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方遠圖書館 2016-03-17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多年前,一位頗有名氣的中國詩人對我說:很多當代中國詩人背后都站著一位外國詩歌大師。他的意思是,中國詩人在一定程度上曾獲得外國詩人的啟示。這話雖有一定道理,但畢竟有些片面——在我看來,這句話也應(yīng)該反過來說:很多外國詩人背后都站著一位中國詩歌大師,或一位中國哲人,或枕著一部中國經(jīng)典。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在長期閱讀和翻譯外國詩歌的過程中,屢屢發(fā)現(xiàn)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外國詩人,包括一些世界級詩歌大師,其實對中國古典詩人及其詩歌、古典文學和哲學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和癖好——也就是說,在他們長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中國古典的精神啟示了他們,甚至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不可否認,這就是詩歌的辯證法。

遠的不說,僅在現(xiàn)當代歐美詩壇上,喜愛中國詩歌(當然是古典詩歌)的詩人就不乏其例。且不說美國詩人龐德和雷克斯羅斯(其中文名字叫王紅公),就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大詩人帕斯,加拿大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布洛克,美國詩人勃萊、賴特和斯奈德,挪威詩人豪格等,無一不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愛好者。而最受歐美詩人追捧的中國古典詩人,自然是陶淵明、王維、杜甫、和李白等人,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詩人和經(jīng)典。

其實,無論是中國詩人受到外國詩人的啟示,還是外國詩人受到中國詩人的影響,都說明了一個這樣真理:東方和西方文化之間差異極大,甚至相去甚遠,因而相互有了神秘感——遙遠的距離產(chǎn)生了美。

1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對于中國詩人,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1998)并不陌生。據(jù)說在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青年詩界秘密地流傳著一首外國詩,由于該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代表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一個高度,且具有無法比擬的典型性,因而大家都把它作為自己寫作參考的“秘密武器”,只是私下閱讀,并不相互傳閱,但最終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還是通過種種渠道弄到了這首詩——帕斯的早期代表詩作《街》。

在大多數(shù)中國詩人的眼里,帕斯是“最后一位現(xiàn)代主義詩歌大師”,尤其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其實,帕斯還是一位深得中國古典文學和哲學精神要旨的外國詩人。雖然他一生未到過中國,卻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頗有獨到之處。他熟悉《易經(jīng)》、老莊孔孟哲學、《紅樓夢》、《金瓶梅》等中國古典。他在一篇文論中談到《紅樓夢》時,就這樣說:“寶玉和黛玉,《紅樓夢》中的戀人,是相對的一塊魔幻之石和一朵魔幻之花的化身……盡管兩人的人物形象不可忘記,但他們的現(xiàn)實卻短暫即逝:他們只是一次精神歷險中的兩個時刻……”帕斯對《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得如此細致入微,且頗有個人見解,可見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性閱讀。

帕斯不僅十分諳熟西方哲學思想,更潛心研究過《易經(jīng)》等中國古代哲學經(jīng)典。在他的詩集《火蛇》(1958-1962)中,有一首頗值得稱道的詩——《恒》。帕斯知創(chuàng)作此詩時,就用了《易經(jīng)》中的第三十二卦“恒”為題,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又引用“恒”卦里的“雷風:恒”一句來作為引語;然后才用現(xiàn)代派手法來表現(xiàn)“恒”——持久的情感:恒者,持久也。這首詩共有6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各有所不同,采用了對比、蒙太奇和變幻視覺角度等藝術(shù)手法。其中最后一節(jié)的對答十分有趣:

我要用石頭的語言對你說話

(用一個綠色音節(jié)作答)

我要用雪的語言對你說話

(用一把蜜蜂之扇作答)

我要用水的語言對你說話

(用一只閃電的獨木舟作答)

我要用血的語言對你說話

(用一座雀鳥之塔作答)

這種形式十分獨特,在帕斯的所有作品中也是唯一的一例,其中并列、粘合技巧,既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特征,又有《易經(jīng)》中的卦辭、爻辭的影子,思辯性很強,已經(jīng)成為國外各種超現(xiàn)實主義詩選必選的典范之作。

其實,自《易經(jīng)》傳入西方,譯本眾多,引起了西方詩人和學者的強烈興趣,他們或多或少對其有所研究,有的還甚至對其奉若至寶。在他們看來,《易經(jīng)》很適合他們所提倡和刻意追求的創(chuàng)作隨意性和偶然性。而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則更是崇尚詩歌的偶然性,他們提倡的“自動寫作”就與此很有關(guān)系。鑒于這些原因,他們自然而然對《易經(jīng)》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和好感。有一位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甚至宣稱,《易經(jīng)》是其創(chuàng)作的偶然性的主要來源之一,他認為其中的卦辭、爻辭充滿了超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可能性,以及用以引導詩歌發(fā)生的符號。他甚至還相信,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層次、時空等方面去組合、重新組合以及解釋卦辭和爻辭,就可以得到無數(shù)首意義完全不同的詩作,可見其對《易經(jīng)》的重視。

當然,帕斯對中國古典的欣賞肯定不止《易經(jīng)》,他還十分欣賞詩人陶淵明、謝靈運、李白、杜甫、王維、南唐李后主李煜、蘇東坡等人的作品。

上世紀60年代,帕斯曾擔任墨西哥駐印度大使,卸任后,他出版了詩集《東坡》(1969)——其標題就是他為了向中國北宋大詩人蘇軾(號“東坡”)致意而定下的。其中的《陽臺》一詩,是帕斯在德里任職期間的某個黃昏憑欄遠眺、浮想連翩后的杰作。值得一提的是,當他在陽臺上憑欄遠眺之際,突然浮想到另一個東方——中國,在此情此景中,他不禁想起了南唐李后主李煜的名句:“獨自莫憑欄”——那正是他當時深深陷入的狀態(tài),悵然無極,滲透了孤獨。同樣是在陽臺上,李后主看到了他失落的江山,抒發(fā)的是亡國之恨;而帕斯看到的則是殖民主義留下的景象,各有所不同。令人稱奇的是,在這部《東坡》中,竟然還有3首奇特的小詩,那就是《金蓮》(一)、《金蓮》(二)、《金蓮》(三),帕斯在這組小詩幻化了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中的人潘金蓮。可以想見,帕斯對中國古典的深入閱讀,給了他不少啟發(fā)。

不僅如此,稍后出版的詩集《回歸》(1971)中的主題詩《回歸》,帕斯直接引用了王維詩《酬張少府》中“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兩句,用遙遠的中國古代跟他所處的墨西哥現(xiàn)實做了鮮明的對比。

2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同樣作為超現(xiàn)實主義詩人,加拿大的邁克爾·布洛克(1918-2008)則更傾向于王維及中國道家思想。僅僅因為少年時代的一次偶然閱讀,布洛克愛上了中國古典《詩經(jīng)》,并將其列為除《圣經(jīng)》外的最重要文學經(jīng)驗:“……第二種相似或者甚至更重要的經(jīng)驗,發(fā)生在10年以后,是我16歲時在馬克·范多倫編選的《世界詩選》中初次讀到中國詩歌。這部選集以海倫·瓦德爾所譯的《詩經(jīng)》中的4首詩開篇,接下來是大家可能會期待的、包括阿瑟·威利、埃士拉·龐德等其他幾位譯者的譯文。但正是這最初的4首詩……給我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對于我,也許它們是最初的影響,是初戀一般的影響。它們影響了我,甚至從來不曾被后來影響我的最顯著的法國超現(xiàn)實主義和德國表現(xiàn)主義等因素所抹去……”

布洛克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情結(jié),從少年時代一直延續(xù)到了中年。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他便與人合作,翻譯了中國唐代山水詩人王維的詩選《幽居的詩》、《毛澤東詩詞37首》,為中國詩歌在西方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其中《幽居的詩》主要選入了王維《輞川集》中的系列詩作,是從意大利語轉(zhuǎn)譯的。當時布洛克讀到王維與其朋友裴迪的唱和的詩,興奮之極,便禁不住開始自娛自樂地翻譯了一些。后來,他與一位華人教授合作,逐漸擴大了這部作品,并加上了王維和裴迪的生平小傳和注釋,形成了一個完整譯本。他們沒想到的是,這部譯作得到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理支持,該組織熱情洋溢地將其作為“中國詩歌最佳范本”而收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作品集/中國系列”之中。對于這部作品,他曾這樣說:“我感到《輞川集》中的絕句,是對我列舉的中國詩歌的典型特質(zhì)的準確概括……除了我提到的特征,我必須還要說的是,中國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即人被視為自然的一部分——這一點與西方觀點不同,即人被視為割裂的觀察者和評論者?!?/p>

在布洛克自己的詩里,帶有濃重的中國韻味的作品俯拾即是。這類作品非常重視感性視覺——意象鮮明,畫面清晰,充滿了寧靜的意味。在他的《在唐人街的咖啡館里》一詩中,他這樣寫道:

鎮(zhèn)定于匙子的叮當聲

我觀看黃河

帶著多彩的波浪流過

從遠方

隱隱傳來

寺院的鐘鼓聲

淅瀝的腳步

帶著絲綢的窸窸聲

沙沙掠過我的耳朵

或許是從《詩經(jīng)》開始,經(jīng)歷了對王維營造的“幽居”的想象和探索,布洛克在中國古典詩歌里找到了自己的所愛,進而在《大學基金捐贈處的四月》一詩中講起“道”:“它以一個長著樹木般的/綠色胡子的古代賢人的/嗓音講起‘道’”。

3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而在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美國詩壇,熱愛中國古典詩歌的詩人大有人在。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或多或少從中國古典詩歌中吸取了營養(yǎng),并受其影響,將一種不同于美國本土的詩歌元素引入自己的作品,產(chǎn)生了奇特的效果。

比如跟布洛克一樣喜歡王維的著名詩人羅伯特·勃萊(1926-),就是這樣一個典范。他在談到自己愛上中國古詩的原因時這樣說:“我自己這一代美國詩人,包括詹姆斯·賴特、加里·斯奈德等人,通過阿瑟·威利、羅伯特·佩思等人的譯文而深受中國古代詩歌的影響。我們(當時)發(fā)現(xiàn)自己被英美學院派詩包圍,這種學院詩能夠談及理念卻無法深入情感,能夠觸及形式卻無創(chuàng)新,大有忽視自然的傾向。因此,我們通過自己的方式,使陶淵明、杜甫、李白詩中的某些風景適應(yīng)了美國中西部和西部的風景,而他們的風景特征透過這個窗口,比透過莎士比亞、濟慈、丁尼生或白朗寧的窗口更為清晰?!?/p>

為了擺脫英美學院派詩風,勃萊本人一直號召同時代的美國詩人向中國古典詩歌學習,而他本人也身體力行,從中尋找營養(yǎng),并深受其影響。這一點反映在他的詩集《跳出床外》(1972)里面。這部集子中,有一首題名為《菊花》的詩,副標題就寫明了“為愛菊的陶淵明而植”,可見他對中國古典隱士詩人生活的想象與向往;而且集子中的其他一些詩,顯然都帶有“幽居”、“獨處”、“秋野”之類的意象,無疑指明了其總體詩風。這部集子的扉頁上,還引用了《道德經(jīng)》中的句子,其中的部分詩作顯然受到了中國道家精神的啟發(fā),比如兩首寫及“無為”的詩,便是最好的例證。此外,這個集子不僅收入了勃萊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還收入了他翻譯的王維及其朋友裴迪兩人唱和的組詩——《輞川集》中一些詩作的譯文,有《漆園》、《華子崗》、《欒家瀨》、《木蘭柴》等多首。不僅如此,他還請一位旅居美國的中國藝術(shù)家為這部詩集創(chuàng)作了若干幅具有中國古典山水意境的木刻畫,以及他所選譯的那幾首唐詩的中文書法,頗具東方意味。

1981年,勃萊推出了詩集《穿黑衣的人轉(zhuǎn)身》。在這個集子中,有一首《關(guān)于哲學的沉思》,其中也涉及到對中國唐人的生活與思維方式的沉思:

……

五個中國人在沒有墻壁的房子里談話,

交流思想。

……

其中的“在沒有墻壁的房子里談話”,就代表了中國古人的開放性思維——這正是勃萊所向往的。

至于中國古詩對勃萊的影響,他也有過專門的敘述:“我自己的一些詩,如《與友人暢飲通宵達旦后,我們在黎明蕩一只小舟出去看誰能寫出最好的詩來》,就源于中國詩意,類似的還有《午后飄雪》、《六首冬日獨居的詩》等。我從中國古詩中汲取的特性之一,即是優(yōu)美和幽居、隱秘和“獨處的時間”的力量。我仍然發(fā)現(xiàn)幽居是一種莫大的賜福,我每個月都偏愛嘗試在城市之外的某個地方獨處一周。我們更深地需求,因為我們靈魂的緣故,更復(fù)雜和更產(chǎn)業(yè)化的生活就成了幽居之山和隱秘之水……”

而勃萊所提到的同時代的美國詩人加里·斯奈德、詹姆斯·賴特,都同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愛好者。他們一個長期追尋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想象,一個則身體力行地翻譯過中國古代充滿禪意的詩,在美國詩壇上保持著長久的活力。

詹姆斯·賴特(1927-1980)早年師從于學院派,后來轉(zhuǎn)向“深度意象”(又稱“新超現(xiàn)實主義”),而真正促成他的轉(zhuǎn)變的原因,便是閱讀中國古詩。從賴特的詩里,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對他所產(chǎn)生的影響。賴特十分迷戀白居易,記得他主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詩集——《樹枝不會斷裂》(1963)中,開卷第一首詩即名為《冬末,當我跨過水洼,想起一位中國古代地方官》,是寫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被貶官后,在蒼茫的暮色中溯三峽而上,發(fā)配到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任職的情景。在這首詩里,賴特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時空,通過一條長江上十分常見的纜索,把中國唐代的三峽和忠州與1960年的美國中西部的明尼阿波利斯城的風景連接了起來,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這種想象和手法,不能不讓人嘆服。

與賴特相比,加里·斯奈德(1930-)在對東方文化——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探索上走得更遠,方式也更直接。這位信仰禪宗的詩人,早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時,曾師從于學貫中西的中國學者陳世驤,接受了對中國文化的啟蒙。在他的《斧柄》一詩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學和哲學對他的直接影響——《詩經(jīng)·伐柯》中的詩句、陸機及其《文賦》的思想等。此外,這首詩還滲透了他對中國文化和哲學的思考,亦有禪宗似的頓悟:“我明白了:龐德是斧子,/陳是斧子,我是斧子/我的兒子是斧柄……”在他的很多詩里,不僅很多意象與中國古典詩歌有關(guān),充滿了自然之道,其主張和觀點亦與中國哲學中那種“天人合一”的精神不謀而合。

由于青年時代的斯奈德崇尚東方文化,他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便東渡日本(有一種說法是他當時想來中國,可那時全中國正熱火朝天地朝著共產(chǎn)主義“大躍進”,因而未果),沉浸在東方文化之中。他先后在京都相國寺、大德寺等寺院里研習禪宗,一度還削發(fā)為僧,后來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翻譯了《寒山詩》,發(fā)表后在美國詩壇引起了巨大反響。

雖然斯奈德參加過美國詩壇的“垮掉派”運動,并成為這個流派成就較大的詩人之一,但他的詩風跟該詩派其他詩人可謂有天壤之別:其詩平和、內(nèi)斂,充滿對自然的沉思,完全看不到“垮掉派”詩人金斯伯格等人的那種似乎要顛覆世界的張狂語氣。

4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中國古典詩歌大師陶淵明、王維等人的隱居生活方式和創(chuàng)作手法,早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引發(fā)了許多詩人的追捧,甚至還有人身體力行,一生都實踐著陶淵明式的生活方式。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北歐隱士”、挪威著名詩人奧拉夫·豪格(1908-1914)。

作為果農(nóng),豪格不求功名,幾乎一生都生活在挪威峽灣中的一個小漁村,僅靠種植幾畝蘋果園為生,堪稱真正的園丁和隱居的詩人。雖然他早年也接受過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但后來深深愛上了中國古典詩歌,并深受其影響和啟示。平時,他或采摘自己種植的果子,或獨酌自釀的蘋果酒,或閱讀各國詩歌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與世無爭地過著他所向往的陶潛式的田園生活,喜歡在“工作之余,你可以烤炙豬肉/讀中國詩歌?!保ā睹恳惶臁罚?。他有一首名詩,就叫做《陶潛》。他在這首詩中,充分想象了自己與陶潛相遇的情景:

如果有一天

陶潛來訪,我

會把我種植的櫻桃樹和蘋果樹給他看,

我更喜歡他在春天來訪

那時果樹開滿了花。然后,我們會坐在樹蔭下

暢飲蘋果酒,如果我能找到他喜歡的詩

也許我就會拿給他看。

在他那個時代,拖曳毒煙在天上閃耀飛過的龍

更加平靜地翱翔,有更多的鳥兒歌唱。

在這里,沒有他不明白的事情。

他比任何時候都想隱退到

這樣一個小花園。

然而,我不知他是否會懷著良知隱退。

豪格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簡潔,興趣十分濃厚,中國古典詩歌對他的影響,可以在他1961年到1971年期間出版的詩集中看出來。這位諳熟中國古典詩歌的北歐詩人,以中國為題寫過不少作品,如《屈原的故事》、《致李白》、《讀陸機并寫出一首詩》,或者在其他詩作里對王維進行想象:“如果你送給王維一張巴赫/和韓德爾的唱片,他會干什么呢?/他會在他位于終南的輞川別業(yè)/一次又一次播放奏鳴曲/還會夢見自己離開,走向白云。/然后,他會寫一首詩贈給你……”在這里,王維“……離開,走向白云”的方式,無疑開啟了他的想象空間。

從豪格的詩中,我們可以讀到他所提到的我們祖先的名字:屈原、李白、陶潛、陸機、王維等,不僅可見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諳熟程度,還看得出來,他向往與陶淵明一起“暢飲蘋果酒”,喜歡王維的輞川別業(yè),也哀嘆屈原“遇難的夢想家,現(xiàn)實是艱難的岸”的那種未能實現(xiàn)的政治抱負,仰慕李白“做那個神圣王國的皇帝”的宏大的詩歌理想與精神。

外國詩人的中國古典情結(ji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日韩在线一二三区| 人妻少妇系列中文字幕| 两性色午夜天堂免费视频| 最近日韩在线免费黄片| 91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欧美| 91偷拍裸体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七月啪啪激情综合| 欧美不雅视频午夜福利|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东京热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一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色综合| 日韩女优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毛片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青草地婷婷综合| 91蜜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91| 国产精品一区欧美二区| 大胆裸体写真一区二区| 日韩三级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高清免费日韩视频| 在线观看那种视频你懂的|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人一妻| 欧美日韩国产自拍亚洲|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人人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爽又黄同志 | 99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 麻豆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视频免费在线视频| 小黄片大全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香艳网久久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