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鄖陽府史海鉤沉(4)時間:2014-10-27 09:25:55 來源:縣文聯(lián) 作者:邢方貴
大豐倉的其它古碑 大豐倉院內(nèi)除鄖陽撫治吳桂芳《改建鄖陽府儒學(xué)記》碑外,其余各碑雖亦殘破,卻都極具價值,略具數(shù)例如下: 順治年朝陽庵碑:鄖縣漢江大橋北端東側(cè),還殘存有當年鄖陽府城的朝陽街小西關(guān)一段,供人懷念憑吊。當年的朝陽街是府城正街之外最長的一條街。東起于北門街,西至于小西關(guān)外的伏龍關(guān)。逶逶迤迤三四里地。它的得名是其東端有一座著名的朝陽庵。供奉朝陽真人呂洞賓。順治十年(1653),“欽差鎮(zhèn)守鄖襄等處總兵官、都督府都督、同知張士元”建此庵并立碑。碑文稱鄖陽“南望武當,俯瞰漢水”并提到“麇國”、“錫穴”等古地名。 乾隆年修山陜館碑:鄖陽府城之江西館、山陜館名聞遐邇,是漢水中上游規(guī)模最大的商業(yè)會館。由于會館古碑不存,至今人們對山陜館的修建時間難以確定,只是大致說是“乾隆年間”。但大豐倉院內(nèi)一塊極為殘破的古碑卻可辨認出“乾隆六年(1741)軔修(開始修建)山陜館眾姓布施開列于譜”字樣;另一塊捐修山陜館的殘碑標時間處僅?!褒堬w乾……歲次甲寅……”字樣,可推算出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維修山陜館的捐資碑。 這兩塊古碑雖殘破不堪之極,但從可見文字中,仍可看到數(shù)十個當時商家的字號,如時振、魏永盛、元德、全盛、萬盛、萬成、宜興、義順、日昇、新興合、西全盛、衛(wèi)永盛、大順乾、永來盛、聚盛、元興隆、和盛隆、萬盛來、大順合、永興裕、振興和、永昇榮、萬盛德……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當時山西、陜西在鄖經(jīng)商者人數(shù)之眾,事業(yè)之盛;如果再加上江西、湖廣、河南、安徽各省的商人及他們的商號,當時的鄖陽府城商業(yè)當有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繁盛! 嘉慶年盛水堰碑:鄖縣城東西的盛水、武陽二堰,清末民初總被無聊文人吹噓成“伍子胥堰”。清代鄖陽幾任知府為整修二堰,規(guī)范管理都立有石碑。筆者在撰寫《鄖縣‘伍子胥堰’辨考》時,曾數(shù)度進山考辨武陽堰碑,未見“伍子胥”字樣;但沒見到盛水堰碑。碑文開篇即言“鄖縣東鄉(xiāng)有盛水堰……”,并無“伍子胥”、“伍先賢”類字樣。碑文中“梭羅寺”、“龍泉”、“黃畈”等是至今仍在沿用的地名,而且還有“兵備道”處理爭水案類。想來此碑不是民間所立。 鄖縣是文物大縣,尤其是明清設(shè)撫臺、府治于此數(shù)百年,遺留的珍貴文物不少。明清距今不遠,“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蓭焖跐q,人在遷移,文物在流散湮沒!愿鄖縣成為搶救保護文物的強縣,研究地方文史的強縣! 責(zé)任編輯:張昌菊 鄖陽網(wǎng)編輯部:0719-7223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