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鄖陽區(qū)簡介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以國函[2014]118號文件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qū),以原鄖縣的行政區(qū)域為鄖陽區(qū)的行政區(qū)域,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qū)。 鄖陽區(qū)地處鄂豫陜三省邊沿,漢江上游下段,秦嶺巴山東延余脈褶皺緩坡地帶,史稱“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境內高山與盆地兼有,溝壑與崗地交錯,山野遼闊,地勢險要,版土面積3863平方公里,縱跨北緯32°25′-33°16′,橫貫東徑110°07′-111°16′。南北寬92公里,東西長108公里,兩頭寬,中間窄,最窄處僅6公里,形若金魚。東北部與河南省淅川縣相依,西南部與竹山縣毗連,西部與陜西省白河縣交界,西北部與鄖西縣相交,北部與陜西省商南縣相接,南部與十堰市相依,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鄖縣城關鎮(zhèn)(古為鄖陽府城),位于漢江北岸,距省會武漢市535公里,距十堰市僅27公里。鄖縣的山場、耕地、水域、道路和村莊分別占國土面積的81.2%、10.3%、4%、4.4%,大體構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 【礦產資源】 全區(qū)共發(fā)現各類礦產40余種,其中20種礦產探明儲量。全區(qū)礦產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約2450億元以上。各類礦產、礦田、礦點、礦化點220多處,分別占十堰地區(qū)已發(fā)現礦產50種和礦產地566處的80%和38.9%。其中: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鈦、錳、金、銀、銅、鉛、鋅、鎳、鉬、鋯、鈮、鋇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硫鐵礦、磷礦、重晶石、白云石、綠松石、蘭石棉;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大理石、滑石、石英石、明釩石、硅石、涂料土、板石、石墨、建筑石料、粘土、河砂等;能源礦石有石煤、鈾;水氣礦產有地下水、地下熱水。 全區(qū)礦產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大體可劃分為五個成礦帶:1、梅鋪到大柳的礬礦、磷礦、重晶石、大理石及其他非金屬成礦帶;2、伏山、云彩山到大龍山以鐵、巖金為主的成礦帶;3、滲灌流域礦金礦帶,其砂金儲量超過10噸;4、紅巖背—上陽陂——云蓋寺—火燒寺一帶的綠松石成礦帶;5、許家坡到鋪子門、董家灣、李家灣、上塔的多金屬礦產成礦帶。 全區(qū)大、中、小型礦床50余處,其中特大型礦床2處,即安陽老虎道白云巖礦、青山碾子坪白云巖礦;大型礦床5處,主要有世界稀有的鮑峽云蓋寺綠松石礦,青山王家溝大理石礦等;中型礦床19處,主要有佛山——云彩山磁鐵礦,大柳礬礦,柳陂秦家溝金礦,茅窩金礦,吳家梁磁鐵礦,鮑峽鋪子門—安城的多金屬礦床,董家灣—徐家院的銅鉛鋅礦,黃家溝、西峰、肖家河、前房、彌院寺、花栗灣、黃家坪、茅窩、板昌嶺、王家溝、滔河等地的礦金等。 【水產資源】全區(qū)有水面22.8萬畝,可養(yǎng)水面在16.5萬畝以上,占總水面的72.6%。境內有大面積的漢江河谷沿岸的許多河灣庫叉及914座小型水庫,2772口塘堰,總面積為15114畝。境內自產魚種,有5目9類41種。有20多種名貴魚,如漢江翹嘴鲌魚,這些都是得天獨厚的水產資源。 【林業(yè)資源】全區(qū)總面積3863平方公里,其中林面積186.92萬畝,森林覆蓋率32.3%,林木積蓄量157萬立方米。經濟林22.9萬畝,占森林總面積的12.3%,特種林占2.5%,境內樹種有70種,141屬,299個品種,其中幼林面積占近50%。以上特征明顯呈現出,鄖縣林地資源開發(fā)具備的很大的潛在優(yōu)勢。 【土地資源】截止2007年,全區(qū)農用地面積4235216.6畝,其中耕地面積591739.6畝,園地146574.3畝,林地3302416.3畝,其他農用地面積194486.4畝;建設用地總面積135889.3畝,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區(qū)115166.9畝(當中城市用地5490.3畝),交通運輸用地面積8249.2畝,水利設施用地12473.2畝;未利用地面積1366919.6畝。 【水資源】 全區(qū)共有大小河流766條,河流總長3351公里,主要河流有漢江、滔河、堵河、曲遠河和將軍河,漢江自陜西白河縣入境,流經隕陽區(qū)9個鄉(xiāng)鎮(zhèn)后進入丹江口市,將隕縣分為南北兩部,境內全長136公里;堵河自房縣進入隕縣葉大鄉(xiāng),在柳陂鎮(zhèn)匯入漢江,境內全長55公里;滔河從陜西商南入境,流經隕陽區(qū)3個鄉(xiāng)鎮(zhèn),在梅鋪注入丹江河,境內全長84公里;曲遠河發(fā)源于隕陽區(qū),流域面積155平方公里,河流長度57公里,在青曲鎮(zhèn)匯入漢江;將軍河發(fā)源于隕縣,流域面積555平方公里,河流長度55公里,在胡家營鎮(zhèn)匯入漢江。 全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829mm,徑流深263.4mm,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總量10.1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4.12億立方米,扣除兩者重復計算水量4.12億立方米,全區(qū)水資源總量為10.17億立方米,平均產水模數26.3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人均水資源量1721立方米,比全國平均值偏少30%,比全省平均值偏少15.6%,耕地畝均水資源量2012立方米。比全國平均值偏多6.6%,比全省平均值偏多19.8%。全縣過境客水豐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31.11億立方米,主要是漢江為271.41億立方米,堵河和滔河分別為58.6億立方米和1.1億立方米,出境水量344.20億立方米,其中漢江339.50億立方米(含堵河),滔河4.7億立方米。 在全區(qū)766條河流中,水能資源理論總蘊藏量89812千瓦,可開發(fā)利用量為39608千瓦,占總開發(fā)量的44.1%。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滔河、曲遠河和將軍河,理論蘊藏量為62960千瓦,占全縣總量的70.1%,可開發(fā)量為32571千瓦,占全縣可開發(fā)量的82.2%,占全縣理論蘊藏量的51.7%。 【行政區(qū)劃】 2013年,隕陽區(qū)轄16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城關鎮(zhèn)、安陽鎮(zhèn)、楊溪鋪鎮(zhèn)、青曲鎮(zhèn)、白桑關鎮(zhèn)、南化塘鎮(zhèn)、白浪鎮(zhèn)、劉洞鎮(zhèn)、譚山鎮(zhèn)、梅鋪鎮(zhèn)、青山鎮(zhèn)、茶店鎮(zhèn)(鄖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柳陂鎮(zhèn)、鮑峽鎮(zhèn)、胡家營鎮(zhèn)、譚家灣鎮(zhèn)、大柳鄉(xiāng)、五峰鄉(xiāng)、葉大鄉(xiāng)。 城關鎮(zhèn):北門、廣場、中嶺、東嶺、興鄖、體育場、鄖陽、開恥嶺、菜園、武陽嶺、牧場溝、紅橋、金崗、觀溝、馬場關、洞耳河、堰河、桃花溝、黃士梁、響耳河、后廟、翻山堰、紅和、桑樹埡。 柳陂鎮(zhèn):商業(yè)街、易家埡、大橋、山跟前、興盛、朱家灣、挖斷崗、白鶴鋪、王家學、馬蹄溝、朋儒、舒家溝、青龍山、劉家橋、亮子灣、高嶺、軒家溝、黃坪、金礦、吳家溝、周家灣、彭家崗、肖家灣、梯子溝、腰嶺、遼瓦、史家 、馬鞍、韓家洲、崩灘、黎家店。 茶店鎮(zhèn):茶鎮(zhèn)、長嶺溝、蔡家?guī)X、二道坡、長坪、王家灣、花廟溝、曾家溝、大嶺山、櫻桃溝、茶店、大嶺山。 譚家灣鎮(zhèn):水樂園社區(qū)、十方院、譚家灣、核桃樹埡、西茶亭、東茶亭、陳家墁、香爐山、五道嶺、圩坪寺、正河、龍泉、黃畈、青山。 青山鎮(zhèn):青樹溝、龔家院、白果樹、柏臘樹、彭家窩、秦家溝、蓼池、錢家河、九里崗、白石坪、萬家坪、琵琶灘、周家河、水泉溝、元嶺山。 鮑峽鎮(zhèn):鮑家店、鮮魚寺、遼坡、姚家、花園、郭家店、大廟、大堰溝、黎家溝、分水嶺、東溝、何田、水西、余家、樺櫟崗、洄水、趙灣、軍家坪、雞公河、高橋、楓池、大墩子、孤山、陳灣、蒼浪。 楊溪鋪鎮(zhèn):財神廟、楊溪鋪、關門山、清涼寺、下家河、伏山、羅溝、鐘山、劉灣、云彩山、鮑溝、田龍、烽火、雷家、青白、農業(yè)隊。 安陽鎮(zhèn):居峪、槐樹、前灣、余咀、鐘家河、標湖、小細峪、西堰、老虎道、大峪、橫山、安陽口、青龍、龍門塘、小河、李營、陳營、寨溝、二龍山、冷水廟、大柏樹、王莊、羅河。 青曲鎮(zhèn):曲遠河、安溝、彌陀寺、韓家溝、洪門鋪、周家洼、西溝、魏家鋪、油坊溝、巷子口、王家山、魏家溝、楊家溝、店子河、鄭家河、周家洼、尖疙瘩、老灣。 白桑關鎮(zhèn):白桑關、秀峪溝、石門凳、麻花鋪、戰(zhàn)馬溝、龍頭、白竹溝、猴猿溝、柏營、陶溝河、白灣、陽坡、楊家河、盧子溝、麻峪、高廟、龍譚溝、李家河、孟家河、鄭家堰、梅子營、中溝、東良河、莊房。 胡家營鎮(zhèn):將軍河、麒麟、白塔、兩河、陳莊、富家、土地、交元、洞溝、大橋、南溝、洄水、凍青、店子、胡家營、漆溝、木瓜、上紅、沙溝。 南化塘鎮(zhèn):南化、關帝、化山、鹽池、杜家河、鄭家、青巖、玉皇山、大桑樹、西河、羅堰、碼頭、寺泉、樓房溝、長新、玉皇觀、大坪、江灣、東溪、謝家溝、李莊、磊石河、馬縱嶺、三道梁、長富溝、黃柿坪、周莊、觀溝、油桐場。 譚山鎮(zhèn):高楊、徐家、東岳、腰莊、西王、烏峪、嚴嶺、塘城、八龍廟、魚塘河、金家、后河、柴灣、甲坑、攔門、羅臺、柳泉、新合。 梅鋪鎮(zhèn):梅鋪、全灣、時家溝、高溝、圩坪、王河、曹西溝、孫家洼、西溝口、大坪、財神廟、李家灣、盤道、董家臺、李家溝、楊營、草廟嶺。 劉洞鎮(zhèn):劉洞、毛坪、駱莊、楊河、黃溝、鵓鴿、江峪、白馬、孔溝、姚溝、五泉、楊臺、程營、廟坪、李家。 白浪鎮(zhèn):丹江、白浪、郭溝、洋溪溝、袁家溝、會溝、寺溝、東溝、楊溝、葉莊。 五峰鄉(xiāng):南北峰、紅椿溝、西峰、東峰、肖家河、黑灘埡、花瓶溝、雙廟、石門、安城溝、彭家灣、尚家河、鮑家河、大石溝、下三岔、蒿坪、曹家灣、小石溝、上塔、張家樓、黑家灣、大樹埡。 大柳鄉(xiāng):楊家、十字、左溪寺、黃龍廟、扛子溝、雙坪、白泉、大柳樹、松樹灣、余糧、華家河、金塘。 葉大鄉(xiāng):花蛇、皮古、閔家、龍壇、門樓、鐵鎖、毛河、麻池、新潮、楊柳虎眼、葉灘、太山、茶場、王良、蘭家、月亮、舒家。 紅巖背國營林場:東溝、余河。 鄖縣經濟開發(fā)區(qū):長嶺。 【歷史沿革】 鄖本鄉(xiāng)名,置關于鄉(xiāng),曰“鄖關”。鄖縣以漢水“長利”有“鄖關”而得名。 夏時,為豫州之西域。商時,武王伐紂,聯(lián)合庸、盧、濮、蜀、羌、髦、微、彭等方諸國。鄖縣西南境內有渚河,古稱“庸水”,屬庸國轄地。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春秋時,楚子伐麇,至于錫穴(今五峰轄地),故為麇國故地。后楚師滅麇國、絞國,鄖縣境地遂屬于秦。 秦統(tǒng)一六國后,隸益州漢中郡。漢因秦制,錫屬益州漢中郡,于鄖縣境地置長利縣。西漢長利有“鄖關”,與錫并屬漢中郡。東漢建武六年(30年),長利并入錫縣,仍屬漢中郡。三國時,鄖縣屬魏興郡。魏在錫立堵陽縣(今縣西25公里處韓家洲)。 晉太康四年(283年)析錫縣復漢長利縣。太康五年(284年),改長利縣為鄖鄉(xiāng)縣,屬魏興郡,縣境內魏興郡的鄖鄉(xiāng)縣屬地,隸荊州。南朝,鄖鄉(xiāng)縣屬梁州魏興郡。齊時,分魏興郡,東境屬上庸,郡北境置齊興郡,又分鄖鄉(xiāng)縣置齊興縣,為齊興郡治,領六縣,在縣境為齊興、鄖鄉(xiāng)二縣,屬梁州。梁太清一年(547年),于梁州齊興郡置興州,改齊興郡為南始平郡,后復改為齊興。于是,興州所領在縣境為齊興郡的鄖鄉(xiāng)、齊興二縣。為廣??にI廣福縣。廣福當分齊興置,而鄖鄉(xiāng)為興州及齊興郡治所。又置鄖州,所領郡縣無考。西魏改梁興州為豐州。 隋廢廣福郡,改廣??h為安福縣,與鄖鄉(xiāng)縣同屬豫州淅陽郡。唐武德一年(618年),置南豐州,領鄖鄉(xiāng)、安福、堵陽三縣。堵陽當分鄖鄉(xiāng)置(在今鄖縣內),又分鄖鄉(xiāng)縣置長利縣(在今鄖西縣境)。武德八年(625年)廢南豐州,以鄖鄉(xiāng)、堵陽、安福屬均州。貞觀八年(634年),廢淅州復置均州。鄖鄉(xiāng)縣屬均州。唐天寶一年(742年),改均州為武當郡。唐乾一年(758年)復為均州,隸山南東道。 宋時,鄖鄉(xiāng)縣仍屬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宋末省上津縣入鄖鄉(xiāng)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鄖鄉(xiāng)縣改鄖縣,屬均州。明太祖洪武一年(1368年)復置上津縣。成化十二年(1476年),于鄖陽城置鄖陽府,又分鄖縣南門保置鄖西縣(即唐時長利縣故地)。于是,鄖縣疆域與其他5縣合為鄖陽府治,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滅亡。 鄖陽撫治始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撫左副都御史原杰建鎮(zhèn),總鎮(zhèn)治所設鄖縣,并在此設有湖廣行都指揮使司、下荊南道。撫治轄河南南陽府各州縣,湖廣安陸府(后為承天府,治今鐘祥市)、荊門州、沔陽州、鄖陽府、荊州府各州縣,陜西漢中府各州縣,以及陜西西安府之商州各縣,四川夔州府各縣。所轄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縣。鄖陽撫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經歷兩朝共205年,先后有120位朝廷重臣在撫治任職。撫治于明萬歷十八年修纂有《鄖臺志》,今存。 民國時期,鄖縣先后隸屬湖北省襄陽道、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3年(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6年(1947年)12月30日,鄖縣城解放,時屬豫陜鄂第四專署(兩鄖專署)。 1950年3月,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鄖陽、襄陽專署合并,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 1965年6月,國務院批準恢復鄖陽地區(qū)行政公署建制,鄖縣復歸鄖陽專署。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準鄖陽地區(qū)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并,實行以市帶縣體制。鄖縣隸屬十堰市所轄。 1996年5月,白浪、譚山撤鄉(xiāng)設鎮(zhèn)。調整后,鄖縣轄14鎮(zhèn)12鄉(xiāng):城關鎮(zhèn)、安陽鎮(zhèn)、白浪鎮(zhèn)、鮑峽鎮(zhèn)、茶店鎮(zhèn)、胡家營鎮(zhèn)、劉洞鎮(zhèn)、柳陂鎮(zhèn)、梅鋪鎮(zhèn)、南化塘鎮(zhèn)、青曲鎮(zhèn)、楊溪鋪鎮(zhèn)、譚山鎮(zhèn)、安城鄉(xiāng)、大柳鄉(xiāng)、大堰鄉(xiāng)、東河鄉(xiāng)、高廟鄉(xiāng)、桂花鄉(xiāng)、黃柿鄉(xiāng)、五峰鄉(xiāng)、遼瓦鄉(xiāng)、青山鄉(xiāng)、葉大鄉(xiāng)、葉灘鄉(xiāng)、白桑關鎮(zhèn)。境內有農場、林場各1個。面積3863平方千米,人口約63萬人。縣政府駐城關鎮(zhèn)。 1999年12月,青山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至此,鄖縣轄15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鄖縣總人口584315人,其中:城關鎮(zhèn)75147人,安陽鎮(zhèn)34096人,楊溪鎮(zhèn)22090人,青曲鎮(zhèn)24576人,白桑鎮(zhèn)12833人,南化鎮(zhèn)32575人,白浪鎮(zhèn)11510人,劉洞鎮(zhèn)17897人,譚山鎮(zhèn)29488人,梅鋪鎮(zhèn)27607人,青山鎮(zhèn)18359人,茶店鎮(zhèn)24764人,柳陂鎮(zhèn)36063人,鮑峽鎮(zhèn)21723人,胡家營鎮(zhèn)23595人,桂花鄉(xiāng)12246人,大堰鄉(xiāng)16469人,大柳鄉(xiāng)14195人,高廟鄉(xiāng)19021人,黃柿鄉(xiāng)20580人,遼瓦鄉(xiāng)16329人,安城鄉(xiāng)19796人,五峰鄉(xiāng)14413人,東河鄉(xiāng)9247人,葉大鄉(xiāng)8093人,葉灘鄉(xiāng)9414人,原種場11081人,紅巖背林場1108人。 2001年4月,鄖縣將26個鄉(xiāng)鎮(zhèn)調整為18個:撤銷大堰、東河、遼瓦、安城、高廟、黃柿、桂花、葉灘8個鄉(xiāng)鎮(zhèn),分別與城關、胡家營、柳陂、五峰、白桑、南化、楊溪、葉大合并。保留安陽、青曲、梅鋪、茶店、譚山、白浪、大柳、青山、劉洞、鮑峽10個鄉(xiāng)(鎮(zhèn))和原種場、紅巖背林場2個場。 2004年末,鄖縣總人口588639人。轄15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城關、安陽、楊溪鋪、青曲、白桑關、梅鋪、潭山、南化塘、劉洞、茶店、青山、鮑峽、胡家營、白浪、柳陂15個鎮(zhèn),大柳、五峰、葉大3個鄉(xiāng)。共有10個居委會、328個村委會。 2005年末,鄖縣轄15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共有10個居委會、348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鄖縣常住總人口558355人,其中:城關鎮(zhèn)133014人,安陽鎮(zhèn)23239人,楊溪鋪鎮(zhèn)16039人,青曲鎮(zhèn)24115人,白桑關鎮(zhèn)24932人,南化塘鎮(zhèn)46315人,白浪鎮(zhèn)10097人,劉洞鎮(zhèn)14818人,譚山鎮(zhèn)29923人,梅鋪鎮(zhèn)27126人,青山鎮(zhèn)11753人,茶店鎮(zhèn)27022人,柳陂鎮(zhèn)56729人,鮑峽鎮(zhèn)27592人,胡家營鎮(zhèn)18281人,譚家灣鎮(zhèn)23010人,大柳鄉(xiāng)11762人,五峰鄉(xiāng)22333人,葉大鄉(xiāng)9569人,紅巖背林場686人。 2013年,全縣轄16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城關鎮(zhèn)、安陽鎮(zhèn)、楊溪鋪鎮(zhèn)、青曲鎮(zhèn)、白桑關鎮(zhèn)、南化塘鎮(zhèn)、白浪鎮(zhèn)、劉洞鎮(zhèn)、譚山鎮(zhèn)、梅鋪鎮(zhèn)、青山鎮(zhèn)、茶店鎮(zhèn)(鄖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柳陂鎮(zhèn)、鮑峽鎮(zhèn)、胡家營鎮(zhèn)、譚家灣鎮(zhèn)、大柳鄉(xiāng)、五峰鄉(xiāng)、葉大鄉(xiāng)。 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以國函[2014]118號文件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qū),以原鄖縣的行政區(qū)域為鄖陽區(qū)的行政區(qū)域,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qū)。 鄖陽區(qū)氣候概況鄖陽區(qū)地處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北部(小部分在十堰市西部)秦嶺南坡與大巴山東延余脈之間,漢水上游下段,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qū)。鄖陽區(qū)地處鄂豫陜三省邊沿,漢江上游下段,秦嶺巴山東延余脈褶皺緩坡地帶。北部屬秦嶺余脈,南部屬武當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區(qū)。漢江橫貫中部,還有堵河、滔河兩大支流。年均降水量824毫米,年均溫13~16℃。 鄖陽區(qū)共有大小河流766條,河流總長3351公里,主要河流有漢江、滔河、堵河、曲遠河和將軍河,漢江自陜西白河縣入境,流經鄖陽區(qū)9個鄉(xiāng)鎮(zhèn)后進入丹江口市,將鄖陽區(qū)分為南北兩部,境內全長136公里;堵河自房縣進入鄖陽區(qū)葉大鄉(xiāng),在柳陂鎮(zhèn)匯入漢江,境內全長55公里;滔河從陜西商南入境,流經鄖陽區(qū)3個鄉(xiāng)鎮(zhèn),在梅鋪注入丹江河,境內全長84公里;曲遠河發(fā)源于鄖陽區(qū),流域面積155平方公里,河流長度57公里,在青曲鎮(zhèn)匯入漢江;將軍河發(fā)源于鄖陽區(qū),流域面積555平方公里,河流長度55公里,在胡家營鎮(zhèn)匯入漢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