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寶魁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到北宋時逐漸被重視,南宋儒學大師朱熹將其和《中庸》從《禮記》中獨立出來,再將其與《論語》、《孟子》并列,稱之為“四書”。又為之作注解,這便是朱熹的《四書集注》,作為當時官學和私學的教材,從此成為顯學。其后一直到取消科舉,作為《四書》之一的《大學》都是必考的內(nèi)容之一,是中國古代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能夠背誦的篇章。
對“大學”這一概念的闡釋主要有三種,一是“大人之學”,與“兒童之學”相對應。和今天“大學”的概念倒有點相近之處。是指學生年齡但主要是學習層次而言的。另外一種是精深博大的學問,與重視文字訓詁的“小學”對應,兩者有交叉。明代學者王陽明通過不斷學習思索并進行過格物的實踐,最后悟出自己的心得,將精華注入《大學》之中,形成一套思想體系,對于他身后的中國學術(shù)界、思想界乃至于政治界都產(chǎn)生極為廣泛的影響,這便是王陽明的心學。他對于大學的解釋則是“大人”之學,這個大人不是年齡的范疇,而是和小人相對的大人,實際是君子之學,是圣人之學。
《大學》的三綱八目
《大學》的核心內(nèi)容,很多學者將其歸結(jié)為“三綱八目”, “三綱八目”出自開始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边@便是所謂的“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肮胖髅鞯掠谔煜抡?,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边@便是所謂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1472-1528),名王守仁,今浙江人,世稱王陽明,他不僅僅是思想家,而且是實際政治家。他年輕時曾熱誠地信奉程朱理學,為實行朱熹的教導,還曾下決心要格物致知,首先要從竹子尋找突破口,于是專心致志去“格”竹子的理。結(jié)果是格了七天七夜,冥思苦想,人都累病了,什么理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很失望。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西南山區(qū)近似于原始生活的環(huán)境中,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大徹大悟,對于《大學》的核心內(nèi)容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內(nèi)在邏輯也十分清晰嚴密,于是他把這種認識完全貫注到《大學》中,成為他心學的核心。王陽明對于《大學》的三綱都進行了全新的解釋,形成自己的學說體系。下面我們便依照三綱的順序進行簡明的解說,窺察其心學的最核心內(nèi)容。
關(guān)于“明明德”
王陽明認為,修養(yǎng)高的人和宇宙精神本來就是一體而不分彼此的。他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與孺子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而與鳥獸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而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是故茍無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P>
大人的精神境界和天地萬物是融為一體的。那么就會“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如果一分彼此你我就是小人了。這種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心,不是有意為之的,而是人心的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人的根本就是這樣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的。然后他舉例說明,如果看見小孩要掉井里,無論什么人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這種心是與生俱來的,是天性?!笆悄烁谔烀裕匀混`昭而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這句是結(jié)論,大意說:這是植根于天命的人性,是自然神靈鮮明而不暗淡的,因此就叫做明德。這種天性如果不被遮蔽不被扭曲就是“明明德”?!暗隆弊值谋咀质巧舷陆Y(jié)構(gòu)的“直心”,“直心”就是純潔直白的心靈,保持這種純潔直白的心便是明德。
關(guān)于“親民”
“親民”在以前傳統(tǒng)解釋中都是“新民”,意思是使民“新”,教誨百姓不斷進步的意思。王陽明則完全顛覆這種解釋。他說:“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也,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蓖蹶柮鳑]有把“親”字解釋為“新”,而是直接用本字來闡釋經(jīng)文,實有高明之處。因為當時有“新”字,如此關(guān)鍵的地方,何必不使用本字而用通假字呢?而把“明明德”解釋為“體”,把“親民”解釋為用,也很有見地。這樣,“明明德”便是人性本來和宇宙萬物是相通的,一致的,而把這種人性廣泛地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才會發(fā)生作用。體用相互發(fā)生關(guān)系,體是用的根,用是體的花果。
關(guān)于“止于至善”
對于“止于至善”的闡釋,是王陽明學說最有情味也最有價值的部分,值得我們深思。他說:“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fā)現(xiàn),是乃明德之本體,而所謂良知者也。至善之發(fā)見,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則之極,而不容少有擬議增損于其間也。少有擬議增損于其間,則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謂矣!”
“至善”是明德運用到親民方面的極致,即最高表現(xiàn)。而人天性本來是至善的,這種至善天性便是明德之本體,是存在于每個人性命之中的,其實就是良知。至善的發(fā)現(xiàn),對于一切事物的認識和判斷,本來是十分準確清晰的。是非,對錯,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對于事物如果有偏私增損,便是有私心,是小智慧,就不是至善了。那么,至善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至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表現(xiàn)出至善,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可以表現(xiàn)出至善之品性。二是至善的境界是客觀公正,是“忠誠”,不允許有偏私。而人有對于一切事物進行準確認識和判斷的天賦,這種天賦便是良知,良知便是我們內(nèi)心本有的光明,所以把這種良知發(fā)揮出來,便是“明明德”,便是“止于至善”了。
有一生動的故事,王陽明的門人在家里捉到一賊,門人便對賊講良知的道理。賊大笑。于是門人啟發(fā)說:“天太熱,你把上衣脫了吧!”賊脫掉上衣。門人又說:“把褲子也脫了吧!”賊猶豫說:“這樣不好吧!”門人大聲說:“這就是你的良知!”這就是說,人們早知道是非對錯,只是沒有依照自己的良知去做。賊既然知道脫掉褲子是錯的,他當然知道偷別人東西是錯的,故人在許多情況下是明知故犯。從此事推廣開來,一切沽名釣譽,巧取豪奪都是明知故犯,都是被功名利祿遮蔽了良知。所以王陽明在晚年講學或教導弟子時,主要就強調(diào)“致良知”三個字?!爸铝贾北闶恰懊髅鞯隆?,便是“親民”,便是“止于至善”,便是《大學》體現(xiàn)的核心思想和具體的運用。
當然,這只是王陽明學說解釋的《大學》,《大學》還有另外的闡釋,需另外撰文介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