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提油?簡單說,提油就是做沁,人工上色。所謂老提油,就是宋元明清人為做沁的老舊玉器。 提油始于宋代,宋代經(jīng)濟發(fā)達,生活富裕,玩玉之風漸盛。那時人們玩的是三代(商周漢)古玉,人們欣賞古玉的斑斕沁色,古玉因此價格暴漲。做假牟利之徒也應運而生,他們給假古玉做沁,用的辦法就是老提油。據(jù)說,他們用一種名叫“虹光草”的植物,將其放在玉器上燒烤,就能做出沁色來,然后混入市場,牟取暴利。 但老提油未必就一定是做假,由于人們對沁色的偏愛,也有玉工在時作器上用同樣方法烤以沁色。器型、紋飾、工藝等都是當代特征,這些作品。有嘩眾取寵之心,無仿古做假之意。此種做派,宋代開始,明清皆有,對這樣的玉器,人們習慣稱其為“老提油”。“老提油”畢竟為適應一種“欣賞變態(tài)”,所以數(shù)量較少,在歷代玉器中也絕非主流。以至于一些淺薄的玩玉者一見“老提油”,就象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高呼“這些顏色是做上去的,假的”。 圖一是我所藏一件“老提油”玉器,其白玉質(zhì),略帶黃。長4·8厘米,寬4·5厘米,厚2·2厘米。雕著一只喜鵲,口銜兩柄蓮蓬,蓮蓬上還連著一片未開之荷葉。雕工嫻熟,寓意吉祥。喜鵲極具動感,雙翅分開,護在蓮蓬兩側(cè),喜鵲伏頸向前,饒有力度。兩柄蓮蓬,皆有荷梗相托,一孕六個蓮子,一孕七個蓮子,蓮子以圓圈表示,皆砣工環(huán)琢而成。喜鵲的兩只眼睛,也以圓圈表示,亦用砣工環(huán)琢。喜鵲的雙翅,則飾以斜方格紋和平行陰刻紋,以表現(xiàn)翎羽。喜鵲、蓮蓬的雕琢工藝具明末清初特征。該玉器提油水平比較一般,提色濃淡掌握不好,濃處似乎有損玉質(zhì),而淡處則四處飄散。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提油處玉質(zhì)外表一樣晶瑩明亮。這也許是老提油與新提油的區(qū)別所在。過去用虹光草,現(xiàn)在用各種化學物質(zhì),其結(jié)果終究有所不同。 從紋飾、雕工及提油分析,其出品年代應在清代早期。喜鵲頸下有一空隙,可以穿繩,用于佩系。該玉器玉質(zhì)白中帶黃,純凈而無雜質(zhì)。稍作盤玩,便顯現(xiàn)出其十分油潤的特性。可惜是提油,如該玉器一直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而今價值不菲。話又說回來,如該玉器與其它玉器無二,我又去哪里弄一件”老提油“來作為樣板、進行研究呢? 詩曰: 喜鵲銜蓮好事稠,懸腰臥案各風流。 燈前質(zhì)地玲瓏照,鏡底雕工仔細究。 良玉當需高手藝,新丁不識老提油。 莫衷一是群摸象,我自欣然我自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