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要點 煩渴,多飲,多尿,易饑多食,乏力,體重減輕。 檢查空腹、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jù)。 中醫(yī)證候 肺熱津傷 屬上消。咽干口燥,心煩畏熱,渴喜冷飲,大便秘結(jié),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 胃熱熾盛 屬中消。多食易饑,口渴多飲,形體消瘦,尿多便秘,苔黃,脈滑有力。 腎陰虧虛 尿量頻多,渾濁如脂膏,腰膝酸冷,頭暈耳鳴,皮膚干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陰陽兩虛者,兼畏寒肢冷,夜尿頻多。 治療方法 湯藥 肺熱津傷 消渴方加減。天花粉20克,葛根15克,麥冬、生地黃各10克,黃芩、知母各10克,黃連3克。 胃熱熾盛 白虎湯加減。生石膏30克,甘草6克,知母、粳米各10克。氣虛加黃芪20克,黨參10克,山藥、白術、茯苓各10克。 腎陰虧虛 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黃12克,山萸肉10克,山藥9克,白術、茯苓各10克,澤瀉、丹皮、五味子各10克,枸杞子10克。陰陽兩虛加制附子(先煎)6克,肉桂3克,杜仲1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藥 上消: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中消氣虛:參芪降糖片5片,每日3次;或參苓白術丸6克,每日2次。下消陰虛:六味地黃丸1丸,每日3次。陰陽兩虛:金匱腎氣丸1丸,每日3次。 針灸療法 體針:足三里、太溪、肺俞、胰俞、脾俞??诳识囡嬚呒由偕?、魚際、膈俞,多食善饑、肌肉瘦削者加中脘,多尿者加關元、復溜、三陰交,有知覺障礙、痛麻等周圍神經(jīng)病變者加灸曲池、足三里,伴心悸怔忡者加心俞、內(nèi)關,并發(fā)慢性腹瀉者加灸天樞、針公孫。 耳針:胰、內(nèi)分泌、脾、胃、腎、膀胱。每次取三四個穴位,交替針刺,中等刺激,留針15分鐘,留針期間可捻轉(zhuǎn)兩三次,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 手法治療 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按百會,各10~20次。揉摩中脘:用三指先揉繼摩中脘,共1~3分鐘。按揉合谷、曲池:用拇指按揉兩個穴位各1分鐘,行雙側(cè)。拿捏上肢:用多指自上而下拿捏上肢數(shù)次。點廉泉:用中指點按廉泉十余次。揉肺俞半分鐘,行雙側(cè)。揉擦背俞:沿脊柱兩側(cè)膀胱經(jīng)、華佗夾脊穴,施以掌根揉、拇指撥揉或按揉、肘尖撥揉或按揉等手法,交替使用,重點是胰俞至腎俞,反復按揉10~20分鐘,以酸脹舒適為度。拿下肢:自上而下,拿揉下肢各肌群三五分鐘。按揉足三里、三陰交、地機、血海:用雙拇指依次按揉雙側(cè)穴各1分鐘。擦涌泉:用三指向足趾方向擦涌泉穴至熱。 單驗方 新鮮蘿卜250克,洗凈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枸杞子30克,沏水代茶飲。 注意事項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類別的降糖藥,定時定量進餐,戒煙酒、濃茶及咖啡等;及時監(jiān)測血糖情況,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情況,注意防止皮膚破損和感染。 |
|
來自: 靜幻堂 > 《醫(yī)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