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少安全感的人不敢也幾乎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封閉自己,不讓外人感覺到他們在想什么,他們認為唯有這樣才會保護好自己,免得遭受別人的不解歧視、評判或者傷害。一定要說話時,他們更習慣于說別人不是的話,比較喜歡挑剔他人,因為唯有這樣他們潛意識才會感覺安全,別人都諸多不是了,那么他們自己就可以是什么了。因此不少動不動就喜歡主動攻擊他人的人往往他們自己的內(nèi)心里極其缺少安全感,不相信他們自己。
2、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愿意與一些比自己年齡小,各方面情況比自己還差一點的人為伍。因為與這樣低一些的人在一起,他們多少能找到一些安全的感覺,相反,與那些條件好,更聰明更智慧的人在一起,會讓他們感到極其不安,他們擔心被人騙、被人比和被人害。
3、缺少安全感的人在待人接物時總是不自覺地想到別人是不是真心的,別人為什么對自己好等,即他們不相信他們自己值得他人尊重和對他們好,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他人。因此這類人在性格表現(xiàn)方面就會顯現(xiàn)出敏感多疑的特質(zhì)。即便他們有幸遇到對他們好的人,他們也會變著法地去找證據(jù),證明他們果然對自己不是真心的。他們會不自覺地一次又一次地挑戰(zhàn)那些想對他們好的人的心理底線。
4、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也缺少足夠的耐心,凡事不能做到延遲滿足,凡是想到的事情,他們恨不得馬上、一定去做和去兌現(xiàn),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行。跟嬰兒嘴急想吃奶一樣,一刻也等不及,吃不到就驚恐萬分地大哭大叫。
5、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的人非常習慣于消極悲觀的視角去看周遭的世界。那些悲慘的事件,背信棄義的某些人,婚姻不幸的事例往往最先能讓他們有感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心是灰暗消沉的,眼睛自然找不到光,也適應不了光的燦爛。這類人內(nèi)心里有一個篤定的信念,那便是這世界上幸運的好事情不會光顧他們的。
內(nèi)心缺少安全感幾乎是一切心理問題形成的根源。沒有安全感才會不斷地強迫自己,才會有偏執(zhí)的言行想去極力證明自己,才會有焦慮和抑郁,擔心害怕自己沒有價值,沒人關(guān)注,才會不斷地否定自己。
增強安全感的方法 1.正確地認識危險發(fā)生的可能 不可否認,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讓我們擔心的事情,但是如果過于渲染這種擔心,讓擔心成為一種負擔,那么就會束縛我們的手腳,局限我們的行為,僵化我們對事物真相的認識。我曾經(jīng)接到過一位母親的求助,她四歲的兒子因為對食物過于挑剔而身體瘦弱、發(fā)育不良。究其原因,是母親在懷孕的時候看到了太多假劣食品的報道而心存恐慌,從此她對任何食品的安全性都會產(chǎn)生疑問。孩子出生后,她也總是限定孩子的進食種類,培養(yǎng)孩子對食品安全的心理意識。這位母親為了孩子的健康,過于強調(diào)食品的安全性,剝奪了孩子享受食物的權(quán)利,結(jié)果導致孩子從小就對食物心存芥蒂,不敢觸及.
2.悅納自己,敢于面對和接受讓自己不安的環(huán)境 對那些在人際交往中感到不安全,甚至患有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心理治療師會建議患者首先接納自己的這種現(xiàn)狀,然后學著和身邊的小范圍的熟人交往,讓他們感受到與人交往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一段時間后,再鼓勵他們與陌生人溝通,就這樣慢慢地進行系統(tǒng)脫敏治療。一段時間后,那些曾經(jīng)有社交障礙的患者,有的甚至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輕松自如地發(fā)表演講。
3.建立合理的自我評價體系 對有些人來說,他們內(nèi)心之所以會經(jīng)常感到不安,一方面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過于消極(將世界、人生理解為危險、黑暗、敵意、挑戰(zhàn),像一個充滿互相殘殺的角斗場——馬斯洛),另一方面是他們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有些人認為自己學歷低、能力差,在競爭激烈的公司里天天提心吊膽,害怕自己犯錯誤后被“炒魷魚”。像這樣的人,如果能合理地評價自己,相信自己的工作和人際交往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強,那么他內(nèi)心的不安和疑慮也會慢慢消失。
4.更新文化價值觀 另外,由于個體對安全的認識,是在各自文化、經(jīng)驗中逐步形成的,很多時候,不安全正是單一文化帶給我們的禁錮,所以要建立牢固的安全感,就需要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生活的豐富性與價值體系的多元化,就是我們有效體驗安全的捷徑。
注:文章轉(zhuǎn)自豆瓣,若涉及版權(quán)和隱私,請和我們聯(lián)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