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百鱗之長。常用來象征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幾千年來龍這一動物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們心中,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種動物集合而成的一種神物。但龍的形象并非幾千年來一成不變,而是一步步演化而來。此次為大家展示一下千年來龍的演變過程:
到了周代則出現(xiàn)了一些對龍的文字記載,例如周易乾卦中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等等。漢代時說文解字中對龍的形象有了更具體的描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br>
唐代龍紋銅鏡 從漢代到唐代,龍的形象變化不是很大,皆為三爪,身體略短,四肢強健有力,說其為龍,其實更近于獸的造型。
宋代之后的龍慢慢接近于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龍,身子較之前的龍明顯變長。
元代龍紋最主要的特點便是頸細;龍身修長張嘴者居多,頭上無披發(fā)。龍身有鱗,一種繪半圓弧,形如魚鱗狀,另一種繪橫豎交叉形,如席紋。爪如鷹爪,以三爪為多,也有四爪、五爪的,四肢飾三條飄帶狀毛發(fā)。
明清時期的龍畫法越來越規(guī)范。明早期時的龍較元代粗壯,兩眼畫于一側(cè),俗稱“比目眼”,嘴略長,似豬嘴,以閉嘴為多,角短粗。既有胡也有須,頭上有披發(fā),以五爪者為多。造型比晚明時兇猛彪悍。
嘉靖之前,龍的畫法都是以側(cè)面出現(xiàn),嘉靖時期才有了正面龍的畫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