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二人其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 中國的寒山拾得題材的繪畫最早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而后經(jīng)宋元明清至近現(xiàn)代,一脈相延,是繪畫藝術(shù)家們最注重表現(xiàn)的佛教人物之一,千百年來產(chǎn)生了許多極富藝術(shù)價值的作品。 14世紀(日本國寶)紙本墨畫 縱35.cm 橫49.5cm 寒山與拾得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二人其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清朝雍正年間,寒山、拾得被追封為“和合二圣”,與豐干合稱為“國清三隱”。寒山子,又名貧子,經(jīng)常棲身在天臺山始豐縣西的寒巖幽窟中,因此被稱為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巖,飲食無著落,所以常到國清寺,向廚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飯吃。 日本萬葉庵藏:蘇山玄喬 繪-寒山拾得指月圖 拾得的身世不詳,據(jù)說他年幼時被人遺棄在赤城道側(cè),恰巧被正在經(jīng)行的豐干禪師發(fā)現(xiàn),帶回國清寺中,因此名為拾得。拾得原來擔任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與諸佛像對坐而食,口中嚷著:“憍陳如!你這聲聞小果啊!”旁若無人地比劃著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廚房洗碗碟。正因為如此的因緣,他才有機會把剩下的菜肴裝在竹筒里,給寒山來取用。 寒山來寺時,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對空謾罵,總是容貌枯悴,衣衫襤褸,頭上經(jīng)常戴著樺樹皮作成的帽子,腳下則穿著木屐,然而在他的怪異言行之中,似乎蘊藏著許多佛理。有時候,他的荒誕行徑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趕他,他也不以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宋代 李公麟風格 立軸 水墨紙本 27.3 x 13cm 美國耶魯大學美術(shù)館收藏 玄妙對談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明 蔣貴 絹本淡設色 縱173.5厘米 橫105.5厘米 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藏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郝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 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 古今多少人,那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 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劍, 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 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zhuǎn)限,三寸氣斷了,拿只那個辦。 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 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zhuǎn),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 好個爭名利,須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談, 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干,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 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笑呵呵。我勸世人要相我。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耐一時?;鹂幼冏靼咨彸?。 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寬心大著肚。 終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若還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清朝 羅聘 紙本 水墨淡彩 78.2 mm x 51.3 mm 納爾遜─艾金斯美術(shù)館,美國 聽聽聽。堂前父母須當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邊讒言休要聽。 天天天。天意與人無兩般。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懽喜也有愁。世間苦樂不均事。萬物從天不白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計他人有。富貴貪窮都是命。 安安安。夜間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時夢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祿前生定。休將巧計害他人。兒孫自有兒孫福。 守守守。命理有時終須有。莫恨貧苦怨爹娘。兒孫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別人閑事不要理。休言長短恥笑人。何不將心諒自己。 18世紀 日本 長沢蘆雪 新南威爾士美術(shù)館藏 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因此雖經(jīng)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