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厥陰寒熱錯雜證: 寒熱錯雜包括寒熱互結(jié)和上熱下寒。 (一)、蛔厥證(烏梅丸證): 原文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棕收?,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棕收?,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解詞:(1)臟厥——指腎臟真陽極虛而致四肢厥冷。 (2)蛔厥——因蛔蟲內(nèi)擾,疼痛劇烈,氣機逆亂而致四肢逆冷。 (3)臟寒——指脾臟虛寒,實為腸中虛寒。 (4)須臾——指很短的時間。 (5)食臭——飲食的氣味。 提要:辯臟厥與蛔厥及蛔厥的證治。 語譯:傷寒,脈微而手足逆冷,病至七八日,從手足逆冷發(fā)展至周身俱冷,并且躁擾沒有安寧之時的,為真陽大虛,臟氣垂絕的臟厥危侯,不是蛔厥。蛔厥除四肢厥冷外,當有吐蛔史,且病人時靜時煩,是因臟腑虛寒而蛔蟲趨溫避寒,向上竄擾,故發(fā)煩;蛔蟲不動不擾時則又煩止而安靜。進食時,因蛔蟲聞見飲食氣味而向上竄擾,則病人又出現(xiàn)嘔吐而煩躁,若素有蛔蟲史的病人常伴有蛔蟲吐出?;棕首C,用烏梅丸治療,此方亦可治療久利。 分析與鑒別: 1、臟厥: 脈微而厥——腎陽虛衰,陰寒內(nèi)盛。 膚冷(周身冰冷)——臟腑陽氣虛極,臟腑組織肌表皮膚失于溫養(yǎng)。 躁無暫安時——內(nèi)臟陽氣欲絕,陰寒內(nèi)盛,無陽相爭,故無安時。 臟厥病機:真陽將絕,臟氣衰敗。 從原文看,臟厥的判斷主要有下幾點: (1)、臟厥全身衰竭,精神不佳; (2)、病程病史較長,無吐蛔,便蛔蟲史; (3)、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持續(xù)躁擾不寧(躁無暫安時); (4)、病機屬純陰無陽,預后不良。 2、蛔厥:因蛔蟲內(nèi)擾,有時作時止的特點,且常有吐蛔史。 厥——蛔蟲因寒而動,上入膽道,腹痛甚而致厥。 靜而復時煩,須臾復止——脾虛腸寒,蛔蟲不安其位,內(nèi)擾上竄,產(chǎn)生劇痛而煩躁不寧?;讋觿t煩,蛔靜則止,蛔動止不息,故煩靜時作。 得食而嘔又煩——得食則蛔動更甚,故心煩、嘔吐、腹痛又作并加劇。 注:郝萬山說:現(xiàn)代怎樣理解蛔蟲擾動,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我覺得有可能是病人在熱病之后,出現(xiàn)上熱下寒,胃腸蠕動功能失調(diào)的一種表現(xiàn)。上熱下寒的病人,一看到飲食,胃腸的條件反射可能太強烈,以致胃腸蠕動失調(diào),人就會感到胃中有些嘈雜難受。我覺得,這種“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有可能是在外感病之后,胃腸功能失調(diào)的一種表現(xiàn)。 常自吐蛔——脾胃虛寒,胃失和降,蛔因氣逆嘔吐而出。 可兼見:腹痛劇烈,大汗淋漓,面白唇青。 從原文看,蛔厥的判斷主要有下幾點: (1)、四肢雖厥,周身皮膚不冷; (2)、有吐蛔蟲史; (3)、病者時靜時煩,得食而嘔又煩,須臾復止。 臟厥、蛔厥鑒別: 蛔厥—手足逆冷—蛔蟲擾動—僅四肢發(fā)涼—兼靜而復時煩(有蛔蟲史)。 臟厥—手足逆冷—臟陽虛極—兼周身冰冷—兼躁無暫安時(有久病史)。 蛔厥辯證要點:1、有吐蛔病史;2、以腹部、胃脘疼痛為主,且時作時止;3、手足厥冷常在痛劇時產(chǎn)生,痛減或痛止時消失;4、進食后隨即發(fā)生疼痛與嘔吐。 病機:上熱下寒,蛔蟲內(nèi)擾。 治法:清上溫下,安蛔止痛。 方藥:烏梅丸。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干姜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微火炒至油質(zhì)滲出),桂枝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撏篩(分別搗碎,篩出細末),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撏成泥,和藥令相得,內(nèi)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進食之前)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解:烏梅醋漬————安蛔止痛————蛔聞酸則靜 辛姜桂附歸椒——溫散中下之寒——蛔得辛則伏 黃連、黃柏———苦清上焦之熱——蛔得苦則下 人參白蜜米粉——補益脾胃————蛔得甘則動。 諸藥合用,酸苦辛甘相合,溫清并用,滋陰溫陽,扶正祛邪,安蛔止痛,為治療厥陰寒熱錯雜之主方。 應用要點: 1、本證診斷指標以腹痛、惡心嘔吐、四肢厥冷或不溫,腹瀉便溏,吐蛔便蛔,食欲不振,舌淡紅或紅,苔薄白黃或薄黃,白厚膩,黃厚膩,脈沉、弦、細數(shù)、遲、緊、滑等,病機以寒熱錯雜、虛中夾實者。 2、本方中烏梅用量宜15-30g,干姜、附子、黃連、花椒各5-10g,黃柏、桂枝各10-15g,細辛3-5g,當歸、黨參各10-20g。多可取湯劑口服。 3、進食之前服。 4、本方只能安蛔,不能殺蟲,待腹痛緩解后,另用驅(qū)蟲之劑以根治。 5、本方治慢性結(jié)腸炎屬寒熱錯雜者,療效較好。 郝萬山說:現(xiàn)在有蛔蟲的病人漸少,但在熱病之后,胃腸蠕動功能失調(diào),也有可能出現(xiàn)一見到食物就出現(xiàn)胃脘嘈雜,心中煩躁,稍事休息就可繼續(xù)進食的現(xiàn)象,是否可用烏梅丸治療呢?我就遇到一15歲男孩,因急性扁桃體炎高熱數(shù)日,熱退后出現(xiàn)中午放學感腹中饑餓,一旦聞到飯菜的香味,胃中即嘈雜不適,口中如吃酸梅,唾液大流,此時并不能馬上進食,要休息1-2分鐘才能進食。他沒有吐蛔史,只有類似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我按上熱下寒證給烏梅湯7劑,諸癥消失。所以用烏梅湯治療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有蛔蟲的,就叫蛔厥,沒蛔蟲的,就叫上熱下寒就可以了。 現(xiàn)代應用:本方主要用于膽道蛔蟲癥、蛔蟲性腸梗阻。其次為慢性菌痢、慢性腸炎結(jié)腸炎、及痛經(jīng)、經(jīng)閉、癲癇等疾病,病情表現(xiàn)為寒熱錯雜、氣血紊亂、陰陽不相順接,病變與肝有關(guān)的疾病。 案例94——蛔厥(膽道蛔蟲癥): 憶1979年余在桑坪衛(wèi)生院工作時,病房收治一膽道蛔蟲患者張某,男,11歲。以陣發(fā)性劍突下劇烈絞痛,痛時翻滾不已,大汗出,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每次發(fā)作持續(xù)約半小時,發(fā)作后如常人,一天發(fā)作10余次,經(jīng)治醫(yī)生給于抗感染、解痙止痛、驅(qū)蟲、大劑量V-C針靜推等措施,病情仍不緩解。余見經(jīng)治醫(yī)生苦無良策,毛遂自薦可用中藥一試,經(jīng)主治醫(yī)生和患者同意后,遂書烏梅湯加苦楝子15g,元胡10g,白芍30g,甘草10g,使均子15g。水煎服,2劑。服一劑,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二劑服完,痛若失,患者感覺效好,又服2劑鞏固療效。5年后見其父問其情況,言愈后未發(fā)。 按:烏梅湯治膽道蛔蟲癥(蛔厥癥)確有良效,然亦須根據(jù)病情加減化裁,不能固守成方,否則效亦不顯。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余澤運的傷寒論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