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397/401年-439年),十六國之一,也是十六國最后一個國家(被北魏所滅)。由盧水胡酋長沮渠蒙遜所建立。另有一種看法認(rèn)為建立者為段業(yè),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yè)稱涼州牧,并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397年)。401年,蒙遜誣男成謀反,段業(yè)斬男成,蒙遜以此為借口攻滅段業(yè),亦有人以此為北涼立國之始。 敦煌莫高窟開鑿前期前期為十六國及北朝初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此時期石窟的代表為第249窟、257窟、259窟、267-271窟、275窟、285窟、428窟等。敦煌莫高窟最初是沒有繪制壁畫的,石窟開鑿較小,直到北涼以后,才開始繪制壁畫。這一時期的敦煌壁畫,受印度雕塑、繪畫藝術(shù)的影響較大,在繪制各類佛、菩薩、羅漢、飛天等形象時,軀體健壯,面相豐滿,鼻梁高隆直抵額際。人物繪畫線條樸實古拙,著色用筆雄健壯麗,層層暈染,立體感很強,具有原始的粗獷風(fēng)格。色彩方面,以褐、綠、青、白、黑為多,一般多在赭紅色的底色上繪石青、石綠、黑等顏色。繪畫的內(nèi)容也多是,佛教題材的本生故事和經(jīng)變故事,如“九色鹿舍己救人”、“薩捶那舍身飼虎”等。由于這些佛教故事具有很多嚴(yán)肅、悲情的色彩,所以在繪畫色彩的運用上,多采用比較暗淡、深沉的顏色,以烘托故事的主題。構(gòu)圖及用筆較粗獷,與中國中原藝術(shù)中的繪畫風(fēng)格差距較大,繪制人物、佛、菩薩、飛天等的形象時,對人體比例的掌握比較準(zhǔn)確,壁畫中各種花樣紋飾多為舶來品,受印度及西域文化影響較大,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這些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與佛教傳入中國不久有關(guān),這一時期的佛教明顯沒有本土化,同時這一時期的佛教藝術(shù)風(fēng)格對中國的雕塑和繪畫藝術(shù)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帶有立體藝術(shù)造型的各種佛像雕塑和佛教壁畫,讓人們耳目一新。 莫高窟 二七二窟 彌勒說法圖 北壁 北涼 這是該窟早期的彌勒說法圖,佛居中,菩薩侍立兩側(cè)。菩薩體形呈S形,頭微向中傾,形成向心式結(jié)構(gòu)。佛頭上懸華蓋,飛天繞蓋飛翔。古代畫工用源自印度的凹凸法暈染人體,以表現(xiàn)立體感。由于年久色變,形成明暗對比非常強烈的小字臉。 莫高窟 二七五窟 尸毗王本生 北壁中層 北涼 一只餓鷹要吃鴿子,鴿子求救尸毗王。鷹向尸毗王表示,救了他就得餓死我。尸毗王愿割己肉喂鷹而贖鴿。鷹又要求割肉與鴿同重才能答應(yīng)。尸毗王身肉將盡,其重猶不足一鴿,于是舉身做秤盤內(nèi),以示犧牲決心。畫家選擇了割肉,過秤兩個連續(xù)情節(jié),概括故事的全過程,表現(xiàn)方法。 莫高窟 二七五窟 毗楞竭梨王本生 北壁中層 北涼 本生之意,即佛的前生。有個名叫勞度叉的婆羅門自稱如有愿以千釘釘其身者,即為之說法。毗楞竭梨王心好妙法,他毅然同意,讓勞度叉釘千釘。這位毗楞竭梨王就是釋迦牟尼的前生。畫面突出“斬釘”這一主題。著重渲染了毗楞竭梨王一超人的忍耐力承受著肉體的極大痛苦。痛苦的眷屬更增加了畫面的悲劇氣氛。 莫高窟 二六八窟 窟頂平基 北涼 這是莫高窟唯一的仿木構(gòu)平基裝飾,為泥塑疊澀式,毎方約九十厘米見方,共套疊三層,中心飾蓮花, 內(nèi)層岔角畫火焰與化生,外層岔角畫四飛天,造型樸拙。 莫高窟 二七五窟 飛天 北壁闕形龕下 北涼 飛天,敦煌壁畫代表作之一。此二身飛天位于該窟北壁闕形龕下的尸毗王本生故亊畫中,北涼繪制。此二身飛天面相豐圓,軀體短壯,戴花鬘,披大巾,飄揚如鼓雙翼,腰裹輕裙,姿勢大方但略生硬,呈“V”字形。變色后面部圓圈疊暈,小字臉特別顯著,但與印度西域暈染不同,具敦煌本土特色。 莫高窟 二七五窟 飛天 北壁闕形龕下 北涼 此二身飛天位于該窟尸毗王本生故事畫中的尸毗王頭光左上方、勞度叉前上方,北涼綸制。面相豐圓,軀體短壯,戴花鬘,披大巾,飄揚如鼓雙翼,姿勢呈“V”字形,腰裹長裙,面部暈染,具有敦煌本土特色。 莫高窟 二七五窟 飛天 北壁闕形龕下 北涼 此飛天位于該窟北壁闕形龕下的尸毗王本生故亊畫中,北涼繪制。此身飛天面相豐圓,軀體短壯,戴花鬘,披大巾,飄揚如鼓雙翼,腰裹輕裙,呈“V”字形。 莫高窟 二七二窟 飛天 西壁主尊背光中 北涼 此圖供養(yǎng)菩薩上下共四組,每組五身,每身菩薩動態(tài)各異,婀娜多姿,這組飛天面相豐滿,呈“小”字臉,體形健壯,呈V字形,身披長巾,腰系長裙,在一道弧形的光環(huán)中,做波狀騰飛,凌空飛舞,姿態(tài)輕盈,動感強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