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是傳統(tǒng)的啟蒙教材,可我這里講的“三字經”不一樣,這是我工作多年總結出來的帶“三”字的“經”。 文/鐘杰,本文選自《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 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這么說來,觀察尤其重要。而作為班主任,第一項基本功就是要善于觀察。 如何觀察呢?根據我多年的經驗,那就是進教室要多看,有針對性地看。先看學生的表情。孩子始終是孩子,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善于掩藏心事,往往把心事寫在臉上。班主任關注學生的表情,關注學生的內心,然后及時走進學生心中,很多問題就可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我還記得我班的學生小宇,有天早晨我進教室看見他黑著一張臉,眉宇之間有一股邪氣,也有點兒心神不定,下課之后趕緊找他。經過反復詢問、交談,得知他在校外找了一幫人準備與初三的學生打群架。我與小宇談了很久,終于讓他打消了打群架的念頭。試想,如果我沒留意小宇的表情,看不出他有心事,那么等待我的就是怒氣沖沖地處理群毆事件了。 看桌面,則是看學生的桌面是否干凈、整齊。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直接決定著他的生活質量。一個愛干凈、愛整潔的孩子,他的心靈也趨向于干凈、整潔。孩子們在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有利于搭建他們的心靈花園。 看地面,則是看地面打掃得是否干凈。地面的潔凈度體現著當天負責清潔的值日生的責任心。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會把屬于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反之,則一團糟。經常這樣看,然后進行比較,孩子們的責任心就可以慢慢培養(yǎng)起來。 有人說“習慣不是成就你,就是毀滅你”。對這句話我從未產生過半點兒懷疑。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笔聦嵣?,習慣既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能量的儲備,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fā)揮出巨大的潛能。 我的課堂規(guī)矩是,學生在課前必須做到“三有”——有書、有筆、有本子。如果沒這“三有”,我就不上課,直到學生課桌上有了這三樣東西,我才會清清嗓子,開始上課。我看到有些班級的學生課間在室外打鬧,上課就傻傻地坐著等老師到來。老師講了好一會兒,有些學生連書在哪里還不知道。等到要做作業(yè)了,筆和本子又不知去向,于是就聽到一陣找筆、找本子的聲音。一堂課只有40分鐘,做無用功就要花去差不多一半時間,課堂效率從哪里來呢?
首先要聽學生說。學生是我們教育的對象,也是我們接觸時間最長的一群人。他們的煩惱、他們的辛苦、他們的意見,都可以通過口頭語言表達出來。班主任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只有你喜歡聽,學生才喜歡說。孩子的心是最柔嫩、最脆弱的,如果哪一次忽略了他的心聲,他的心靈就很容易鎖上。一旦孩子的心靈鎖上了,我們再想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就難上加難了。 其次要聽老師說。班主任不可能每堂課都守在教室里。有些學生在班主任面前是會偽裝的,因此,科任老師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班主任要多聽科任老師說,不要護短,而要真誠地聆聽科任老師的述說,然后及時地把事端消弭于無形。 當然,也要聽領導說。領導一般是從教師崗位走上去的,在擔任領導職務之前多半是一線的骨干,所以對學生的問題他們很清楚。另外,他們做了領導后,外出學習取經的時間比一線教師多,會帶回許多具有指導性的意見。因此,我們要多聽領導的建議,多聽領導的指導。只有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工作才會事半功倍。 班主任的工作時間不是固定的,班主任隨時都要整裝待發(fā),因此也就無所謂忙與閑。但是,工作之余,忙中偷閑那陣兒,班主任要舍得“三動”。 一是“動口”。不要害怕自己啰唆,雖然說得多了,學生會嫌你啰唆,但你若緘口不言,學生也未必喜歡你。因為多數學生是缺乏自控力的,他們既需要善意的監(jiān)督,也需要及時的提醒。 二是“動手”。我不喜歡那種叉著腰頤指氣使的人,更不喜歡雙手環(huán)抱看熱鬧的人。我喜歡那種凡事動手的人。學生勞動、學生運動、學生活動時,如果我們都做旁觀者,的確會輕松很多。偶爾旁觀一次,也未嘗不可。但如果長期如此,那就大不妙了。學生在做,老師在看,那是在兩個陣營,兩個陣營的一般是敵人;如果學生在做,老師也在做,那是在一個戰(zhàn)壕,一個戰(zhàn)壕的人一般是戰(zhàn)友。因此,感情深淺不同。而學生判斷老師好壞,首先是從感情出發(fā)的。所以,班主任要舍得“動手”,把自己置身在學生的陣營中,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三是“動腳”。這種說法或許有點兒牽強,但我以為,一個腳不勤的班主任開展工作只是閉門造車而已。所謂“動腳”,就是經常移動自己的“腳”去跟班。班級是需要跟蹤的。不跟蹤,難以掌握真實情況。得不到真實情況,班主任在說話、做事、評價的時候往往會有失偏頗。一旦出現偏頗,班主任就把自己和學生對立起來了。想想,兩軍對陣會是什么結局? 如果說前面的都屬于班主任的實際操作行為,那么胸懷“三心”則是支撐以上行為的理念。一切行為都會受到態(tài)度和理念的支配。比如張萬祥老師,他從教幾十年,受過非難,受過打擊,受過誤解,但都挺過來了,并且對教育始終不離不棄,愛到極致。退休之后還在網上收徒,成為教育界的佳話,而他也因此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青春老人”。是什么支撐著張老師這樣做呢?就是他對教育的癡愛,愛到骨子里的那種精神。 一是愛心。夏丏尊先生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笨梢姁凼墙逃脑慈?,愛是教育成功的原動力,愛是教育的法寶。只有用愛去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教育才是有效的。 二是耐心。說到愛心,很多教師都說很容易。愛孩子嘛,這多容易,只要去接納他,關心他,尊重他,不就完了嗎!的確,愛并不困難,但要愛得有耐心,就不是每個班主任都能做到的了。好多班主任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因為學生不成鋼,心里著急,心里惱恨。其實,依我說,既然學生不是鋼,干嗎不讓他做鐵呢?班主任只有端正了心態(tài),耐心才會出來。 沒有耐心的愛,那是蠻橫的、粗糙的愛,那樣的愛往往是費力不討好的。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對學生愛得有耐心,愛得長久。 三是佛心。這是愛的最高境界。當然,這個佛心能產生作用的前提是小和尚有足夠的慧根,他能自我開悟。所以,擁有佛心是必需的,但如何使用佛心則要看對象,不可盲目照搬。 其實,每個班主任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字經”。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科學做教育,真心待學生,不管哪一種“三字經”,都是好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