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1984年1月版的歷史人物傳記《劉瑾魏忠賢》第47頁注釋⑥說: “董漢儒,開州(今四川開縣)人,萬歷進士。居官正直,以母傷歸。由于曾開罪魏忠賢,故不再召用。”與此稍前,《四川部分名人著述簡介》(四川人民出版總編室1982年11月)也將明代的王崇慶視為四川開縣人。這樣二位尚書就被“四川人”了,我們濮陽人如果看到這兩本書,心情可想而知。
要想知道為什么二位尚書被錯認為四川開縣人,就需要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有幾個開州。就是因為這些書的作者沒能吃透歷史,才會出現(xiàn)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經(jīng)過筆者深入查證發(fā)現(xiàn)中國歷史上前后交錯出現(xiàn)過三個開州,那就是:河南濮陽、四川開縣和貴州開陽。下面我們看一下這三個地方的地名更迭歷史。
濮陽
濮陽,古稱帝丘,據(jù)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于戰(zhàn)國時期,因位于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后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上古時期濮陽一帶地跨兗、冀二州,是黃帝為首的華夏集團與少昊為首的東夷集團活動的交接地帶。夏王朝時期濮陽地區(qū)建有己姓聯(lián)邦集團的昆吾(它是夏后氏酋邦王國最親近的成員)、斟灌、顧等宗族邦國。春秋時期濮陽一帶仍屬衛(wèi)國,為當時較先進的地區(qū)之一。前242年,秦置東郡,次年秦取濮陽等地,衛(wèi)君角被遷到野王(今河南沁陽),衛(wèi)此時名存實亡。前240年,東郡治濮陽。至前209年衛(wèi)君角被廢為庶人,衛(wèi)亡。秦漢時期秦統(tǒng)一中國后,為束黃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黃河大堤,頂寬20丈,兼作御道。謂其堅固無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陽人民助項羽大敗章邯,加速秦朝滅亡。漢時,濮陽仍為東郡治所。兩漢之間短暫的新朝,曾把東郡改名治亭。魏晉南北朝時期,行政建置朝立夕廢,變化頻仍,幾個轄縣分別隸屬過濮陽郡、東郡、魏郡、頓丘郡、昌樂郡、武陽郡等。西晉時還曾建濮陽國。隋唐時期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陽縣一部置昆吾縣,析臨河、內黃、頓丘各一部置澶淵縣。唐初,為避唐高祖李淵之諱,改澶淵縣為澶水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金皇統(tǒng)四年(1144年)改澶州為開州。明朝時期濮陽仍稱開州,轄濮陽、清豐、南樂,屬大名府。清朝時期濮陽稱開州,與清豐、南樂隸屬于大名府。民國時期民國二年(1913年),曾改開州為開縣,但因與四川、貴州兩省的開縣重名,1914年1月復稱濮陽縣。
開縣
開縣,古屬梁州之域。西周,屬庸國。東周春秋時期,屬巴國。秦、漢屬巴郡朐忍縣地。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劃朐忍西部地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屬益州固陵郡。南北朝,劉宋(420—479年)于漢豐境內增置巴渠、新浦共三縣皆屬巴東郡;西魏(535年)平蜀后改漢豐為永寧;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分巴東郡置萬安郡,領永寧(郡治)、萬世(巴渠改名)二縣;又理置周安郡,領西流(郡治)、新浦二縣。天和四年(569年)移開州于新浦,后又移于永寧,轄永寧、萬世、新浦、西流(新置)四縣。隋朝,開皇十八年(599年)改永寧為盛山縣,改開州為萬州。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萬州為開州;貞觀元年(627年)省西流縣并入盛山縣;廣德元年(763年)改盛山縣為開江縣,開州轄開江、新浦、萬歲(萬世改名)三縣。宋代,慶歷四年(1044年)省新浦入開江,萬歲改名清水,時開州轄二縣。元朝,省縣入州。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為縣,開縣之名自此始。因南河古稱開江,州、縣由此得名。清代,屬四川省川東道夔州府。民國,1935年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開縣屬四川省轄。1997年3月重慶市劃歸為中央直轄后,開縣始屬重慶市所轄。
開陽
開陽縣,夏、商、西周時期為雍州、梁州邊鄙。春秋時為牂牁國北境。戰(zhàn)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因開陽屬地更迭復雜,此處略去400字) 崇禎四年(1631年),將陳湖十二馬頭改置為開州,治所楊黃寨,領乖西蠻夷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轄地與今開陽縣地略同。民國三年(1914年),廢州,因直隸有開州,四川有開縣,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為紫江縣,屬黔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直隸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稱開陽縣。 二十四年(1935年),開陽改隸貴州省第一督察區(qū)。1949年,成立開陽縣人民政府,隸貴陽專區(qū)。1952年,貴陽專區(qū)改為貴定專區(qū)。1956年,劃歸安順專區(qū);1958年,屬貴陽市郊區(qū)縣,1963年,改屬遵義專區(qū);1965年,復歸安順專區(qū)。1970年,改稱安順地區(qū)。1992年,改屬貴陽市。
由上可知:濮陽稱開州為1144年-1913年,歷元、明、清三朝。開縣稱開州最近時間為618年-1373年,歷唐、五代、宋、元、明多朝。開陽稱開州為1631年-1913年,歷明清兩朝。這就是說,同一個朝代有可能有兩個開州,那么介紹人物時,僅說開州人氏,不免讓后人難分伯仲,張冠李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