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弥⒆悠圬搫e人,你的第一反應(yīng)是選擇相信還是懷疑?下面請對號入座看看帶來的親子關(guān)系如何。
一天,班主任給小A媽媽電話: “你家孩子小A和同學小B為了爭搶小C同學的連環(huán)畫打架,導(dǎo)致小C的臉頰撞到了桌角流了很多血,小C的爸爸非常生氣,說即使不追究小A小B的責任,也要追究小A小B父母的責任!” 隨后班主任也給小B媽媽打了電話。
小A媽媽的反應(yīng) “老師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小A媽媽很慚愧,立即給小C爸爸電話:“真的很抱歉,我家小A誤傷了你家小C,是我管教不好。”隨后牽著小A到小C家,遞上了慰問金,還讓小A道歉。 出了門,小A懵懂地問媽媽為什么讓自己道歉。 小A媽媽說:“怎么到現(xiàn)在還不肯承認錯誤!” 小A滿臉茫然的樣子:“承認什么錯誤?” 小A媽媽:“你還狡辯?罰站去自我反省一下!” 罰站完的小A還是不知發(fā)生什么事,只知道自己可能做了某些讓媽媽不高興的事,但是事情讓他感覺非常沮喪。而小A媽媽始終覺得小A在狡辯。
小B媽媽的反應(yīng)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要先問一問我的孩子,如果真的是我家孩子的錯,我一定會帶孩子賠禮道歉?!?br>“今天有打架嗎?”媽媽問小B。 “沒有啊!”小B回答。 “你座位前面的小C說你因為要搶他的連環(huán)畫跟他打架,導(dǎo)致他的臉被撞流血?!?br>“我沒有跟小C打架,我家里這么多書,怎么會搶他的書!” 小B媽媽覺得孩子說得有道理,隨后撥打了孩子班里紀律組長(管理紀律的一個小朋友)的電話,“今天你們組的小B和小C有打架嗎?” “阿姨,絕對沒有,什么都逃不過我的眼睛!”認真的紀律隊長拍胸脯。小B媽媽心想,幸虧沒有責怪孩子,隨后將情況告知了老師。
后來老師找了小A小B小C三個小朋友一起對質(zhì),才發(fā)現(xiàn)小C的臉是自己撞傷的,但小C為了逃避爸爸的責備故意編了這樣的故事。 最終得知原因的小A很傷心,因為媽媽寧愿相信別人而不相信自己,甚至連問也不問自己就讓自己道歉還被罰站。事后小A媽媽也為自己的魯莽而后悔,但小A已經(jīng)感覺自己跟媽媽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當然小A媽媽的行為不是偶然,一個人的行為具有一貫性,可能是類似很多這樣事情的點滴積累讓小A在心里感覺媽媽離自己越來越遠。
勿容置疑,小B與媽媽的關(guān)系會親密些,信任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信任孩子的父母,同樣也會得到孩子的信任。
你會質(zhì)疑已洗手的孩子未洗手嗎?
想起了最近看到一朋友對孩子的舉動,讓幼兒說覺得信任并不只是掛在嘴邊那么簡單。某天晚飯前,朋友妻子讓3歲的兒子洗手,小男孩去了一趟洗手間就出來了,但手是干的。朋友的妻子質(zhì)疑孩子未洗手并強行要帶孩子再去洗。朋友阻止了妻子的舉動,并將兒子抱在了膝蓋上,“瑞瑞,你已經(jīng)三歲了,是個男子漢了,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告訴爸爸,你真的洗手了嗎?” 小男孩一本正經(jīng)地點頭,“我洗了,爸爸!” “好的,爸爸相信你!”小男孩摟著爸爸的脖子親了一口。 故事還未完呢!在就餐的時候,朋友抬起他的左腿,跟我們說:“知道我這條腿為什么不靈活嗎?”除了朋友的妻子,所人有都搖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給我們講了這樣的故事:
一個5歲的小男孩,某天在家門口看到其他小朋友玩遙控車非常喜歡,回家后懇求媽媽給自己買但被拒絕了。失望的孩子偷偷將手伸進了媽媽的錢包,買了一輛紅色的遙控車后提心吊膽,即使回到家也把玩具車放書包里。但不幸的是,小男孩最終還是被清理書包的媽媽發(fā)現(xiàn)了。小男孩非?;炭郑嬖V媽媽說自己是第一次偷,請求媽媽不告訴爸爸,并承諾以后再也不偷了,媽媽答應(yīng)了。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被子就被掀開,隨后鞭子噼噼啪啪地往自己身上一頓抽,隨后響起了爸爸惡狠狠的罵聲:“叫你當小偷!讓你偷!讓你偷……”小男孩哀嚎著叫喊“媽媽救我”,但媽媽只是冷冷地站在床頭,孩子內(nèi)心的那種絕望比肉體的傷痛更難受。最后越打越生氣的爸爸把他老鷹捉小雞般拎起來丟在地上,他的左腿就骨折了,后來由于護理不得當留下殘疾,也因此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痛。
事后小男孩問媽媽,為什么答應(yīng)了不告訴爸爸卻食言了。媽媽說不相信他的承諾,覺得孩子需要教訓(xùn)一下才能記住。
這個小男孩就是朋友本人,他說直至今天想起當年的一幕還非常難受。當孩子把心掏給了自己的媽媽卻換來背叛,那是一種怎么樣的失望和心痛!大概也由于這樣的原因,朋友跟自己父母的關(guān)系不是很親密。
還記得這樣的情形嗎? 嬰兒從子宮里出來后,把自己完全交給了爸媽,這份信任,我們在嬰兒的成長路上也能看到影子:寶寶肚子餓拉粑粑時他們會通過哭聲來呼喚爸媽,而不是通過笑聲,因為他們相信哭聲能喚醒母性的本能;寶寶學步時,只要爸媽伸開雙臂,寶寶就能邁開腳步走得更快,因為他們相信爸媽能在自己摔倒那刻及時扶住自己;當寶寶被拋起玩耍時會咯咯笑個不停,那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里相信,爸媽一定會把自己接住…… 但是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一些父母開始用成人的目光來質(zhì)疑孩子,孩子們在驚訝難過失落后,最終也會選擇給自己的心靈加上一把鎖。很多家庭反映孩子越大跟自己越不親,大多數(shù)是因為親子間的信任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
【歡迎在文后留言】
您可能喜歡的內(nèi)容: 回復(fù)“習慣”查看: 為讓兒子做事認真,這個爸爸竟然做了一件讓警察都笑淚崩的事! 回復(fù)“咳嗽”查看:
醫(yī)生教你辨別孩子咳嗽是感冒還是肺炎? 肺炎需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