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波爾特:父親的影響力
2014-06-15 10:05:28 為什么每次要你做決定,你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為什么你總是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我價值感很低? 每個問題背后都有不尋常的父親因素。 在童年的畫面里,總是有父親熟悉的身影。不論他對你疼愛有加,還是漠不關心,甚至對你暴力相向。也許你感激他、崇拜他,也許你怨恨他、淡忘他,而父親的影響力始終都是一種影響你一生的超越死亡、性別和親近程度的力量,影響你現(xiàn)在的生活與將來的成就! 我們與父親到底走過了一段怎樣的心理路程,我們的成長又有多少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要重新認識自己的父親,徹底改變內心對自己的看法與信念。 父親的影響力超越死亡、性別和親近程度 不同的父親類型:影響你成為什么樣的人 一個人的家庭生活經歷及其與父母的關系,不但對他的性格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會對他在社會關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和言行,也會產生很大影響。父親的養(yǎng)育方式,包括日?;?、行為方式以及你與父親的溝通方式等對你的工作風格、人際關系、行事原則等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1. 消極被動型父親:你消極心態(tài)的遺傳 有兩個經歷相似,學歷相同,社會地位同等的父親。然而,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是樂觀、公正地看待它,分析造成眼前不便的原因;而第二個父親表現(xiàn)出來的則是麻木和消極抵抗。兩個父親各有一個男孩,他們一樣的健康、聰明。上學后,他們卻不可避免地在生活和學習中,面對著老師的誤解和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這時候第一個父親往往靜下心來,幫孩子一起尋找癥結,教他解決的方法。第二個父親則是當著孩子的面狠狠地詛咒社會和老師,仿佛所有的波折都是有意讓他們父子難堪。 父親心態(tài)消極,他的處世態(tài)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子女的成長,給他們的心理帶來陰影。對父親來說,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出現(xiàn)某種自己所具有的消極心態(tài),一定要重視起來。為了孩子的成長,心態(tài)消極的父親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備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如果自己無法做到,應該找心理醫(yī)生進行咨詢,力圖調整好心態(tài),起到榜樣作用。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塑造優(yōu)秀人格的溫床。 2. 苛刻成就型父親:造成你容易自卑 也許你父親是一位政壇上的成功人士,每天忙著應對大大小小的應酬和媒體的鎂光燈;也許你父親有著上億資產,被很多人仰望著,但在你的面前,父親是不是也同樣“功成名就”呢?“功成名就型”父親對你今后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功成名就型父親容易被你認同,如果運用得好,會對你起到鞭策作用,有助于你的成功。 另一方面,功成名就型父親也容易被你理想化。孩子會認為父親在事業(yè)上是完美的,從而對自己提出更完美的要求,可是由于年齡小,他們很難馬上取得父親那樣的成就,于是他們容易貶低自己。那么,他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使孩子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呢? 不要駁斥孩子的想法,否定他的愿望,嘲笑他的品味,更不要污蔑他的人格。再成功的父親都不能保證孩子一定也成功,假如孩子沒有達到父親的期待,父親也應該接受和支持他們。 3. 良師益友型父親:讓你與人際關系親近或疏離 俄羅斯有一部電影,叫《回歸》,講的是兩個男孩,一直和媽媽生活。忽然有一天,失蹤了12年的父親回來了。從那一刻開始,父親就以一個男人的標準,來要求和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然后,借助一次“探險旅行”,父親展開了若干認為兒子們必須要上的課程,比如暴力、服從等。影片中的父親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導師型”。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導師型父親的作用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先從正面進行分析,孩子從2歲起,父親以一個玩伴的角色出現(xiàn),他可以陪孩子一起嬉笑打鬧。而漸漸地,隨著孩子的成長,父親的角色也由玩伴變成了導師。由于父子之間已經有了親密的關系做基礎,此時再進行任何說教,孩子都會樂于接受了。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工作中也容易與人溝通,并且習慣用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但影片中的父親,則是一個反面例子。在孩子最需要父親介入的時候,他因為工作忙或是以其他事情為由主動放棄了。那么以后父親再對孩子進行說教和呵斥,他就會很不服,“在我小的時候,你沒有管我,憑什么現(xiàn)在才來說我,早干嘛去了!”孩子的態(tài)度惹惱了父親,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就會在父子之間展開。所以,作為父親,首先要與孩子分享情感,不能總是充當指導者。 4. 定時炸彈型父親,讓你很容易暴躁 在與父親的交往中,孩子會不知不覺地模仿父親,父親也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孩子。脾氣暴躁的父親,多半會有個脾氣暴躁的孩子,這就是典型的“定時炸彈型”父親的影響。 郭富城在電影《父子》中扮演的父親脾氣暴躁、性格懦弱、滿嘴臟話。 那么,如果你是脾氣暴躁的爸爸,一定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當然更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在孩子身上,打罵他們。當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要說出你的感覺和期望,盡量用“我”開頭,“我生氣了”、“我很吃驚”等等,而不要抨擊他們。比如,當你看到四歲的兒子朝小朋友扔石頭時,不要說:“你瘋了嗎?這樣會把小朋友弄傷的,你真是太野蠻了!”而應該告訴他們:“我很生氣,很吃驚,我們不能朝人扔石頭,人不是用來傷害的?!?/p> 很多人都相信,我們生活在此時此地,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諷刺的是,這種態(tài)度讓過去的歷史更有力量來左右我們。當我們誤以為一個家長式的、苛刻或者粗暴的父親,今天已經不會再對我們產生作用時,卻在遇到“強硬的或者挑剔的”老板時,下意識地逃避或者辭職不干,錯失了絕佳的工作機會,但是卻始終不明白為何如此。 對父親影響力的錯誤認知 1. 父親和母親在養(yǎng)育子女中扮演同樣的角色。 在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主要在于如何尋找工作、解決問題,如何達到職業(yè)目標。母親也在發(fā)揮作用,但主要在價值觀和人際關系方面,并發(fā)揮相對于父親影響的女性平衡作用。對孩子的發(fā)展,父母雙方都起著重要而不容忽視的作用。重點在于理解父親對你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因為他會影響你從事的工作。 2. 子女從父親身上學習果斷自信,從母親身上學習情商。 情商是指他人互動時具有的同理心、理解力和洞察力,并對別人產生影響。人的三種基本情感是愛、恐懼和憤怒,父親越能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與孩子們交流這些感情,子女成年后在事業(yè)中越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情商。同事之間的個性沖突,可以追溯到我們對這三種感情的表達和理解能力的不足。 3. 子女們不可能從他們憎恨的父親身上學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所有子女都從父親身上學到了相當多的事情。而且,完全可能在情感上超越對父親的憤怒與怨恨,不斷取得進步。分析父子關系獲得的重要啟示,能幫助你成為好的經理,管理者或者父母,幫助你在職業(yè)上做出必要的人際關系調整,邁進更高的職業(yè)階段。 4. 并非所有的子女都渴望或者需要積極、正面的父子關系。 有時一些年輕男孩好像不需要父親,尤其是經歷了父母痛苦的離異或者意外的再婚時。有些女孩則表現(xiàn)得很獨立或者與母親非常親近,讓人誤以為她們與父親的關系并不重要。實際上,每個孩子都尋求、渴望與父親的感情聯(lián)系。必須在情感上承認對父愛的渴望和依賴。否認這種與生俱來的沖動,會造成人的情感空洞,并在職場中表現(xiàn)為否認需要與客戶、下屬和他人建立緊密關系。 5. 子女到了一定年紀,就不再需要父親的贊許和支持。 不管年紀大小,我們都想要獲得父親的贊許和支持。贊許和支持是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一種自然的父子關系互動方式,不幸的是,像多數(shù)孩子一樣,你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從未得到、或者很少得到贊許??隙ㄅc接受自己、喜愛自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很多人卻選擇在職場中尋找認同,常常想從主管那里得到類似父親的認可。然而,如我們在后續(xù)章節(jié)所見,這將衍生出各種職業(yè)和個人問題。父親缺席所引發(fā)的問題,不可能在職場中得到妥善解決。 6. 人們在童年時受到的情感和精神創(chuàng)傷,會妨礙他們取得事業(yè)成功。 成長中與粗暴的父親沖突不斷,不一定會重蹈覆轍或者在職業(yè)選擇中受到負面影響。例如,你不必逃離對你提出建設性批評意見的上司,轉而投靠軟弱平庸的老板;也不必因為童年時遭受責罵,而在今天對下屬粗言冷語。洞悉自己如何長大、父親如何對待自己,就能控制自己的事業(yè)選擇。 7. 父親口頭責罵的傷害,比身體責罰的傷害要小得多。 口頭責罵與身體責罰同樣會對事業(yè)產生破壞作用。言語暴力和不斷否定會使孩子自信大大降低,導致在“對待權威和信任”方面出現(xiàn)問題。那些貶低和輕視雇員的老板,往往來自于父親喜歡責罵孩子的家庭,他們需要貶低他人、抬高自己(這是一種持續(xù)的辱罵循環(huán))。 此外,言語暴力是無形的。與多數(shù)遭受身體責罰的孩子不同,受過言語辱罵的女孩長大后仍認為自己擁有正常的童年。如果對這種影響缺乏感知,那么她們在職場中,在親密關系中受到言語暴力后就會感到脆弱無助。她們通常不會因為自尊受損而去尋求專業(yè)的幫助,也從不承認或表達自己對父親行為的糟糕感受。如果缺少明顯受傷證據(jù)(比如胳膊扭斷,淤青或者腫臉等等),她們傾向于將言語暴力造成的長期傷害逐漸忽略,從而將情感傷痛帶入私人生活和事業(yè)中。 正確認知調整:相比,生父并不對孩子有更大的影響。 與繼父或者相當于父親角色的人 養(yǎng)育方式不只限于血緣關系?!袄^父”是個法律名詞,對于男性作為父親的真正作用,是否為“繼”,差別不大。你的職業(yè)選擇和工作角色,可能不是受到生父影響,二是在你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男性。也有可能不止一個人影響到你,比如生父繼父都有極大影響。 人們能夠克服父愛缺失的過去,發(fā)展出具有積極作用的父親因素模式。 父親離去或者父子關系惡劣,不等于你注定要重演歷史或者延續(xù)父親負面言行。你可以做出必要的改變,在職業(yè)、個人生活和人際關系上都表現(xiàn)出色。理解父親而不是責備父親,這種能力是成功的關鍵,也是父親因素發(fā)揮正面作用的基礎。憤怒和敵意是強烈而短暫的動力,無法支持你的事業(yè),也不能滿足專業(yè)和個人發(fā)展的需求。 父親會影響子女的一生。 即使父親去世了,仍會影響你的職業(yè)關系和事業(yè)發(fā)展。不管子女們出于一時氣憤對父親說了什么——例如“我決不會像你一樣”——或者成年后與父親多么疏遠,父親都會在他們的職業(yè)道路上投下影子。一般而言,父親去世前,人們都低估的父親對人生的影響。而父親去世了,仍有許多人不明白,父親因素如何從過去對個性的影響擴展到現(xiàn)在的職場生活。其實,在父子/女關系的相互作用下,你對工作抱有的價值觀,早在多年前就形成了。 很小年紀時,孩子們就開始關注父親對待工作和金錢的態(tài)度和行為。 有關金錢和工作的事情,子女們都會像老鷹一樣從遠處盯著父親,看他怎么對待這些問題。許多孩子培養(yǎng)出一種技能,能夠站在不被注意的地方觀察這些與工作相關的行為。有些人聲稱自己成長過程中根本沒有注意這些問題,往往是企圖掩飾曾經有過的不愉快的經歷。比如,爸爸因為媽媽花了他辛苦掙來的錢而大吵,或者抱怨老板壓給自己太多工作,令他不堪負重、想要辭職。你對待金錢和工作的方式,直接來自于對父親在這兩方面的態(tài)度、舉動和想法的觀察。 看似已經接受了負面父子關系的人,盡管在職場中表現(xiàn)的鎮(zhèn)定自若,實際上內心常常隱藏著很多壓力。 管理階層的人面對壓力常常發(fā)展出完美的技巧,盡管內心壓力重重,外表卻顯得沉著冷靜。而這些壓力造成了失眠、焦慮以及身體疾病,并對決策能力造成影響,甚者讓他們最終放棄。父親在情感上對子女的支持和關懷,會提供孩子應對各種壓力(包括職業(yè)壓力)的內在力量源泉,他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和應對壓力的技巧,使孩子自如的面對學習、工作和人際關系。這樣的孩子有些雖然面對壓力時會憤怒、抑郁或者焦慮,內心卻能控制好壓力,繼續(xù)有效地履行職責。 父親力帶來的7個負面的自我 理解父親的養(yǎng)育方式對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的影響,全面審視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職業(yè)發(fā)展和戀愛狀況,你會了解且改善自己精神和情緒的運轉機制,生命的方向于是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多數(shù)人想擁有掌握自身的個人力量,你呢? 1. 羞愧感:覺得自己有缺陷、不夠好、會失敗,覺得自己無能、表現(xiàn)糟糕,名不副實、難以成器。羞愧感的根源在于父子關系。 2. 自我懷疑:你對自己的決定總是很不確定,你覺得自己無能,沒本事,無法果斷地進行決策、做成承諾。 3. 缺少專注力:當因自我懷疑而充滿焦慮時,或者受困于羞愧感以及壓抑、害怕變化、恐慌等破壞性情緒時,你很難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通常,缺少專注力是你生活中其他沒有得以消除或正確對待的情感問題的結果。 4. 缺乏動機:沒有明確的動機或者方向,很難專注于事業(yè)。 5. 缺乏責任感:一個不把責任歸咎于別人的人,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一個人在事業(yè)上能夠承擔責任,就能避開許多妨礙個人事業(yè)發(fā)展的情感缺陷和精神障礙。對行動和決定承擔責任的能力,是通往事業(yè)乃至人生理想的康莊大道。 6. 情感不成熟:情感成熟是不采用對抗方式來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理解別人的情緒、處境和想法的能力;情感成熟是以建設性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理解他人以及表達自身想法、感覺和需要的能力。情感不成熟的另一個特點是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低,對任何不按照自己期望運行的事情,表現(xiàn)急躁。 7. 懼怕失敗:之前的六個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懼怕失敗。大家都有懼怕失敗的時候,他們要么勇敢面對、要么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如果能培養(yǎng)起“失敗有益于事業(yè)”的看法,就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自我實現(xiàn)和最高水平的個人滿意度。 你對生命中失敗和成功的知識都發(fā)端于你與父親的相處。思考自己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將自己視為勝利者或失敗者,去理解和分析其中傳達的信息,對于個人而言非常重要。不幸的是,那些在失敗感面前手足無措的人,只處理了問題的表面癥狀。懼怕失敗更深層次的、未被察覺的問題的一種表現(xiàn),比如壓抑、焦慮、羞愧、放棄和失戀等等。顯然,失敗是只有你自己才能理解的個人問題。人們的錯誤在于會以其他人的進步來評判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 (本文改編自斯蒂芬·波爾特《父親的因素》) 來源:中國教育研究 | 責任編輯:張苗鳳 |
|
來自: 東泰山人 > 《生活學\家庭生活》