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蛇(游蛇科烏梢蛇屬動物)聲明 本詞條可能涉及專業(yè)知識,中草藥并非沒有毒副作用,請遵醫(yī)囑服用,請勿輕信網上用藥建議。 外形特征 體全長可達2.5m以上。體背綠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條黃色的縱紋;體側各有兩條黑色縱紋,至少在前段明顯(成年個體),至體后部消失(有的個體是通身墨綠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黃
烏梢蛇(4張)
頭頸區(qū)別顯著;吻鱗自頭背可見,寬大于高;鼻間鱗為前額鱗長的2/3;頂鱗后有兩枚稍大的鱗片;上唇鱗8,第七枚最大;下唇鱗8~10;背鱗鱗行成偶數(shù)16-16-14,中央2~4行起強棱,腹鱗雄192~204,雌191~205;肛鱗二分;尾下鱗雄95~137對,雌98~131對。
背面顏色由綠褐、棕褐到黑褐,也可分為黃烏梢、青烏梢和黑烏梢,有兩條黑線縱貫全身,此黑線在成年蛇的身體部逐漸隱色。李時珍《本草綱目》對其食用和藥用價值作過詳盡的說明。
生活習性編輯生長繁殖編輯母蛇7-8月間產卵,每次產卵7-30枚,孵化期為45-50天。[1] 烏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產卵數(shù)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棲息環(huán)境編輯生活在中國東部中部東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帶平原、丘陵地帶或低山地區(qū)。垂直分布范圍:海拔50~1570 m。常在農田(高舉頭部警視四周)或沿著水田內側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溝附近,有時也在山道邊上的草叢旁曬太陽、在村落中發(fā)現(xiàn)(山區(qū)房屋邊的竹林)。
分布范圍編輯藥用價值編輯藥材簡介烏梢蛇藥材是游蛇科動物烏梢蛇的干燥體。將烏梢蛇剖腹或先剝去蛇皮留頭尾,除去內臟,盤成圓盤狀,干燥而成,多采制于夏、秋兩季。烏梢蛇性平、味甘,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效,可治療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斜等病癥。[2] 摘自《中國藥典》。
拉丁文名:ZAOCYS
別名:烏蛇、烏花蛇、劍脊蛇、黑風蛇、黃風蛇、劍脊烏梢蛇、南蛇。
藥材性狀上唇鱗8枚,第4、5枚入眶,頰鱗1枚,眼前下鱗1 枚,較小,眼后鱗2 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俗稱劍脊。
腹部剖開邊緣向內卷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
尾部漸細而長。尾下鱗雙行。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鱗,中段較光滑。氣腥,味淡。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功能主治烏梢蛇補充信息: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烏梢蛇、烏梢蛇肉、酒烏梢蛇。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烏梢蛇適合人群:
血虛生風者慎服。
烏梢蛇食療作用:
烏梢蛇味甘,性平;歸肝、脾經;善行走竄
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熄風止痙,止癢解毒的功效
主治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兒驚風,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疬惡瘡。
烏梢蛇做法指導:
1. 該品忌犯鐵器。
烏梢蛇(3張)
2. 凡痹癥日久,偏寒者,可與麻黃、桂枝、附子、威靈仙等相伍。
3. 凡小兒驚風或破傷中風,頸項強直,角弓反張者,可與蜈蚣、白花蛇等配伍。
4. 凡風疹瘙癢者,可與荊芥、蟬蛻、白蒺藜、地膚子等配伍。
|
|
來自: 雪山飛鴻居士 > 《龜蛇鹿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