長的要求,認真仔細地畫好兩幅圖。校長看后很滿意,認為圖畫得好,殺狗之事就這樣了結了。 這個小男孩名叫麥克勞德,英國著名解剖學家,曾與班廷醫(yī)生一道研究發(fā)現(xiàn)了醫(yī)治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方法,兩人于1923年榮獲諾貝爾獎。 的微笑,但小嘉嘉卻像聽到了嚴厲的批評,馬上停止了亂蹦。因為母親的批評聲音低而輕柔,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當頭棒喝”式的高聲斥責,偶爾使用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經常使用,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而如果適當?shù)夭捎玫吐曊{批評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教育孩子中用低聲調,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⑴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有利于溝通。 ⑵低聲調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講,父母用低聲講話,孩子就必須集中精神才能聽清,即使他在主觀上并沒有打算認真聽,但由于條件反射的聽覺動作,還是會不自覺地捕捉你談話的內容。 ⑶父母低聲批評,孩子也不會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如果父母低聲批評,效果則會不一樣。心理學認為,人和人對話中還有這樣的現(xiàn)象,就是一個人的低聲容易導致對方說話低聲,一個人的高聲也容易導致對方說話高聲。美國的凱尼讓大學語言研究班曾與美國海軍合作,研究在軍事行動中一項指令的下達應該以多大聲音發(fā)出最合適。實驗者們通過電話、艦船上的傳聲管,向接收者發(fā)出各種分貝的聲音,結果表明:發(fā)送者的聲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高;發(fā)送者的聲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低。這個規(guī)律提醒我們,當交談雙方情緒處于緊張和敵對時,一方的低聲也有助于降低對方的音量,從而緩解雙方的對立狀態(tài)。 ⑷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低聲批評外,父母還可以采取沉默的方法。當孩子做錯了事后,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父母責備他,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小故事 戰(zhàn)國時期,韓國有一位名叫黃喜的相國,微服出訪。路過一片農田,坐下來休息時,瞧見農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夫,你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棒呢? 農夫看著他,一言不發(fā)。等耕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農夫附在黃喜的耳朵邊,低聲細氣地說:“告訴你吧,邊上那頭牛更好一些?!?/P> 黃喜很奇怪地問:“你干嗎用這么小的聲音說話?” 農夫答道:“牛雖是畜類,心和人是一樣的。我要是大聲地說這頭牛好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里分辨出來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會很難過……” 36. 當頭棒喝:使迷途的孩子猛醒 夸美紐斯曾經在他的《大教學論》中專章論述過紀律問題,他明確指出:“我們可以從一個無可爭辯的命題開始,就是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不是由于他們犯了過錯(因為做了的事情不能變成沒有做),而是要使他們日后不再犯。” 要提醒父母的是,教育拒絕欺騙,在懲戒孩子的錯誤時,你可以大聲斥責,當頭棒喝,但必須是心底的真情涌動,真情流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終身不忘。 響鼓要用重錘敲 禪宗認為佛法不可思議,不能用語言描述清楚,甚至一開口就會錯,一用心也會錯,也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感覺去體悟。所以,不少禪師在接待初學者,常一言不發(fā)地當頭一棒,或大喝一聲,或“棒喝交馳”提出問題讓其回答,借以考驗其悟性,打破初學者的執(zhí)迷,棒喝因之成為佛門特有的施教方式。《續(xù)傳燈錄》“茫茫盡是覓佛漢,舉世難盡閑道人。棒喝交馳成藥忌,了忘藥忌未天真?!焙蟊扔鞔偃诵盐虻木鏋榘艉然虍旑^棒喝。 俗話說“響鼓要用重錘敲”,它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爱旑^棒喝”的教育方式以其“突然性”和“強烈性”,給孩子比較大的心理震懾,可以促使孩子醒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在某些情況下不可替代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鞍艉取钡姆绞接泻芏喾N,可以通過驚人的事實、紀律處分、嚴肅批評等,對沉溺于錯誤的孩子以一種突然的提醒或處罰、懲戒。 例如,有一個小孩在馬路上行走經常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父母屢次教導,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父母很焦急,也很擔心。于是有一次,父母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行人因闖紅燈而被汽車撞死的事故,就指給孩子看,結果使孩子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懾,從此牢記在心,再也不敢違反交通規(guī)則了。這種血的事實會給孩子極大的刺激和深刻的教訓,也許比父母的各種說教都有效。 “當頭棒喝”效應之所以有效,是有其心理學依據(jù)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與刺激的閾限有關。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閾限始終維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會因此而麻木。刺激閾限大大超過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強烈,由此而產生的心理效應謂之“強刺激”;刺激閾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只小蟲在皮膚上爬行,其感受性也會因此而強烈,由此而產生的心理效應稱為“弱刺激”。這兩種刺激都可能產生“當頭棒喝”效應。 感覺的強刺激和弱刺激在生活中隨處都有。例如,父母講話,突然提高音量,或者聲音低沉,都能引起孩子的特別注意。 一些家長常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難教,別說打,就是一句重話也說不得。其實,只要你真正疼愛孩子,對孩子能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能抓住問題的癥結,適當?shù)闹卦捠悄軌蚱鸬骄炎饔玫摹5恰爱旑^棒喝”不能與簡單粗暴劃上等號。父母熱烈、豐富的表情,激情滿懷、生動傳情的眼色,富有邏輯的摯誠摯愛的語言等,都是感受性很強的刺激,通過它們來表達父母對真善美的頌揚,對假惡丑的憤怒,從而產生有力的教育效果。倘若把“當頭棒喝”演變?yōu)閷⒆又S刺、謾罵、聲嘶力竭的呵斥,簡單粗暴的體罰或變相體罰,這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負面效應是不言而喻的。 小故事 古代,有一個叫黃檗的禪師,身邊有許多弟子。他接納新弟子時,有一套規(guī)矩,即不問情由地給對方當頭一棒,或者大喝一聲,而后提出問題,要對方不假思索地回答。而且每提出一個問題時,都要當頭棒喝。 黃檗禪師的目的,是考驗對方對佛教的虔誠和領悟程度,告誡對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讀深究,弄清佛法的奧妙。 黃檗禪師的這種古怪的傳教方法,后來便被佛門采用流傳。 當頭棒喝糾正錯誤 教育家認為,沒有表揚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沒有“棒喝”的教育同樣不會成功。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堅強性格,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的尊嚴感,培養(yǎng)學生抵抗引誘和戰(zhàn)勝引誘的能力?!庇行┖⒆樱瑢Ω改傅恼鎰駥Э偸菬o動于衷,執(zhí)迷不悟。而如果采用“當頭棒喝”,有時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父母對待孩子的一些痼疾,可以使用嚴厲批評、發(fā)怒,甚至包括處罰在內的“重錘敲打”手段,加大刺激的強度,以矯治痼疾。因為“當頭棒喝”帶有一定威脅性的震懾,它能阻斷孩子產生一定的態(tài)度和行為,或警戒可能出現(xiàn)的某種嚴重后果,從而使孩子確立應有的態(tài)度,不產生某種行為。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發(fā)掘他的閃光點,使用贊美式的教育方法。但這種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效,而且過分表揚和夸獎,也容易使一個普通的孩子變得目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甚至認為老師、父母都不如自己,不把他們放在眼里。這樣的孩子踏入社會,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并非天才,在工作和人際關系方面都可能面臨重重困難。 而“當頭棒喝”式的教育方式,正是克服“驕、嬌”二氣的良藥。當發(fā)現(xiàn)對孩子多次勸導仍然沒有效果時,父母可以作一番嚴厲的批評、斥責甚至懲罰,也許能使他們從迷途中猛然驚出一身冷汗,從而接受教育。 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危害到他們自身或別人的安全,父母就不能不“當頭棒喝”,及時制止,甚至不惜使用懲罰手段。例如,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出違法的事情時,父母就有必要突然對其進行呵斥,以及嚴厲的批評。 因為強刺激效應并非都是正向、積極的,也有其負面、消極的方面,問題在于怎樣使用,以便對癥下藥,恰到好處。當然,教育孩子時,負面刺激要注意適度,應當合情合理、公平、準確,要避免主觀、武斷和隨意。 在對孩子采取“當頭棒喝”的教育方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發(fā)揮刺激效應的可信性。父母在對孩子批評、警策時,需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否則,孩子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失去應有的效用。 ⑵父母在運用“當頭棒喝”的教育方式時,只能是偶爾為之。試想,如果父母經常嗓音大、脖子粗、脾氣暴,孩子也就對此感到麻木,不當一回事。父母的“當頭棒喝”就起不到相應的教育效果了。 ⑶把握“棒喝”的“度”。由于每個孩子對刺激的反應不一樣,能承受的刺激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棒喝”時,一定要從孩子實際出發(fā),把握分寸,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小故事 王一新患了強迫癥,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時,還喜歡反復關門…… 一天,父母把心理醫(yī)生請到家里。晚上7點,大家坐在一起看電視,王一新又借口衣服臟了得趕緊洗,便認真地洗起上衣來,連搓帶沖洗,翻過來、倒過去,折騰起來沒完沒了。 心理醫(yī)生突然在茶幾上用力一拍,大聲說:“王一新,夠了!”王一新大吃一驚,驚恐地停下來,看著心理醫(yī)生。 心理醫(yī)生奪過他的上衣,高聲對其父母說:“你們看,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臟。”并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擰干、抖開,遞給王一新,“看看,跟你花20分鐘洗的效果一樣?!?/P> 把衣服掛出去以后,心理醫(yī)生對其父母悄悄說:“以后你們一發(fā)現(xiàn)王一新有這種癥狀,就這樣提醒他,多做幾次,慢慢就會有效果?!?/P> 果然,父母多次這樣做。6個月后,王一新的癥狀就消失了。 低聲教育效果佳 《圣經》上有這樣一句話:“沉穩(wěn)的回答能夠平抑瘋狂的憤怒?!泵绹敶髮W的心理學家霍布蘭德先生曾經研究過與談話者講述某一事項時的最佳談話方式。他的調查結果表明:與雄辯型、演說型的談話方式相比,沉穩(wěn)型的談話方式更能讓對方達到更大程度的理解。這似乎說明:低聲的談話方式,能比高聲的談話方式達到更好的說服效果。 在生活中,我們經??梢砸姷竭@樣的情景:面對高聲哭鬧的孩子,母親會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讓孩子安靜下來,可往往事與愿違,孩子仍然以高嗓門哭鬧,無止無休。最終,母親累得筋疲力盡,仍然是無可奈何。 人們常說“有理不在聲高”,這一點在家庭教育中同樣奏效。當我們批評孩子時,用比較低的聲音,有時比用較高的聲音效果更好,而且越是批評、呵斥的話題,就越應該用低于平日的聲調來講。 3歲的小嘉嘉在別人家的床上又蹦又跳,這時媽媽走近他,用輕得幾乎讓人聽不見的聲音在小男孩耳邊說:“你覺得不經允許就隨便在人家床上亂蹦,可以嗎?” 母親的聲音十分輕柔,臉上帶著和藹的微笑,但小嘉嘉卻像聽到了嚴厲的批評,馬上停止了亂蹦。因為母親的批評聲音低而輕柔,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當頭棒喝”式的高聲斥責,偶爾使用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經常使用,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而如果適當?shù)夭捎玫吐曊{批評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 在教育孩子中用低聲調,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⑴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有利于溝通。 ⑵低聲調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從物理學的角度上講,父母用低聲講話,孩子就必須集中精神才能聽清,即使他在主觀上并沒有打算認真聽,但由于條件反射的聽覺動作,還是會不自覺地捕捉你談話的內容。 ⑶父母低聲批評,孩子也不會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吹酱笕烁呗曍熈R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如果父母低聲批評,效果則會不一樣。心理學認為,人和人對話中還有這樣的現(xiàn)象,就是一個人的低聲容易導致對方說話低聲,一個人的高聲也容易導致對方說話高聲。美國的凱尼讓大學語言研究班曾與美國海軍合作,研究在軍事行動中一項指令的下達應該以多大聲音發(fā)出最合適。實驗者們通過電話、艦船上的傳聲管,向接收者發(fā)出各種分貝的聲音,結果表明:發(fā)送者的聲音越高,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高;發(fā)送者的聲音越低,接收者回答的聲音越低。這個規(guī)律提醒我們,當交談雙方情緒處于緊張和敵對時,一方的低聲也有助于降低對方的音量,從而緩解雙方的對立狀態(tài)。 ⑷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低聲批評外,父母還可以采取沉默的方法。當孩子做錯了事后,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父母責備他,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小故事 戰(zhàn)國時期,韓國有一位名叫黃喜的相國,微服出訪。路過一片農田,坐下來休息時,瞧見農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夫,你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棒呢? 農夫看著他,一言不發(fā)。等耕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農夫附在黃喜的耳朵邊,低聲細氣地說:“告訴你吧,邊上那頭牛更好一些。” 黃喜很奇怪地問:“你干嗎用這么小的聲音說話?” 農夫答道:“牛雖是畜類,心和人是一樣的。我要是大聲地說這頭牛好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里分辨出來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會很難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