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神經(jīng)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以劇烈瘙癢和皮膚苔鮮樣變?yōu)橹饕卣?。皮損好發(fā)于頸部、肘關節(jié)伸側、腘窩、股部及腰骶等處,多為局限性,亦可分布比較廣泛。本病多見于青年和成年人,其病因不明,但與神經(jīng)精神因素有明顯關系?,F(xiàn)代西醫(yī)學多采用鎮(zhèn)靜或抗組織胺藥物及封閉療法,但缺乏根治的方法。 現(xiàn)代針灸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的報道,約開始于50年代中期。采用艾灸針刺之法,通過多病例觀察,確有效果。至60年代,不少單位用皮膚針叩刺,因方法簡便,取效迅速,此法曾經(jīng)風行一時。有人還挖掘傳統(tǒng)方法,據(jù)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所載之丹藥火法行藥物灸治,也獲效果。 70年代后期起,針灸治療本病取得較大進展,頭針、埋線、電針、穴位注射及刺血等方法廣泛用于本病治療,療效日趨肯定。隨著臨床實踐的增加,目前一般傾向于多種穴位刺激綜合運用,而皮膚針叩刺仍是主要方法之一。 據(jù)我們收集的文章看,平均有效率在85% 以上,其中尚有一定復發(fā)病例。 【治療】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qū)(下無另作說明者,相同)。 (二)治法 采用著膚灸法。先用純艾絨制成麥粒大小之艾炷,置于阿是穴周圍施灸,灸點之間相距1.5厘米,灸前可于灸點上先涂以蒜汁,以增加粘度。待艾炷燃盡后,掃去艾灰,用生理鹽水輕輕拭凈,蓋以敷料。如為懼痛者,可于未燃盡前用壓舌板壓滅,并可在灸點周圍以手輕拍減痛。每次只灸1壯,每周2次,更換灸點,不計療程,至皮膚正常為止。此法不化膿,如出現(xiàn)水泡,可穿刺引流并用龍膽紫抹涂?;撜?,用消炎軟膏,痊愈后不留疤痕。 (三)療效評價 共治120例,近期臨床痊愈率在89.0%。此法主要用于局限性神經(jīng)皮炎,對播散型效果較差。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脊椎兩側、阿是穴。 配穴:頭面頸部皮炎加曲池、內(nèi)關、太淵、合谷;上肢加內(nèi)關、曲池、肺俞、心俞;下肢加血海、足三里、腎俞;會陰及腹部加脾俞、胃俞、關元、三陰交;播散型加風池、曲池、血海、足三里;鞏固調(diào)理加肺俞、心俞、脾俞、太淵。 脊椎兩側位置:從頸椎至尾椎兩旁離正中線約4厘米處。據(jù)皮炎的部位和性質(zhì)而選用不同節(jié)段:頭面頸部皮炎選頸椎兩側,上肢皮炎選頸椎4至胸椎5之兩側,下肢皮炎選腰骶椎兩側,腹及會陰部皮部皮炎選胸椎3~12及腰骶椎兩側。播散型皮炎選胸椎3~12作為重打叩刺區(qū)。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qū)及壓痛點或有條索狀陽性物處。 (二)治法 選主穴為主,據(jù)癥酌選配穴。先叩刺阿是穴,以重度叩打法,令輕微出血,繼叩打脊椎兩側,用輕中度叩打法,使之潮紅。配穴在穴區(qū)叩打,亦使之潮紅。一般叩打3~5遍。病損區(qū)叩打法為:先在周圍叩刺,輕度刺激繞打一周,再在病損上反復叩打,叩打時間視病損大小而打,直徑10厘米的病損區(qū)約叩打4~6分鐘;脊柱兩側叩打法:從內(nèi)到外,從上到下叩打。為增強療效,叩打后可采用艾條薰灸皮損區(qū)至潮紅,或涂以癬毒靈。大面積者可用滾剌筒滾剌。皮膚針叩打每日或隔日1次(癬毒靈隔日涂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停針3~7天。 癬毒靈制備:斑蝥20只,土槿皮24克,馬錢子(打成碎塊或切片)、檳榔各18克,川蜈蚣14條。浸于適量的75%乙醇中1周,過濾去渣,再加75%乙醇至1000毫升即可。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臨床痊愈:瘙癢消失,緊損完全恢復正常;顯效:局部皮膚基本正常,尚有少量皮損有輕度苔蘚化,瘙癢已止;有效:皮損范圍縮小,瘙癢已止;無效:癥狀體征均未見改善。 共治230例,臨床痊愈59例(25.6%),顯效59例(25.6%),有效99例(43.0%),無效13例(5.8%),總有效率為94.2%。 圍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陰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每次取2~3穴。取28號1.5寸長毫針,從阿是穴(即皮膚區(qū))周圍沿皮向中心進針,深度約0.5~1寸。每次據(jù)皮損大小,進10~30針不等,使針尖均集中于皮損區(qū)中心,不留針。亦可將余針拔去后僅留四周4根針,接通電針儀,頻率500~600次/分,連續(xù)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電針15~20分鐘。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左右。配穴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20分鐘。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26例,臨床痊愈106例(84.2%),顯效6例(4.7%),有效12例(9.5%),無效2例(1.6%),總有效率為98.4%。 針灸 (一)取穴 主穴:風池、大椎、曲池、血海、阿是穴。 配穴:合谷、委中、足三里、承扶、天柱。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其中阿是穴必取,配穴1~2穴。一般穴位,毫針刺入得氣后,捻轉(zhuǎn)提插施平補平瀉法,留針25~30分鐘。阿是穴用圍刺法,據(jù)皮損大小進針數(shù)支至十數(shù)支不等,不斷捻轉(zhuǎn),使脹感向四周放散,留針30分鐘?;虿捎冒姆ǎ冒瑮l點燃后在距灸處的皮膚約3厘米處,圍繞皮損區(qū)邊緣緩慢向中心移動進行薰灸,直至皮色轉(zhuǎn)紅,表皮發(fā)熱,據(jù)皮損大小每次施灸時間約20~60分鐘。在開始施灸前幾分鐘,癢感可能增劇,但繼續(xù)施灸即可消失。也可囑家屬與病人自灸。阿是穴圍刺或艾灸可同時進行,亦可隔日交替使用。上法為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如針灸欠佳者,可用皮膚針在皮質(zhì)區(qū)叩刺后拔罐。 (三)療效評價 共治37例,臨床痊愈27例(48.6%),有效8例(25.7%),無效2例(5.7%),總有效率為95%。本法尚有一定復發(fā)率。 耳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肺、內(nèi)分泌、皮質(zhì)下、三焦; 2、耳背靜脈、膈、阿是穴。 配穴:癢甚者加神門,熱甚者加耳尖,因情志不暢者加心,病久不愈者加枕,熱甚瘙癢劇烈者加耳尖放血。 阿是穴位置:皮損的耳廓相應部位。 (二)治法 主穴任選1組,配穴僅與第1組穴配合,第1組穴操作:取主穴2~3穴,配穴1~2穴,均取雙側。先以毫針刺一側耳,獲脹痛等得氣感后,留針1小時,留針期間可間斷運針,平補平瀉,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第2組穴用放血法,以消毒三棱針點刺出血,每次選1~2穴。刺血時,以左手固定耳廓,將針速刺入約2毫米深,擠出血數(shù)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片刻,隔日1次。上述均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耳針法,共治69例,痊愈59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6%[12];割治法31例(部分配合體穴)31例,臨床痊愈27例(87.1%),有效3例(9.7%),無效1例(3.3%),總有效率為96.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肺俞、心俞、脾俞、至陽。 配穴:曲池、血海。 (二)治法 藥液: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2毫升)、當歸注射液。 每次選2~3主穴,療效欠佳時配配穴。先在背部穴位周圍仔細按壓,尋找出棱形或條索狀陽性反應物。然后任選上藥1種,吸入注射器后,用5號齒科針頭刺中陽性物,待有酸脹感,即作雀啄狀提插以加強針感,然后注入藥液。每穴注入0.3~0.5毫升(每次總量在2毫升左右;配穴采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39例,臨床痊愈20例(51.3%),顯效7例(17.9%),有效7例(17.9%),無效5例(12.9%),總有效率為87.1%。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頸1~骶4督脈循行線、膀胱經(jīng)第1和第2側線。 配穴:耳背靜脈。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用28號1寸或2寸毫針5~7根撮合在一起,自上至下對經(jīng)脈線進行點刺,使輕微出血,每次2~3遍,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日。急性期加配穴,點刺耳背靜脈,放血2~3滴,每周2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00例,結果痊愈92例,顯效3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 電針 (一)取穴 主穴:大椎、靈臺。 配穴:皮損在頭頸部、雙上肢者,加曲池;皮損軀干及雙下肢者,加委中;皮損泛發(fā)全身者,曲池、委中輪換取之。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根據(jù)皮膚損害部位選取配穴。治療時病人取俯臥位,得氣后,接G6805電針儀,每一導線負極接主穴,正極接配穴,頻率用密波,400次/分以上,強度以患者右耐受為宜。留針20分鐘,每日1次,10為一療程。每療程結束后,休息1周,再行第2療程治療.一般需治療2~3個療程。治療期間不用其它任何治療方法。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68例,結果治愈53例,顯效12例,無效3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