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如鉆銼,落如勾桿。打起落,如水之翻浪。鉆銼,就是拿把大銼刀轉(zhuǎn)著往上捅。勾桿,就是過去晾衣服的木桿頂上安個勾,往下勾東西。從勁上無非一上一下,但要合上意才出功用。比如鷹熊合演,實是劈拳變種,也是一上一下的勁,卻是恨天無環(huán),恨地無把,這個意就對路了。形意形意,有形有意,意還在先。 老師當初和我講,練拳要飄飄欲仙就對了。某日終于解悟,不是后天返先天,是做不到飄飄欲仙的。當下多數(shù)人的拳都練在后天,無論怎么個用功法,大抵都是消耗,所以也只能苦中作樂。而順中用逆、逆中行順,只在先天一氣運化下神意展舒,所謂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嬰兒終日臉上都帶著笑,此即先天真樂趣。 我也試著和幾個人講解先天如何,后天如何,是如何的逆反回真法,怎奈無人能解其中真趣。所以教人以真,人也不一定會認,因為人活在后天,看得見摸得著的才信,故教拳也只好從有形而入,慢慢看機緣、看人稟賦再說。形意拳是飄飄欲仙,太極拳、八卦掌呢?其實還不是一個道理?大道唯一,沒有第二個道啊。 套路就像書,本門武學的要素都包含在其中,有個傳承的意思。套路是形式,某種程度上也是方法,但不是本質(zhì)。孫公祿堂說,世上本無內(nèi)家外家。如今內(nèi)外家之別的只是外在的形式,核心的東西都是一個。孫公祿堂總結(jié)出來,就是先天一氣,順中用逆,后天返先天,人人都有的精神本質(zhì)。蔫人出猛虎,就是這個。 練一輩子套路,到實戰(zhàn)上就用不上,這是肯定的。你把套路拆了練成單式不就行了。所有的套路和單式你都得熟,但里頭肯定有一兩式最和你的脾性,這就是了,每天就這一兩式用工夫,十年下來幾百萬下,讓身體形成記憶,對景了是不走腦子的,出手就是,這時候還會不會用?形意拳是去繁就簡的,就是五行拳。 形意拳的編拳用意和西方的拳擊很像,打人無非就是上下、前后、左右,還有別的嗎?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一輩子不用第二招,其實是用不著第二招,難道別的他不會嗎?崩拳對自己脾性而已。拳擊是掄起來打人,形意拳不是,如果也練成拳擊,也掄胳臂打人,那就錯得離譜了。 拳法的修煉分先天和后天,所謂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先天即順中用逆,回歸原始精神,練出野獸般的防護本能。后天即大眾意義上的練功。先天后天必須結(jié)合起來方能大成。今人之武術,大多練在后天,就無法突破體重的量級了。武術之異于搏擊,就在于有先天。后天上,我們練的是功架,所謂整體渾圓,即此意。 如果還是掄起來打人,就是局部之功,和散打搏擊同類。過去講功架不倒,后天上我們用功架打人,也即整體出擊。道理何在?一個身子再怎么也比一條胳臂要粗壯吧?一般先出功架,也即整體和渾圓之力,而后速度和反應就是應有之義。后天速度總是有限的,而先天則無限,李小龍說以無限為有限,是悟到了先天。 明白了先天一氣和打法要素,套路是可有可無的。傳統(tǒng)的教學,一氣和打法都是擇人而授,普遍意義上都從套路開始,所以日后成就在此分野。套路是記述本門拳法要素的集成,學習套路如同上學系統(tǒng)讀書,但距離真正實用還有巨大差距。實際上,每個練出來的人套路都不一樣,變成他自己的了,但核心的精神一樣。 比如之前我舉的例子,河南省散打隊的弟兄來我這里,雙手舉起木刀瞬間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玩了,說把它一鋸兩段一手一個掄起來才好用,這就是武術與搏擊的區(qū)別。我們是整體、合擊、一丈長的桿子也可游刃有余,而散打搏擊是把兩條胳臂拆開了掄起來應用,其中差別一目了然。武術練不到先天,就失去優(yōu)勢。 如今的時代,練拳絕大程度上只是強身健體、修養(yǎng)身心,存幾手防身自衛(wèi)的本事也就足夠了。你打小偷一拳,小偷沒事你進去了,法治社會是不講道理的,只講規(guī)則。你把人打了,人家可能和你講所謂的武林道義,可人家家屬不一定干,回頭攤上官司很沒意思。所以說時代不同了,自得其樂最好。 孫公祿堂那句話:“若為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則綽綽有余,若想打天下第一,速速另尋高明?!比巳魶]這個思路,不是把自己早晚作死,就是狂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