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湖南某藝術家設計的四合院
2014.6.19.魯仲鵬
24建筑從事四合院的設計已經好些年了,在這個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和豐富的經驗,但是自從2009年設計的河源家庭旅館到現在5年時間了,并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尤其是在屋頂的做法這個重要的方面不停地轉換方式,經歷了漫長的探索的過程,雖然適應了當時不同的客戶需求和項目特點,但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風格和做法,也就沒能尋找到一個可以廣泛適應的原則。從最早的平屋頂、種植屋面,到后來回歸到傳統的雙坡瓦屋面,5年時間的莫衷一是,終于在2014年湖南攸縣的這個項目中實現突破。
2009年的河源家庭旅館項目是24建筑最早設計的現代四合院,由于當時設計環(huán)境寬松,業(yè)主給與巨大的支持和鼓勵,即使在當時信心并不充足的情況下,還是使得設計水準一下子達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那么在短時間內難以被超越,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現象了。當時主要的突破是在傳統四合院的基礎上,利用邊角的空間,給每個重要的房間設計了獨立的小院子,使其不必朝向公共院子開窗取景,很好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另一個突破是從傳統的高墻大院,改為較矮的圍墻和局部的視線通透,大大增強了四合院整體的對外開放性,這一點很好地適應了現代中國人比以前更加開放的性格。
而這一次湖南攸縣的這位藝術家雖然不如河源家庭旅館的業(yè)主那么了解我們,但還是按照藝術家的直覺給與了我們充分的寬容和鼓勵,并未對設計中的主要問題做出太多的限制,設計環(huán)境算是很寬松了。在這個條件下,我們設計出了現在這個方案,可能是當時的靈光乍現,也可能是多年量變形成的質變,在短短兩天時間里做出來的方案一下子具有了和之前大量四合院設計完全不同的氣質。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驚喜。
這個設計所具有的特點主要有這樣幾個:
第一,解決了屋頂形式的問題。之前的平屋頂,雖然我們自己很喜歡,但不能被大多數客戶接受,覺得還是太西化了,和傳統建筑沒有形象上的記憶傳承,無論我們怎么解釋,都有難以自圓其說的時候。后來回歸到雙坡瓦屋面,又一下子顯得迂腐了,就像是激進受挫之后的保守。但這一次設計的屋頂,具有了一定的開創(chuàng)性。
這種單坡瓦屋面的設計,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的記憶傳承,又不失現代建筑的簡潔大方(不是自吹自擂,的確簡潔大方),首先在形象上就具有了被廣泛接收的基礎,然后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屋頂形式解決了隔熱問題。平屋頂隔熱是有問題的,我們一般是用架空隔熱層來解決,適合用于樓房,而以平房為主的四合院就不太適合了,因為架空隔熱的外觀還是平屋頂,很現代,很多人不喜歡。
雙坡屋頂的隔熱還是不錯的, 但構造比單坡屋頂要復雜一點點,今后我們肯定會設計一些簡化的雙坡屋頂,和目前這個單坡屋頂有類似的做法。
第二,這個設計把不同的功能用不同的院子來實現。比如廚房、土灶、餐廳、洗衣、晾曬、儲藏、車庫這些后勤功能就共用一個專門的后勤院子,面積不大,緊湊高效,方便到達卻又相對隱蔽,以免其臟亂導致影響觀瞻;堂屋、客廳、客房這些主要是做給外人看的部分,就位于建筑的中軸線上,共用中間最大的院子,左右對稱,空間遞進層次很豐富,我們稱之為“正院”,用來強調其莊重而體面的屬性;最后,主人居住的空間被安排在比較靠里面的安靜位置,有自己獨立的景觀和休憩空間,私密性最好,舒適度最高,尺度適宜即可,不必太大。
第三,這個設計在不同功能的院子之間安排了曲折的行走路線,沒有直接到達的視線,形成一步一景的效果,雖然比不上正宗的江南園林那么極富趣味,但在相對緊湊的面積之下,作為居住建筑來講已經很有意思了。
以上三點都給我們將來的四合院設計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探索了可以廣泛適應的原則,是匯聚我們多年經驗的一個集大成的優(yōu)秀的設計。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我們又根據同樣的原則和細部構造,設計了4個類似的項目,風格和氣質非常相近(如下圖),我們忽然覺得找到了一種可以一直延續(xù)下去的理念。
我們不喜歡在風格上進行無窮多的變換,因為我們不是做時裝設計的,建筑的生命周期長達上百年,尋找一種穩(wěn)定的、可復制的、可延續(xù)的風格,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這和目前房地產界的花俏和善變有根本的不同,他們變來變去都是那一層皮,里面的骨肉沒有進步,而我們更關注建筑本質的進步,外觀只是功能和技術自然生長的一個外部結果,如果在本質有進步的前提下,還能找到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外觀,就算是我們階段性的一個勝利。
|
|
來自: 含萬樓樓主 > 《建三合院&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