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guī)是臨床中最常見的檢驗項目之一,血常規(guī)結果可以反映出人體許多的變化,但眾多的檢查結果你真的都完全掌握了嗎? 接下來看一下,你對血常規(guī)的解讀到了哪個階段吧。 1. 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HGB)紅細胞比容/壓積(HCT) 臨床意義 增多:(1)相對增多:嘔吐、腹瀉、多汗、多尿、大面積燒傷等所致;(2)絕對增多:真性紅細胞增多癥;(3)代償性增多:缺氧。 減少:常見于缺鐵性、溶血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2. 血小板 正常值:(100~300)× 109/L 臨床意義 增多:常見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 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 3. 血沉 正常值 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臨床意義 增快:常見于各種炎癥、結核病和風濕病活動期、組織損傷、貧血和高蛋白血癥、惡性腫瘤等; 減少:常見于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肝損害、脫水及使用抗炎藥物。 4. 白細胞(WBC) 正常值
臨床意義 增多:常見于細菌感染、嚴重組織損傷、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減少:常見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學損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5. 白細胞分類(DC) 正常值
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胞(N):增多或減少,同白細胞(WBC)。 嗜酸性粒細胞(E): (1)增多:常見于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某些皮膚?。ㄈ鐫裾?、牛皮癬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2)減少:常見于傷寒、副傷寒早期、大手術、燒傷等應激狀態(tài)及長期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后。 嗜堿性粒細胞(B): (1)增多:常見于白血病、某些轉移癌、骨髓纖維化、急慢性血液病、脾切除后及鉛、鋅中毒等; (2)減少:無臨床意義。 淋巴細胞(L): (1)增多:見于某些病毒或細菌所致的傳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藥物反應、變態(tài)反應、溶血性貧血等; (2)減少:見于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 X 線照射、化療、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或淋巴細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癥等。 單核細胞(M): (1)增多:常見于感染、血液病、膠原性疾病等; (2)減少:無臨床意義。 ※ 嗜酸性粒細胞(E)直接計數 正常值 (50~300)×106/L 臨床意義:同白細胞分類 如果以上內容你都掌握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經達到了一個住院醫(yī)的基本要求并且逐步向更高的級別邁進,下一級別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1.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正常值 80~95 fl 臨床意義 增多:常見于大細胞性貧血 減少:常見于小細胞低色素貧血 2.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 正常值 27~32 pg 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大細胞性貧血 降低:常見于小細胞性貧血 3.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正常值(百分比)0.32~0.36 臨床意義: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 4.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正常值(百分比)0.109~0.157 臨床意義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時有意義,常見于各種類型營養(yǎng)缺乏性貧血(表 1)。 表 1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和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分類法
5. 血小板平均體積(MPV) 正常值 6.3~10.1 fl 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于血小板破壞過多、骨髓纖維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管性疾病及血栓前狀態(tài)、脾切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綜合征、鐮狀細胞性貧血等; 減少:常見于骨髓增生低下、脾功能亢進、化療后、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6. 網織紅細胞 成人絕對數(24~84)×109/L,百分數 0.005~0.015 新生兒絕對數(144~336)×109/L,百分數 0.02~0.06 臨床意義 增多:常見于溶血性貧血、缺鐵障礙性貧血、大出血; 減少:常見于急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這些我都已經掌握了!」 好吧,假如這些在你看來都是些小 Case,那你已經步入了牛人的境界。但不要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能你還有最后一個階段沒有達到。 1. 嗜堿性點彩紅細胞計數 正常值(百分比)約 0.0001,絕對數<300/109 紅細胞 臨床意義 明顯增多見于鉛、汞、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增多可見于溶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腫瘤等。 2. 嗜中性粒細胞(N)核象變化 正常值(百分比) 幼稚中性桿狀粒細胞 0.01~0.05 中性粒分葉核粒細胞分葉少于 4 葉 0.50~0.70 臨床意義 核左移:幼稚中性粒細胞超過中性粒細胞的 5%,表示中性粒細胞生長旺盛。常見于急性傳染病或體內有炎癥病灶者。中度感染時,白細胞數超過 10×109/L時,中性桿狀粒細胞>6%,為輕度左移;>10%,為中度左移;>25%,為重度左移。 核右移:為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大部分為 4~5 葉或更多。表示衰老白細胞增多,造血功能減退,如疾病進行期突然出現核右移(5 葉葉白細胞> 3%),則為疾病的危險預兆,預后不良。 3. 紅斑狼瘡(LE)細胞 正常值 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常見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急性期陽性率可高達 80%),亦可見于一些結締組織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至此為止,血常規(guī)的內容你幾乎都已掌握,現在你也可以去科里,跟大家愉快地共(zhi)同(shou)學(hua)習(jiao)啦。 獲取方法:關注心血管時間,在菜單頁的對話框里回復 化驗單 ,即可查看該系列文章,助你輕松搞定痰涎血氣尿常規(guī)。 回復位置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