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日教授治療胃痛之經驗集粹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心窩部以下、臍以上的胃部疼痛為主癥的一種病證,可伴有脹滿不適、納呆、泛酸、嘈雜、惡心嘔吐、噯氣等癥,常反復發(fā)作。包括西醫(yī)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癌以及慢性胰腺炎和膽囊炎等以胃痛為主癥的疾病。本病在臨床之中甚為常見,是消化系統(tǒng)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在本病的治療上,西醫(yī)學常采用相應的抑酸、促進胃腸動力、保護胃粘膜、消除致病微生物等療法,但是,療效不是甚為滿意,常常反復發(fā)作,且副作用無法避免。然而,中醫(yī)藥治療該病有著獨到的優(yōu)勢從多臟器多靶點著眼,全面地整體性調節(jié),可使本病臨床治愈或徹底治愈。 古代醫(yī)籍中對本證的論述及稱謂甚多,如《內經》稱“胃脘痛”、胃心痛”。《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稱為‘心下痛”、“心下痞鞭”。其他醫(yī)籍中還有稱為“心腹痛”、“心胃痛”等。在病因病機及辨證施治上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胃腸之間,膜原之上,血不得散,小絡引急,故痛。”、“寒氣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說明寒邪犯胃、氣血壅滯不通而發(fā)生胃痛的病機。明代張景岳不僅對胃痛和真心痛作了鑒別,結束了長期以來胃痛與心痛混一談的局面,而且對胃痛的病因病機作了較為詳 盡的總結,著重強調了“氣滯”這一病理因素,主張理氣為主。雖然論述頗多,未能形成系統(tǒng)性的論述,治療上也未得到統(tǒng)一性的結論。但歷代醫(yī)家對于胃痛的病名、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的論述為后世醫(yī)家對于胃痛的認識做出了重要貢獻。 謝晶日教授是黑龍江省名中醫(yī),黑龍江省首位中醫(yī)消化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科主任,黑龍江省中醫(yī)內科(消化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黑龍江省中西醫(yī)結合消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委保健組專家等。謝晶日教授學風嚴謹,強調學術傳承,重視中醫(yī)藥人才的培養(yǎng),言傳身教,盡顯名師風范,業(yè)醫(yī)30余載,中醫(yī)基礎理論雄厚,臨床經驗豐富,治病千萬,救人無數(shù),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其獨到之處,筆者有幸侍診,現(xiàn)將謝晶日教授治療“胃痛”之經驗,分析總結,以饗同道。 1.病因病機 謝晶日教授認為,胃痛一病,病在胃腑,其性為通。胃腑為六腑之一,主受納和腐熟水谷,以通為順,以降為用,性喜燥而惡濕。胃腑與脾臟以膜相連,互為表里,在五行之中皆屬土,胃為陽明燥土,屬陽。脾臟為太陰濕土,屬陰,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常?;ハ嘤绊憽?SPAN lang=EN-US> 胃痛有虛實之別,實性疼痛即為“不通則痛”,多由于感受外邪、氣滯血瘀、痰濁凝滯等阻滯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虛性疼痛即為“不榮則痛”,多由于陽氣虧虛,陰精不足,臟腑經脈失于濡養(yǎng)而致痛。虛實常常相互轉化,相互影響。 1.1不通則痛 1.1.1外感寒邪 外感寒邪,中于胃腑,易傷陽氣,其性主凝滯,陽氣被遏受損,氣機不暢,推動溫煦無力。主收引,胃絡拘急,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胃痛卒然暴作。 1.1.2飲食不節(jié) 暴飲暴食,宿食停滯;過食生冷,寒積胃脘;恣食肥甘厚味,日積月累,濕熱中阻;或饑飽無常,脾失健運,均可損及脾胃,以致脾胃失和,氣機不暢,氣血運行不利,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濕聚成飲,飲停日久,聚而成痰,痰邪阻絡,胃絡不通,不通則痛,遂成胃痛。 1.1.3情志失常 情志不遂,氣機郁滯,郁而不暢,進而導致肝臟的疏泄功能失調,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氣滯則血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或者惱怒大作,氣機逆亂,肝氣橫逆,橫逆犯胃,而成胃痛。 1.2不榮則痛 稟賦不足,或久病脾胃受損,或勞倦過度,均可導致脾胃虛弱,或為中焦虛寒,胃失溫養(yǎng),或為胃陰不足,胃失濡潤,而致胃痛隱隱。 2.治療特色 2.1調脾以和胃 《素問·太陰陽明論》日:“脾與胃以膜連”,二者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構成了表里相合關系。在生理功能上,二者共同作用,完成對水谷的消化、精微的吸收與輸布,以營養(yǎng)全身,同為后天之本。在病理方面,脾病與胃病在臨床表現(xiàn)上雖有區(qū)別,但二者往往相互影響。謝晶日教授認為,胃痛之病與脾胃關系最為密切,因此調脾和胃是治療胃痛的關鍵,調脾包括健脾與悅脾,健脾即脾臟不足而給予補益脾氣之藥,如黨參、白術、山藥、炒薏苡仁之類。悅脾即在治療主病之時,給予芳香行氣醒脾快膈之藥,如佛手、砂仁、陳皮、木香, 升麻之類。故在治療胃痛一病時,無論何種證型,稍佐以健脾與悅脾之藥,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和胃是指使胃和,使胃通。胃脘痛發(fā)病的基本原理是脾胃的納運升降失常,氣血瘀阻不暢,即所謂“不通則痛”。治療上多用通法,使氣血條暢,納運復常,則其痛自已。但當辨虛實寒熱,分別施治。如寒凝者當散寒行氣;食積者當消積導滯;氣滯者當疏肝理氣等。正如高士宗所說:“通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調血以和氣,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虛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 2.2 調肝以助脾 《素問·靈蘭秘典論》日:“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故又稱其為“剛臟”。其生理特性為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郁。主要生理功能為: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包括促進脾胃消化,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與否主要取決于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之間是否協(xié)調平衡。肝主疏泄能夠促進脾氣上升,脾氣升則健運,水谷精微得以上歸心肺;又能協(xié)助胃氣下降,使水谷之濁氣依次下達小腸、大腸。《內經》有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在生理情況下,肝臟即對脾胃有克罰之用,在病理情況下,不言而喻。若肝失疏泄,影響到脾之升清,可表現(xiàn)為脅肋脹痛、脘腹脹滿、腸鳴、腹瀉等,稱為“肝脾不和”;若影響到胃之和降,癥見噯氣、食欲不振、脘痞腹脹、或攻竄作痛,吞酸嘈雜或嘔吐等,稱為“肝胃不和”。因此,在治療脾胃病中,其肝臟的疏泄之功尤為重要。此處論“調肝”,包括針對肝氣郁滯的疏肝解郁,肝氣逆亂的鎮(zhèn)亂降逆,同時還包括調節(jié)對脾胃不足的相克太過。肝木乘及脾胃之土時,重在疏肝養(yǎng)肝佐以健脾和胃,以防肝木太過,傷及脾胃之土.如疏肝養(yǎng)肝的方中稍加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炒薏苡仁之類;脾胃有病,在健脾和胃的同時佐以舒肝理氣之法,以防肝木的克罰太過,而不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復。如在健脾和胃的方藥中加入柴胡、香附、香櫞、佛手之類。 2.3溫腎以復陽 脾胃與腎的關系是后天與先天的關系。脾胃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兩者相互資助,相互促進,缺一不可。脾的運化,必須借助腎陽的溫煦蒸化,始能健運;腎中精氣,又賴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補充,才能不斷充足。正如《血證論·陰陽水火論》所說:“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病理方面,脾腎病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脾陽久虛,損及腎陽,或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形成脾腎陽虛證,中焦失于陽氣的溫煦而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因此謝晶日教授認為,無論是脾病及腎,還是腎病及脾,在治療胃痛中焦虛寒證或脾腎陽虛證均不忘溫腎。 3.病案舉例 張某某,男,24歲,2007年10月15日首診。患者于半年前于飲食生冷后出現(xiàn)胃脘部冷痛,痛勢隱隱,時發(fā)時止,食生冷痛甚,平素時有噯氣,兩脅陣發(fā)性脹痛,常號隋志不遂有關,自行服用附子理中丸,效果不佳,2個月前,時有胃痛、胃脘部痞塞脹滿,疼痛與脹滿交替出現(xiàn),但無吞咽困難,兩天前疼痛加重,故就診。來診時,患者胃脘脹滿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喜食熱飲食,懷抱熱寶而至診室,舌淡苔白膩,脈弦而弱。方藥:逍遙散加減。方藥:柴胡15g,紅參12g。黃芪25g,焦白術20g,肉桂15g,炒山藥30g,補骨脂25g,烏藥15g,香附15g,佛手15g,砂仁15g,陳皮15g,炙甘草lOg,茯苓15g。7劑,水煎服150ml,每日2次口服。 二診:2007年10月22日。自述:疼痛、脹滿大有減輕,體力漸增,但無下排氣,自覺如有下排氣會舒服。原方加炒萊菔子15g,九香蟲15g,小茴香lOg。15劑,水煎服150ml,每日2次口服。 三診:2007年11月5日。自述:胃痛、脹滿消失,偶于進食過飽后,胃區(qū)不適,略覺口干。原方去掉補骨脂25g,肉桂15g,香附15g,木香8g,加香櫞15g,紫蘇15g,以防過補滯氣,溫補芳香行氣之品傷陰。lO劑,水煎服150ml,每日2次口服。 按語:此病為肝郁脾虛型胃痛,該患因脾胃虛寒日久失治,脾胃更加虛弱,此時,肝木因脾胃之土虛弱之勢,則相克作用太過,同時,由于患病日久,患者精神壓力較大,積聚日久,而情志抑郁,故成此病,其中柴胡、香附為疏肝解郁之藥,以柴胡為君藥,臣以香附以奏疏肝解郁之效,紅參、焦白術、茯苓、炙甘草、炒山藥、陳皮、黃芪為四君子湯加減化裁。佛手、砂仁、木香三藥疏肝、溫中、行氣全面照顧本病,以達補氣健脾之效,肉桂、補骨脂、烏藥合用其一溫中焦以祛寒,同時注重從腎臟元陰元陽之本論治,補其陽氣之不足,后加炒萊菔子、九香蟲、小茴香以增加溫中疏肝行氣之力,以上諸藥君臣相助,佐使相扶,層次明了,以達舒肝解郁、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之效。 總之胃痛的病因很多,錯綜復雜,病情變化無常,又因個人稟賦不同,病情輕重深淺不同,癥狀表現(xiàn)亦有差異,臨床當須謹守“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病機,圓機靈活,方可萬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