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北京一順豐快遞小哥與小轎車發(fā)生了刮蹭,在連連道歉的情況下,仍被轎車車主厲聲辱罵并連抽6記耳光。整個過程中,快遞小哥都沒有還手。這段視頻在網(wǎng)上傳播后,不僅迅速點燃了網(wǎng)友的憤怒,也令順豐官方震動。網(wǎng)傳順豐總裁王衛(wèi)在微信朋友圈回應(yīng)此事稱:“我王衛(wèi)向著所有朋友聲明!如果我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而順豐官方微博也連發(fā)數(shù)條聲明聲援快遞小哥,稱不同意打人車主的調(diào)解訴求,建議追究刑事責任。 一起普通的糾紛為何引起網(wǎng)友一邊倒的抨擊?看過這段視頻的人,可能都有同樣的感覺——小哥太委屈,車主太過分。俗話說,罵人不揭短,打人莫打臉。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血氣方剛,就這樣被人一個個耳光抽到臉上,擱誰恐怕都得跳起來跟人拼了。而視頻里的快遞小哥,不僅沒還手,還連連道歉。有網(wǎng)友在評論里“怒其不爭”,質(zhì)問:“你為什么不還手?你為什么不一個大耳光抽回去?你怕什么?” 怕什么?怕的事情太多。對于一個沒有人脈背景的外地人來說,面前這個一口京腔的“地頭蛇”惹不起;對于一個靠辛苦腳力養(yǎng)活自己的年輕人來說,這份工作丟不得——如果還手升級成打架斗毆,飯碗能不能保???對于一個在服務(wù)行業(yè)工作的人來說,長期在“階層俯視”下生存,讓他們的尊嚴被漠視成了一種習慣。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孤立無援沒有給他太多選擇的資本。 而那位打人的車主,視頻里的他看似“霸氣十足”,抽耳光時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他的霸氣何來?想必就來自于他面對快遞小哥這類外地人、快遞行業(yè)——他心目中的“底層”人群時,從內(nèi)心里油然而生的那種“階層俯視”。正如網(wǎng)友的評說,如果那天是一輛蘭博基尼蹭了他,他是否還敢大耳光子抽下去?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網(wǎng)友的群情激奮,不光因為他打人,更是因為他欺凌的是弱勢群體。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這種普遍的社會霸凌思想,這種自帶的階層歧視,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警惕的。 掌摑清潔工人,辱罵飯店服務(wù)員……這些針對服務(wù)行業(yè)、社會弱勢群體的霸凌事件并不少見。階層的思想一旦固化,俯視的姿態(tài)就在所難免,更不要提所謂的尊重。而這樣的霸凌對于被欺凌者的傷害非常可怕,甚至會扭曲一個人的心理,衍化成更惡性的社會事件,從而令社會公平在公眾心中的信任度受到難以挽回的傷害。 尊嚴是對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認同,是人人共有的平等的權(quán)利。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希望被尊重,希望被認可。而很多時候,生活逼著我們把這一點尊嚴放得很低很低。這6個耳光,抽在了快遞小哥的臉上,其實也抽在觀看過視頻的所有弱勢群體的心上。往大了說,它傷害了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觀感,違背了我們對公平正義的渴望。當一個人連自己尊嚴都要被迫給“力量”讓道時,圍觀的我們,僅僅只是拍個視頻傳到網(wǎng)上,罵幾句娘泄泄憤嗎?顯然不能。我們渴望法律出手,為順豐小哥討回公道。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順豐官方的回應(yīng)得到萬千網(wǎng)友的支持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不是順風公司的面子問題,而是全社會的面子問題。 行業(yè)無貴賤,人格都平等。不要高估人的忍耐能力,更不要漠視尊嚴的價值。我們需要同情,需要呼吁,也需要適當?shù)膽嵟?。我們更需要制度和法律這一股更大的、更具實質(zhì)性的“力量”,讓那些暴戾的、階層化的力量低頭,讓尊嚴暢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