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戶的回答(197票)】: 同意 @圖靈Don的答案。 補充一下,如果題主覺得萬科的產品線太長,可能影響利潤率。那么,我們再拿一家產品線比萬科短,但是基本定位在高端市場的房地產企業(yè)-----世茂,來看看(原諒我喜歡香港上市公司,一來數據可信度高(這里不解釋),二來年報界面友好): 2013年世茂年報第九頁,營業(yè)收入101.5億,同比增長49.6%,凈利潤18.7億,同比增長33.6%。怎么樣,和萬科的苦逼差不多吧。 為什么發(fā)生這個現象呢?我們再去看一看土地增值睡(來自百度百科): 土地增值稅是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后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并按照四級超率累進稅率進行征收。 土地增值稅率表 級數 計稅依據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率 1 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 30% 0 2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 40% 5% 3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 50% 15% 4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 60% 35% 四級累進稅制,在售價扣除成本后(這個應該就差不多是毛利了),大量的金額通過土地增值稅回到了不曾出過力的政府的腰包里。 請不要質疑這個稅種的合理性。你把地賣給人家一次了,人家造了房子再賣出去,什么營業(yè)稅印花說這個費那個費的也交了一遍,結果人家賺的錢你還要分很大一份,呵呵呵,社會主義真好。 那么,房地產企業(yè)為了達到或者接近原來的利潤指標(人家也有股東,人家借錢也要利息),原來成本加50%可以辦到的事,因為這個稅,可能就要加到80%。 誰是房價高最大的受益者,不言而喻。 回應 @TANXINBUZU的分割線~~~~~~~~~~~~~~~~~~~~~~~~~~~~~~~~~~~~~~~~~~~~ 您的資金杠桿理論上是可行的,在實際上: 1. 低息貸款。多么美好的字眼,你說低息就低息了么?您知道現在銀行對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風控程度么?資金成本,是每一個房地產企業(yè)的生命線,我見過8%已經很自豪的開發(fā)商,也見過15%年利率拿錢,自詡為銀行打工的房產大鱷。聽說還有更高的。這么說吧,你有本事拿到正常利率的銀行貸款,你就可以做生意啦。 2. 投資5億的房地產項目,土地成本占項目10%已經是很罕見的牛逼了吧,這一單就是5000萬,土地費用國家規(guī)定是一定要自有資金,不得貸款,全額支付的,哪里來的銀行貸款? 3. 這一點非常被人忽視,就是周轉時間。房地產項目投資大,周期長,一個項目從買地到銷售完畢,一般都是3年以上,哪怕這個項目財務靜態(tài)利潤是100%,三年平均年利潤也就是33%。再算上資金成本,又低了一層。這就是為什么萬達啊,海亮這些發(fā)展商在追求快的根本原因,武漢萬達漢街從拿地到開業(yè)不到12個月,業(yè)界瞠目,我們的研究重點,瑞安的新天地太平湖項目,13年了開發(fā)了一半不到,大家紛紛覺得高大上但是沒有人去效仿,就是這個道理了。 4. 剛才看到評論里說到拿到銀行貸款,再去投其他項目,這個就更不現實了。一般而言,我們都是用項目做抵押,以項目公司為主體得到貸款的,這筆錢叫建設貸,銀行也有監(jiān)控,專款專用,只能支付關于本項目的采購,行政和承包商等款項,想拿出來,銀行風控是吃白飯的?。吭俣嘌a充一點,大多數城市已經實行了預售款監(jiān)管,別說銀行借給你的錢,就是你自己賣了房子的錢,也不是你想拿走就拿走的。賣不動,很有關系。 概括來說,和我們個人炒房不一樣,利息,監(jiān)管,稅收等等要嚴格多了,我和 @圖靈Don的答案中,萬科和世茂的年報是公開的,您可以自己去看一下詳細的財務數據,這里就不貼出來了??傊?,資金杠桿是存在的,但是沒有這么離譜。 感謝大家的意見和支持,再次更新,回應 @馬冰杰童鞋的答案~~~~~~~~~~~~~~~~~~~~~~~~~ 在三線城市一期就開發(fā)15萬平方,我猜一定是大盤,也是大發(fā)展商。好吧,我們就算算他的利潤: 毛利很好算,4900-2200=2700 這個毛利毫無意義,路上撿瓶子的老太太毛利超過10000%,不是一樣苦逼?我們要算算凈利潤: 1. 企業(yè)營業(yè)稅: 5%, 4900 x 5% = 245 2. 企業(yè)所得稅: 10%·12%, 按10%算吧, 4900 x 10% = 490 3. 土地增值稅: 這個大概算一下吧, 1100 x 30% + 1100 x 40% + 500 x 50% = 1020 4. 銷售及廣告費 2%(別告訴我你不請代理不給傭金不打廣告) 4900 x 2% = 98 5. 行政管理費用(員工,總部管理費,法律費用,行政開支等) 3% 不過分吧, 4900 x 5% = 147 項目粗算凈利潤= 2700- 245-490-1020-98-147= 700 這個項目這么大,一般來說,從立項,報規(guī),拿地,設計到開工,一年不過分吧。15萬方,不可能是多層小區(qū)為主吧,一定是高層,建設周期1.5~2年是行業(yè)基準吧。算算整個周期,按2.5年計算, 年凈利潤為; 700/4900/2.5 = 6%。這個是粗算,實際的情況不會有太大差距。 大哥,您跟我說這是暴利行業(yè)我還真不好意思和您打招呼。。。。。。。。 好,很多同學說房地產是不全部用自有資金的,那咱們也算一下, 土地是自有資金的,算1000吧,其他的在500吧,也不至于交完土地款就全部空手吧?至少設備場地人員和啟動資金總要一點吧? 700/1500/2.5=19%。這是把杠桿算掉以后哦,也不高啊。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一個賣4900的房子,政府除了賣地拿錢(我估計800~1000每平方),直接稅收又拿了1700,間接稅收(開發(fā)商付給材料,設計,工程,廣告,銷售,員工的錢里也包含著稅收)更不好算。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別忘了,購房者去買房子的錢也是被先征了一遍稅的?。。∪缓筮€有契稅啥的,呵呵。。。。。 什么是暴利?我覺得在高速公路上設個卡,敬個禮就可以幾百幾百一輛車收錢的是暴利,我覺得賣給你兌酒精的劣質汽油卻和國際北海布倫特精煉油價格掛鉤的人是暴利,所有的煙,酒,鹽,通信和其他壟斷行業(yè)是暴利。一個充分市場化的行業(yè),是沒有暴利的。 社會主義萬稅?。。?/p> 【張甲巖的回答(70票)】: 房地產的凈利率(凈利潤除以收入總收入)究竟有多少? 如果項目正常運營,10% 左右。做得好的項目,可以達到 20% 以上;做得不好的還有很多賠錢,項目爛尾,或者房子蓋好賣不出去,抵押物被拍賣的。 這里說得是單一的項目,就是建一個樓盤的凈利潤。集團公司還需要扣除集團的費用(管理、宣傳、公關等費用)。 10% 在國內什么水平? 大部分傳統(tǒng)行業(yè)內的大型企業(yè),利潤率 5~6% 左右,甚至更低。在《2?0?1?2?年?中?國?企?業(yè) 5?0?0 ?強的利潤排名》中,制造業(yè)企業(yè)利潤率為 2.90% 上下。→鏈接點我! 排名靠前的基本是互聯網、壟斷、能源、金融(包括銀行),也就是「非一般行業(yè)」。 房地產行業(yè)的公司: 華潤:排名 52,利潤率 22.47%; 世茂:排名 53,利潤率 21.97%; 恒大:排名 70,利潤率 18.24%……等等 房地產企業(yè)超過 15%的有 8 家,10~15% 的有 7 家。其余的都在 10% 以下。 平均看來,就是「比起一般行業(yè),利潤高一些」的水平。10% 確實高于很多「一般行業(yè)」。但稱不上暴利,最多可以說是「微暴利」吧。 題主、以及有的人覺得房地產行業(yè)很暴利,為什么?(題目被修改,可以看問題日志) 之所以他們會認為整個房地產行業(yè)都暴利,可能的原因: ① 行業(yè)中最掙錢的個案(20% 以上),甚至是謠言,容易被媒體宣傳或口口相傳。傳到耳中的更多的是「暴利」的案例; ② 有「房價高所以一定高利潤,一定暴利」的誤解; ③ 對房價一路狂漲的宣泄; ④ 沒有考慮到其他更暴利的行業(yè); ⑤ 確實有一些不合法合規(guī)的個案存在。 很多答主用了上市公司了數據,可以說明問題嗎? 上市公司數據能反映平均值,能展現行業(yè)的常態(tài),正常運營方法。但是也有不足。因為大開發(fā)商和小開發(fā)商的運營模式很不同。大開發(fā)商的融資成本低,但運營成本高,而且會為了打品牌拿「地王」。排名靠前的開發(fā)商,有時候,地拍下來的時候就知道是賠錢的。 所以我們看過大公司,接著看看具體項目的盈利空間。 @圖靈Don 老師使用的例子,用第三產業(yè)和第二產業(yè)作比較。個人認為跨度太大,不太有可比性。 比較暴利的項目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馬冰杰 老師和 @張小放 老師都提到了一個案例。我就用這個例子(它是高利潤個例,不能代表行業(yè)普遍現象)。@馬冰杰 老師沒有考慮行政和銷售費用, @張小放 老師的營業(yè)及附加稅和企業(yè)所得稅計算有些問題。 該項目每平方米售價 4900,拿地成本+建筑成本+融資成本約為 2000-2200每平方米(按照 2100 計)。 毛利潤=4900-2100=2800 ① 扣除 營業(yè)稅及附加=4900*5.6%=274.4 ② 扣除行政及銷售費用=4900*(3%+3%)=294 ③ 土地增值額度=2800-274.4-294=2231.6 扣除土地增值稅=2231.6*50%-2100*15%=1115.8-315=800.8 ④ 企業(yè)所得稅=(2231.6-800.8)*25%=1430.8*25%=357.7 ⑤ 凈利潤=4900-2100-274.4-294-880.8-357.7=1073.1 項目凈利潤率=1073.1/4900=21.9% 這里不能除以時間,答案就是21.9% 那我們再看看資金效率: 2100 的成本,杠桿 2:1,所以自有資金 700 就夠了,1400靠融資。時間也按照 2.5 年(但實際上會比這個短,根據各地政策不同,在房屋完工前就可以預售,此時的資金已經回籠,資金的效率應算到此時為止) 自由資金投資回報=1073.1/700/2.5=61.32% 這些公司怎么做到如此高的利潤率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拿地便宜。通過各種方法(此處省略,別問我,我不會說噠!)拿到價格比較低的地。 其次就是利用財務方法做高成本,以此降低增值稅和企業(yè)所得稅。據說(不是我說的哦!不要來查我?。┖芏喙径甲隽艘欢ǔ潭鹊氖帜_。 還有融資成本。房地產項目基本都是要借錢做的,年息個位數的開發(fā)貸和 30% 以上的高利貸,是有很大差別。 寫在最后 每個行業(yè)都有賺錢的和賠錢的,賺得多和賺的少的。了解它利潤的來源和運營方法,了解「為什么」,遠比一個「暴利」或者「非暴利」的概括性答案要重要。 利益關系:資金方。 === 祝愿各位能買到便宜的房子! 以上。 【知乎用戶的回答(34票)】: 萬科2013年財報:
萬科發(fā)布2013年度報告顯示,萬科去年實現營業(yè)收入1354.2億元,凈利潤151.2億元。 公告透露,2013年萬科房地產業(yè)務毛利和凈利均有所下跌。房地產業(yè)務結算毛利率為22.31%,較12年下降3.53個百分點;結算凈利率12.01%,較2012年下降1.07個百分點。 騰訊2013年財報,作為對比: 騰訊 2013 年總收入為人民幣 604.37 億元(約97.5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38%;凈利潤170.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9%。結算凈利率為28.23%。 一個滋潤,一個苦逼。 【知乎用戶的回答(16票)】: 首先說明,雖然我在房地產行業(yè)干了10多年了,但是還是很少去關注房地產是否暴利行業(yè),也很少去研究,這里說一點身在這個行業(yè)里的一些直觀的認識,不一定正確,純屬一家之言,也沒有什么理論高大上,大家看看就過: 1、總體來講,房地產黃金十年的發(fā)展,產生了大量的財富,產生了數目眾多的超級富豪,一定程度來說,說房地產是暴利行業(y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認識的人中(本人身在國企),靠房地產發(fā)家致富的,超多(當然,沒去細算過,感性認識)。 2、在帝都,某人一年稅后收入30個,據在一地產公司做人力資源總監(jiān)的朋友說,這人的這個收入在帝都的房地產行業(yè)圈內屬于中下水平的收入,想想在這個之上的收入需要什么樣的利潤支撐,還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3、2008年在帝都,我們公司其中一項目,60萬平米建筑面積,拿地成本很低,開盤預計銷售7000元~8000元/平米,結果私人股東不同意(項目是與一私企合資成立),說定價低了,時間正好在2008年年中,2008年年底房地產下滑,但是公司還是咬牙堅持,結果堅持到2009年下半年開盤,起價15000元/平米,二期2萬/平米以上,后面的基本3萬/平米以上,現在尾盤5萬/平米以上,我們公司也藉此獲得了很多的發(fā)展資金。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暴利。 4、房地產黃金十年的過去,現在的地產行業(yè),再說是暴利行業(yè),其實就不一定正確了,還是要分項目具體來看。在市場是經過激烈競爭取得的項目,在目前房價趨穩(wěn)的條件下,本身的拿地成本就高,人工也貴,再想獲得暴利,其實很難了,10%-20%應該已經不錯了,而且在目前的帝都市場,銷售定價太高,人家住建委還不一定給你發(fā)預售證呢。但是對于有些設置了拿地條件或憑guanxi或雄厚的beijing取得的土地,其拿地成本很低,而且還可以取得各種稅收優(yōu)惠,其利潤確實是屬于暴利的范疇。(大家不要以為現在是公開市場拿地就很gongping,那是很扯得事情)。 5、給大家看一個我去年做的一個帝都郊區(qū)的項目測算,可以看看(隨便看看啊,我不保證正確):
沒有計算增值稅,大家隨便看看玩,上傳之前我做了微調,可能有的數據對不上,水邊看看。沒有計算增值稅,大家隨便看看玩,上傳之前我做了微調,可能有的數據對不上,水邊看看。 2014.4.15補充 1、當然,計算方法不同,可能利潤率也不同,比如按項目實際投入資本計算,比如不按照成本利潤率計算,我們按照自有資金30%~40%計算,計算自有資金的投資回報率,還是很可觀的,不知道這樣是不是算暴利,似乎也是目前房地產競爭仍然如此激烈的原因。 2、中國房價到底是怎么確定的,我以前負責過一個樓盤,大致可以說說,一個樓盤入市,銷售價格肯定是經過了公司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的同意審核,定價方法有很多,什么成本利潤法呀,什么市場法呀什么的,不一而足,因為是國企的原因,所以定價的時候我還是比較的保守,采用了成本利潤率定價,直接在成本的基礎上定了一個利潤率,然后在分攤到具體每套房,以求總利潤符合公司經理辦公會的要求,但是在實際入市的時候,其實沒有完全按照這個執(zhí)行,因為周圍的房價在漲,所以我負責的這個樓盤也根據實際情況小幅多次的調高了房價,最終的利潤比當初的預估高了很多。所以我個人覺得中國房價的確定,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成本,一個是總體市場不停上漲的價格的推動,縱觀這十幾年市場的發(fā)展,我自己的感覺是,有時候是不停上漲的市場不由自主的推高了房價,反正不管你怎么定,它都能賣出去,挺畸形的。(補充:當然,理論上房價的上漲跟貨幣超發(fā)啊、投資渠道少、土地財政啊、土地市場的政府高度壟斷什么的等等有關,這里俺就不說了,太理論了。20144.5.20) 3、其實作為一個行業(yè)內人士,我個人不喜歡中國的房價這么瘋狂的漲,不利 于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很容易大起大落(當然了,因為我們的房地產市場雖然有競爭,但是也是在政府管控下的競爭,不完全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畸形兒,所以很少大起大落),總讓人心驚膽戰(zhàn),我跟我同事開玩笑說,等哪天房地產雪崩了,咱兩掃大街去吧,咯咯。 【TANXINBUZU的回答(18票)】: 用利潤率來計算房地產開發(fā)收入是不實際的。 房地產暴利源于某一時期,因為房地產項目”風險極低“,有了土地和項目書便可以從銀行獲得巨量的低息貸款。 比如,一個投資5億的房地產項目,20%的利潤率是1億,但前期投入可能只要2000千萬,剩下全是銀行低息貸款,那就是500%的收益。 【王小龍的回答(6票)】: 我現在在一個省會城市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審計過不少房地產企業(yè),另外我也在一家上市房地產企業(yè)做過財務工作,我想試著回答下這個問題。我覺得目前來看,房產企業(yè)已經遠遠不是前些年那樣屬于暴利行業(yè)了。以我在房地產企業(yè)做的時候開發(fā)的樓盤為例:均價20000,樓面價(就是土地款除以建筑面積)10000,建安成本3500,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平均1000。這樣大致算來,房地產企業(yè)每銷售1平方米息稅前利潤是20000-10000-3500-1000=5500元。然后我們再來算算銀行利息也就是房地產企業(yè)開發(fā)具體樓盤向銀行申請開發(fā)貸款所需支付的利息,這個樓盤總投資大概26個億,自有資金12億,向銀行籌集14億,2013年銀行貸款3-5年的基準利率是6.4%,開發(fā)貸款一般需要上浮一些,這個樓盤上浮30%,所以開發(fā)貸利率是6.4%*(1+30%)=8.32%,借款兩年,利息總額為14億*8.32%*2約為23000萬,每平米需要承擔的利息費用約為2000元。所以每銷售一平米的稅前利潤是5500-2000=3500元。然后再算一下稅金,首先是流轉稅,其中營業(yè)稅率是5%,營業(yè)稅是20000*5%=1000元,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和城建稅是以營業(yè)稅作為計稅基數,綜合稅率是12%,所以教育費附加為1000*12%=120元,所以每銷售1平米扣除流轉稅的利潤是3500-1000-120=2380元。注意,還沒完,我國還有土地增值稅,這是根據土地增值額來計算的,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所謂超額累進,就是賺的越多,土地增值稅越多。土地增值稅的計算比較復雜,我就不詳細說了,直接給出大致的結果,為增值額的30%,大概每平米要交2380*30%=714元,所以再扣除土地增值稅的每平米利潤為2380-714=1666元。你以為稅完了嗎,還有一道所得稅,這個是根據利潤總額的25%征收的,所以要交所得稅1666*25%=417元,所以最終每平方米賺1666-417=1250元。最終的利潤率為1250/20000=6.25%,這個利潤率能說是暴利嗎,注意啊,我還收著算的,很多小稅種根本沒考慮(契稅、印花稅等等),另外小的開發(fā)商貸款利率要上浮50%,還有就是最關鍵的你能保證你開發(fā)的樓盤每套都賣出去嗎,如果賣出去要幾年時間呢?賣不出去就意味著資金鏈斷裂,因為房地產開發(fā)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地價和銀行貸款利率以及建安成本都是真金白銀投入的,所以房地產企業(yè)目前的艱難處境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以我國的高地價,高利率,高稅率來看,房地產行業(yè)絕不是暴利行業(yè),至于現在的限購限貸是否合理,你們就自己想想吧。 【胡子潘的回答(6票)】: 看不下去有傻逼在上邊瞎逼逼北海某縣08年,100畝1200w可以拍得下來的話,我就是一句話,胡逼一時爽,全家火葬場。貼點數據來,先來鏈接: 廣西省北海市國土資源局12月29日拍賣出讓一幅國有土地使用權 這是06年12月底出的一份拍賣公告,出讓地塊的位置位于廣西北海的海景大道,面積是109203.26平方米,也就是163.9畝,起拍價9828w,最低增幅100w,也就是每畝起拍價已59w!整條茶亭路就沒有幾個地塊,100畝以上的,找一下就知道是哪個樓盤了,這里我就不對嘴了。這塊編號為2006GC038地塊最后的成交價,有興趣的自己去百度!我所在的公司是在08年年底拍下來茶亭路某地塊(就在這塊邊上不遠),成交完最后每畝折合200w+。你一畝12w能拍得下來? 某縣? 好啊,把地塊名稱跟公司名稱發(fā)來,順道把公示貼出來!知乎上沒有什么聽說,沒有什么我朋友說,也沒有什么我覺得,就是赤裸裸的數據!知乎容不得你胡逼?。。。。。?! 【馬冰杰的回答(6票)】: 本人在三線城市,才做了一個樓盤,一期大概15w多平米,人工材料和流通環(huán)節(jié)以及公關花銷再加上資金拆借的高利息,折合每平米大概2100~2200,銷售的開盤價在4900。你可以自己算利潤是多少! 【MatthewGuo的回答(4票)】: 大量地產界人士在這里吐槽啊,題主的問題其實并沒有質疑房地產應不應該暴利,而在問是不是暴利。 是不是暴利,這個是相對的,和制造業(yè)或者航空業(yè)比,房地產普遍2位數的凈利絕對是暴利;同時就算很多存在暴利的行業(yè),其實大家能看到的賺到暴利的企業(yè)永遠是少數比例的。而且在一個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下,能賺到暴利的企業(yè)一般都需要具備幾個條件,要么在一個市場領域有先發(fā)優(yōu)勢,比如Apple;要么就是能形成一定的技術壟斷,比如醫(yī)藥行業(yè);還有或者就是資源或流通渠道的壟斷,比如很多你懂的被打了不少老虎和蒼蠅的行業(yè)。 房地產可以賺到相對的暴利,就是因為房地產屬于一個資源被壟斷的行業(yè)。如果大家質疑這句話,我的建議大家要對行業(yè)進行廣義的理解,一個行業(yè)是有產業(yè)鏈的,產業(yè)鏈的上游就是產生這個產業(yè)必要資源的地方,在本國就是政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咱們政府也是房地產行業(yè)的從業(yè)實體。因為存在這種上游的壟斷,所以直接下游企業(yè)也就是房地產開發(fā)商就有了很高的進入門檻,這也意味著可以尋求暴利的機會以及對應的風險。 至于房地產的利潤率究竟有多少,很多人的回答已經說得非常細致了。而價格,最核心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中國房地產的需求,并不能簡單的說是居住需求,就是用城市化來說也不完全,還有大量的投資需求存在。一說房地產就能說到宏觀經濟去了......打住。。。 【楊二俠的回答(2票)】: 不是房地產行業(yè)的,但是前陣正好跟著老總到廈門與中交海西總部接觸,對方總經理葉XX介紹他們一個房地產項目的時候聽的。 沒有具體的數據分析,也沒有專業(yè)的詞匯,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對方說,中交海西總部到廈門兩年多運作這個項目,現在樓盤正在建,但基本已經預售完了。就這個項目,就運作了兩年,利潤30億。可能存在中交作為央企的優(yōu)勢和幫政府修地鐵做基建的關系,從政府手里低價拿地,同時把地鐵線路改了改在自己樓盤下開了一站等因素,但是資金回收的如此快確實比一般同規(guī)模的工業(yè)項目要強很多。另:周邊樓盤賣的都沒他們的好,除了地鐵優(yōu)勢之外,他們的戶型相當不錯,送的面積不少…… 整個項目給我的概念就是,房地產項目做得好利潤可以超高,投資回收期很短,比工業(yè)項目強多了?;蛟S是個特殊的例子,但是或許能代表部分典型的企業(yè)…… PS:國企或者大企業(yè)都是低價拿地,以整體的大規(guī)模投資誘惑政府,然后讓政府給一些優(yōu)惠條件,比如零地價,成本低價等等等等…… 【吉少的回答(2票)】: 說房地產行業(yè)暴利的知友,建議先看看騰訊、百度之類的互聯網公司的盈利率,如果可以的話再了解下時下熱門的手游公司的盈利率,回頭想想,房地產行業(yè)根本不是什么暴利行業(yè) 【王巖的回答(1票)】: 暴利,但是分和誰比,很多第三產業(yè)的利潤率常年低于銀行貸款利率,和他們比,自然房地產開發(fā)行業(yè)是暴利了,但是也不過10%~20%間,而且除了大鱷們,其他的個別項目還有可能虧本,總體來說,作為一家市場化高的企業(yè)而不是政府關系戶的話,房地產的平均利潤率應該是低于飯館的,當然,規(guī)模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么呢?房價這么貴都被誰賺了呢?其實你我心里有數。 當年周天勇說房地產開發(fā)的70%利潤都被政府拿到了,其實差不多,目前北京的住宅土地成本在30%~40%(這是評估的數據,實際上可能更高),這只是土地出讓金的部分,然后還有契稅3%,這些錢要現錢,不交齊不給辦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然后報規(guī)要求在政府指定的幾個地方辦,然后準備開工,等拿到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規(guī)劃許可證、工程施工許可證、開工證之后才能到銀行申請貸款,這幾步需要的費用當然要算國家拿走了吧,而且目前這幾年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從緊,什么意思呢,就是利率高,作為國有控股的我國銀行,這部分利率說被國家拿走也沒錯吧,然后就是開工建成,這段時間還是可以隨著工程進度增加貸款的,然后,該竣工備案了,該拿預售證了,這時候就不能貸款了,而且賣房的先決條件就是還款,這時候又到了該繳稅的時候了,比如萬惡的土地增值稅,我國相關法律認為,房地產出售價格減去相關稅費、成本、合理增值(學名扣除項)后的利潤視為土地增值部分,這是要繳納增值最低30%最高60%的土地增值稅,出售的話還要繳納營業(yè)稅5.6%(北京城區(qū)標準)、印花稅0.05%,這部分可不像二手交易中那樣可以轉嫁給買房人的,由此可見,70%的數據雖不中亦不遠矣。 而且還有一點,政府土地也是有成本的,如果是征地,大概是掛牌價的10%,拆遷的話也不會高很多,左手右手一倒,又是利潤,所以說房地產開發(fā)是暴利行業(yè)也沒錯,不過這部分暴利不好說給了誰。 ------------ 作為半個從業(yè)者,其實深諳行業(yè)里的冤情,有部分數據有出入或者沒來源的敬請諒解 【黃達文的回答(1票)】: 地產內部人士回答,政府拿大頭,三成左右,開發(fā)商十五到二十,比傳統(tǒng)產業(yè)好多了,但是遠非暴利。 【Yqwer的回答(0票)】: 我國開發(fā)商業(yè)務主要是房屋修建和物業(yè)運營,至于其他的嗎。。。 【曹棲的回答(0票)】: 公開市場拍地,現在政府都是給你反算回去的,起拍價就控制了你的利潤率,如果還有溢價,開發(fā)商就只能祈禱別遇到今年這種市場了。 補充下上面那位的計算公式,營業(yè)稅及附加是5.95%,所得稅是預征的,大城市是20%的利潤率計算,增值稅也是預征的,銷售額的2%左右(住宅),商業(yè)是3.5%左右,房地產開發(fā)還有周期,再算個資金的時間效應,也就是折現值,基本現在一線城市能有個10%的銷售利潤率就謝天謝地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有很好的融資渠道,找不到錢的公司,肯定不能在公開市場賺錢 【諸葛小年的回答(0票)】: 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開發(fā)商不過是政府賺錢的傀儡而已 【zhanhong的回答(0票)】: 我從房地產十幾年,現在和幾個朋友一起湊了錢自己在干,我看了這里一堆外行說的實在搞笑。我負責任的說,能有個10%就很好了……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