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會遭受打擊,遭遇失敗,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由此產生的悲傷情緒本來是最真實的情感,但是很少會有人愿意接受這種情感。成人更多的時候會選擇漠視,壓抑這些情感,而當孩子出現(xiàn)此類情感時,家長也會想著盡量縮短暴露在悲傷情感的時間,選擇轉移孩子注意力,給予孩子物質滿足,希望能夠盡快恢復平靜。 人類確實不能長時間處于悲傷的情景下,對于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分析,如果人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tài)而不能自拔,很容易出現(xiàn)抑郁、成癮、自殺等更為嚴重后果。不可否認,避免傷痛,追求快樂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但是,如果悲傷的情緒沒有合理的途徑表達,往往會成為人類獲得幸福的羈絆。宗教在普遍追求“不喜不悲”,我們作為“凡人”應盡量避免“大喜大悲”,努力追求“接納悲傷,享受歡樂”。作為家長,我們在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同時,應該正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挫折情緒,不應該忽視甚至壓抑孩子的悲傷情緒。 所以,學會正確的安慰孩子就顯得非常重要。 1、學會傾聽孩子,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尤其是陷入悲傷情緒的時候,鼓勵孩子表達,并認同孩子的感受,顯得非常重要。在兒童繪畫心理樂園,繪畫心理老師的基本素養(yǎng)就是能夠承載孩子的負面情緒,在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過往經歷時,老師耐心的傾聽以及理解的態(tài)度,總是能夠給到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2、擁抱孩子,可以給孩子強大的支持 雖然擁抱孩子對于父母和孩子都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但是,當孩子陷入悲傷情緒的時候,如果父母感覺對孩子言語的溝通不起作用,擁抱反而是一件非常有效的方式。此時的擁抱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被父母理解和支持,可以讓孩子盡快從無助的狀態(tài)中獲得力量。 3、家長應該學會自我照顧 人總是會有感而發(fā),并且會感同身受,對于悲傷的情緒尤其如此。當孩子在一旁傷心落淚,引起家長的情緒更多時候是羞愧、憤怒、不安等等負面感受,甚至覺得孩子沒有教養(yǎng)。人們大都被教養(yǎng)的要樂觀、積極、勇敢,負性情緒確實是讓人很討厭的東西,每當這種情緒來臨時,我們總是避之唯恐不及。現(xiàn)實生活中,成人也確實缺少順暢的表達負性情緒的機會和途徑,所以,成人要學著自我照顧,學會安撫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如果父母能夠情緒和緩,當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會有強大的內心力量去安慰、支持孩子。 安慰孩子,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對于孩子積極性格的養(yǎng)成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同時,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調控自己的情緒,盡量減少壓制孩子感受的言行。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情緒和緩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