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在疾病的早晚各期都可能發(fā)生疼痛,使疼痛成為癌癥患者最常見和最難忍受的癥狀之一。常比癌癥引起的死亡更令人畏懼。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將控制癌痛作為第三種抗癌手段。癌痛多為慢性痛,其發(fā)生取決于腫瘤的類型和分期。早、中期癌癥患者中30%~50%有中度到重度疼痛,進展期癌癥患者中75%伴有疼痛。癌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使患者從精神、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個方面都受到影響,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食欲差,睡眠不安,憂郁、恐懼,對生活失去信心。西醫(yī)對于癌痛的治療除了放化療以及骨痛用核素治療外,就是傳統(tǒng)的三階梯止痛方案,隨著疼痛的逐漸升級,止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弱阿片類藥、強阿片類藥)逐漸產(chǎn)生耐藥性。筆者在臨床上針對骨癌痛,自擬二蟲三藤三子湯重用芍藥加減治療,效果顯著,介紹如下: 一、方藥組成: 白芍60~l00克,甘草10克,雞血藤30克、雞矢藤30克、常春藤30克、全蝎10克,蜈蚣3條,腫節(jié)風30克,女貞子20克、枸杞子30克、菟絲子20克、姜黃20克、尋骨風30克、茯苓30克、雞內(nèi)金10克。水煎服,每日l劑,每劑分2次服用。 二、辨證加減: 惡性腫瘤發(fā)生骨轉(zhuǎn)移時已屬晚期病人,其病機主要是肝腎虧虛、氣血陰陽失調(diào)、虛實夾雜。因此臨床應從以下4個方面辨證加減: 1、辨氣血陰陽:陽虛加附子、桂枝、干姜;陰虛加百合、沙參、石斛;脾胃虛寒加高良姜、蓽撥、吳茱萸、干姜等;氣血虧虛者加人參、當歸、白術、黃芪、熟地、阿膠;瘀血內(nèi)結加桃仁、紅花、皂刺、炙山甲等 2.辨病變臟腑:病位在肝部(如鼻咽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加柴胡、郁金、香附、丹參、川楝子等;病位在胃脘部(如膽管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瘀毒內(nèi)阻,癥見胃脘刺痛,灼熱疼痛,食后痛劇,口干思飲,脘脹拒按,心下痞塊,或有嘔血便血,肌膚枯燥甲錯,舌質(zhì)紫暗或見瘀點,脈沉弦細澀或弦數(shù);瘀毒內(nèi)阻胃痛加三棱、莪術、蒲黃、五靈脂等;便干加火麻仁、郁李仁等;嘔血、便血加仙鶴草、血余炭、槐花炭、地榆炭等:便溏加白術、扁豆、薏苡仁等。病變在胸部(食道癌、肺癌)加地龍、蜂房、白花蛇、細辛。 3、辨疼痛部位:頭痛加天龍、川芎、全蝎、天麻;肩部痛加姜黃、海桐皮;上肢痛加桑枝、桂枝;下肢痛加牛膝、千年??;胸痛加桔梗、栝樓、薤白;盆骨痛加劉寄奴、蘇木、地龍。 4、辨病理屬性:病理屬鱗癌加紫草、冬凌草、白屈菜、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 病理屬腺癌加重樓、射干、山慈姑、海藻、昆布等; 三。體會 ① 方中重用大劑量的芍藥配甘草;白芍味酸性寒,甘草性味甘平,二藥合用,酸甘化陰,酸入肝,肝主筋,通過柔肝陰達到柔和筋脈、緩急止痛之效; ② 雞血藤、雞矢藤、常春藤,三藤活血補血,抗癌通絡止痛;著名老中醫(yī)劉炳凡善用三藤湯治療腫瘤效果很好。 ③全蝎,蜈蚣祛風通絡,攻毒散結;腫節(jié)風、尋骨風、姜黃清熱解毒,祛風化濕,理氣活血,攻毒抗癌止痛; ④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著名中醫(yī)學家余桂清善用三子補肝腎,強筋骨;通過補肝腎,強筋骨能使骨得以新生,從根本上防治骨腫瘤轉(zhuǎn)移及復發(fā)。 ⑤茯苓,雞內(nèi)金健脾胃,助消化,通過脾胃的運化使水谷精微能夠被充分利用 全方共用,以達補血養(yǎng)血、通經(jīng)活絡、祛瘀止痛之目的。 中醫(yī)把腫瘤看作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骨轉(zhuǎn)移雖然是腫瘤在機體局部的表現(xiàn),但它反映了內(nèi)部臟腑功能失調(diào)。中醫(yī)理論認為“腎”。筆者推崇石玉林名老中醫(yī)對癌骨轉(zhuǎn)移的病因、病機有著獨到的見解。根據(jù)中醫(yī)“腎主骨生髓”的理論,他認為骨轉(zhuǎn)移的病因主要是腎虛,乃腎氣虧損,腎陰不足,陰陽失調(diào)所致,特別是患癌后造成心理上的長期恐慌而進一步傷腎;同時長期過度憂思傷脾,脾虛不能運化足夠的水谷精微濡養(yǎng)腎,使腎進一步虧虛。腎虛不能養(yǎng)髓生骨,致骨不生,不強,不堅,加之氣血兩虛,使易被癌瘤所侵襲。治則除軟堅散結,活血化淤外,必須以溫補腎陽,滋補腎陰,平衡陰陽,調(diào)理氣血為主,以補腎養(yǎng)髓、生骨強骨,使骨得以新生,癌瘤得以消失,從而使該病得以根治。而以往的化療、放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滅了正常的骨細胞,抑制了正常骨細胞的新生和再生。因此,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