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38年6月,宋時輪、鄧華率領的八路軍第4縱隊挺進冀東時途經平北,連克昌平、赤城等縣城,并留下第36大隊和騎兵大隊開展抗日游擊斗爭,一度建立昌(平)灤(平)密(云)抗日聯(lián)合縣政府。因力量懸殊,3個月后游擊隊伍和縣政府被迫撤離。 1939年春,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34大隊進入平北十三陵地區(qū)開辟根據地,因力量薄弱難以立足,1個月后又被迫撤回平西。1939年11月,中共冀熱察區(qū)委員會和冀熱察挺進軍軍政委員會提出“三位一體”的戰(zhàn)略部署,即“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辟平北”,采取先以小部隊滲透、后大部隊跟進的方式,開辟平北抗日根據地。 1940年4月,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10團挺進平北,與地方武裝一起創(chuàng)建抗日民主政權,先后創(chuàng)建6片小塊游擊根據地。1941年春,小塊游擊根據地連接擴大為大塊游擊根據地,開辟平北的戰(zhàn)略目標基本完成。 平北抗日根據地位于平綏(北平-包頭)鐵路以北,平古(北平-古北口)鐵路以西,處于北平、張家口、承德間的三角地帶,猶如一把鋼刀插在日偽當局的心臟。1941年后,日偽當局為了確保華北占領區(qū)的“治安”,對平北地區(qū)進行頻繁、殘酷的“掃蕩”“清剿”,大規(guī)?!凹也⒋濉?,設置“人圈”,制造“無人區(qū)”,企圖使抗日軍民無法立足。平北根據地軍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1年粉碎日偽軍三次較大“掃蕩”,1942年粉碎日偽軍四次大“掃蕩”。1943年粉碎日偽軍的“毀滅掃蕩”。至抗日戰(zhàn)爭結束時,平北大部地區(qū)已獲解放,轄有昌平、懷(柔)順(義)、灤平、豐寧、豐灤密、龍關、延慶、宣懷、崇禮和赤城10個縣(或聯(lián)合縣)。 平北抗日根據地地處偽華北自治政府、偽滿洲國、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的結合部,包括昌平、延慶、密云、懷柔、懷來、順義、龍關(今赤城縣龍關鎮(zhèn)及其附近)、宣化、赤城、崇禮、豐寧(今豐寧滿族自治縣)、灤平、張北、沽源、康保等縣全部或一部,總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平西抗日根據地和冀東抗日根據地的橋梁,其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箲?zhàn)期間,它是堅持熱察、挺進東北的支撐點和交通要道,與平西、冀東根據地互為掎角,威脅北平,共同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北岳區(qū)、冀中區(qū)和平西區(qū)的鞏固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劉岳 徐香花) |
|
來自: 紅豆居士 > 《抗日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