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古詩四帖》及草書賞析1 張旭《古詩四帖》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縱28.8厘米,橫192.3厘米。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賞析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賞析 譯文 東明九芝蓋,北燭五云車。 飄飖入倒景,出沒上煙霞。 春泉下玉霤,青鳥向金華。 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棘花。 應逐上元酒,同來訪蔡家。 北闕臨丹(原詩為玄)水,南宮生絳云。 龍泥印玉簡(原詩為策),大火練真文。 上元風雨散,中天哥(原詩為歌)吹分。 虛(原詩為靈)駕千尋上,空香萬里聞。 謝靈運王子晉贊 淑質(zhì)非不麗,難之以萬年。 儲宮非不貴,豈若上登天。 王子復清曠,區(qū)中實嘩囂。 喧既見浮丘公,與爾共紛繙(原詩為翻)。 巖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贊 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 過息巖下坐,正見相對說。 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別可? 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唐代的草書在繼承漢魏章草、晉代“二王”和漢代張芝等人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如孫過庭、賀知章、張旭、懷素等一代書法大家,把書法線條的流動美和筆意變化的技藝推向草書發(fā)展的頂峰,至今罕有其匹。而孫過庭與賀知章在繼承二王草書的傳統(tǒng)上頗有功夫,但創(chuàng)新不多。張旭、懷素既有繼承更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自漢末以來400年間的草書藝術(shù),充分地展示了草書的藝術(shù)美,世人以“顛張狂素”來形容他們臻于化境的草書藝術(shù),并敬稱其為“草圣”。 唐文宗把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shù)和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張旭自稱其學書“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并因此而得草書之神?!笨梢娝輹撵`感源于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不是單純的在書桌上玩弄筆墨技巧。 杜甫在詩中寫到:“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筆如云煙?!?/SPAN> 另一位草書圣手懷素是釋家中人,他與張旭一樣嗜酒如命,竟一日九醉不醒。他自稱“飲酒以養(yǎng)性,草書以暢志?!逼渚浦凶鲿?,每出佳品。他和張旭有“顛張狂素”之說。懷素家貧,曾種芭蕉萬株,以葉習字,極為刻苦。他用木板寫字,竟然將板寫穿!習字用過的毛筆,堆積成冢,稱“退筆冢”。時人評論:“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SPAN>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大書法家,(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唐開元、天寶(公元間吳(今江蘇蘇州),蘇州吳郡人。 他的主要政治和書法藝術(shù)活動都在盛唐時期。曾為官金吾長史,一說率府長史,人稱“張長史”。工詩文,擅真、草,又以草書最為知名。世號張顛,亦稱草圣。 陸東之子彥遠之甥,其書得舅父家風,追根溯源,也來自王羲之、智永與虞、歐。史載他初為常熟尉。 盛唐時期,人才輩出,張旭就是一個以草書名世的奇才,《唐書》云:“后人論書,歐(歐陽詢)虞(虞世南)褚(褚遂良)陸(陸柬之),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文宗時,詔以李白歌詩,裴昊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笨梢娖湓跁ㄋ囆g(shù)上的造詣。 張旭書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筆法和豪放不羈的性情,開創(chuàng)了狂草書風格的典范。張旭以獨特的狂草書體,在名貴的“五色箋”上,縱情揮寫了南北朝時期兩位文豪謝靈運與庾信的古詩共4首(見圖,局部)。作品落筆力頂千鈞,傾勢而下,行筆婉轉(zhuǎn)自如,有急有緩地蕩漾在舒暢的韻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筆畫連綿不斷,有著飛檐走壁之險。草書之美其實就在于信手即來,一氣呵成,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傳說張旭每當靈感到來,就把宣紙鋪在地上,用長發(fā)作毛筆,直書狂草,猶如醉酒當歌,是那樣的灑脫自在。在他的狂草書作品中,精到的筆法對書法形式和點線運動節(jié)律的控制力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藝術(shù)境界。這是以氣魄和靈性創(chuàng)造了草書藝術(shù)的完美韻致。這幅作品是張旭草書的傳世孤本,現(xiàn)收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古詩四帖》屬狂草。特點是較過去更為狂放,整體氣勢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急風驟雨,所以在草書發(fā)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shù)牟輹L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chǔ)結(jié)構(gòu)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也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wěn)的傳統(tǒng)書寫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SPAN> 此幅草書,筆法奔放不羈,如驚電激雷,倏忽萬里,而又不離規(guī)矩。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顛峰之篇。董其昌評說:“有懸崖墜,急雨旋風之勢?!睆埿癫輹豆旁娝奶?,張旭自己并未書款,說它是張旭作品是根據(jù)董其昌鑒定,后人多沿此說,但也頗有爭議。 張旭的草書以雄渾奔放的氣概、縱橫捭闔的筆姿和恣肆浪漫的勢態(tài)而為世人看重。 張旭以酒為嗜好,作書每每大醉,高呼狂叫,甚或以發(fā)濡墨,人稱“張顛”。他以王書為基底,又得法于張芝,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草書,與懷素一起,開創(chuàng)了草書的全新境界。當時人們對初諸家每有微詞,而獨對張旭無異議。 張旭的“奇”,不僅在他的草書藝術(shù),還在他的詩和酒。他的詩,雖然現(xiàn)存的只有6首,但唐詩數(shù)萬,《唐詩三百首》是其精華中的精華,就選有他的《桃花溪》七絕詩一首,“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詩情畫意,人稱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張旭的嗜酒,在盛唐也是有名的,盛唐有所謂的“醉八仙”,張旭與大詩人李白、賀知章都在其列,他平生以飲酒作書為樂,飲酒,見其豪爽;作書,抒其性情。他為人的風流倜儻,為當時的才俊豪杰所傾倒,幾位著名的詩文大家李白、杜甫、韓愈都曾有 詩文贊頌過他。
李白有詩云:“楚人盡道張某奇,心藏風云世莫知,三吳郡伯皆顧盼,四海雄俠爭相隨?!?/SPAN>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云:“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