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濡 (一)概述:濡脈特指浮、細而軟三種脈素的兼脈。 (二)濡脈的研究:歷代脈學著作中,濡脈的藍本主要是《脈經(jīng)》。其曰:“軟脈極軟而柔細”。這里的軟即濡脈。 濡脈的指感問題,歷代脈學專家皆以“水中漂帛”的形象描述來形容濡脈的脈感,手觸水中之帛,觸之一定是浮、軟無力的那種感覺,便無細,此乃這種形容的缺點。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濡脈與觸女孩手背靜脈的浮、軟、細感覺相似。 (三)濡脈的現(xiàn)代醫(yī)學病理解剖學原理 1、心臟搏動無力,每搏輸出量減少。 2、血管彈性阻力的降低。 3、血容量的不足。 這是構(gòu)成濡脈的三要素。 (四)濡脈的特征 1、濡脈的性質(zhì):濡脈是浮、細無力脈的復合脈,脈象必含浮、細、軟三要素。 2、濡脈的指感:如觸女童手背靜脈。 3、濡脈的兼脈:濡脈可出現(xiàn)至數(shù)、節(jié)律的變化。不應同浮脈、沉脈、細脈、弱脈兼脈。不應同沉脈、弱脈兼脈的原因是脈位的不同,但臨床上可見寸口分部的獨沉、獨浮等。與浮脈、細脈的再兼脈是贅兼。常見濡脈的兼脈有濡緩脈、濡遲脈、濡數(shù)脈、濡滑脈、濡滑數(shù)脈。 (五)濡脈的現(xiàn)代臨床意義 濡脈多見體質(zhì)虛弱,慢性貧血、慢性消耗、體能低下、臟器功能低下、免疫低下性疾病。中醫(yī)認為是陰陽雙虛,氣血雙虧或主濕等。 (六)濡脈的寸口分部及其臨床意義 濡脈由于脈體柔小,要在寸口分部上尋獨濡、獨不濡很難與濡脈上的脈暈點進行區(qū)分,但濡脈脈體上的三部獨浮,獨沉,脈暈的獨大、獨小、獨堅如沙粒的脈感易尋。古脈書中的三部主病,事實上也只是分部之獨或脈暈之獨(脈暈點)。(濡脈的獨浮與獨沉只是濡脈脈暈點浮、沉脈素的比例之獨,無須聯(lián)系于弱脈。見脈的兼脈原則)。 1、寸浮濡:多見自汗,神經(jīng)衰弱,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性頭痛等。 2、寸沉濡:多見胸悶、氣短、頭暈、心腦供血不足、機能不良等。 3、關浮濡:見于急性胃腸炎癥,肝膽疾病,糖尿病等。 4、關沉濡:見于慢性胃腸功能不良,長期情緒憂慮,免疫力低下,慢性消瘦等。 5、尺浮濡:見于腸道、下肢、泌尿、生殖系統(tǒng)炎癥、疼痛、腫塊等。 6、尺沉濡:見于腸道、下肢、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功能不足、寒冷、酸痛等。 (七)濡脈及其兼脈的現(xiàn)代臨床意義 1、濡遲脈:見于四肢寒冷、腸胃功能不良、末梢神經(jīng)炎等疾病。 2、濡緩脈:見于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胃病、胃腸消化不良、肝膽慢性疾病、婦科疾病、下肢骨關節(jié)病變等。 3、濡數(shù)脈:多見氣管支氣管、上呼吸道感染、腸道疾病、婦科疾病、泌尿系疾病等。 4、濡滑脈:多見氣管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疾病、耳源性眩暈等。 5、濡結(jié)脈:見于心臟病的心悸、氣短等。 6、濡滑數(shù)脈:見于各種腸道疾病。 (八)傳統(tǒng)醫(yī)學對濡脈脈理的認識 中醫(yī)認為:陰血不足、脈道不充,陽氣失斂則外浮,濕邪困滯則脈動無力,故脈浮細而無力。 (九)濡脈模式圖 (十)濡脈脈訣歌 濡脈歌 濡浮柔細脈失充,觸手靜脈十歲童。1 極細欲絕中稱微,沉細柔弱線細中。2 輕刀刮竹血澀行,廣意之細各不同。3 濡見寸浮自汗多,寸沉心腦弱負荷。4 脾胃虛寒濡關沉,關浮脈濡必虛陰。5 脈濡尺沉虛寒腎,尺浮臍下諸炎生。6 濡遲濡緩關節(jié)寒,濡結(jié)心悸胸悶煩。7 濡數(shù)體虛多上感,百損諸虛皆因關。8 (十一)濡脈脈訣注釋 1、濡脈為浮柔細脈,如觸小女孩的手靜脈。 2、在中脈位的極細脈為微脈,沉位的柔細脈為弱脈,而細脈如線在中位。 3、脈不粗大常可以稱脈細,這是廣意之細。 4、脈濡寸浮多自汗,寸沉常見心腦供血不佳。 5、關沉而脈濡多見脾胃虛寒,關脈浮而脈濡多見陰虛。 6、脈濡尺脈沉多見腎氣虛寒,脈濡尺浮以炎癥為多見。 7、脈濡而遲緩常見關節(jié)疾病,脈濡而結(jié)常見心臟病。 8、脈濡而數(shù)多病常見脾胃功能欠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