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在200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本片是世界影壇傳奇人物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最新力作。影片是波蘭斯基極具個性化的敘述,他苦苦等待了40年才完成這個夢想,這部影片也見證了人類精神的勝利與藝術(shù)力量改變?nèi)松g不可分割的信念。 《鋼琴家》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及編劇家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曾編劇獲第5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戲劇人生》“The Dresser”)撰寫的二戰(zhàn)期間波蘭猶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羅迪飾,Adrien Brody)的自傳。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是波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在納粹戰(zhàn)火燒到波蘭之前,他還在電臺進行了最后一次現(xiàn)場音樂會。在殘酷的納粹鐵蹄下,他逃脫了被流放的命運,留在千瘡百孔的華沙猶太人區(qū)(Warsaw Ghetto)。在哪里,即便是放棄了所熱愛的音樂和鋼琴,他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面對恐懼,瓦拉迪斯勞仍希望將來能發(fā)揮他音樂方面的天賦,在最意想不到的幫助之下---一位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費爾德(Wilm Hosenfeld,托馬斯-克雷茨曼飾,Thomas Kretschmann)在戰(zhàn)爭的最后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來,瓦拉迪斯勞終于迎來了自由。 本片中,阿德里安-布羅迪(曾主演《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飾演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先生。演出陣容中還包括:托馬斯-克雷茨曼(曾出演《刀鋒戰(zhàn)士2》“Blade II”)、弗蘭克-芬利(Frank Finlay,曾出演《4個阻擊手》“The Four Musketeers”)、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曾主演《教導(dǎo)麗塔》“Educating Rita”)、伊米莉亞-??怂?Emilia Fox,曾主演電視短劇《大衛(wèi)-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埃德-斯托帕德(Ed Stoppard,曾出演《小吸血鬼》“The Little Vampire”)、朱莉婭-雷納(Julia Rayner,曾出演《音樂情結(jié)》“Topsy-Turvy”)和新人杰西卡-凱特-邁耶(Jessica Kate Meyer)等。 羅曼-波蘭斯基自己7歲時,就曾爬過鐵絲網(wǎng)上的一個窟窿逃出了克拉考(Cracow)猶太人居住區(qū)?!?STRONG>鋼琴家》這部影片是他40年來在波蘭拍攝的第一部影片。 多年來,羅曼-波蘭斯基曾先后4次榮獲奧斯卡獎提名:因執(zhí)導(dǎo)《苔絲》(“Tess”,1979年)和《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改編劇本《羅斯瑪麗之嬰》(“Rosemary's Baby”,1968年),以及執(zhí)導(dǎo)成名之作、外語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3年)而問鼎未果。他制作的其它影片包括:《厭惡》(“Repulsion”)、《麥克貝思》(“Macbeth”)、《怪房客》(“The Tenant”)、《驚狂記》(“Frantic”)和《死亡與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等 幕后制作: 一個民族的痛苦與掙扎 《鋼琴家》的劇本來自波蘭猶太鋼琴家維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該書的力量在于在華沙猶太人區(qū)中求生的痛苦與內(nèi)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他希望他拍出來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實,而不是那種典型的好萊塢風格電影。 《鋼琴家》里,曾親臨其境的波蘭斯基在寫實風格的基礎(chǔ)上,傾注了更多的個人情感和強烈情緒,使得觀眾對那個時代人們經(jīng)歷的感受得以拔高,超越了同情,達到類似感同身受、真正經(jīng)歷的程度。 這部影片彌漫著波蘭的民族情結(jié)和傷感。樂曲部分都是出自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肖邦,肖邦的音樂是革命的詩章,然而從他的音樂中我聽不到激昂的號角,而是抒情的,憂郁的旋律,是一種隱隱的力量,有一種隱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師舒曼曾這樣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毙ぐ畹匿撉偾膽?yīng)用在電影里深深烙上了波蘭印記,而且肖邦音樂的內(nèi)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個電影。 《鋼琴家》在前半段是舒緩地記錄歷史,后半段感覺有些荒島求生的感覺。羅曼·波蘭斯基的風格是細膩的鏡頭表現(xiàn)手法,而且在欲望和人性上的處理近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影片是投資3500萬美元的大制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鐘的長度也是75屆奧斯卡參賽片中最長的一部??梢哉f這是波蘭斯基的雄心之作,不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體驗,也成為他能否擺脫近些年低迷狀態(tài)的一個考驗。 波蘭斯基:重構(gòu)童年記憶 波蘭斯基出生于法國,但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兩年與父母一起前往波蘭。他表示一直想要拍攝一部描述大屠殺事件的電影,但始終在等待最好的劇本,最終他在鋼琴家維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中找到了這個令他感動異常的情節(jié)。 盡管這部影片并非他本人的親身經(jīng)歷,但波蘭斯基表示,他在電影中融入了他本人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受,從猶太人集中營的景觀到納粹軍人走路的姿式以及穿著等等。波蘭斯基在領(lǐng)獎臺上說:“我能夠獲得這一殊榮感到非常榮幸,我希望這部影片成為波蘭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BR> “我想重構(gòu)童年時的記憶,另外,與真實保持盡量近的距離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想拍一部好萊塢電影?!辈ㄌm斯基這樣說,可是顯然當記憶被重構(gòu)的時候,當所有幸存者都迫不及待地記錄下這一有史以來最不可思議的大災(zāi)難的同時,一些無意識的臆想和記憶扭曲所帶來的不準確性,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無意于追求影片的真實性和代表性,因為能代表大屠殺時期猶太人最典型生存狀況的人,幾乎都已經(jīng)死于集中營,因此能被現(xiàn)在的人所了解的關(guān)于當時的個人體驗,都將是例外和特殊個體。 布洛蒂:饑餓之后看見什么 曾主演《紅色警戒》的29歲美國男演員阿德里安·布洛蒂(AdrienBrody)是影片成功的關(guān)鍵。按照他的說法,自己是勒緊了褲帶來扮演斯皮爾曼的?!斑@部電影的本性讓我覺得有巨大的責任要演好他。導(dǎo)演讓我餓一段時間,堅持要我減掉大量的體重,那樣我們就可以從那幾場餓肚子的換裝小游戲戲開始拍。用了六個星期,我才減掉了30磅,”布洛蒂補充說,這還不是他為了這部電影放棄的惟一東西——為了拍這部電影,他失去了曼哈頓的一套公寓、車,還有戀人,因為他從來沒有那樣充滿激情地投入扮演過一個角色。 “饑餓讓你真正清晰地了解到斯皮爾曼被剝奪了什么。盡管我的饑餓是自愿的,但它還是讓我從某種程度上和這個男人有了溝通。你很難想像饑餓會多大程度上影響你的行為,你又如何超越對食物的渴望去思考,”布洛蒂補充說,“我感到內(nèi)心空蕩蕩的,看到的世界也是空蕩蕩的。有些人說斯皮爾曼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太被動消極了,但事實上,他能做的非常少,他也只能做這些。他得找到生存下去的辦法,他不是一個斗士,不是士兵?!? 扮演那位令斯皮爾曼得以生存的德國軍官的,是一位年輕的德國演員托馬斯·克萊茲曼。對于他在《鋼琴家》里受人矚目的出色表演,他認為得益于波蘭斯基的許多幫助。“波蘭斯基是一個見證人,一個受害者的立場……這部電影是他童年的回憶,”克萊茲曼說到波蘭斯基似乎非常折服,但如果你問波蘭斯基本人這部電影是關(guān)于什么,他會回答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希望的電影。羅曼·波蘭斯基是一個復(fù)雜的人。” 花絮: ·主演阿德里安·布洛蒂在這部片得金棕櫚獎后接受采訪時說,這個故事有導(dǎo)演羅曼波蘭斯基親身受納粹迫害的體驗,導(dǎo)演拍片時很清楚自己要表現(xiàn)什么,而且拍攝手法寫實又纖細,能和導(dǎo)演一起合作真的很高興。拍片當時完全沒有想到得獎的事。 ·阿德里安談到自己揣摩鋼琴師一角以及被導(dǎo)演相中的經(jīng)過時說,自己是在倫敦的報紙上看到此片在找主角的廣告而去應(yīng)征,選角的條件是要會彈鋼琴,安得烈本來就會彈琴,在大學還上過鋼琴課,沒想到居然有機會擔任此片的主角。 ·阿德里安為了演這個角色,將自己的房子、車子都賣掉,只身到法國拍片,在拍片的七、八周內(nèi),他每天要練四個小時的鋼琴,而且為了符合角色形象還要節(jié)食,自己一百八十三公分的身高,體重最后減到只剩下六十一公斤。但是他對自己為這個角色所付出的一切,一點也不后悔,因為自己所付出的忍耐和痛苦都不及故事中主角的百分之一。 ·有個男人在街上等候過馬路的時候,抱怨在猶太區(qū)竟3344然建了一條非猶太人街道,這個聲音正是羅曼·波蘭斯基的。 ·在倫敦招主角的過程中,超過一千四百位男演員為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的角色試鏡。結(jié)果令導(dǎo)演很不滿意,最終羅曼·波蘭斯基找到了演員阿德里安,就在巴黎他們兩人第一次會面的時候,波蘭斯基就認為他是最佳人選。當時阿德里安正在拍攝電影《項鏈事件》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2001)。 ·對于那些不說德語的人有一個細微差別:通常情況下,德國軍官在和猶太人說話的時候,使用的是非正式用語的“你”(“du”,等等),這樣就能表示他們的態(tài)度(你不能和成年陌生人這么說);然而,霍森菲德(發(fā)現(xiàn)躲藏起來的斯皮爾曼的那個軍官)經(jīng)常用更加禮貌的正式用語(“Sie”,等等),因為這是他自己個人的感受。 ·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從集中營里逃出來并被告之“不要跑!”這段場景,來源于導(dǎo)演羅曼·波蘭斯基的一段類似的真實經(jīng)歷。 ·這是第一部獲得愷撒最佳電影大獎(法國國家電影獎項)而沒有任何一句法語在其中的電影。 ·“斯皮爾曼Szpilman”聽起來很像是德語的一個單詞“Spielmann”,意思是樂隊隊員或者是游吟詩人。亨斯·霍森菲德說對于一個鋼琴家而言,那是個很不錯的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