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陳先生發(fā)表了一篇短文,《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鐘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后》。在這篇文章中,陳先生舉重若輕,把曹操放到中國歷史演進的大脈絡中予以評價。這個大脈絡,是以儒家精神為骨干的。
曹操所代表的是內廷之閹宦傳統(tǒng)。按照陳寅恪先生的說法,閹宦傳統(tǒng)中人與儒家士族相比有以下特點:第一,出身大抵為非儒家之寒族,所謂“乞匄攜養(yǎng)”之類,曹操正屬于這一類。第二,士大夫宗經(jīng)義,以經(jīng)學相傳,閹宦則尚文辭,曹家父子都擅長吟詩作賦,這種能力迷倒了后世很多文學憤青。第三,士大夫貴仁孝,而閹宦則重智術。因而,前者行為尚有底線,曹操這類閹宦傳統(tǒng)中人則無底線,為了實現(xiàn)個人目標不擇手段,放手使用各種權謀。
只有在這個背景里,我們才能準確理解,為曹操博得無數(shù)贊美的“唯才是舉”,究竟是何用意。曹操前后發(fā)布過三道“求才”令,這三篇文書講的就一個道理:“有行之士,未必能進??;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道德的人沒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沒有道德,道德與能力無關。我曹操要成就霸業(yè),不需要有道德的人,我只要有才能的人,管他是否“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即可。此所謂“唯才是舉”之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