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宇(下面簡稱劉):任會長,您是研究《道德經》的專家,想請您談談這部古老的經典在今天有什么重要價值。
任法融(下面簡稱任):《道德經》是咱們道教的哲學經典,從老子寫成之后到現在,已經2500多年歷史,歷代注解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啊。這部經典,不但在道教中影響很大,在社會上影響也很大,后來都稱老子為“哲學之父”啊!他的著作講天地的自然之道,人間社會,不管是科學,哲學,還是文學等都涉及到,所以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在漢代,司馬遷的父親,太史公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就對老子的思想特別崇尚。意思就是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都有合理之處,但也都有所批駁,只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最為玄妙的。他說道家思想旨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夠得上稱為大道的還是老子的思想。所以太史公司馬談對老子評價是極高的。在《莊子》的最后一篇《天下篇》中,也對道家的思想有高度評價。當然在新世紀,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和科學家李約瑟先生都對老子和道家思想有很高的評價。魯迅甚至認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這個道教當然包括老子道家的思想。尤其是孫中山先生有句名言,“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有世界”這個道德仍然是圍繞黃老而講的。古往今來,不管哪個方面對老子都有高度評價,所以引起我們的重視。我雖然不是一個專家,但是對于老子我熱愛他,拜讀他的著作,力求領會他的偉大思想。
劉:明年在樓觀臺將舉行第一屆國際性的《道德經》論壇,據我所知,這樣大規(guī)模的論壇,在道教的歷史上,在《老》學的研究史上,都是破天荒第一次。任會長能和我們說說這次活動有哪些方面的意義嗎?
任:2006年在前半年搞了一個世界佛教論壇,就在中國。中國有三大文化支柱就是:道、儒、釋。道文化是咱們中國文化的根柢。而佛文化是從漢代起從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引進過來的,還算“洋教”,只是后來逐步中國化了,成為中國文化的一支。佛教都搞了個論壇,我們道教也應該辦一個論壇,比較合適。它能顯示出中國本土宗教、本土文化的價值。明年這個論壇,根據國家批準,就在四月下旬。舉辦這個論壇,從我們道教的視角看,就是,結合當下的時代,隨時施教,無量度人。隨著時代隨著環(huán)境而施教,隨著國家創(chuàng)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理念,弘揚道教文化,弘揚《道德經》的思想。和諧是中國道教的東西,是她一貫的、最核心的思想。今年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也是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思想理念,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對這個方面也很重視。所以我們在明年就必須召開一個會議,將(道德經)里面和諧的思想資源挖掘出來,為當代服務。依道教的理解,這個和諧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而且應當是全世界的,不僅是人類世界的,而且還是自然界的,是人與自然界聯系時固有的,也是必須遵循的。所以道家思想對這個和諧特別重視,在過去的文獻里面,尤其儒家的思想,翻開四書六藝,涉及到180多次談和諧,雖然名稱不同,如“中論”、“中和”但都是圍繞和諧而講。那么《四庫全書》翻開,諸子百家的書翻開,有關和諧方面的論述就更多了。談和諧,最典型的就是中國道教的思想祖先——黃帝和老子。所以我們明年的一個題目,還是劉老師講的,和諧世界,以道相通,以這個為議題,我們搞上一個學術論壇,以道講道,初步定的是明年四月份在西安開幕,香港閉幕,在香港陣容很大,在一座大型體育館演講,鳳凰衛(wèi)視將向全世界播報。原來佛教的講得比較多,我們道教還沒有出面,這是我們做得不夠的地方。這次我們在紅勘體育館講道,講和諧,就以這個議題。我們認為講演的效果可能是很好的。相信效果會非常的好。
劉:聽您這么說我都可以想象到時候的盛大場面,相信一定會具有巨大影響力,效果一定很好。(大家都笑。大約是對于《道德經》都一樣熱愛,對于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具有同樣的志趣與決心吧。)
劉:那么,您對于推動《道德經》走向世界,造惠全人類的思想文化,有信心嗎?如果有信心,又有哪些期望呢?從道教界來說,在推動道教文化走向世界應該有哪些作為呢?
任:這個是道教的研究新議題,與我們的中華民族三大文化體系道、儒、釋,這三大體系的淵源各異,但最古老的還是道家文化。比如儒家的四書六藝那么多,他的淵源很多是屬于道家的東西。比如它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比較基礎的還是講“修身”,但修身原來還是我們道家。廣成子給黃帝講修仙修身,然后再齊家,再治國,再平天下。儒家就是根據這個理念創(chuàng)造了修齊治平之道,忠孝仁愛,修身至于平天下。尤其道家講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和”,儒家思想把它搞了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講了兩千五百年,所以在社會上影響很大。所以老子的《道德經》與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的穩(wěn)定、天下太平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把它推向世界。明年我們搞的這個論壇,就是想推向世界,就以這個方法——講演。
劉:您有哪些期望呢?
任:我們現在的希望就是,不但道教內部,還要在社會名流、學者中推祟老子的思想。由小到大把它普及,然后把它普及到世界上。就用這個辦法,比如說在香港去年就搞了一個,道觀與中文大學聯合搞了個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這也是一個契機,我們就借用這個辦法普及于社會。
劉:任會長長期從事《道德經》和《易經》的研究,您覺得對于堅定道心,積累功德,有些什么受用?
任:老子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的話很好懂,要實行起來也并不難,但是真的要實行還是很難的。這就和儒家孔子講的,說中庸之道,“中庸”,都知道,但行起來很不容易啊,是同樣的道理。要把《道德經》的原理去“行”,在行中看效驗。比如老子講的幾道思考題,“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深刻的體現了什么?說起來很容易,真的做到正確地理解,而且付諸實踐,卻很不容易。老子不但把一切事物的發(fā)展的起源講了,中途的變化也講了,其中結果也講了。所以這體驗很深刻,對人類用途是很大的。
劉:《道德經》文字艱深,現在的年輕的道長中出現了會背不會解,能講不能用的情況,您對于年輕道士們學習《道德經》有些什么建議?
任:當下普遍存在這個問題。有些道友是能背而不理解,他不深入。過去儒家就喜歡說“口傳心授”,一種道理口授了,還要憑自己用心領會它的精深。但是現在口授多,領會它在實質方面的很少。現在倡導不但文字要知道,還要領會它的精深。從這個方面由淺到深。“口傳而心授”,知道文字更要知道深刻意義。
劉:那么通過什么方式能夠讓他們更好地理解?
任:一句一句的,讓他開始先弄通大意,要能背,再進一步知道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再根據道理去施行。
劉:那么,多舉辦一些《道德經》方面的講座,您覺得有意思嗎?
任:講座、學術討論,都很必要,但要求學道的人自己多加深領會。比如老子講“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就導致驕奢不節(jié),驕奢不節(jié)就要導致自己失敗。學習這段話,就要深刻理解,不要再驕奢。從個人講,你自己做到不驕奢,然后不會身敗名裂,這就是一種實際的效驗。拿事實來證明,就要講到現在的一些事情,一些人,都是因為驕奢不節(jié)、胡作非為而導致身敗名裂。現在有些做法,就叫做富貴而驕,揮金如土,那么后果是什么呢?“自遺其咎”?!熬獭本褪沁^失,就是惹禍的事情。學生們在學習《道德經》時,不但要知道老子講的這個東西是什么,還要體驗老子講的是千真萬確的道理,必須付之于實踐,這就對“道、德”兩字有深刻的認識了。就這樣去踐行它,對文字理解,踐行,和現在的事實,包括正面的經驗和反面的教訓,相互對照。自己要修持,要知道只有合乎道、德,才可以免除導致身敗名裂??趥餍氖诎。?!
劉:非常謝謝您!希望在明年,更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機會,聽您談道。
( 劉仲宇訪談 李蘭記錄整理《上海道教》2007年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