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居詩詞寫作講義第05講: 各位同學(xué),大家晚上好!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我們初步了解了關(guān)于詩詞的一些基本知識。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學(xué)習(xí)詩詞的格律。 學(xué)習(xí)律詩,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格律!格就是格,它包括:起、承、轉(zhuǎn)、合、平仄、字?jǐn)?shù)、對、粘、替、偶句和押韻。律:包括音律、聲律、韻律。格和律合起來,就是格律。 關(guān)于律上節(jié)課已經(jīng)講了很多,今天我們主要就格來進(jìn)行講解! 先介紹幾個(gè)基本概念: 漢語雖然有四聲,但在近體詩中,并不需要象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diào)上的抑揚(yáng)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至于單調(diào)。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gè)音節(jié)為一個(gè)節(jié)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節(jié)上。以兩個(gè)音節(jié)為單位讓平仄交錯(cuò),就構(gòu)成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因?yàn)橐艄?jié)的重點(diǎn)指的是每個(gè)詞的后面一個(gè)音節(jié),所以我們重點(diǎn)考慮的一般都是偶數(shù)字,也就是律句的2、4、6字。 律句中,2、4、6字的音節(jié)要求平仄交替進(jìn)行。所以第一個(gè)格律的要求就是替。替就是指一個(gè)律句中,2、4、6字的平仄應(yīng)該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這樣交替的,如果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就是失替。 那么我們平時(shí)講的平起和仄起也就是由律詩中第一句第二個(gè)字的平仄來決定的。平收或是仄收則是指律詩第一句的尾字的平仄。綜合上面的講述來看,就很容易判斷出律詩的句式。 七律的四種格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2、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也叫仄起首句入韻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4、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也叫平起首句入韻式。 五律的四種格式: 1、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2、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也叫仄起首句入韻式。 3、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4、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也叫平起首句入韻式。 之所以說不入韻,因?yàn)樵娭械谝痪涞奈沧钟玫氖秦埔?。在近體詩里仄音是不入韻的,所以稱為不入韻式。當(dāng)然有押仄音韻的近體詩,但是很少!所以姑且就這樣叫了! 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平仄粘對都沒有問題,它就是仄聲韻的律詩。 這句詩的平仄如下: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這個(gè)句式如何表示?平起仄收式就可以了!如果叫平起首句不入韻式顯然是不行的! 下面我們再來說粘和對! 近體詩的句子是以兩句為一個(gè)單位的,每兩句稱為一聯(lián)。每聯(lián)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對句。同一聯(lián)的上下句也常被稱為對句,上聯(lián)的下句和下聯(lián)的上句稱為鄰句。 近體詩的構(gòu)成規(guī)則就是:對句相對,鄰句相粘。 對句相對,是指律詩每聯(lián)的出句與對句是平仄相對的,也就是說,出句與對句的平仄必須相反。首句押韻的,因?yàn)樽詈笠粋€(gè)字是平聲,因而首聯(lián)不全相對,但其他各聯(lián)都要平仄相反;這叫“對”,不符合“對”的規(guī)則,就是“失對”。 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 那么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聯(lián),其它各聯(lián)的上句不能押韻,必須以仄聲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韻,必須以平聲收尾,所以五言近體詩的對句除了第一聯(lián),只有這兩種形式。七言近體詩與此相似。 第一聯(lián)上句如果不押韻,跟其它各聯(lián)并無差別,如果上、下兩句都要押韻,都要以平聲收尾,這第一聯(lián)就沒法完全相對,只能做到頭對尾不對,其形式也不外兩種: 平起上句是:平平仄仄平 那么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仄起上句是:仄仄仄平平 那么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鄰句相粘的意思就是鄰句粘連相同的意思。律詩要求上一聯(lián)對句與下一聯(lián)的出句平仄必須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聲結(jié)尾的奇數(shù)句來粘以平聲結(jié)尾的偶數(shù)句,所以只能做到頭粘尾不粘。不符合“粘”的規(guī)則,則是“失粘”。 例如,上一聯(lián)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下一聯(lián)的上句要跟上一聯(lián)的下句相粘,也必須以平聲開頭,但又必須以仄聲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為什么鄰句必須相粘呢?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變化句型,不單調(diào)。 如果對句相對,鄰句也相對,就成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聯(lián)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謂齊梁體律詩,就是只講相對,不知相粘,從頭到尾,就只是兩種句型不斷地重復(fù)。唐以后,既講對句相對,又講鄰句相粘,在一首絕句里面就不會有重復(fù)的句型了。 粘對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也就是說,要檢查一首近體詩是否遵循粘對,一般看其偶數(shù)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對句不對,叫失對;如果鄰句不粘,叫失粘。失對和失粘都是近體詩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對要比失粘嚴(yán)重。粘的規(guī)則確定得比較晚,在初唐詩人的詩中還經(jīng)常能夠見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詩,也偶爾有失粘的。 比如: 杜甫《詠懷古跡》: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shí)。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diǎn)到今疑。 第三句就沒能跟第二句相粘。 對的規(guī)則在齊梁時(shí)就確立了,所以在唐詩中很少見到失對的。 杜詩中有一個(gè)失對的例子: 杜甫《寄贈王十將軍承俊》:將軍膽氣雄,臂懸兩角弓。纏結(jié)青驄馬,出入錦城中。時(shí)危未授鉞,勢屈難為功。賓客滿堂上,何人高義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個(gè)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為失對。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表達(dá)的需要而不顧格律。 如: 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來應(yīng)該用平聲,現(xiàn)在用了仄聲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對,又跟第三句失粘。但這是有意要重復(fù)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犧牲格律了。 剛剛我們講過了替、對、粘和律句的基本句式。下面我們就接著講律詩的基本格式! 對于五言來說,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 這兩種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 我們?nèi)粢圃禳c(diǎn)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變成: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會講到的特例,五言近體詩無論怎么變化,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 七言詩只是在五言詩的前面再加一個(gè)節(jié)奏單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及: 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體詩無論怎么變化,也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 這些句型有一個(gè)規(guī)律,就是逢雙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與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復(fù)就形成了節(jié)奏感。但是逢單卻可反可不反,這是因?yàn)橹匾袈湓陔p數(shù)音節(jié)上,單數(shù)音節(jié)就相比而言顯得不重要了。 寫詩的時(shí)候,很難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寫絕句時(shí)也許還辦得到,寫八句乃至更長的律詩則幾乎不可能。如何變通呢?那就要犧牲掉不太重要的單數(shù)字,而保住比較重要的雙數(shù)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這么一句口訣,叫作“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第一、三、五(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靈活處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則必須嚴(yán)格遵守。這個(gè)口訣不完全準(zhǔn)確,在一些情況下一、三、五必須論,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關(guān)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我們以后還會講。今天暫時(shí)不講太多。 律詩有固定的平仄格式,每一句的每一個(gè)字,該用平聲還是仄聲都是很有講究的。用字不合平仄就不是律詩。如果掌握了上面說過的那四種基本平仄句型,就可以把律詩的所有正格寫出來。 1、平平平仄仄 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 4、平平仄仄平 我們來用這四種句型去推律詩的四種正格。 如果說律詩的第一句是用韻的,那么: 第一句:因?yàn)檎穸际茄浩铰曧崳缘谝痪鋺?yīng)該是: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就里就先推“仄仄仄平平”這一種。 第二句因?yàn)楸仨氀喉?,所以第一句“仄仄仄平平”后面的第二句必定是“平平仄仄平”?/div> 第三句因?yàn)椴荒芘c第二句失粘,則第三句的第二字必定與第二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且句尾為仄收,則第三句必定為“平平平仄仄”。 第四句因?yàn)橐c第三句相對,則第四句必定為“仄仄仄平平”。 第五句因?yàn)椴荒芘c第四句失粘,則第五句必定為“仄仄平平仄”。 第六句因?yàn)橐c第五句相對,則第六句必定為“平平仄仄平”。 第七句因?yàn)椴荒芘c第六句失粘,則第七句必定為“平平平仄仄”。 第八句因?yàn)橐c第七句平仄相對,則第八句必定為“仄仄仄平平”。 記住雙句押韻,對和粘的規(guī)律,就可以推出律詩的正格。 其它的格式各位同學(xué)自己下去推演一下!還是很有趣的! 五言律詩平韻的四種正格是: 1、仄起首句入韻式(仄起,指第一句詩的第二個(gè)字是仄聲;首句入韻,指第一句句末押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shí)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2、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 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天官動(dòng)將星,漢地柳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忘身辭鳳闕,報(bào)國取龍庭。豈學(xué)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 4、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 王維《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七言律詩正格的平仄格式,和五言律詩的格律基本相同,只是在五律每句的前面加兩個(gè)字,就成了七言律詩。怎么加呢?就是看五律的句型前面的兩個(gè)字是平聲還是仄聲。如果是“平平”就在前面加“仄仄”,如果是“仄仄”就在前面加“平平”。 七言律詩的四種正格: 1、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 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4、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至于絕句我們一般認(rèn)為是截取律詩的一半,又叫“截句”。所謂截取一半之意,有四種截取方式:截取首尾兩聯(lián)、前兩聯(lián)、中間兩聯(lián)、后兩聯(lián)。所以五絕是截取五律的一半,共二十字。七絕是截取七律的一半,二十八字。韻律、平仄、對仗等要求與律詩相同。 五言絕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韻與否四種。 1、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 柳宗元《零陵早春》: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 ?。?、平起首句入韻,首句換“平平仄仄平”,其余不變。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 李益《鷓鴣詞》: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 王之煥《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仄起首句入韻,首句換成“仄仄仄平平”,其余不變。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 盧倫《塞下曲》:夜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七言絕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韻與否四種。 ?。?、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平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仄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 杜甫《絕句》:兩個(gè)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上面所寫的格式一共有十六種,包括了絕句,律詩,五言七言。平時(shí)用的也就是這些。自己多推演一下就可以記住,不妨多練習(xí)一下!加深自己的記憶! 律詩限定為八句,如果超過八句,不論多長,都叫排律。排,是排比;排律就是一直排比下去的律詩。所以排律也叫長律。 律詩每兩句一韻,八句四韻。排律至少十句五韻,多則二百句一百韻的,習(xí)慣于用偶數(shù),如十韻、二十韻、二十四韻、三十六韻等等直到一百韻。 排律多是五言,七言排律也有,但很少,古人詩歌分類不列“七言排律”,少數(shù)七言排律列入五言長律類。 排律的格律要求: 1、不論多長,必須合于律詩平仄粘對的要求,否則只能算是古風(fēng),不能算作長律。 2、不論多長,必須講究對仗,除了開頭一聯(lián)和結(jié)尾一聯(lián)不用對仗,中間無論多少聯(lián),都必須對仗。 3、不論多長,不論多少韻都要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 寫律詩對于一般人來說已經(jīng)實(shí)屬不易,而長律更加困難了,以至寫長律的人并不多。 今天的作業(yè)是 閱讀下面這首詩: 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 杜甫 老去悲秋強(qiáng)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lán)水遠(yuǎn)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xì)看。 1.標(biāo)出這首詩的平仄。 2.找出韻字。 3.找出入聲字。 4.這首詩是什么起什么收什么式? 5.用自己的語言翻譯全詩,字?jǐn)?shù)不限。 現(xiàn)在下課!謝謝各位!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