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可風人師表-------朱可心 探訪許多紫砂界前輩和朱可心親屬、好友、徒輩,對可心生平、事跡、家史、藝品、藝德進行系統(tǒng)了解,大師的風范形象在心中樹起豐碑,是做人、處事、學藝人楷模。 何為藝德?是從藝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修養(yǎng),人品道德。紫砂行業(yè)從藝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修養(yǎng),人品道德。紫砂行業(yè)從藝人員必須具備何種標準的藝德?尚無定論,更需探討。花貨素飾器大師朱可心,無論在從藝目的上,學藝過程中,求藝態(tài)度上、精藝操作中、傳藝授徒諸方面,都具備甚高的素質修養(yǎng)與人品道德。謙虛為本,尊師重道,胸襟坦蕩,主動求教,摒棄舊俗,支持創(chuàng)新;嚴謹制作,一絲不茍,言傳身教,毫不保守,清貧樸實,一層不沾,無一不為大師風范、藝德典范。 光耀門庭 學藝初衷 一般人學制茶壺,是為了有份手藝,養(yǎng)家糊口。朱可心學制茶壺,主要是用這份手藝來光耀門庭,為紫砂爭光,為家鄉(xiāng)爭光。 朱可心,原名開張,學名凱長,1904年10月生于宜興蜀山北廠一戶平展家庭。父親朱伯榮,以編蘆席為生,后開張雜貨店??尚膹乃囀鞘芮迥┟癯踔茐孛贮S玉麟一把壺、一塊匾的熏陶和影響。 一把壺,即朱可心父親朱伯榮所珍藏品玩之物—黃玉麟所制的魚化龍茶壺。閑暇之時,朱伯即用魚化龍泡茶品茗,朱可心經(jīng)常趁父不注意,撫摸茶壺,用手把壺蓋上的龍頭伸出伸進,為此少不了挨責受罵。黃玉麟的魚化龍在朱可心幼小心靈里留下了很深影響,以至于當父親不慎將壺摔碎,十歲出頭的朱可心哭得十分傷心,還生了一場病。 一塊匾,就是制壺名手黃玉麟于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受蘇州吳大澂之聘,至[愙齊]精制各式茗壺后,吳大澂親自定制,親手書寫,派人送至蜀山黃玉麟家中的一塊橫幅中堂匾額,上書[壺家妙手]四字。這塊匾額,可心小時候曾見過,用紅木制成,[壺家妙手]四個字用陽文篆書描金,后有[愙齊][吳大澂]之款識,掛在黃玉麟家正門中堂,占據(jù)了黃玉麟家中堂大塊墻面。朱伯榮告訴可心:黃玉麟當年去蘇州,是被蘇州兩公差押解去的,沒人知道去干什么。玉麟走后,家人日夜擔心啼哭。三月后,吳大澂派人送來錢糧,捎口信說公差誤會,把[請]誤以為[押],才知道黃玉麟是被請去制壺。三年后,黃玉麟載譽歸鄉(xiāng),吳大澂送來橫匾,窯場引起轟動。黃玉麟為家鄉(xiāng)蜀山爭了光,一時傳為美談。 可心沒有繼承父親編蘆席、開雜貨店,而是從藝學制壺,可以說是受了黃玉麟一把壺、一塊匾的影響。朱伯榮經(jīng)常拿黃玉麟制壺爭來一塊匾的事反復講給朱可心聽,其實就是要他長大后像黃玉麟一樣能光耀門庭??尚挠涀「赣H的教誨,直到年老時還常嘮叨,正像可心內(nèi)心表白的[雖然沒拜黃玉麟為師,但心里一直拿黃玉麟當師父!] 當耀門庭也好,為家鄉(xiāng)爭光也好,這些都屬于傳統(tǒng)美德范疇??尚膸е@種美德從藝學藝,可說是為樹立正確的藝德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虛心可師 改名可心 謙虛是一種美德,尊師重道也是一種美德,當一個人有了成績冒出驕傲自滿的苗頭時,千萬要記住:虛心者,可師也。 朱可心原名開長,二十七歲才改名可心。為何改名,有一番緣由。 可心十五歲拜汪生義為師學藝,至二十歲滿期,壺藝已初露鋒芒。民國二十年秋,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yè)學校陶工科由宜興城內(nèi)返還蜀山鎮(zhèn)。后陶工科改名為窯業(yè)科。朱可心在校址初返蜀山時,由師兄吳云根推薦,由校長王世杰考察,被聘為學校實習工場教員。 任教不久,朱可心和師兄吳云根因誤會而產(chǎn)生隔閡,甚至鬧到[見面不講話]的地步。事情是這樣的:宜興職業(yè)學校校長兼窯業(yè)科(窯業(yè)科于民國22年單獨建校,稱[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yè)學校])科長王世杰,四川籍人,早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工業(yè)大學攻學士,專攻陶瓷、玻璃、水泥、琺瑯等,是位留洋專家。王世杰嗜愛紫砂、推崇紫砂,為創(chuàng)辦紫砂職業(yè)教育(陶工科創(chuàng)始人)而放棄在當時首都南京就職的機會,來到宜興蜀山。到蜀山后,王世杰根據(jù)歐洲流行器皿咖啡茶具式樣,為紫砂打開歐洲市場專門設計了一份紫砂咖啡茶具的圖紙,分立面圖、平面圖、俯視、正視、側視分圖十幾張,叫吳云根制作。吳云根花了三個月時間,按圖紙尺寸連續(xù)做了二件套,校長王世杰都不滿意。吳云根秉性耿直,一冒火就顯在面上,見王世杰校長對制品不滿意,氣得不肯再制。于是,王世杰便叫朱可心制作。朱可心見了王世杰設計的圖紙,又對照吳云根的制品,細細查找原因。原來制品和圖紙,平面和立體,畫與做不是一回事。朱可心連用幾何造型,合理安排好壺身、流、把、蓋的比例,恰到好處,制作成自己第一次創(chuàng)新的咖啡茶具。王世杰見了大加贊揚,連聲贊:[好!] 不料吳云根生氣了,認為朱可心出他的洋相。而朱可心年輕氣盛,一時接受不了,認為自己創(chuàng)制出第一個新作品,師兄不支持他,反而怪他,給他臉色看,因此也不理吳云根。這一來,兩人關系越鬧越僵。 這事讓校長王世杰知道,非常難受,找兩人談沒見效,就委托紫砂前輩、德高望重的工場教員程壽珍出面做調(diào)解工作。程壽珍公然勸解吳云根、朱可心。程壽珍還帶朱可心登上蜀山,給可心講蘇東坡在蜀山辦學的故事。朱可心想起自己在學藝期間,師兄吳云根像兄長一樣關心照料他,為自己驕傲不敬重師兄的行為感到慚愧。可心主動恢復改善了和師兄吳云根的關系。可心為記住這次教訓,取[虛心者,可心也],[壺中杯水,可清天地]之意,自改其名為[可心]。朱可心改名,得到校長王世杰的肯定,程壽珍更是高興。高興之余,程壽珍親自傳授朱可心[仿鼓]、[漢扁]等壺的技藝,親自傳授清代嘉道年間高手楊彭年遺留下來的手工練泥[拼砂]之法,并將自己配置的紫泥上品青灰砂泥的程序教朱可心,使朱可心受益菲淺,對可心壺藝長進起了很大作用。后來可心回憶說:[程壽珍是他出師后遇到的又一位老師]。 可心改名,以謙虛謹慎為本,戒驕戒躁為法,尊師重道為源,真誠修身為訓,萬勿自大為戒??尚囊皇勒嬲\謙虛待人,時刻以名字本意作為座右銘,為紫砂界后人樹立楷模,意深境遠。筆者以為:可心改名,可視為可心藝德初成的一個標志。 胸懷磊落 虛心求救 胸襟坦蕩,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計、藝術觀點亮出來,主動征求人家的意見,就能填補自己設計上的不足,獲得人家真誠的幫助。 1932年春,宜興職校校長王世杰邀請丁蜀山陶業(yè)粗、溪、黑、黃、砂、紫砂六大類行業(yè)公會代表、窯業(yè)主代表、藝人代表、地方名士、校董召開一次座談會,研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品展示問題,朱可心被邀參加。會后,王世杰委托程壽珍任展品總監(jiān)造和工藝總輔導。 這期間,朱可心常向程壽珍討教技藝,程壽珍也悉心傳授,并介紹各方人士跟朱可心認識交往。朱可心為設計展品,開動腦筋,幾經(jīng)思考,準備以鼎為題材,設計創(chuàng)作新品參展。鼎為古代傳國重器,要發(fā)揚中國國威,民族尊嚴,可心決定做只云龍鼎。龍的神威、形象使可心非常興奮。設計稿一出來,朱可心便告知校長王世杰、校董儲南強、潘稚亮、名師程壽珍、范大生等,一一征求意見。王世杰支持他,給他找了許多龍的圖案范本。儲南強贊同他,書送一幅對聯(lián)作為勉勵,對聯(lián)曰[書傳陽羨名陶録,人在幽峰稼穡圖],并提議可心要博采眾長。潘稚亮對鼎的紋飾設計提出中肯意見。 朱可心的云龍鼎一次性制作成功。鼎高2.5市尺,鼎下部飾以層層波浪,身部飾以巨龍在波濤中翻江倒海,龍首仰面,向天空噴吐萬珠水花。鼎蓋上三朵云頭托起一輪紅日。三只金剛鼎腳飾以浪波曲型。整體雕鏤生動,巧妙運用紫泥天然色彩,色澤溫潤,表面肌理效果達到出神入化之境地。此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示,摘取桂冠,獲[特級優(yōu)獎]。 云龍鼎一做成,朱可心乘著余興,運用自己熟悉竹,喜竹飾的特長,又設計出一只竹節(jié)鼎。潘稚亮看了朱可心的設計稿,十分喜歡,要求可心在鼎面上留下空白讓他鐫刻。朱可心答應了,在制作竹節(jié)鼎的日日夜夜,潘稚亮也忙著設計鼎文。竹節(jié)鼎制成后第二天,號[木石居主人](本意原為閉門讀書,鉆研書法篆刻,不問世事)的潘稚亮,便凝神注目,鋼刀好似金蛇舞,鏤下一層泥屑,正面刻下[萬年寶鼎]四個李斯小篆,背面刻下古錢紋飾。潘稚亮為可心寫下一副對聯(lián),聯(lián)曰[陸氏釋文寶宗漢學,仲翔注易猶契義心]。 竹節(jié)鼎燒制成功,鼎高1.6市尺,鼎身取一節(jié)竹段狀,四周浮雕竹葉,三只鼎腳由兩根細竹盤曲而成,鼎蓋用鏤空竹葉,三竹節(jié)分飾其中。鼎正面[萬年寶鼎]四字蒼勁雄渾,鼎背面古錢紋飾樸致端方。鼎整體清韻有致,典雅大方,使人賞鼎時[竹歆爐香]之心油然而生。此作在上海蓬萊市場(今豫園商城)展出時,為孫中山夫人宋誠意齡定購,現(xiàn)存上海宋慶齡故居。 朱可心創(chuàng)新設計毫不保守,絕不自封,主動征求人家意見,態(tài)度真誠,虛心求救,博取眾長,無不是一種高尚的藝德表現(xiàn)。筆者以為,藝德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它反映出藝者的求學態(tài)度、求學精神、求知欲望、求實情操,為從藝者高尚品德的實質體現(xiàn)。可心的這種藝德,為紫砂界從藝人員起著一定的表率作用。 摒棄門戶 支持創(chuàng)新 摒棄門戶之見,無論是光貨素器,光貨色(飾)器門類,還是花貨素飾器,花貨色飾器門類,以及筋瓤貨、筋紋器門類,凡是新款式、新形色出現(xiàn),盡管可能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有可能還不十全十美,但作為從藝人員,只能抱著支持態(tài)度,并盡可能,善意地提出修改意見。 拋開門派之別,門戶之見,一視同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在資格、功夫、藝術見解上難分伯仲,難見高下的同輩藝人當中,這就需要勇氣和度量。 朱可心是唯一一個在三0年代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至四0年代、五0年代初紫砂業(yè)相對低靡的情況下,堅持以壺為業(yè),以壺為生的藝人。他沒有轉一天業(yè),沒有打一天其它雜工,而終于鉆在制壺工藝中。期間他創(chuàng)制的新品《云龍壺》、《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圓松竹梅壺》、《提梁魚化龍》等,得到很高評價,并數(shù)度得獎,為南京博物院收藏。因此,他自己不斷創(chuàng)新,也支持人家創(chuàng)新。 至1956年夏天,紫砂花貨色飾器高手女藝人蔣蓉創(chuàng)作了第一件新品《荷花壺》,在坯體剛剛完成成型制作工藝,即遭到非議。蔣蓉哭著找到時任陶業(yè)社副主任兼工場輔導的朱可心,氣著要把坯體毀掉。朱可心極關心蔣蓉的創(chuàng)作,因為蔣蓉第一次提出設計時,可心即表示支持。 朱可心到工場里一問,非議的人竟有花貨素飾器高手,像真品享有盛譽,時稱[鳴遠第二]的裴石民,有花貨素飾器高手,竹飾方面享有素雅風格的師兄吳云根,還有光貨素器追求裸胎藝術效果的制壺名手顧景舟等人。 紫砂界門派之別,素來有之,門戶之見極深。紫砂花貨素飾器之分支向來認為是花貨塑器之正宗,從藝素飾器者也有重花貨素飾器而輕花貨色飾器的情況存在。從藝紫砂花貨色飾器的蔣蓉要創(chuàng)新有難處。朱可心時任工場輔導兼陶業(yè)社副主任,他以這兩個身份一一同裴石民、吳云根、顧景舟等人交換意見,并勉勵蔣蓉要想得到別人的評價,東西一定要做得好,要拿出本事來。 蔣蓉得到朱可心的堅決支持,朱可心亦親自指點和提出修改意見。蔣蓉的第一件創(chuàng)新作品《荷花壺》于1956年夏秋之際創(chuàng)制成功,并在臨冬的全國陶瓷工藝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荷花壺》充分發(fā)揮蔣蓉在花貨色飾器上的特長:造型以荷花作壺身,蓮蓬作蓋,花梗為把,巧妙運用紫砂泥配色,米黃底色,朱紅花脈,墨綠蓮房,青瑩荷葉,碧翠青蛙。壺腳為紅菱、白藕。色飾自然,清新艷麗。 朱可心支持蔣蓉創(chuàng)新,在突破舊俗氛圍中,在摒棄門派陋見中,都具有積極意義。這種事在后來[史無前例的四大運動]中,朱可心被作為批判對象,并被人漫畫成男身女腰花褲腳,還以男女二個身體合在一起穿一條褲被人施以攻擊,不能不說是件悲哀的事。朱可心的觀點明確的:凡是從藝者,不要有什么門戶之見,不要以為自己門派的東西就是最好,其它門派都不如自己,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門派,而對屬于其它門派就漠不關心,這對于紫砂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對支持蔣蓉創(chuàng)作《花花壺》絕不會后悔!這無疑是對攻擊者最好的,最大度的寬容回答。 朱可心一生對創(chuàng)新抱有積極態(tài)度,無論自己、別人,一概摒棄舊俗陋習,一視同仁,極力支持,鼎力相助,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藝德體現(xiàn)。筆者以為:自己創(chuàng)新實屬不易,但要支持別人創(chuàng)新更屬不易。這是勇氣、大度和氣量的結合,這種藝德應該在紫砂界發(fā)揚光大! 收徒授藝 真誠奉獻 培育澆灌新的花朵,毫無保留傳授技藝,用嚴謹?shù)?、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影響后代,用行動和心血結晶使新苗茁壯成長,只有一個目的-----推動和發(fā)展紫砂事業(yè)。 朱可心于1932年開始收帶徒弟,傳授技藝,由于種種原因,徒弟因戰(zhàn)亂而轉行,一直從事紫砂業(yè)的較少。真正一直從事紫砂業(yè)的,該從1955年開始,從那時至可心逝世為止,藝徒中當今在紫砂藝界嶄露頭角的不在少數(shù)。人們熟悉并堅持從事紫砂花貨素飾器創(chuàng)作的名手就胡汪寅仙、李碧芳、范洪泉、高麗君、王小龍、謝曼倫、曹婉芬、潘春芳、許成權、倪順生、李芹仙等,師兄吳云根的高徒,當代有名高手呂堯臣在可心在世時,也一直受到可心的指點和幫助。 可心授藝十分嚴格,但嚴格不是在嘴上,而是用嚴謹?shù)闹谱髯鍪痉?,言傳身教,邊做邊教,不懂就問,不懂就教,直到教會為止?959年,朱可心在仿制項聖思大桃杯過程中,費時四個多月反復揣摹,反復領會,反復觀察,胸有成竹時才開始動手。光制作專用工具就達五十多件。制桃杯把的桃桿疤痕,小工具就達十件之多。而貼塑清理大小老嫩十四張?zhí)胰~時,或卷或翻,或動或靜,清葉脈,整紋路,工具就更多,達二十多件。其時,朱可心把徒弟汪寅仙帶在身邊,邊貼邊塑,邊理邊教,使汪寅仙得益非淺。 在仿制陳鳴遠的包袱壺時,朱可心把李碧芳、高麗君、范洪泉、潘春芳、許成權等幾個徒弟叫到身邊,邊作示范,邊解說包袱壺寓圓寓方的道理,怎樣制作才能使形體飽滿而不臃腫,怎樣才能達到布紋褶裥,既不失真又不落套的效果,使徒弟既學藝又懂其間奧妙??尚乃啤疤冶薄鞍亍?,精巧雅潤,韻致怡人,讓徒弟受到啟迪教育,制品為南京博物院收藏。 七0年代初,朱可心創(chuàng)作進入高峰期,技藝更精進純熟,精心設計,嚴謹制作,一絲不茍。這期間所創(chuàng)精品為《報春》、《常青》、《翠竹》、《春色》、《松鼠葡萄杯》、《矮梅椿》、《可心梨式》、《勁松》、《彩蝶》等等,無不在紫砂界掀起一陣陣可心新作熱潮,制品長銷不衰。而可心自己卻每式限量精制,余全部讓紫砂界后輩、新苗承擔。有行家指出:朱可心要是保守一點,把技藝不盡傳于人,把款式變成一人專利,那可心壺的身價還要高,即俗說話的看到少的即是精的,身價自然也是高的。可心對這種觀點很坦然:壺總是要讓人喜歡才行,有人喜歡,學的人多,做的人多,喜歡的人也多,既培育后輩,學到技藝,又推動紫砂發(fā)展,兩全其美,是大好事。 可心授藝,毫不保守,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嚴謹創(chuàng)新,一絲不茍,這都說明可心的藝德修養(yǎng)已經(jīng)達到較高層次。筆者以為,長江前浪帶后浪,沒有前輩的辛勤創(chuàng)造,為后輩鋪砂墊石,就不會有紫砂事業(yè)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藝德情操應該發(fā)揚,優(yōu)良的藝德修養(yǎng)應該繼承,才能代代相傳,永不終止。 不受利誘 保持晚節(jié) 清貧甘苦,勤儉樸實,沒有絲毫非份之想,在藝海中孜孜追求。藝術至上,一層不沾,這也許是藝德上的清高,但同時又是極難做到的。 朱可心過慣清貧日子,生活儉樸,至晚年時節(jié),所有家什用具都是用了又用,老掉了牙。他的臥室里,除了一只書櫥,一只木箱(也用作書箱)和一張用竹床擱成的床鋪外,就是一張工作臺(泥凳),臺上放滿制坯工具和一塊精選出來的紫砂泥料??尚耐砟攴e勞成疾,但還是堅持創(chuàng)作,至1985年10月上海電視臺在可心家中拍攝電視,可心還是堅持做完一件《仿鼓壺》,其后又制作完成《漢扁壺》。 隨著國門的打開,八0年代開始,紫砂首先在港臺地區(qū)熱起來。朱可心作為當代制壺巨匠,花貨素飾器一代宗師,自然也成了紫砂熱浪中注目的追逐對象。有人要買可心的壺,一天要跑可心家好幾趟,有人干脆毫不掩飾,尋借口要用可心的印章,賣一把壺分五成利。更有甚者,有些人一至可心家里,拿錢朝臺上一摜,然后再求可心蓋個章款。面對錢和利,面對有些人的無恥要求,可心一概嚴正拒絕??尚牡膽B(tài)度很堅決,壺已全部捐獻給博物館,印章雖還留著,但不是自己親手制的壺,絕不蓋上自己的章。很多人碰了釘子說“可心腦子不開竅”,也有很多人碰了釘子不死心,繼續(xù)糾纏,還是弄不到一把可心的壺。 1986年2月,朱可心再次病倒了。病床上,朱可心一次次告誡家屬,不要見錢眼開,不要褻瀆藝術,不然就枉為朱可心的子孫后代。1986年3月初,朱可心感到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心里為制壺用的印章而擔心,一次次催促家人,要當面將印章全部銷毀。直到家屬答應照囑辦事,可心才了卻一件心事。在有些人眼里,這雖然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中,在金錢面前,有人丟失了顏面,有人失落了人格,也有人為金錢而折腰。在紫砂壺界假冒偽壺日超泛濫的時日,朱可心毀棄印章,正是表現(xiàn)了朱可心高風亮節(jié)的藝人氣魄,一層不沾的可貴品質。終身追求藝術的人,心里只有[藝術]兩字,絕不會有其他的位置。 保持晚節(jié),一層不沾,光明磊落,兢兢業(yè)業(yè),自始至終致力于紫砂的開拓發(fā)展,平凡中表現(xiàn)出紫砂花貨素飾器大師的崇高藝德,言行中表現(xiàn)出一代宗師的風范形象,這也許就是朱可心藝德的閃光之處,這也是今天紫砂界對朱可心藝德的閃光之處,這也是今天紫砂界對朱可心藝德、藝品、藝貌方面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地方。 宜興紫砂七大老藝人:任淦庭、吳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年譜:
1892年:其年,吳云根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因家境貧寒,他13就在蜀山跟隨師祖汪根寶學紫砂壺藝,靠悟性和求知欲,3年學成滿師。其時,清光緒三十年間,清廷已顯衰敗,經(jīng)濟日漸蕭條,紫砂窯場不大景氣,制壺難以度日,吳云根年少氣壯,便經(jīng)常依靠幫人運泥坯和挑窯貨為生,這一階段,他對制壺從不間歇,稍不滿意,隨手摔掉。當時,吳云根以又快又好蜚聲壺界,以擅長筋紋器為勝,所制線圓、弧菱、竹段、傳爐等無不精妙,同門中有”聲名蓋乃師,來者有幾人“之褒譽。 1892年:裴石民出生于宜興蜀山一個普通的豆腐作坊業(yè)主家庭。祖父至父親一代,均以開豆腐店為業(yè)。因“裴氏豆腐店”業(yè)主勤儉操持家業(yè),生活亦過得去。石民小時候叫云慶,至七歲念私塾時,由私塾先生改名“德銘”。 1897年:王寅春生于江蘇鎮(zhèn)江一戶貧民家庭。父王金寶(又名金大),原為鎮(zhèn)江做小燒賣出身。由于生活貧苦,清光緒二十六年(1901年),王金寶率妻王陳氏和4歲的兒子王寅春及剛出生的兒子王伯生來宜興,開一小鋪,以做小燒賣(開麻糕店)為生。 1904年:朱可心生于宜興蜀山北廠一戶平展家庭,他原名開張,學名凱長。父親朱伯榮,以編蘆席為生,后開張雜貨店。可心從藝是受清末民初制壺名手黃玉麟一把壺、一塊匾的熏陶和影響:一把壺,即朱可心父親朱伯榮所珍藏品玩之物—黃玉麟所制的魚化龍茶壺。閑暇之時,朱伯即用魚化龍泡茶品茗,朱可心經(jīng)常趁父不注意,撫摸茶壺,用手把壺蓋上的龍頭伸出伸進,為此少不了挨責受罵。黃玉麟的魚化龍在朱可心幼小心靈里留下了很深影響,以至于當父親不慎將壺摔碎,十歲出頭的朱可心哭得十分傷心,還生了一場病。一塊匾,就是制壺名手黃玉麟于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受蘇州吳大澂之聘,至[愙齊]精制各式茗壺后,吳大澂親自定制,親手書寫,派人送至蜀山黃玉麟家中的一塊橫幅中堂匾額,上書[壺家妙手]四字。這塊匾額,可心小時候曾見過,用紅木制成,[壺家妙手]四個字用陽文篆書描金,后有[愙齊][吳大澂]之款識,掛在黃玉麟家正門中堂,占據(jù)了黃玉麟家中堂大塊墻面。朱伯榮告訴可心:黃玉麟當年去蘇州,是被蘇州兩公差押解去的,沒人知道去干什么。玉麟走后,家人日夜擔心啼哭。三月后,吳大澂派人送來錢糧,捎口信說公差誤會,把[請]誤以為[押],才知道黃玉麟是被請去制壺。三年后,黃玉麟載譽歸鄉(xiāng),吳大澂送來橫匾,窯場引起轟動。黃玉麟為家鄉(xiāng)蜀山爭了光,一時傳為美談??尚臎]有繼承父親編蘆席、開雜貨店,而是從藝學制壺,可以說是受了黃玉麟一把壺、一塊匾的影響。朱伯榮經(jīng)常拿黃玉麟制壺爭來一塊匾的事反復講給朱可心聽,其實就是要他長大后像黃玉麟一樣能光耀門庭??尚挠涀「赣H的教誨,直到年老時還常嘮叨,正像可心內(nèi)心表白的[雖然沒拜黃玉麟為師,但心里一直拿黃玉麟當師父!] 1905年:任淦庭拜宜興民間書人畫師、紫砂雕塑彩繪好手盧蘭芳為師,既學習書法畫技,亦學習紫砂雕刻技藝。盧蘭芳(1870-1930),著名紫砂彩繪陶刻書畫家。時盧蘭芳經(jīng)常至蜀山、上袁、潛洛一帶彩繪陶刻,亦經(jīng)常至上海為戲院劇團畫布景。此前已收授陳少亭為徒。任淦庭拜師學藝之后,在盧蘭芳悉心調(diào)教下,配合陳少亭做下手,配畫料作布景畫,配彩釉作紫砂彩繪。因盧蘭芳對顏色搭配比較講究,任淦庭往往要花費很大精力,才能調(diào)試出比較滿意的色彩。師兄陳少亭對任淦庭十分關心愛護,對畫面的布局,山水花卉、樓臺亭閣及人物等基礎技法毫無保守,一一傳授于任淦庭。任淦庭自幼耳聾,雖不失聰,聽力卻受到很大影響,往往有時因聽不清話不得要領而受到盧蘭芳的訓斥。陳少亭像愛護弟弟一樣,逐一重新解釋清楚。任淦庭其后號大聾、聾人即是紀念這一時期的歷程及對師兄陳少亭的銘感之情,并激勵自己雖然耳聾但要趕超前人的信念。陳少亭在紫砂彩繪技法、陶刻技法上亦手把手,一刀刀傳授任淦庭技藝。任淦庭在盧蘭芳教授下,在師兄陳少亭傳幫帶下,技藝逐漸加強。時紫砂彩繪、雕刻十分時興,制品面廣量大,每天從早上忙到很晚才能休息。特別是做下手的更苦更累。往往師父、師兄休息了,任淦庭還得忙,但任淦庭從不叫苦。 1907年:裴石民十五歲時,即以“學門手藝不吃虧”和“學門手藝立家業(yè)”為出發(fā)點,拜當時制壺界有一定聲譽的好手,自己的姐夫江祖臣為師,學制紫砂壺藝。江祖臣,字案卿,清末民初制壺好手,世居丁蜀大浦洋渚村。他善仿古器,擅長筋襄貨,特別是有一手浮雕裝飾技藝,所創(chuàng)《獅球》、《獅燈》、《獅座》系列壺,深受時人喜愛,人稱“獅球王”。江祖臣制壺嚴謹,要求特別嚴格,并經(jīng)常為外埠收藏家或古董商仿制“陳鳴遠”什件茗壺等,故當時有“仿鳴遠壺好手,明有陳光明,暗有江案卿”之說。意仿陳鳴遠作品的好手,在明處的有陳光明,大家都知道,而在暗里的,卻有江案卿,大多數(shù)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1910年:王寅春13歲,那年,王金寶為兒子前途著想,遂拜川埠上袁村著名藝人趙松亭為先生,再由趙松亭分配至陶坊所聘制壺藝人金阿壽為師。金阿壽大王寅春18歲,其時被聘趙松亭陶坊,以制作一般行貨為主(日用品),技藝較為一般。金阿壽生性暴躁,亦無家室,對王寅春兇得很。王寅春為學到制壺本領,默默忍受,起早摸黑,十分刻苦。三年徒工過去,王寅春僅從金阿壽手中學到很一般的制壺本領,亦只能制作很一般的《壽星壺》、《海蛋壺》,連象樣的《洋桶》、《蛋包》都制不出來。 1911年:至民國以后,盧蘭芳被聘至上海永公司任專職畫師,任淦庭才逐漸自立,自刻自畫為生。自立之初,任淦庭以陶刻彩繪一般紫砂器具為主,亦在仿古器上作陶刻裝飾,其時署款為“干庭 1915年:顧景舟出生于宜興川埠上袁村的一個紫砂世家,據(jù)顧氏宗譜記載,顧景舟上五代祖宗做過京官,當時門庭相當顯赫。顧景舟的祖父早逝,祖母邵氏特別寵愛兒子即顧景舟的父親顧炳榮,由于母親的嬌慣,顧炳榮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做壺也手藝不精,倒是天天去泡茶館,于是家境漸漸衰敗。顧景舟天賦很好,虛歲六歲時(民國九年)即被父親送到東坡學堂讀書,由于天資聰穎,記憶力尤強,學業(yè)出類拔萃,英文基礎也在那時打下,幾十年后還能教孫女英語單詞。當時的小學校長呂梅笙古文功底深厚,顧景舟非常佩服他,因此在小學畢業(yè)后,他繼續(xù)留校隨呂校長又讀了三年古文,由此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能背誦200多首唐詩和《古文觀止》的大部分文章。東坡小學還很重視文體,又是舉辦運動會,又是請京劇迷來校教唱京劇,這些對顧景舟都有很大影響。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在紫砂工藝廠工作時,他還常在休息時間哼幾段京劇教給徒弟。同年,吳云根24歲,由宜興利用陶業(yè)股份公司介紹到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任技師,同行的還有楊阿時、李寶珍、這是近代陶業(yè)界首次向外省推薦的第一批技師。在山西的3年中,吳云根別出心裁,利用紅爐(瓷器彩烤時用木炭做燃料的灶具)燒制紫砂,居然取得滿意的色澤效果,推動了平定縣制陶業(yè)的發(fā)展。 1916年:民國五年,“宜興吳德盛陶器行”(或稱店)創(chuàng)辦。老板吳漢文,著名陶刻名家、收藏家、經(jīng)營家、陶坊主。擅陶刻、能制壺,閱歷廣博,交友甚眾。“吳德盛”創(chuàng)辦之始,聘請邵云如、盧蘭芳、崔克順、陳研卿、陳少亭等為陶刻客師,聘任任淦庭為陶刻技工,長年替吳德盛制品陶刻裝飾。吳漢文慧眼識寶,看中任淦庭的不言不語,埋頭陶刻的性格,逐開始培養(yǎng)。在布局章法、刻工線條上,吳漢文嚴加要求,十分講究,并依照自己的眼光、觀點、要求,一一要求任淦庭。任淦庭在吳德盛受到吳漢文的器重,加倍努力,苦練刀法技藝,虛心接受吳漢文的督導,并努力學習吳漢文的刀法技藝。幾年以后,任淦庭在刀法逐漸純熟的基礎上,開始對紫砂高檔器皿進行陶刻裝飾。先由吳漢文督導打底子,按排布局章法,得到吳漢文的認可或修改后,逐步由簡單到復雜,由局部到全面的陶刻裝飾。其間,任淦庭署款為“干庭”、“左民”、“左腕道人”。 1917年:民國六年的一個初秋,滬上客商照例來請江祖臣,不巧江祖臣為人清高,一見客商住著等候催促,發(fā)起倔脾氣,索性說今年不去了??蜕绦募庇植桓业米锝娉?,便暗地里找到江祖臣的徒弟裴德銘,要德銘去勸師傅。不想德銘說:“師傅生病去不了,我去也一樣。”客商一聽大喜,心想名師出高徒,江祖臣手藝好,徒弟錯不了,就跟江祖臣商量要德銘去。江祖臣心里不放心, 1918年:王寅春租用顧景舟叔公顧聽生的房子,成家立業(yè),開始獨立生活,仍幫趙松亭制茶壺。同年,朱可心拜汪生義為師學藝,至二十歲滿期,壺藝已初露鋒芒。 1919年:蔣蓉,別號林鳳,出生于宜興川埠潛洛村的一個紫砂世家。蔣蓉的童年時代,每逢年初五,她都要睜大眼睛觀看父親兄弟三人祭祀陶祖宗--春秋時期在這里筑窯燒造陶器致富的越國大夫范蠡,專稱陶朱公,歷來被工奉為陶業(yè)祖師。蔣蓉十一歲時,父親蔣宏泉因撫養(yǎng)子女家庭負擔過重,不得不讓她輟學在家,承受父學習制坯做紫砂壺。 1920s:二十年代以后,“吳德盛”出品的花盆、鼎罐、瓶盤類制品,均在書畫陶刻上比較講究,山水、花卉、翎毛,動物等圖案不一,形態(tài)各異,有許多制品為任淦庭所陶刻裝飾。其時,任淦庭由技工升任為技師。三十年代之后,“吳德盛”名號越來越響,“金鼎商標”品牌亦越來越響,許多名人政要訂壺定壺均由吳漢文接洽。其時,吳漢文經(jīng)常邀請書畫名流來宜在紫砂壺上作書繪畫。有些制品的書畫陶刻裝飾由任淦庭替代吳漢文運刀作刻,署款為“干庭”、或為“干庭”、“陶”同時落款,可見吳漢文對任淦庭的信任程度。在“吳德盛”最興盛時期,名人政要經(jīng)常在“吳德盛”對面的“立新旅社”落腳下榻,隨時都會進入“吳德盛陶器店”參觀,亦會到陶器店后面的制作陶坊參觀。遇有名人政要參觀,任淦庭 1920年:裴德銘改名石民,仿古作品大獲成功,壺界時人對其技藝的肯定和贊譽。這是偶然的機遇造成的。德銘一直跟隨江祖臣制作紫砂器。民國之后,宜興利用陶器公司成立之始,江祖臣與范承甫、汪生義、程壽珍一起被聘為技師,德銘亦進入利用陶器公司制作紫砂陶。而每年立秋之際,江祖臣還是被古董商邀去上海仿制紫砂仿古器,時間一般為二個月。至二十年代初,裴石民嶄露頭角,聲名傳播,并開始與宜興的名人雅士交流切磋,特別是和儲南強、潘雅亮等結為知已,談壺論藝。在滬上仿古董的活計也多了,時間也長了,仿的品種各式各樣。而仿的最多的,是陳鳴遠的像生類作品,當時江祖臣在上海所仿的瓜果系列、百果系列,從來不著色,一概素色。且百果系列中,比較嚴謹端正,從來沒有歪嘴咧口的。而裴石民不像他的師傅,他用色十分豐富,鳥菱黑得發(fā)亮,荸薺紅黃鑲嵌,荸薺上的黃毛黑瓣。煞是逼真。特別是花生,半開半合,猶如自然爆開的一樣。 1921年:王寅春生養(yǎng)大兒子王長根后,為接濟生活,開始接受其它客戶的訂貨。其時,王寅春技藝已逐漸純熟,所制水平茶壺,除用自己的印款“陽羨惜陰室王”“寅春”外,亦使用訂戶印款如“福記”、“鐵畫軒”、“陶業(yè)工廠”等。但一般在蓋款上用“寅春”章,以利區(qū)別。趙松亭于二○年代后期燒制“貢局”、“貢壺”期間,王寅春又被聘至先生家中,專制“貢局”系列壺。 1922年:裴石民先后仿《鳴遠水盂》獲得成功?!督痼杆邸?、《田螺水盂》、《葫蘆水盂》、《松段水盂》、《百果水盂》、《金魚水盂》等等,形態(tài)各異,維妙維肖,細膩逼真,在紫砂壺界贏得“陳鳴遠第二”的美名盛譽。 1923年:裴石民為儲南強收藏的《供春樹癭壺》配蓋成功,并由潘稚亮鐫銘題記。題記為“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后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未能。重為制蓋者石民,題記者稚君?!?br> 1924年:裴石民為儲南強收藏的《圣思桃杯》配托盤成功。紫砂桃杯托盤題記十二行,為潘稚亮錐銘題寫。題記為“圣思,相傳為修道人,姓項。能制桃杯,大於常器,花葉桿實無一不妙,見者不能釋手。廿年前,簡翁得此於燕市,歸而寶之,杯底葉小損,微跛。名手裴石民,時方以第二陳鳴遠名于世,善為前人修舊。昨上用賓虹老人之意,為供春壺重配蓋。今歲復以鄙請,為此杯加一外托,中虛而涵納之。跛乃定。逐為之記略,兼揚其絕藝,以光于陶史為二美?!逼溟g裴石民的仿真像生類制品,秀麗雅致,生趣盎然,上海的古董商和收藏家紛紛邀請其制作紫砂器。 1926年:裴石民34歲時由江祖臣和張懷卿介紹到上海著名魔術師莫悟奇處仿制古董,和莫結為知交,制成各種古樸雅致之紫砂珍品,用“司奇治陶”印章。裴石民贏得“陳鳴遠第二”之盛譽,在二十年代至三十代達到高峰期,技藝之精湛,聞名江南,可以說影響已經(jīng)遠遠超過陳光明和師傅江祖臣了。 1929年:吳云根回鄉(xiāng),又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學陶瓷科當技術員,后又到公辦宜興中學窯業(yè)科擔任技師。 1930s:三十年代,任淦庭技藝已經(jīng)成熟,并為藝途生涯第一個高峰期。任淦庭卻整日埋頭于陶刻技藝的鉆研,一有時間就練書作畫看書,尋章摘句,提高文化修養(yǎng),從沒有揮霍浪費之情況發(fā)生。任淦庭其時已具有較高的書法繪畫技巧和扎實的用刀功底,陶刻作品手法多樣,因材施藝,書味濃郁,步入紫砂陶刻名家之列。 1930s:至三○年代,東洋生意興起。1934年,日本客商向“吳德盛陶器公司”訂制300只小花盆,“吳德盛”向窯場業(yè)界訂貨,因時間限定二個月,無人敢接。其時,王寅春家境十分困難,有上頓沒下頓,一咬牙,便接下了“吳德盛”訂制的300只小花盆的東洋生意。王寅春日夜趕制,并利用熟練的成型技法,想出了用木模擋模的辦法,致使花盆不會變形,如期完成交貨任務,王寅春開始在業(yè)界嶄露頭角。 1930s~1940s:有一次蔣蓉父親去上??赐谱鞣鹿抛仙暗牟甘Y彥亭,帶去了蔣蓉設計制作的兩件紫砂作品:一只犀牛,一個螃蟹戲金魚硯臺。伯父的老板看了又看,驚喜這個小姑娘有天分,要她到上海老板店里去。于是,二十歲的蔣蓉夾著藍花包袱,走進了大上海,與伯父一起專事仿古。伯父蔣彥亭制作的紫砂器,都刻有或蓋有明萬歷年間時大彬、陳子畦、陳鳴遠等的落款和印章,被老板冒充古董出售。蔣蓉跟隨精通紫砂工藝的伯父在上海渡過很長時間,她的作品,也被蓋上了“明萬歷年間鶴(去掉右邊鳥)村”的印章。有一次,作品以象真見長的伯父制作了一只新鮮蓮蓬,碧綠的蓮蓬里鑲嵌著米黃色老蓮子,那蓮子一粒粒在蓮蓬里滴溜溜活動。驀地,蔣蓉穎悟了,紫砂制作的真諦在于創(chuàng)造,模仿只能出工匠,不能出大師。 1931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yè)學校陶工科由宜興城內(nèi)返還蜀山鎮(zhèn)。后陶工科改名為窯業(yè)科。朱可心在校址初返蜀山時,由師兄吳云根推薦,由校長王世杰考察,被聘為學校實習工場教員。兩人朝夕相處,聯(lián)袂授技,直至抗戰(zhàn)爆發(fā)學校停辦。任教不久,朱可心和師兄吳云根因誤會而產(chǎn)生隔閡,甚至鬧到[見面不講話]的地步。事情是這樣的:宜興職業(yè)學校校長兼窯業(yè)科(窯業(yè)科于民國22年單獨建校,稱[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yè)學校])科長王世杰,四川籍人,早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工業(yè)大學攻學士,專攻陶瓷、玻璃、水泥、琺瑯等,是位留洋專家。王世杰嗜愛紫砂、推崇紫砂,為創(chuàng)辦紫砂職業(yè)教育(陶工科創(chuàng)始人)而放棄在當時首都南京就職的機會,來到宜興蜀山。到蜀山后,王世杰根據(jù)歐洲流行器皿咖啡茶具式樣,為紫砂打開歐洲市場專門設計了一份紫砂咖啡茶具的圖紙,分立面圖、平面圖、俯視、正視、側視分圖十幾張,叫吳云根制作。吳云根花了三個月時間,按圖紙尺寸連續(xù)做了二件套,校長王世杰都不滿意。吳云根秉性耿直,一冒火就顯在面上,見王世杰校長對制品不滿意,氣得不肯再制。于是,王世杰便叫朱可心制作。朱可心見了王世杰設計的圖紙,又對照吳云根的制品,細細查找原因。原來制品和圖紙,平面和立體,畫與做不是一回事。朱可心連用幾何造型,合理安排好壺身、流、把、蓋的比例,恰到好處,制作成自己第一次創(chuàng)新的咖啡茶具。王世杰見了大加贊揚,連聲贊:[好!] 1932年:其年春天,宜興職校校長王世杰邀請丁蜀山陶業(yè)粗、溪、黑、黃、砂、紫砂六大類行業(yè)公會代表、窯業(yè)主代表、藝人代表、地方名士、校董召開一次座談會,研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品展示問題,朱可心被邀參加。會后,王世杰委托程壽珍任展品總監(jiān)造和工藝總輔導。這期間,朱可心常向程壽珍討教技藝,程壽珍也悉心傳授,并介紹各方人士跟朱可心認識交往。朱可心為設計展品,開動腦筋,幾經(jīng)思考,準備以鼎為題材,設計創(chuàng)作新品參展。鼎為古代傳國重器,要發(fā)揚中國國威,民族尊嚴,可心決定做只云龍鼎。龍的神威、形象使可心非常興奮。設計稿一出來,朱可心便告知校長王世杰、校董儲南強、潘稚亮、名師程壽珍、范大生等,一一征求意見。王世杰支持他,給他找了許多龍的圖案范本。儲南強贊同他,書送一幅對聯(lián)作為勉勵,對聯(lián)曰[書傳陽羨名陶録,人在幽峰稼穡圖],并提議可心要博采眾長。潘稚亮對鼎的紋飾設計提出中肯意見。朱可心的云龍鼎一次性制作成功。鼎高2.5市尺,鼎下部飾以層層波浪,身部飾以巨龍在波濤中翻江倒海,龍首仰面,向天空噴吐萬珠水花。鼎蓋上三朵云頭托起一輪紅日。三只金剛鼎腳飾以浪波曲型。整體雕鏤生動,巧妙運用紫泥天然色彩,色澤溫潤,表面肌理效果達到出神入化之境地。此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示,摘取桂冠,獲[特級優(yōu)獎]。云龍鼎一做成,朱可心乘著余興,運用自己熟悉竹,喜竹飾的特長,又設計出一只竹節(jié)鼎。潘稚亮看了朱可心的設計稿,十分喜歡,要求可心在鼎面上留下空白讓他鐫刻。朱可心答應了,在制作竹節(jié)鼎的日日夜夜,潘稚亮也忙著設計鼎文。竹節(jié)鼎制成后第二天,號[木石居主人](本意原為閉門讀書,鉆研書法篆刻,不問世事)的潘稚亮,便凝神注目,鋼刀好似金蛇舞,鏤下一層泥屑,正面刻下[萬年寶鼎]四個李斯小篆,背面刻下古錢紋飾。潘稚亮為可心寫下一副對聯(lián),聯(lián)曰[陸氏釋文寶宗漢學,仲翔注易猶契義心]?! ≈窆?jié)鼎燒制成功,鼎高1.6市尺,鼎身取一節(jié)竹段狀,四周浮雕竹葉,三只鼎腳由兩根細竹盤曲而成,鼎蓋用鏤空竹葉,三竹節(jié)分飾其中。鼎正面[萬年寶鼎]四字蒼勁雄渾,鼎背面古錢紋飾樸致端方。鼎整體清韻有致,典雅大方,使人賞鼎時[竹歆爐香]之心油然而生。此作在上海蓬萊市場(今豫園商城)展出時,為孫中山夫人宋誠意齡定購,現(xiàn)存上海宋慶齡故居。 1932年:顧景舟家道中落,無法入學繼續(xù)深造,于是在家跟著祖母學習制壺。 1934年:年底,“吳德盛”老板向王寅春訂制二件高檔紫砂方器,一件為《四方鼓腹壺》,一件為《六方壺》。王寅春用心制作,所制壺器端莊周正,輪廓分明,得到“吳德盛”的高度評價。事后才知,這是“吳德盛”為上海大古董商龔懷希所訂制的作品。 1935年:其年春天,經(jīng)“吳德盛”介紹,王寅春被聘至上海,為上海古董商龔懷希仿制紫砂古董。王寅春初仿制之作,仍是為“吳德盛”訂制的《四方鼓腹壺》、《六方壺》,均是陳鳴遠的作品。王寅春反復揣摩這些作品的造型,把握形神關系,所制方器比原先更好。 1936年:龔懷希請德國高級技工,專門為王寅春制作了紫砂筋紋器的口蓋樣版等制壺工具。這幾副樣版大小不一,精密度高,用超薄型鉛片(或稱不銹鋼)做成,一般技工是絕對不能制作出來的。王寅春有了配套的樣版工具,仿制出古代名藝人的紫砂筋紋器作品,如《菱花》、《玉蘭花》、《菊球》、《菊瓣》等壺,署款分別為時大彬、徐友泉、陳子畦等,亦有無款制品。 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裴石民回到宜興蜀山。其時,丁蜀窯場一片蕭條,裴石民的好友儲南強避居深山,潘稚亮避居和橋化城寺,堅持民族氣節(jié)不與敵偽接觸。裴石民原先亦想避居山間,但迫於生活,於1940年在蜀山大橋(橋堍旁)租房開店,取名“石民陶器店”,自做自賣。名謂“自做自賣”,其實裴石民只求幾個度日糊口錢,只要有口飯吃,他的店門就整天關著。裴石民養(yǎng)成深居簡出的習慣,盡量少與他人接觸,特別是敵偽人員。他不忘紫砂陶藝,在家中養(yǎng)了許多小動物,有貓、鳥、狗、金魚、松鼠等等,并捉來許多昆蟲,如晴蜓、地蹩蟲、蟋蟀、昨蜢、知了等等,每日寫生悟性,把物性的可愛之情,移至紫砂藝術上來。 1937年:民國26年(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宜興,紫砂廠房炸毀,龍窯相繼破壞,交通阻絕,技工失業(yè)流散,生產(chǎn)中斷,整個紫砂陶業(yè)幾乎陷入后繼無人的境地。期間很多謀取出路的年輕紫砂藝人紛紛效仿前輩走出宜興赴上海尋求發(fā)展,當時適逢年輕的顧景舟被聘至上海郎玉書之郎氏藝苑,專事仿古制陶。 1930s~1940s:朱可心是唯一一個在三0年代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至四0年代、五0年代初紫砂業(yè)相對低靡的情況下,堅持以壺為業(yè),以壺為生的藝人。他沒有轉一天業(yè),沒有打一天其它雜工,而終于鉆在制壺工藝中。期間他創(chuàng)制的新品《云龍壺》、《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圓松竹梅壺》、《提梁魚化龍》 1942年:此后,滬上的一些古董商紛紛復業(yè),趕來宜興邀請裴石民至滬仿古。裴石民總要先問古董商,仿古紫砂賣於誰人?一些古董商不明其意,答謂日人訂貨。裴石民一聽是日人要貨,堅辭不去,并勸告古董商要以民族大義為重,不可隨意出賣藝品珍品,不要給日人仿古。一次,有個老客商出重價要裴石民至滬替他制仿古壺,并騙他說絕對不賣給日人。裴石民跟其客商趕到上海,準備仿古。不料一日與客商家傭人閑聊,聊出還是日人訂貨,裴石民一臉怒色,二話不說,連夜告辭。此后,他在抗戰(zhàn)期間沒有去過一次上海,也沒有作過一次仿古壺,凡壺上落款,均是石民自己的印款。 1942年:顧景舟被聘至上海標準陶瓷公司當模型技師,當時先后還有蔣蓉也被聘用至標準陶瓷公司。按照他們的說法是不想無至盡地去做仿古壺。不過,上海的歲月對于這些年輕的紫砂藝人來說并不順意,由于標準陶瓷公司的老板販賣日貨,投靠汪偽***,他們便在1943年至1944年之間先后結束了上海之行。對顧景舟而言,返鄉(xiāng)的1944年是貧困漂泊的一年,他以制壺用印含“萍”字暗寓漂泊不定之意;而對于蔣蓉則是因貴人重返滬上之年,她因范敬堂而于期間重赴上海虞家花園里做起了花盆技師。而在宜興,到了民國33年(1944年),整個蜀山窯廠全年所產(chǎn)的紫砂壺不滿千把。到了1945年抗戰(zhàn)關鍵的一年,顧景舟在家鄉(xiāng)以為人定制洋桶壺為生,而蔣蓉則以虞家敗亡之際又不得不重返家鄉(xiāng),結束了自己短暫的滬上生涯。 1943年:此后,宜興窯場漸有恢復,任淦庭受聘于蜀山“毛順興陶器廠”為技師,與蔣永西(藝名“巖如”)結為至友,并長期與蔣永西搭檔合作。任淦庭 1943年:在抗戰(zhàn)艱難歲月中,裴石民深居簡出,閉門鉆研,創(chuàng)制出《松段壺》、《南瓜壺》、《荷葉壺》等作品。其《南瓜壺》以南瓜為壺身造型,枝蔓順延為流,卷葉團裹,枝藤扭曲為把,瓜蒂為鈕,壺身瓜瓤勻稱分割,葉藤布局瀟灑,神韻自然。壺身為素飾,流把鈕、枝藤均采用墨綠泥點綴鑲嵌,為紫砂花貨類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之一。裴石民手制《南瓜壺》僅數(shù)把,其中有一把留作已用,每日品茗撫摸,數(shù)月間光彩照人,令人羨慕。時蜀山偽和平軍團長史耀民亦聞說此事,幾次上門要討《南瓜壺》,裴石民堅辭不答應。史耀民奈於裴石民聲望,取不到《南瓜壺》亦拿裴石民沒法想。另一名作《荷葉壺》均采用段泥素飾,以綻開的荷花為體,鮮藕為流,蓮枝為把,蓮蓬作蓋,顆顆蓮心均能轉動,潺潺作響。《荷葉壺》亦只創(chuàng)制數(shù)把,時人贊譽為“神品”。 1944年:裴石民以陶土塑形仿真,制作出《田螺水盂》系列,《九條藝蠶桑葉盤》,《螃蟹荷葉盤》、《十件果品》系列等仿真像生類紫砂文房古玩作品,或自創(chuàng)自樂,或探索追求,或求新求變,以高標準,嚴要求,只求精妙,精而少,少而妙,技藝和心境均達到至高境界。此間,裴石民創(chuàng)作盆景陶藝也十分突出,有其自己持有的銅器敦厚穩(wěn)重的特點,講究形體和裝飾的協(xié)調(diào),泥色表達韻味的肌理美,樸素典雅,件件作品可以說是名品精品。在整個戰(zhàn)亂期間,裴石民時斷時續(xù),堅持陶藝創(chuàng)作,堅持氣節(jié),且深居簡出,不與敵偽接觸,寧愿掙個糊口錢,也不愿去滬仿古掙大錢,品德清高,藝德可佳,并堅持始終,可說是難能可貴的。 1944年:顧景舟在家鄉(xiāng)生活艱難,到了45年開始以為人定制洋桶壺為生計。 1948年:戴相明介紹顧景舟認識江寒汀、吳湖帆、唐云等著名書畫篆刻家。顧景舟興奮之余,精心制作石瓢壺五把,由戴相明邀請吳湖帆、江寒汀繪畫題詩。壺藝書畫雙絕,在紫砂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鐵畫軒在抗戰(zhàn)后又現(xiàn)中興之勢,直至1956年公私合營。 1950s:五○年代后,王寅春逐步以制作紫砂筋紋器為主要特點,所創(chuàng)《半菊壺》、《梅花周盤壺》、《六方菱花壺》、《六瓣高瓜酒具》、《菊球壺》、《裙花提梁壺》等作品嚴謹工整,規(guī)矩挺括,一絲不茍,技藝風格獨樹一幟,是紫砂業(yè)界近代紫砂筋紋器的代表人物,工藝巨匠和一代宗師,為紫砂工藝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53年:丁蜀窯場的紫砂業(yè)還處在停頓之中,裴石民堅持從藝不停息。他比較成功地創(chuàng)制出一套《松段茶具》。這是在原有的《松段》壺基礎上改制創(chuàng)新的。茶具由單件《松段壺》,四件《松段杯》,單件《松段盤》組成,均以蒼松為題,樹皮斑駁,樹身經(jīng)風露斧劈,傲然挺立。松枝蒼翠渾 1954年:10月,裴石民與朱可心、吳云根、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度、范祖德7人組建紫砂工場,隸屬於湯渡生產(chǎn)合作社,承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訂購的高檔茶具。裴石民創(chuàng)制出《菊蕾壺》、《合桃壺》、《供春壺》。其《供春壺》以儲南強收藏《供春》為藍本,精心改制,以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并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特點巧妙融合,古樸雅致,具濃厚典重的紫砂味,并很快為市場所接受,使紫砂工場順利組建和發(fā)展。期間,吳云根參加了蜀山陶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1956年提升為紫砂成型技術輔導員,成為紫砂頂尖人物之一。同年,顧景舟參與組織蜀山陶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任合作社生產(chǎn)理事委員兼技術輔導員。 1955年:其年春,藝人歸隊,任淦庭參加“蜀山陶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并于1956年被任命為“藝人”,擔任技術輔導員,悉心培養(yǎng)藝徒。此后,任淦庭進入第二次創(chuàng)作高峰期。其間,任淦庭潛心創(chuàng)作,題材多樣,吉祥寓意,有著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的特點與風格。他這一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陶刻裝飾作品,給陶刻藝術增添了新的畫面,新的內(nèi)容,新的生活情趣?!镀畔鄙隙瑢W》、《解放一江山島》,記述時代事件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喜上眉梢》、《春燕畫筒》將自己對生活熱愛的真切感受融進陶刻裝飾之中,感情細膩,刀法純熟,線條順暢,融情、物、畫于一體,協(xié)調(diào)配合,得體大方。《漁舟聽鶯》、《臘梅喜鵲》以畫面生動,豐富活潑,創(chuàng)意鮮明而為南京博物院收藏。同年,裴石民參加蜀山陶業(yè)生產(chǎn)合和社,專門從事紫砂器的生產(chǎn)設計工作,并由省人民政府任命為技藝輔導員,成為著名的“紫砂七藝人”之一 1955年:陶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設立“紫砂工藝班”,招收第一批藝徒。顧景舟是七老藝人之一;同年,蔣蓉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后,擔任“紫砂工藝班”輔導員,技藝精進,事業(yè)芙蓉更艷。1956年她獲宜興縣的鼓勵獎;以后又多次獲江蘇省宜興陶瓷公司的獎勵。 1950s~1960s:期間,任淦庭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紫砂陶刻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以傳統(tǒng)風格為主。其畫以山水、花鳥、人物、博古圖案為主,尤以梅、竹、蘭、菊為勝。書有正、草、隸、篆、鐘鼎、甲骨文等種書體,鐫刻時以多變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達陶刻線條的趣味和美感,與所刻繪器皿相映成趣,相映成輝,獨具風貌和韻力。署款為“任淦庭”、“缶碩”等。 1956年:其年夏天,紫砂花貨色飾器高手女藝人蔣蓉創(chuàng)作了第一件新品《荷花壺》,在坯體剛剛完成成型制作工藝,即遭到非議。蔣蓉哭著找到時任陶業(yè)社副主任兼工場輔導的朱可心,氣著要把坯體毀掉。朱可心極關心蔣蓉的創(chuàng)作,因為蔣蓉第一次提出設計時,可心即表示支持。朱可心到工場里一問,非議的人竟有花貨素飾器高手,像真品享有盛譽,時稱[鳴遠第二]的裴石民,有花貨素飾器高手,竹飾方面享有素雅風格的師兄吳云根,還有光貨素器追求裸胎藝術效果的制壺名手顧景舟等人。紫砂界門派之別,素來有之,門戶之見極深。紫砂花貨素飾器之分支向來認為是花貨塑器之正宗,從藝素飾器者也有重花貨素飾器而輕花貨色飾器的情況存在。從藝紫砂花貨色飾器的蔣蓉要創(chuàng)新有難處。朱可心時任工場輔導兼陶業(yè)社副主任,他以這兩個身份一一同裴石民、吳云根、顧景舟等人交換意見,并勉勵蔣蓉要想得到別人的評價,東西一定要做得好,要拿出本事來?! ∈Y蓉得到朱可心的堅決支持,朱可心亦親自指點和提出修改意見。蔣蓉的第一件創(chuàng)新作品《荷花壺》于1956年夏秋之際創(chuàng)制成功,并在臨冬的全國陶瓷工藝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逗苫▔亍烦浞职l(fā)揮蔣蓉在花貨色飾器上的特長:造型以荷花作壺身,蓮蓬作蓋,花梗為把,巧妙運用紫砂泥配色,米黃底色,朱紅花脈,墨綠蓮房,青瑩荷葉,碧翠青蛙。壺腳為紅菱、白藕。色飾自然,清新艷麗。朱可心支持蔣蓉創(chuàng)新,在突破舊俗氛圍中,在摒棄門派陋見中,都具有積極意義。這種事在后來[史無前例的四大運動]中,朱可心被作為批判對象,并被人漫畫成男身女腰花褲腳,還以男女二個身體合在一起穿一條褲被人施以攻擊,不能不說是件悲哀的事。朱可心的觀點明確的:凡是從藝者,不要有什么門戶之見,不要以為自己門派的東西就是最好,其它門派都不如自己,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門派,而對屬于其它門派就漠不關心,這對于紫砂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對支持蔣蓉創(chuàng)作《花花壺》絕不會后悔!這無疑是對攻擊者最好的,最大度的寬容回答。 1957年:任淦庭出席“全國民間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同年底又出席“全國群英會”,在工藝美術界影響頗大,。時近晚年,任淦庭仍每日習字作畫,對每個藝徒,按其各人特長分贈畫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為世人銘記。同年,裴石民創(chuàng)制出傳統(tǒng)名壺《牛蓋蓮子》、《石銚》、《圓潤》,其作品工整嚴謹,古樸大方,神韻有加,逐成了傳統(tǒng)紫砂壺的珍品之作。 |
|
來自: 老劉tdrhg > 《4、瓷器/玉器/雕刻》
联系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企业微信
客服QQ:
1732698931联系电话:4000-999-276
客服工作时间9:00-18:00,晚上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或QQ留言,第二天客服上班后会立即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