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慧能《壇經(jīng)》的禪學奧秘 慧能不僅在“緣起論”、“佛性論”、“覺悟論”方面有佛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而且,對覺悟方式和實踐法門等也有非??少F的新探索。 四、覺悟方式:“頓悟成佛” 傳統(tǒng)佛教重視修行、參禪,而如何修行和參禪歷來也成了佛教各家各派爭論的熱點問題之一。佛教的有些教派,主張以讀佛經(jīng)為主進行修行,借經(jīng)悟教;有的則主張在實際的修行活動中去悟教,去覺悟佛性。而悟道成佛到底是漸進的還是頓悟的,在禪宗內(nèi)部也一直存在著爭論。一般說來,以神秀為代表的禪宗北宗主要傾向于漸悟方式,認為必須通過長期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法而覺悟成佛;而以慧能為代表的禪宗南宗則主張頓悟成佛,在慧能看來,人人自心本有佛性,所以不需要長期修行,不需要大量施舍財物,不需要吟誦佛經(jīng),只需及時去除妄念,覺悟本心,頓悟佛性,立即就可成佛。 傳說中,北宗神秀有一首偈,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SPAN lang=EN-US> 這一偈說得就是漸悟的方式,他把人的身、心比喻為是菩提樹和明鏡臺,強調(diào)要“時時勤拂拭”,勿使身心“惹塵?!保@“時時勤拂拭”的過程,就是逐步修行的過程,人通過漸進式的修行,逐步達到佛境,漸漸完成悟教成佛的過程。 慧能與神秀不同,他主張頓悟成佛,在他看來,人心本來就是空的,本心就有佛性,自覺自悟便可成佛,不必多費周折去“時時勤拂拭”,因為本來就是“一切皆空”,“心無一物”,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菩提樹、明鏡臺或塵埃。因而,慧能的偈更具徹底的佛性: “身無菩提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的“頓悟”說,繼承和發(fā)展了竺道生的“頓悟”理論。竺道生認為眾生皆潛在地具有佛性,只不過平常人被癡妄所迷惑,見不了佛之本性,但只要能除去癡妄,返歸本性,也就成佛了。他說:“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茍能涉求,便返迷歸極,歸極得本?!庇终f“善相者,涅槃惑滅,得本稱性,如來直善而已也?!保▋商幰膮⒖础洞笳亍肪砣摺洞蟀隳P經(jīng)集解》) 竺道生認為佛性是眾生的本性、善性,又體現(xiàn)了萬物實相,冥合于自然,是最后的真理。一切眾生本有佛性,都具備成佛的內(nèi)在根據(jù),而佛性是一種至極之性或完整的真理,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而,覺悟佛性,不能今日悟一部分,明日悟一部分,必然是一次性的突然間覺悟,一旦覺悟,頓時完全照察自心佛性,體悟諸法實相。頓悟之時,也就是成佛之際。當然,竺道生所講的頓悟,嚴格地說還是一種漸修式的頓悟,雖然他強調(diào)對佛性的整體性覺悟,但這種覺悟是由修而悟的,在頓悟之前,還必須修行、讀經(jīng),必須有一段修行的功夫。竺道生主張的是漸修式頓悟。 慧能對這種頓悟進行了理論更新,以“無修而悟”代替了“由修而悟”。如果說,竺道生的“頓悟”說,主要是在修行中強調(diào)整體的覺悟,那么,慧能的“頓悟”說,根本就否認修行,否認讀經(jīng),否認積累,否認過程,主張一覺即悟,頓悟成佛。 在慧能看來,眾生之“本心”與“佛心”之間,并沒有鴻溝,也沒有距離,不必要經(jīng)過修行的過程,關鍵在于是“迷”還是“悟”。如果“執(zhí)迷不悟”,就永遠無法覺悟佛性,而一旦不迷而悟,瞬間即可悟佛性,立即成佛。覺悟而成佛,就在一念之間,是剎那間的事。他說: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SPAN lang=EN-US> 又說:“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還說過:“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心,一悟即至佛地?!?SPAN lang=EN-US> “迷來經(jīng)累劫,悟則剎那間?!保ㄒ陨暇姟秹?jīng)·般若品》) 在慧能看來,只要達到“頓悟”,就立即可進入豁然貫通的悟道境界,清除了種種妄念,即刻能把握“真如”本體,獲得解脫,進入“成佛”境界?!邦D悟成佛”是瞬間實現(xiàn)的。眾生本心只要能一念相應,覺悟佛性,即可成佛。這樣,眾生進入境界從時間和方式上來看,就很容易很方便了,所以有人說,慧能為眾生成佛打開方便之門,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頓悟成佛”是南禪區(qū)別于其他佛教宗派的理論基點之一,它把佛性與人心看成是同一的,在個體當下的直接體驗中,瞬間就能實現(xiàn)人心與佛性的統(tǒng)一,一剎那即能覺悟成佛,免去了修行、讀經(jīng)、奉捐等一系列繁瑣的環(huán)節(jié),這在一方面很適合于下層勞苦大眾需要擺脫痛苦的心理需要,方便于民眾從禪宗那里得到精神慰籍,能及時領略佛我統(tǒng)一的境界,另一方面,對于反感傳統(tǒng)經(jīng)學,寄意于老莊學說的士大夫階層和一些失意的官員來說,又很容易心犀相通,在超脫的心境中獲得解脫的快感,在頓悟中體驗禪意盎然。所以,南禪“頓悟成佛”的覺悟方式既吸引了廣大民眾皈依禪門,又召喚了許多文人士大夫沉溺于禪學之中,研習禪理,體驗禪境。 五、實踐法門:“無念為宗” 如上所述,慧能認為能否覺悟佛性關鍵在于是“悟”還是“迷”,執(zhí)迷了就不悟,而悟了就能“明心見性”,“明心”就是去除妄念,明了真心,澈見本心;“見性”就是頓見本性,即發(fā)現(xiàn)自己心中本有佛性。在這個意義上,自性即是佛性,自心即是佛心。而要能“明心見性”,從禪宗的實踐法門來看,主要是要能“無念為宗”。 慧能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于相而離相。無念者,于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保ā秹?jīng)·定慧品》)也就是說,南禪的實踐法門,其基本點是“無念”、“無相”、“無住”?!盁o念”就是一種似念而非念心境,并不是說對任何事物都不想,不是除盡萬念,而是在與外境事物接觸時,心不受外境因素的影響,覺悟本心,除卻雜念,于念而無念”;“無相”是一種看似有相實際無相的境況,并不是說不要與外界景象接觸,而是在與外境接觸時不產(chǎn)生任何幻象,內(nèi)心虛空寂靜,眼前的具相,實為非相,“于相而離相”;“無住”就是不執(zhí)著,不住持于外境因素,對任何事物都不思不念,形色聲味,萬般皆空。在慧能看來,如能做到“無念”、“無相”、“無住”,就能身處喧鬧的塵世之中,依然無污無染,無滯無礙,心境自如,把持真如本性,悟佛解脫,大徹大悟。正如慧能所說的:“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保ā秹?jīng)·般若品》) “無念、無相、無住”是三位一體的,在具體實踐法門中,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當然,從禪悟的角度看,“無念”是根本,畢竟,在南禪看來,自心、本心、真心、佛性是根本,頓悟是剎那間的除卻妄念,覺悟佛性,“于念而無念”,真心悟真如,這才是最為關鍵的?!盁o念”不僅強調(diào)不執(zhí)著,強調(diào)佛境的自然顯現(xiàn),而且,“無念”也是對傳統(tǒng)實踐法門的大膽革新,慧能不僅放棄了禪宗初祖達摩以來的冥想枯坐的禪法,而且還批評了以神秀為代表的禪宗北宗的靜坐凝神的禪法。在慧能看來,不管是專注讀經(jīng),還是靜坐修行,都是繁瑣的,外在的,沒有用的修性,長期的修性,將使人形同枯木,心如死灰,沒有靈性。只有人心的自我發(fā)現(xiàn),本心的自我覺悟,也就是在“于念而無念”的心境中去自然而然地證悟真如本性,方是真正的頓悟,是禪法的真諦。 在慧能眼中,行住坐臥、擔水砍柴,皆能覺悟,關鍵是“無念”,并在“于念而無念”中能“于相而離相”,能“無助”,能不執(zhí)著而自然而然證悟真如。 總之,頓悟成佛禪法中的“無念”、“無相”、“無住”是一種全新的實踐法門,它提倡直覺意識,簡化修行方式,強調(diào)自心佛性的發(fā)見,訴之于般若智慧,重在瞬間悟見,使成佛的實踐簡便易行,使個體的“真心”、“佛性”洋溢著活生生的靈氣,也使南禪充滿了生命力。 慧能立“無念為宗”,對“無念”是非常重視的,在他看來,“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保ā秹?jīng)·定慧品》)只有“無念”方能避開“邪見”,去除“塵勞妄想”,于“無念”中“念真如本性”。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這其實是強調(diào)在自覺、覺悟的感受中,“于念而無念”,一切概念、判斷、推理、范疇等,都成為是多余的,頓悟才是當下的最真。 外來佛教發(fā)展到禪宗的南禪,已經(jīng)完全具有中國化的特色了,西土的讀經(jīng)念佛,到南禪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東方式的直感、頓悟。所謂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其心靈的妙處,也正是在于這超越理性的自然而然的直感中。 佛學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國學大師胡適曾將《壇經(jīng)》列入“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中,著名的國學家、歷史學家錢穆先生也認為《壇經(jīng)》是探索中國文化必讀的典籍之一,還說《壇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白話作品”。我們認為,《壇經(jīng)》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而且也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杰出論著,《壇經(jīng)》隱藏著慧能的禪學奧秘,蘊含著中國化佛學的珍貴密碼,深入研讀將會是受益匪淺的。 再談慧能《壇經(jīng)》的禪學奧秘 |
|
來自: 方竹云天圖書館 > 《《壇經(jī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