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合用的現(xiàn)狀及展望 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已成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由此產生的中西藥聯(lián)合運用也漸趨成熟。由于中藥成分復雜,與西藥之間會存在多種相互作用,如配伍禁忌、藥理協(xié)同或拮抗、藥代動力學改變、相關代謝酶被誘導或抑制,最終導致療效的改變。有些中西藥合用會降低不良反應,增加療效;而有些中西藥合用會加重不良反應,降低藥效[1],甚至產生藥源性疾病和毒性反應。因此,如何揚長避短,合理引導中西藥合用向良性方向發(fā)展,值得我們關注,也必須引起臨床上的足夠重視。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專業(yè)知識,對中西藥合用(聯(lián)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1.中西藥合用的優(yōu)勢 中西藥合用始于明末清初,最早可以追溯到張錫純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后來中西藥合用作為中西醫(yī)結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逐漸成為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中藥辨證與西藥辨病治療側重和經驗積累的不同,使中西藥合用在很多情況下都收到了好于單純中藥或西藥的臨床療效[3]。大多數(shù)中醫(yī)師,都會歸納多數(shù)患者的中西藥合用或先西藥后中藥的治療中的反應,并用中藥理論分析西藥的性味功效,以此作為合理應用中西藥的參考,或者用中藥 消除西藥的不良反應。 1.1協(xié)同作用以增強療效 有研究表明,許多中西藥合用后,均能收到好的治療效果,并且中西藥還能呈現(xiàn)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比如利用黃連、黃柏等中藥與四環(huán)素、痢特靈、磺胺脒等西藥的協(xié)同作用來治療細菌性腹瀉,可以成倍提高療效;利用甘草、白芍、冰片與丙谷胺的協(xié)同作用已制成復方胃谷胺,來治療消化性胃潰瘍;黃芩、砂仁、木香和陳皮能夠抑制腸管,使地高辛、維生素B12、灰黃霉素等藥物在小腸上部的停留時間明顯延長,增加藥物的吸收,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磺胺增效劑與板藍根沖劑合用,抗菌消炎作用會明顯增強,對扁桃體炎的療效比單用板藍根沖劑或磺胺增效劑要好;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結核西藥,同中成藥靈芝沖劑合用,不僅可以提高抗結核的療效,還可使結核菌較不容易產生耐藥性。 1.2減少不良反應 某些治療作用顯著但成分單一的化學藥品或提純品,毒副作用均較大,這些化學藥物與中藥合用既可使療效提高,又能減輕該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常用的抗腫瘤藥物如5一氟脲嘧啶和環(huán)磷酰胺,即使制成注射劑應用,也常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若制成口服制劑,則胃腸道反應更嚴重。經研究,海螵蛸粉和白及粉具有止血消腫、保護胃粘液的作用,能減輕嚴重的消化道反應,以海螵蛸粉與5一氟脲嘧啶、鯊肝醇、環(huán)磷酰胺、奮乃靜、白及等中西藥配合制成片劑,可用于臨床治療消化道腫瘤。 1.3擴大藥物的適應范圍 碳酸鋰對造血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對再生障礙性貧血、放療和化療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癥和醫(yī)源性白細胞減少,有很好的療效。但該藥具有胃腸反應,如與某些復方中藥如白及、姜半夏、茯苓等聯(lián)合使用,就可使其胃腸反應減輕,擴大其適用范圍,從而使胃腸疾患的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得到治療。氯丙嗪是治療精神疾病的常用藥物,但該藥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害,故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但由氯丙嗪、珍珠層粉和三硅酸鎂制成的珍氯片就能消除氯丙嗪的副作用,不僅對肝功能無害,還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 1.4減少藥物劑量和副作用 由珍珠層粉、野菊花、槐米、可樂定、氫氯噻嗪等中西藥物配制而成的珍菊降壓片可用于治療各類高血壓,尤適用于二期高血壓。其每片含可樂定30ug,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一日三次計,可樂定比單用劑量減少許多,可起到同樣的療效,且副作用減少。 2.中西藥合用的弊端 2.1影響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過程 (1)影響藥物的吸收。研究表明,某些中藥如黃芩注射液、何首烏注射液等在堿性條件下穩(wěn)定,但與葡萄糖等酸性注射液配伍使用后,就會降低黃酮、蒽醌類藥物的溶解度。含黃酮類成分的中藥易與金屬離子發(fā)生反應而形成絡合物,該種中藥如與碳酸鈣、硫酸亞鐵、氫氧化鋁等西藥制劑聯(lián)合使用時,就會由于發(fā)生絡合反應而使藥物的吸收速度下降。中藥虎杖中含有大量鞣質,與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拉定聯(lián)合使用就會在胃腸道內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使其抗菌效果減弱。 (2)影響藥物的分布。某些中西藥合用相互作用后,血藥濃度有所變化從而影響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堿性中藥硼砂及其制劑與卡那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和新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時,會導致這些抗生素吸收量增加,排泄減少,腦中藥物分布的濃度會增加,從而產生毒性反應,如前庭紊亂,并且最終會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耳聾或行動蹣跚。 (3)影響藥物的代謝。藥物的代謝多與酶有關,乙醇是一種藥酶誘導劑,能增強肝臟藥酶活性,中藥藥酒與魯米那、苯妥英鈉、安乃近、胰島素、降糖靈等西藥同服時,使這些西藥在體內代謝加快,半衰期縮短,從而顯著地降低療效。呋喃唑酮、異煙肼、丙卡巴肼、司來吉米等西藥可以通過抑制體內單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單胺氧化酶類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一羥色胺等不被破壞而貯存于神經末梢中,此時若服用含有麻黃堿成分的中成藥如大活絡丹、通宣理肺丸等,所含的麻黃堿可隨血液循環(huán)至全身組織,促進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大量釋放,引起頭痛、惡心、呼吸困難、心率不齊、運動失調等多種不良反應,嚴重時可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4)影響藥物的排泄。堿性藥物由于與酸性藥物會發(fā)生相互作用,可大大加快藥物排泄的速度,導致藥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療作用。如堿性中藥煅牡蠣、煅龍骨、紅靈散等,與尿液酸化藥物諾氟沙星、呋喃妥因、頭孢類抗生素等聯(lián)用時,酸性解離增多,排泄加快,從而使藥物的作用時間和作用強度降低;含有有機酸成分的中藥如烏梅、陳皮、山楂等,與一些堿性藥物如氫氧化鋁、碳酸鈣、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合用時,也會發(fā)生酸堿中和而降低或失去藥效。 2.2產生藥效學上的拮抗作用 中西藥合用時若配伍不當,會使兩者在療效上發(fā)生拮抗作用,甚至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如中藥麻黃及含麻黃堿的中成藥,如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大活絡丸等有擬腎上腺素作用,具有興奮受體和收縮周圍血管的作用,與鎮(zhèn)靜催眠藥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會產生藥效拮抗作用;鹿茸、何首烏及含有這些藥物的中成藥含有糖皮質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服用上述中藥,可減弱降糖藥的作用;慶大霉素、紅霉素可抑制穿心蓮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昆布、海藻與異煙肼合用可使后者失去抗結核的作用;用于瀉下的中藥含有大黃,如清寧丸、四消丸等,與西藥新霉素、土霉素等同服,則抗生素會抑制腸道細菌,使大黃的致瀉作用受到影響。 2.3產生有毒化合物 含有乙醇成分的中藥酊劑和藥酒,與水合氯醛合用就會產生醇合三氯乙醛,該種化合物有劇毒,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溴化鉀、碘化鉀、硫酸亞鐵、亞硝酸鹽等還原性西藥不能與朱砂安神丸、六神丸、仁丹等含朱砂成分的中成藥合用,因為朱砂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汞,與上述西藥化合后可產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從而引起赤痢樣大便并最終導致藥源性腸炎;六神丸、牛黃解毒丸、喉癥丸等含有雄黃成分的中藥,如與硫酸鎂、硫酸亞鐵等含有硫酸鹽、硝酸鹽的西藥合用時,西藥會氧化雄黃的主要成分硫化砷,從而增加藥物的毒性。 2.4產生或加重毒副反應 中西藥合用有時會造成機體內藥物劑量增加或重復用藥的現(xiàn)象,從而產生或加重毒副反應。如含有強心物質的中藥冰涼花、蟾酥、羅布麻等與洋地黃、地高辛等強心苷樣西藥合用,則機體內藥物的總劑量會增加,從而引起強心苷中毒,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心動過緩及心臟停搏等癥狀;有類似安定作用的延胡索與氯丙嗪合用會使機體產生震顫麻痹。 3.中西藥合用的發(fā)展趨勢 3.1將中藥為西醫(yī)所用——中藥西化 現(xiàn)代中藥研究的主流是采用西藥的理論體系來對中藥進行分析,某些疾病在單純用西藥療法束手無策時,可以轉而使用中藥或者中西藥治療,而許多常用中草藥的藥理實驗結果為中西藥合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中藥西化,就是采用科學的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藥并運用其研究結果,也就是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西藥。臨床上廣泛采用的麻黃素、黃連素、降壓靈等藥物就是如此,它們來自中藥但作為西藥來使用。運用中草藥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結果來指導中藥用藥是中藥西化的另一種表現(xiàn)。如苦寒攻下的代表藥大黃,中醫(yī)傳統(tǒng)上將其運用在陽明腑實證上,但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大黃含有大黃酸、大黃粉、大黃素等蒽醌衍生物,除主要的瀉下作用外,還能夠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降血粘度、降血脂等,這些特性在臨床上已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就使中藥的運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3.2中醫(yī)理論指導用西藥——西藥中化 西藥中化研究歷史較為悠久,古代的乳香、沒藥和近現(xiàn)代的西洋參、水飛薊等均產自國外,傳人中國后這些藥物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臨床運用,具備了中藥的基本內容,并且它們的藥性、功效、主治、配伍等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確定。運用中醫(yī)的治療原則與整體觀念來指導西藥用藥也屬于西藥中化的范疇,如腫瘤病人要扶正祛邪,出血病人要止血化瘀等,都是中西藥物聯(lián)合作用的結果。 中醫(yī)藥學乃至整個醫(yī)藥學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都可以通過西藥中藥化來從不同程度上加以解決,同時也是實現(xiàn)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F(xiàn)代西藥具有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所含化合物成分結構較為清楚,我們可以此來歸納中藥基本內容的共同物質基礎,實現(xiàn)中藥現(xiàn)代化。 3.3中西藥聯(lián)合使用 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學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中西藥合用,就是在中西醫(yī)藥學理論的指導下建立基礎和臨床上的科學實踐過程而非中藥與西藥的簡單疊加。總之,我們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中西藥的藥理、藥劑、藥化、藥代等基礎研究,并結合中西藥合用的臨床藥學檢測和觀察,收集積累相關資料和應用經驗,有理論、有根據(jù)地將中西藥結合起來,使中西藥合用治療疾病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規(guī)范化。 |
|
來自: 杏林脈香 > 《中西醫(yī)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