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大明中國月港海盜總部 海洋分割了人類,各個文明散落在世界各地獨自發(fā)展。自從人們發(fā)明了橫渡大洋的海舶,海洋變成了通途。可以說,是遠洋船只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溝通了不同的文明。福船作為,華夏文明特別是福建海洋文明的傳播者,是木質時代遠洋船只中的佼佼者。 (1) 福船——木質帆船時代的典范 “福船”是對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tǒng)稱,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為上”而著稱于世。尖底造型、小方頭闊尾營、多水密隔艙的主要特點,規(guī)模大結構堅固、容量多善于裝載、穩(wěn)性好抗風力強、吃水深適于遠洋的優(yōu)越性能,遂使福船成為我國古代航行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優(yōu)秀的木質帆船,是中國尖底型海船最優(yōu)秀的代表。它不僅適合做深海捕撈的漁船,還適合做遠洋運輸?shù)呢洿?,同時還是我國使臣出使海外的重要交通工具。徐兢出使高麗、鄭和下西洋以及冊封使出使琉球都是乘坐福船。 宋元時期,福建尤其是泉州所造的海船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技術進步,被專稱為“泉舶”而為中外商客所樂用。意大利游歷家馬可·波羅曾聲稱,海舶之往來于波斯灣與中國海間者,華船為最大,多泉州所造。1974年泉州灣后渚港沉船的出土,再現(xiàn)了宋元時代福建造船業(yè)發(fā)達的歷史面貌,也為我們對早期先進的福船的認識提供了實物證據(jù)。 福船不但具有優(yōu)越的遠航性能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海戰(zhàn)利器”。為保障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安全、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立下汗馬功勞。無論是在規(guī)模上還是在性能上都是同時代的西洋船艦所不能比擬的。 圣瑪麗婭號 哥倫布遠航美洲的船隊只有三艘小帆船,其旗艦“圣瑪麗婭號”船身29米,滿載排水量也只有233噸,只能載重幾百噸,全船船隊僅有水手120人。而葡萄牙人達·加馬從大西洋是向印度洋時,船隊僅兩艘小帆船,其旗艦“圣加布利爾號”可載重120噸,全體海員160人,而他返回里斯本時生還的海員已不足半數(shù)。 早在西方的大航海時代開始的幾十年前,中國的鄭和早已率領龐大的艦隊(海船多則60多艘,少則40多艘。海船最長約147米,寬60米,載重約1000噸,平均容納四五百人。出洋人員多在27萬多人)開始了意氣風發(fā)的旅程。遠涉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加勒比海(孟席斯最新論斷),先后出訪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及美洲的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譜寫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壯麗篇章。福船作為遠航的主力船型,是這一壯舉得以順利返航的物質前提。福船當之無愧是木質帆船時代的典范。 (2)福船的種類 關于福船的種類在明代茅元儀攥的《武備志》中有詳細的記載 “按福建船有六號:一號二號俱名福船;三號哨船;四號冬船;五號鳥船;六號快船。勢力雄大,便于沖犁,哨船便于攻城追擊,鳥船、快船,能狎風濤,便于哨探獲撈首級。大小兼用俱不可廢。船制福建備也?!?/p> 在此基礎上席龍飛教授在《中國造船史》將福船的種類補充整理如下: 其中,以大福船(一號船)為巨,以蒼山船為最小而靈活。可根據(jù)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船型,具有相當?shù)撵`活性和機動性,直至現(xiàn)在東南沿海的許多漁民仍然沿用福船。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成長,科學技術的進步,福船在造型結構、船體規(guī)模和設備方面也產生著變化。根據(jù)不同的時代如宋、元、明、清,不同的地區(qū)如閩南、閩北,不同的用途如捕魚、運輸、載客、作戰(zhàn),不同的海域如近海、遠洋,由此而建造出不同樣式的船舶,并給予不同的名稱。然而,這些變化,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船體由寬闊向瘦窄型轉變,平穩(wěn)體量大向輕便快捷型發(fā)展的特征(從宋元到明清),以適應海上交通的發(fā)展。直至木帆船被機帆船乃至鐵殼船所代替而退出歷史舞臺,福船始終以自己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特色而彰顯其獨樹一幟的風采。 (3) 福船的輝煌 福船作為一種尖底海船,不僅以行駛于南洋和遠海著稱,同時也是明代我國水師以福船為主要戰(zhàn)船。古代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zhàn)場所,居高臨下,弓箭火炮向下發(fā),往往能克敵制勝。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堅強的沖擊裝置,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多用船力取勝。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優(yōu)良戰(zhàn)艦。明代倭寇擾境,海疆難靖,朝廷每每詔令福建瀕海諸衛(wèi)造船“以備倭寇”。又因“廣船不如福船”,浙江溫州船不如福船“疾速”,江浙一帶的海防,亦多添設福船?!段鋫渲尽飞蠈Ω4男阅苡兄@樣詳盡的描繪。 “高大如樓,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口張,其尾高聳。設樓三層于上.其傍皆護板,護以茅竹,豎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為四層,最下一層不可居,惟實土石,以防輕飄之患;第二層乃士兵寢息之所,地柜隱之,須從上躡梯而下;第三層左右各設水門,中置水柜,乃揚帆炊事之處也,其前后備設木碇,系以棕纜,下碇起碇皆于此層用力;最上一層為露臺,須從第三層穴梯而上,兩旁板翼如欄,人倚之以攻敵,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fā)。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于仰攻,彼海戰(zhàn)之利器也。” 以下的四個事件集中體現(xiàn)了福船,——作為木質時代的典范最為值得驕傲的輝煌。 A “寶船”下西洋 出處:澳門海事博物館 圖片說明:“鄭和朝拜天妃宮” 鄭和及其船隊遠航歸來的時候,到達福建長樂港天妃宮,朝拜天妃的場面。 15世紀初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的七下西洋(1405-1433),就其航海船隊規(guī)模之大、出航人員之多、足跡之廣堪稱人類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并就此吹響了人類向海洋進軍的號角。 鄭和所實踐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航?;顒?,航線劃過亞洲到達非洲,途經(jīng)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這奇跡比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早了87年,比后來的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早了近一個世紀。 鄭和出使的船隊,最多時由9種船型、200多艘船只組成。據(jù)專家們考證,這9種船型除寶船之外,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zhàn)船、水船、大八櫓、二八櫓和六櫓船等。 鄭和的座船叫“寶船”,是船隊中的旗艦,型制也最大,長度有126米,寬5米,型深12米,9桅12帆,排水量達1萬多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艘萬噸船。而經(jīng)學術界的考證寶船就是福船,福船乘載不僅是鄭和船隊的輝煌,還滿懷中國人民的追求和平友誼的信念開創(chuàng)了世界的航海世紀。 B 封舟使琉球 明清兩代,福建作為與琉球交往的唯一口岸,是中琉關系的重要對外窗口。中國政府與琉球的朝貢關系也是通過冊封使臣的海上征程來維系的。福船作為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冊封舟往返于福建與琉球的航路上,向琉球輸送了的不僅是賴以生存的朝貢貿易機會,使之成為中日貿易的中轉站;而且輸入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提升了琉球人民的生活水平。閩人三十六姓也是通過福船來到琉球,進一步把福建文化輸入到琉球,是中琉關系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C 戚繼光抗倭 嘉靖年間由于政治腐敗,海上疏于防備,致使倭患日烈,戚繼光充分利用了不同類型的福船的戰(zhàn)斗性能,以其不同功能可分大福船、海淪、艟、蒼山、草撇、開浪,漁船和網(wǎng)梭船一個系列,另還用淺水河船與鷹船配合作戰(zhàn)。他還就這一船隊編著了一套嚴密的海戰(zhàn)戰(zhàn)法,從而屢敗倭船,所向披靡,獲得了輝煌的戰(zhàn)果,使"戚家軍"名聞遐邇。這是繼承了鄭和下西洋,將福船與海防緊密結合的光輝典范。福船成為鞏固海防安全的海上長城。 D 鄭成功和商戰(zhàn)兩用的福船 “通番大船,勢若飛城駕海,樓櫓完固,兵械嚴整,賊不敢輕犯,商船惟閩有之。”(王在晉:《越鐫》卷18)以形象的筆觸突出了福船宏偉的氣勢,和商戰(zhàn)一體的功能。 1661年3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部將25000人、戰(zhàn)船400艘,揮師東渡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中國的神圣領土臺灣,泉州安海、漳州海澄一帶所建造的“福船”在海戰(zhàn)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更是充分利用福船的遠航性能,將之發(fā)展成為商戰(zhàn)兩用船。進而發(fā)展出特有的閩商模式,經(jīng)略海洋,成為同時期稱霸西太平洋海域的實際霸主。 閱讀原文 |
|
來自: RK588 > 《古代交通文化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