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覺得有一部分的孩子表現(xiàn)出來很小氣,不讓其他小孩子動自己的東西,也不想要和別的孩子共用一樣物品,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有時候會讓爸爸媽媽覺得難堪。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交往過程中的小氣行為,產(chǎn)生的因素大概有下面幾種:
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征 小氣是孩子發(fā)展過程中一般都會出現(xiàn)的狀況,是自我意識的本能體現(xiàn)。孩子心理都是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是“我”的,然后就不會感受到別人也是可以使用這樣東西的。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父母行為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說吧:邊上的鄰居缺少某樣物品,然后跑過來跟自己家里借,爸爸媽媽有時候怕東西被弄壞所以面對鄰居的需求就會故意搪塞,這樣的后果就是無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教育上的問題 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比較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想要玩一下,但是別的小伙伴拒絕了你的要求,產(chǎn)生的后果就是,當別的小朋友喜歡自己的玩具,之后跟自己說想要玩一下的時候,孩子一般情況下也會表現(xiàn)出小氣的動作,爸爸媽媽看到了這樣的行為以后,一些不明事理的爸爸媽媽卻給予一些贊賞,如此一來,孩子的小氣行為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了。另外還有一些爸爸媽媽做沒有必要的“犧牲”,就像是:好吃的菜讓孩子先吃,好的水果讓孩子先挑……這在很大程度上就讓孩子的自私心理得以發(fā)展下去,所以要是孩子出現(xiàn)小氣行為后,爸爸媽媽是會不分析原因的,只是找出一個大家都會使用的說法:“家里只有一個孩子,要是孩子有自己的兄弟姐妹的話便知道分享了,孩子還小,到孩子長大了以后就會知道了。”用這句話來掩蓋自己教育的失誤。
那么面對孩子的小氣行為,我們怎么去掉孩子的“小氣”頭銜呢? 面對孩子小氣,爸爸媽媽最好是邀請朋友或鄰居的孩子來自己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引導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好吃的東西和小朋友一起吃。在剛剛開始實行這個方法的時候,最好是讓孩子拿出他玩膩了、不想玩的玩具出來,這樣會比較好實行,接著慢慢鼓勵孩子拿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朋友分享。 在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候,一般家里有好吃的東西吃,千萬不要都讓他一個人吃。千萬要按家里面有幾個人就分出幾份,孩子就只能享受其中的一份,別人的就不能一心軟就讓寶寶吃。否則,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小氣。慢慢地讓孩子知道了家庭“共享”的規(guī)矩后,就慢慢開始培養(yǎng)孩子,最好讓他把爺爺、奶奶或其他人的那份,可以當個小小快遞員送去。鼓勵他能夠有空就做這種事。做了,就要給孩子一定的表揚。事實上,孩子是非常喜歡聽好話的。孩子不是因批評而進步,而是因表揚而進步。表揚有時候能夠有效強化孩子的行為和意識。
其實,如果爸爸媽媽能夠長時間這樣做,相信孩子就能夠會變得越來越懂事,“小氣”也會變成“大氣”。 因此,當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小氣時,最好是先反省一下自身的行為吧,看看自己哪些小氣的地方是不是也需要改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