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暖氣病”4招入冬以來,不少家庭、辦公場所都開了空調(diào)或用了暖氣,溫暖如春,很舒適,殊不知,這樣的環(huán)境很容易誘發(fā)“暖氣病”,其中老人和兒童由于身體抵抗力較弱,更成為“暖氣病”的高發(fā)人群。 一、暖氣病主要癥狀 1、皮膚系統(tǒng):燥熱的環(huán)境會使皮膚缺水,進而導致皮膚纖維失去韌性甚至斷裂,形成皺紋,還會加重皮膚瘙癢程度。環(huán)境干燥且多用電腦的辦公室一族還易出現(xiàn)眼睛干澀。 2、呼吸系統(tǒng):咽喉腫痛、鼻咽干燥、感冒等,為空氣流通不暢,(天下養(yǎng)生網(wǎng))呼吸系統(tǒng)抵抗力下降所致。室內(nèi)溫度高、通風不暢,人們還有可能患上病毒性感冒,如果不加以控制則會合并細菌感染,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fā)肺炎。另外,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患者,很有可能在來暖氣后病情復發(fā)。 3、神經(jīng)系統(tǒng):煩躁不安、頭暈眼花,為室內(nèi)溫度過高、空氣流通不暢,大腦乏氧所致。室溫過高,人體新陳代謝能力增加,呼吸循環(huán)量增加,氧氣需要量增加,空氣流通不暢又導致氧不足,從而出現(xiàn)頭暈心煩、胸悶憋氣。 二、對付暖氣病 中藥效果不錯 1、對于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眼睛干澀等不適——可用生地黃30克,百合、沙參、玄參各20克,麥冬、當歸、桔梗、花粉各15克,玉竹、木蝴蝶、柿霜、丹皮、杏仁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也可口服中成藥百合丸、麥味丸。 2、對于牙齦紅腫疼痛、大便干結、小便黃赤等不適——可以口服黃連丸、黃柏丸、清胃散以瀉火解毒。 3、對于口腔潰瘍——可用連翹、蒲公英各30克,金銀花、石膏、紫花地丁、生地各20克,菊花、桑葉、黃芩各15克,黃柏、桔梗、茯苓、白芨、天竺黃、神曲各12克,枳殼10克,葛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也可用熱炎寧、魚腥草合劑口服。 4、對于咳嗽、吐黃痰、喘息等不適——可用金銀花、連翹各30克,瓜蔞20克,桔梗、五味子各15克,款冬花、黃芩、紫苑、罌粟殼、黃精、玉竹、沙參、川貝母、麻黃各12克,炙甘草10克,杏仁2克,水煎服,每日1劑。也可用止嗽丸、魚腥草合劑口服。 三、冬季為預防“暖氣病”,特別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濕 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它能引發(fā)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天下養(yǎng)生網(wǎng))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fā)疾病,此外過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氣的干燥有關。保持房間濕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人工加濕,如室內(nèi)安置水盆、濕手巾或者往地面灑水等,還可以用加濕器加濕或在居室內(nèi)養(yǎng)上兩盆水仙,不但能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相對濕 度,還會使居室顯得生機勃勃和春意融融。要提醒的是,加濕器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高齡或有慢性病而且不愛出門的人,相對來說適宜使用加濕器。而經(jīng)常出門的人 使用加濕器要適量,否則會因為室內(nèi)外溫度和濕度反差太大,反而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2、通風 室內(nèi)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加上室溫過高,容易引發(fā)頭昏、出汗、咽喉干痛、胸悶不適等癥狀。因此在冬天,應保證室 內(nèi)的換氣的次數(shù),每天不少于兩次,保持居室內(nèi)空氣新鮮,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注意避免對流風,每次開窗時間不少于30分鐘。 3、消毒 室內(nèi)安裝紫光線燈:如每10~15平方米面積安裝1支30w低臭氧紫外線燈,照射1小時以上,可有效殺滅室內(nèi)空氣的微生物。 室內(nèi)用化學熏蒸法消毒:可用過氧乙酸,食醋熏蒸。消毒時,將藥液按需注入耐熱耐腐蝕容器中,放在電爐或煤爐上加熱,使之氣化,液體蒸發(fā)完,計算消毒時間。 在15℃以上,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每立方米用藥液1克,熏蒸1小時可使空氣達到消毒。消毒時注意怕腐蝕物品應加蓋,以免損壞,消毒后半小時再進入。 4、多吃水果 冬天可多吃些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這些水果水分充足,有潤肺生津,養(yǎng)陰潤燥的功效,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
|
來自: zhangshoug > 《一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