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女作家(四)
博文繼續(xù):
雷切爾·路易絲·卡森
雷切爾·路易絲·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但是她以她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引發(fā)了美國以至于全世界的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
卡森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的斯普林達爾的農(nóng)民家庭,1929年畢業(yè)于賓夕法尼亞女子學院。1941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海風的下面》,1949年《我們周圍的海洋》,連續(xù)86周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籍榜。1952年卡森辭職,開始專心寫作,1955年完成第三部作品《海洋的邊緣》。1962年《寂靜的春天》正式出版后,許多大公司施壓要求禁止這本書的發(fā)行,但沒有成功,反而在社會上引起更大的反響,這本書成為美國和全世界最暢銷的書。
卡森因乳腺癌不治于1964年逝世,時年56歲。
格特魯?shù)隆に固挂?/strong>
格特魯?shù)隆に固挂颍?font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Gertrude
Stein,1874–1946),旅居法國的美國女作家、藝術品收藏家,猶太人。對20世紀西方文學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
斯坦因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阿列格尼,1897年畢業(yè)于拉德克里夫?qū)W院并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1898年前往法國,她的后半生都是在法國度過。她在巴黎創(chuàng)立了一個有名的沙龍,她喜歡收集“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立體派”藝術作品,并與帕布羅·畢加索、海明威等藝術家和作家成為好朋友。她與畢加索保持了40多年的關系,畢加索曾為其畫像。1922年的作品《毛小姐與皮女士》中,斯坦因使用“gay”一詞,頻率達一百多次,在世界上最早把“gay”這個詞賦予了同性戀的含義。她創(chuàng)立了一種獨特的幾乎有點孩子氣的寫作風格。在她的作品中,作者極力傳達她所謂的“持續(xù)性存在”的觀點,因此作品中摒棄規(guī)范的標點使用規(guī)則,強調(diào)印象之作而非敘列陳述,還經(jīng)常重復使用同一單詞和短語。《地理與戲劇》中“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是她最著名的一句話。她最好的作品《三種生活》表達了對三位美國工人階級婦女的同情。
格拉齊婭·黛萊達
格拉齊婭·黛萊達(Grazia
Deledda,1871-1936)意大利女作家。1871年9月27日出生于撒丁島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詩人,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使她從小受到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她童年時代就酷愛文學,13歲便開始發(fā)表作品。
黛萊達早期創(chuàng)作受大仲馬、海涅等人影響,情節(jié)怪異,色彩濃艷。后又受拜倫、雨果等人影響,1892年發(fā)表了《撒丁尼亞之花》。此后開始研讀巴爾扎克以及俄羅斯古典作家作品,特別是接受以維爾迦為代表的真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主張之后,她的小說由浪漫主義轉(zhuǎn)入現(xiàn)實主義,并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20世紀初,黛茉達創(chuàng)作進入成熟期,發(fā)表了小說《伊利亞斯·波爾托盧》、《灰燼》、《鴿子與老鷹》、《橄欖園的火災》等佳作。這些作品都是以撒丁島為背景,描寫古老、閉塞、寧靜的宗法社會如何在醬主義強力沖擊下瓦解、崩潰的過程,以及那些純樸、善良有如圣經(jīng)《舊約》中的農(nóng)民所遭受的苦難與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
后來,她的創(chuàng)作又有突破,由撒丁島轉(zhuǎn)向更廣闊的天地,也更注重對人物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描寫和挖掘。重要小說有《母親》、《孤獨者的秘密》、《飛往埃及》和《安娜琳納·畢爾西尼》等。其中最輝煌的作品《母親》“具有風格上的活力、技巧上的功夫、結(jié)構與社會的關聯(lián)”。黛萊達的作品題材比較窄,但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強烈的道德使命感。她善于以細膩抒情的筆觸描繪撒丁島的風土人情,人物刻畫生動,風格簡潔純樸。1926年,“為了表彰她那些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繪其海島故鄉(xiāng)的生活,并以同情心深刻地處理人類的共同問題”,她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它是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西格麗德·溫塞特
西格麗德·溫塞特(Sigrid
Undset,1882-1949)挪威女作家。生于丹麥凱隆堡。母親是丹麥人,父親是著名考古學家。由于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是挪威的中世紀史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她11歲喪父,曾在商業(yè)黨校念過書。從16歲起在一家商行任職,接觸到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以后的寫作積累了素材。
1907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瑪爾塔·埃烏里夫人》,這部日記體的愛情小說表現(xiàn)了愛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接著又發(fā)表了長篇小說《幸福的年紀》、《維加·里奧特與維格基斯》、《珍妮》、《春》和一些短篇小說。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說,描繪一個少女在夢想獲得一對父子的愛情時的復雜心理和悲劇性結(jié)局,文筆生動,描寫細膩。這部作品確定了她在北歐文學中的地位。
1920年1922年,她陸續(xù)發(fā)表了三部曲《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達到創(chuàng)作的頂峰。小說以14世紀上半葉為時代背景,再現(xiàn)了中世紀的歷史,同時生動地描述女主人公克里斯丁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一生及其悲劇結(jié)局。接著她又寫成四卷本歷史小說《埃烏頓之子奧拉甫》,小說以13世紀末的歷史為背景,和前一部小說有共同的特點,但宗教問題頗為突出,反映出作者對宗教問題的關注。瑞典學院高度評價《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主要是由于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192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三位挪威作家之一。
1924年,溫塞特皈依天主教,在1929至1930年發(fā)表小說《吉姆納德尼亞》和《燃燒的灌木叢》,反映了女作家在宗教上的探求。30年代,溫塞特寫作的興趣又轉(zhuǎn)到婚姻題材,并更深入地從心理學和倫理學角度刻畫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法西斯入侵挪威期間,溫塞特流亡到瑞典,后來又到美國,在那里講學和寫作,積極參加反法西斯活動。1945年歸國,1949年在挪威的利勒哈梅爾去世。
博文待續(xù)
世界著名女作家(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