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七律弊在虛詞虛句。虛詞原有,虛句是我的臆造,意指看似靈動實則苶然的詩句。 何為虛詞?就是無實指只有語法意義的詞,如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嚴格說,嘆詞、擬聲詞有所指,不算虛詞。 虛詞是把我們關(guān)于事物的經(jīng)驗黏合起來的那種東西,類似建筑的灰漿。磚石當(dāng)然重要,灰漿也不可少,所有這一切都要圍繞目的做得恰到好處,如灰漿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在唐詩那里,如杜甫,是很看重磚石的,灰漿用得少,但到了晚唐,如李商隱等就大量使用灰漿了。到了宋人,更喜歡傾倒灰漿。同光體“昌言宋詩,搜取枯瘠無華者用以矜其識力,張其壇坫?!保旨傉Z)“標(biāo)舉一二家以自張其壁壘,師古而不能馭古?!制渖跽?,舉一行省十?dāng)?shù)縉紳,風(fēng)氣相囿,結(jié)為宗派,類似封建節(jié)度,欲以左右天下能文章之士,抑高唱而使之喑,摧盛氣而使之絀,纖靡委隨,而后得列我之壇坫,卒之儇薄者得引為口實,而一抉其樊籬,詩教由是而隳焉?!保ń鹛祠纭段逖詷窃姴菪颉罚?/span> 像不像當(dāng)下詩壇的情景?比如在黑木崖和中國詩詞網(wǎng),便漸漸有了地域與派系的劃分,競相沿襲,互相標(biāo)榜,黨同伐異,比之同光詩人又等而下之了。 多用實詞,其好處是句健意簡,多用虛詞,則句弱意散。不妨用現(xiàn)代語言解釋一下:“雞聲茅店月”,這叫客觀化描寫,等于無人稱敘事的電影鏡頭,直接展示給我們,具有強烈的“意象-圖式”效果(類似白描),但如果改成“何處雞聲茅店月,有時人跡板橋霜”就把展示變成了敘述,不僅隔了一層,還很軟弱無力。假設(shè)你真有見識和境界,得到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種展示性佳構(gòu),舍得把它寫成“因為雞聲茅店月,所以人跡板橋霜”?“如果雞聲茅店月,定然人跡板橋霜”?“或許雞聲茅店月,可能人跡板橋霜”?“即使雞聲茅店月,未必人跡板橋霜”嗎?你肯定會覺得這是浪費,太可惜了。只有那些寫不好“意象-圖式”效果詩句的人才會如此使用虛詞,在句式上下功夫,使其看起來靈動婉轉(zhuǎn),以達到“像詩”的目的。 下面這首詩是張問陶的《梅花》之一,很多人和過,可見是深得時人喜愛了。 野鶴閑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轉(zhuǎn)憐桃李無顏色,獨抱冰霜有性情。 贈我詩難應(yīng)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開遲才覺春風(fēng)暖,先聽流鶯第一聲。 這是什么詩呢?實在低劣。第一句說梅花高,第二句說梅花好,第三句贊梅花美,第四句嘆梅花妙,翻來覆去就這么個意思,你總感到他在繞著梅花兜圈子,繞啊繞啊就是進不去,還不如人家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能叫詩嗎?寫作練習(xí)而已,最多就是匠人的手工藝品。 看看真愛梅且對梅獨有會心的釋敬安(編者按:八指頭陀)的《白梅詩》是怎么寫的: 一覺繁花夢,惟留淡泊身。 意中微有雪,花外欲無春。 冷入孤禪境,清如遺世人。 卻從煙水際,獨自養(yǎng)天真。 看出差別了?詩以“氣骨為上,辭句為下”,懂得這一點才算入門。一個人心里沒感覺,眼中無見識,胸中無境界,又要寫一首詩,怎么辦呢?沒法,只能玩辭藻,兜圈子,于是便有這種唯以辭氣為能事的假詩。為什么?道理很簡單,氣骨不是人人都有,辭句卻是人人可玩。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寫這種詩了?奧妙就在這里。 到此何須十八盤,輕歌漫步入云端。 滿山雖少一籬菊,空谷猶多九畹蘭。 未縱青牛追白馬,暫抄白雪沐青巒。 人名忽報點兵處,帳外誰提大可汗。 這是風(fēng)之歌的一首詩,你不妨把它翻譯成散文看看詩意如何。這種詩很能騙過一些初學(xué)者的眼睛,以為這就是好詩,詩就要這樣寫。 秋高望里嶺如瀾,白草悲同白發(fā)看。 兩故居鄰三十里,床單布對水晶棺。 難求此地營田舍,可悔當(dāng)年樹圣壇? 已識真龍能覆雨,西風(fēng)過盡莫憑欄。 這是昨夜的一首詩,據(jù)說一出籠就引起了轟動。但是如果你真懂詩是不會躋身“轟動”者行列的,因為這詩意都是些報刊上的俗見,不過分行押韻改編得“像詩”。吾國詠史詩的傳統(tǒng)是何等的深厚,不是這么輕易可寫的,用古人的話說要壯思?!爸两袼柬椨穑豢线^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遂令后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劉禹錫《韓信廟》),這就是壯思。你能從昨夜這首詩讀出壯思?沒有,讀完后興奮不起來??梢妷阉际呛茈y得的東西,你得對某一歷史事件和人物具有獨到的見解,出人意表而又在人意中。 再來看一首網(wǎng)上的《桃花》(推精的): 閑來曾俟景翻新,陌上催歸綠未勻。 偶抱清懷思暖日,卻將何物對韶春。 白梨紅杏堪為友,紫燕黃鶯早是鄰。 一笑平生風(fēng)雨夜,明朝零落不關(guān)人。 這是寫桃花嗎?桃花能這么寫?從“桃之夭夭”到“殷紅片片點莓苔”再到“亂紅如雨墜窗紗”,桃花同梅蘭竹菊一樣可難寫了,哪是這么輕松就寫得的?這不過就是點小感觸,有一點小情懷,記得一些相關(guān)的辭藻,于是連綴起來寫成了一首詩,這樣寫詩也太容易了。 有寫桃花寫得好的,比如易順鼎: 朝吟休洗紅,暮賦怎生黑。 寒響被池寬,濕光燈路窄。 露井迷蝶蹤,風(fēng)廊斷蜻翼。 隔夢一重簾,如聞花太息。 知道我沒亂說了吧?這就是風(fēng)骨。寫詩是真性情的流露,不是編制手工藝品,寫詩真的很難,我們還是要對它有點敬畏心。 (編者按:易順鼎號很多,最有名的是'哭庵',曰:人生必備三副熱淚,一哭天下大事不可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從來淪落不遇佳人;此三副淚絕非小兒女惺忪作態(tài)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 事實上,這主要關(guān)系寫詩的目的。寫詩是為了傳達新經(jīng)驗,沒有新經(jīng)驗最好別寫,尤其別胡亂和作,這是嚴謹?shù)膽B(tài)度。但是很多人卻難以堅守,他們把詩當(dāng)作了一種工具,恍如饋贈佳品,你一首我一首。這哪是寫詩?分明按照格律組裝詩嘛,雖然讀起來朗朗上口,看起來婉轉(zhuǎn)靈動,但已違詩道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問題還是思想貧乏、情感淺陋和境界低下,不得不在詞句上用力。 七律較之七絕,儷偶現(xiàn)象很是突出,換句話說就是七律具有喜好“韻律詞”而排斥單音單語傾向。由此我們看到有些寫七律的高手寫不好七絕,杜甫是個典型,而七絕寫得棒的李白七律卻寫得不咋的。由于儷偶突出,七律規(guī)整,但易工難好,稍不留神就會顯得呆滯,于是人們把“古文”句法(韓愈提倡的那種)引入七律,大量使用虛詞以使其靈動起來。然而這又帶來了一個弊?。嚎帐琛1砻婵春芟裨?,很有詩味,但不耐咀嚼,一咀嚼就只有一個空殼。時下七律的弊端就在這里,大量使用虛詞構(gòu)造句式的靈動,以形式掩蓋思想、情感和境界問題,結(jié)果是徒有其表。 |
|
來自: 昵稱32741461 >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