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逆散案 陳某,女, 32 歲, 2002 年 3 月 25 日初診。主訴: 脘脅脹痛,噯氣吞酸, 大便如顆粒狀, 有后重感,左關脈小弦,右脈沉弱,舌苔薄白。治擬四逆散加味。方藥: 柴胡 5 g, 炒白芍12 g ,炒枳殼6 g , 炙甘草 5 g, 薤白頭 10 g , 當歸 10 g , 茯苓15 g ,炒白術15 g, 制香附 10 g ,浙貝母 10 g, 佛手片 6 g, 炒薏苡仁30 g ,廣郁金 10 g。服方 10 劑, 諸癥均瘥,左關小弦, 舌苔薄白,擬效方加丹參 15 g, 14 劑善后。 按: 傷寒論 318 條云: “ 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案肝血不足, 失其條達疏泄之性, 氣郁不暢, 橫犯胃土, 故治擬四逆散合逍遙散, 配伍香附、 郁金、 佛手、 貝母疏肝理氣解郁,薤白頭有行氣導滯之功, 善除后重, 四逆散方后云: “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 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 以散三方寸匕,內(nèi)湯中, 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諸藥相合, 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之效。 2 半夏厚樸湯案 何某,男, 72 歲, 2002 年 6 月 2 日初診。咽中梅核氣, 胸悶,左關脈弦, 舌苔薄白膩,治擬行氣滌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樸湯加味。方藥: 制半夏 12 g , 制厚樸 6 g, 茯苓 15 g , 蘇葉6 g, 廣郁金 12 g, 佛手片 6 g , 白蔻仁 6 g (杵, 后入) , 炒枳殼6 g, 桔梗 6 g ,旋覆花 12 g (包) , 瓜蔞皮 12 g ,川貝母 6, 制香 附6 g。服方 20 劑, 梅核氣, 胸悶均瘥, 左關脈弦已緩, 舌苔薄膩,再守效方, 續(xù)服 7 劑。 按: 金匱要略 婦人雜病篇 云: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半夏厚樸湯主之” 。七情郁結, 氣滯痰凝, 上逆于咽喉之間, 以致病人自覺咽中梗阻, 若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方以半夏厚樸湯下氣滌痰降逆, 香附、 郁金、 佛手、 川貝疏肝解郁,白蔻仁行氣化濕, 旋覆花降氣化痰, 瓜蔞皮寬胸散結, 枳殼下氣,配伍桔梗升提, 以升降氣機而寬胸。氣順痰消, 則梅核氣可除,胸悶亦瘥。 3 葛根湯案 余某,男, 1 歲又 1 月, 2002 年 6 月 20 日初診。家長代訴:八、 九日來項強, 頭部汗不出,身上汗亦少, 舌苔淡白, 脈沉細。治擬葛根湯法,以太陽經(jīng)受邪論治。方藥: 葛根 3 g,炙麻黃 1 g ,桂枝 2 g, 炒白芍 3 g ,炙甘草 2 g, 大棗 3 枚,生姜3片。3 劑。6月 23 日復診,頭部、 身上均已汗出,仍項強, 納食不多, 脈沉,舌苔薄膩,治擬七味白術散合桂枝加葛根湯。方藥: 太子參 6 g ,炒白術 5 g, 茯苓 6 g, 炙甘草 3 g, 廣藿香 3 g, 葛根3 g, 桂枝 1. 5 g ,炒白芍 3 g, 大棗 3 枚,生姜 2 片。5 劑。服上方后項強好轉, 飲食有增, 舌苔薄白, 再用復診方加炒陳皮 3 g。5劑后諸癥痊愈。 按: 金匱要略 痙濕 病篇 云: 太陽病, 發(fā)熱無汗, 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又云:“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 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 欲作剛痙, 葛根湯主之” 。本案寒束肌表, 衛(wèi)氣閉塞, 筋脈強急, 故項強無汗; 舌苔淡白, 脈沉細, 里虛之征也。表里同病, 當先治其表, 故先投葛根湯發(fā)汗解表。二診汗出, 然小兒脾胃虛弱, 若再發(fā)汗, 必傷正氣,故以七味白術散健脾益氣化濕, 合用桂枝加葛根湯調(diào)和營衛(wèi)、 升清舒經(jīng),治 項背強幾幾 。兩方配伍, 相得益彰, 補正以助驅邪, 攻邪而不傷正。三診諸癥好轉, 仍進效方加陳皮理氣, 使補而不滯,以善其后。 4 黃芪建中湯案 付某,女, 37 歲, 2002 年 10 月 20 日初診。數(shù)年來中脘隱痛,口淡, 脈沉細, 舌質(zhì)紅苔薄, 此屬虛寒胃痛, 治擬溫中散寒止痛之法。方藥:炙黃芪 20 g , 桂枝 10 g, 炒白芍 20 g , 炙甘草 6 g, 大棗 20 g ,生曬參 6 g,當歸 10 g ,炒陳皮 6 g ,生姜 3片。服方 7 劑,脘痛瘥, 精神好轉,飲食亦馨, 脈沉細, 舌質(zhì)紅苔薄,再守效方, 繼進 14 劑鞏固療效。 按: 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篇 云: 虛勞里急, 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 。方中黃芪溫中健脾,甘草、大棗之甘以建中而緩急止痛,姜、 桂之辛以通陽調(diào)衛(wèi)氣, 芍藥之酸以收斂和營氣,生曬參益氣健脾, 當歸養(yǎng)血和血, 陳皮理氣,使諸藥補而不滯。連師治療胃脘虛寒疼痛時, 常以黃芪建中湯、 當歸建中湯二方合用, 并配伍人參, 其曰: “小建中湯方后有云:‘千金 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后不復常, 名曰黃芪建中湯, 又有人參二兩。’之語, 說明可在建中湯中加人參以助補氣健脾。” 中焦陽氣來復, 則陰寒自散, 脘痛可愈。連師亦告誡曰: 舌質(zhì)紅并不一定有熱,對本案抓住脘痛、 口淡、 脈沉細,舍舌從脈而獲效, 微細之處頗耐思量。 5 茵陳蒿湯合茵陳五苓散案 洪某,男, 55 歲, 2003 年 1 月 16 日初診。黃疸 1 月余,病起急 驟, 小溲黃赤 如醬油, 某 醫(yī)院肝 功能檢 查 TBIL:672 umol/ L, ALT: 125 IU/ L, AST: 143 IU/ L, 戊肝 IgM:+ 2. 9, I gG: + 2. 2, 診斷為 病毒性戊型肝炎 。癥見目睛、 顏面及肌膚黃染,小溲黃少, 大便較干, 口苦, 左關弦, 右關實,舌質(zhì)紫黯苔中黃膩。治擬清熱利濕, 化瘀退黃。方藥: 茵陳30 g ,黑梔子 12 g ,制大黃 10 g, 豬苓 12 g ,赤茯苓 15 g ,蒼術10 g ,澤瀉 15 g, 車前子 15 g( 包) , 碧玉散 30 g ( 包) , 平地木10 g ,赤芍 10 g ,丹參 20 g, 虎杖根 20 g。7 劑。同時囑患者停用一切治肝西藥。服方 7 劑,面黃見退, 小溲黃赤轉淡, 尿量亦轉多, 大便日二行,飲食有增, 但仍口苦, 脈舌同前。予前方加廣郁金 12 g。再服 14 劑,面黃色及目睛黃已大退, 雙手及指甲皆已紅潤, 大便日一行, 略溏, 小溲淡黃, 有異味, 口中有酸味, 左關脈弦, 右關脈轉緩, 舌苔薄黃膩, 舌邊紫黯大減。續(xù)以二診方加當歸 10 g, 生大麥芽 30 g, 出入調(diào)理半年,諸癥均瘥。同年 7 月 30 日復查肝功能, TBIL: 12. 3 umol/ L,ALT: 12 IU/ L, AST: 20 IU/ L,戊肝 IgM: ( - ) , IgG: ( - ) , 以后又復查 4 次,結果均正常。 按:本案因濕熱疫毒侵肝犯脾所致。右關實大, 乃谷疸實證,故可投以茵陳蒿湯合用茵陳五苓散, 去辛溫之桂枝, 加清熱利濕退黃之車前子、 碧玉散、 平地木、 虎杖根,涼血活血之赤芍、 丹參, 重在通利, 使邪毒從二便而出。 金匱要略 黃疸病篇 云: “諸病黃家, 但利其小便 ”。邪有出路, 故 7 劑后黃疸即見減退,調(diào)理半年, 濕熱疫毒退清。連師云: “ 金匱要略 黃疸病篇 中在‘ 黃疸病, 茵陳五苓散主之’條文下有‘ 一本云茵陳湯及五苓散并主之?!Z, 說明茵陳蒿湯與茵陳五苓散可以合用,退黃療效當更為顯著?!?br>6 大柴胡湯案 包某, 男, 47 歲。2003 年 3 月 27 日初診。突發(fā)脘腹脹痛,尤以左脅為甚, 大便秘結, 某醫(yī)院診斷為 不完全性腸梗阻、 急性胰腺炎 , 計劃行急腹癥手術治療?;颊呶窇? 延請連師會診。寒熱往來,口苦, 無矢氣, 左關脈弦, 右脈沉澀, 舌干紅苔黃燥膩,治擬疏氣通腑。方藥: 柴胡 12 g, 黃芩 15 g, 制半夏10 g, 炒枳殼12 g, 炒白芍20 g, 生大黃15 g( 后入) , 炒萊菔子 15 g。 4月 1 日二診: 3 劑后頻轉矢氣, 寒熱往來已除, 口亦不苦,然仍腹脹, 大便不通, 脈沉, 左關脈稍弦, 舌苔濁膩, 治擬前方合大承氣湯,通其腑氣。上方去白芍,加赤芍 20 g ,制厚樸 15 g, 玄明粉 10 g( 烊) 。3 劑。 4月 6 日三診: 大便已通,脘不脹, 納食增,口干, 左關弦, 舌苔邊膩,中干紅而裂, 治擬一貫煎出入: 北沙參 12 g, 麥冬12 g ,生地黃 15 g ,當歸 10 g, 枸杞子 10 g , 川楝子 6 g, 茯苓15 g ,炒陳皮 6 g, 佛手片 6 g, 瓜蔞皮 10 g, 瓜蔞仁 10 g ( 打)。7劑。藥盡痊愈。 按:大便秘結不通, 胃家實也, 仲景有三承氣湯、 大柴胡湯、 厚樸三物湯、 厚樸七物湯等隨證治之。本案脘腹脹痛以左脅為甚, 寒熱往來, 左關弦, 邪在少陽、 陽明是也。治當疏肝膽氣機, 瀉陽明實滯。 金匱要略 腹?jié)M寒疝宿食篇 云:“ 按之心下滿痛者, 此為實也, 當下之, 宜大柴胡湯”。故以大柴胡湯去和中之姜、 棗, 加炒萊菔子下氣除脹。二診合用大承氣湯, 以增瀉下之力。積滯內(nèi)結, 化燥化熱, 下之后, 陰液耗傷之癥突顯, 故三診則以一貫煎出入養(yǎng)陰理氣化濕以善 后。 7 當歸芍藥散案 黃某, 女, 35 歲, 2003 年 9 月 4 日診。半年來兩側少腹脹滿, 左關弦, 舌苔薄膩, 予以當歸芍藥散作湯出入。方藥:炒當歸 12 g ,炒白芍 30 g ,川芎 6 g, 炒白術12 g, 茯苓15 g, 澤瀉 15 g, 制香附 10 g, 延胡索 10 g。7 劑。 9月 14 日二診:訴服前方 3 劑后即少腹不痛,近日停藥后又作疼痛,左關弦, 右脈澀,舌苔薄白,守原方加蘇葉 12 g, 再服 14 劑。 按: 金匱要略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 云: “婦人懷妊, 腹中疞(絞)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連師嘗云: “ 婦人有余于氣不足于血,故常血虛肝郁 ”。少腹為足厥陰肝經(jīng)循行之處,血虛肝郁,氣滯不暢, 故少腹脹痛,左關脈弦;肝木乘土,脾虛氣弱則濕勝, 故舌苔薄膩。本例肝脾失調(diào), 氣血郁滯, 兼有濕阻, 故治擬當歸芍藥散加味養(yǎng)血疏肝, 健脾利濕, 行氣止痛。方中重用芍藥斂肝、 和營、 止痛,又佐以歸、 芎調(diào)肝和血,配以茯苓、 白術、 澤瀉健脾滲濕。加香附疏肝解郁, 行氣止痛; 延胡索辛散溫通,李時珍 本草綱目 謂其: 能行血中之氣滯, 氣中之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合而成方, 疏其血氣, 令其條達,而致和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